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211章

蒙山军-第211章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
  徐世昌不愿意再跟龙谦斗嘴,自己都觉得掉身份,“好吧,既然龙将军你回来了,我便问你,你部无故将沂州围了,是何道理?”
  “无故?龙某陛辞之时,皇太后她老人家亲自指示,要龙某彻底肃清鲁南匪患,还鲁南百姓一个清平世界。龙某得蒙太后厚恩,简拔于草莽之间,恨不能粉身碎骨,以报太后。所以才发兵剿匪,一举歼灭陶三主力,但余部尚未全部殄灭,必须继续努力。徐大人怎么能说我部是无故滋事?”
  就在双方随从的注视下,在驿站的院子里,龙谦与徐世昌斗上了嘴。
  威胜军右翼不属于山东巡抚衙门管辖,龙谦出兵剿匪,当然不需要请示济南。徐世昌不愿意失了身份,“龙将军,是不是我们找个地方单独谈谈?”
  “好呀,龙某有个尽地主之谊的机会,甚是高兴。请徐大人随我来吧。”
  将徐世昌接入自己临时征用的大宅里,早餐已经备好,宁时俊、司徒均均在场,龙谦请徐世昌上座,陪他用了饭。终于转入了正题。
  “退思!徐某滋长你十几岁,就托大称呼你表字了。你这般胡来,就不怕在朝廷那里落个拥兵自重、飞扬跋扈的名声?”
  “徐大人。这八个字的评语,还望收回。拥兵自重、飞扬跋扈的另有其人,绝不是龙某。说句实在话,当初袁世凯招安我部,安的是什么心,龙某又不是三岁孩童,岂能不知?但国难当头,龙某义无反顾。而徐大人和唐大人亲来郑家庄洽谈招安,却是实心实意,龙某没忘徐大人的恩情。当初以勤王支队北上京畿,不顾惨重的伤亡。打出了西沽大捷,为朝廷争了脸,更为袁世凯的小站新军争了荣誉。也算是报答过徐大人了。设想一下,若是龙谦保存实力避战洋人,他袁世凯今日能荣登直隶总督吗?至于后来,威胜军右翼是太后亲建的新军,回返鲁南是朝廷的旨意,袁世凯怎么做的?龙谦并非不知轻重之人,以朝廷大局为重,处处忍让。李纯、曹锟所部不退兵。龙谦一等再等,约束部下,不出郑家庄一步!但换来的是什么?沂州道差点要了龙某的命!此事有张莲芬、吴永两位大人作证,龙某岂敢虚言!饶是如此。龙某依旧不愿与李纯翻脸。不给补充军械。龙谦忍了。朝廷明令由山东支付我军的军费不发,龙谦也忍了!但进剿沂蒙山之土匪,我部不占据沂州。如何完成太后之命?龙谦身受太后厚恩,如何敢玩忽职守,将置太后于何处?为此龙某派宁时俊参谋长亲往沂州面见李纯,希望他识时务,顾大局,早日将沂州交给我部。但结果如何?今日徐大人前来责备龙谦胡来,龙谦断不敢受!胡来的是袁世凯,不是龙谦。这个官司,便是打到太后驾前,龙谦也不怕。”
  龙谦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脸上犹自忿忿不平。
  徐世昌反而被龙谦训了一气。他知道,龙谦这番话大体是事实。他咬住太后旨意,便是占据了道义的高度,这个理,还真是不好讲。
  “退思,你既是朝廷任命的两州镇守使,沂州、兖州都是要给你的。袁抚台早有命令,命沂州兖州各部驻军陆续撤出原地。但大军开拔,并非易事,总要有个时间。你是带兵之人,这个应当理解。至于你说的军械,山东确实没有多余的武器,不能怪抚台大人。军费嘛,会给你的。”
  徐世昌此行主要是促使龙谦解围退兵,不是找龙谦斗气,想到这里,徐世昌继续说道,“袁大人已进京,朝廷刚蒙受大难,山东是千万不能乱的。太后寄厚望与你,我们做臣子的,不能不体谅朝廷的难处。你看是不是就此罢手?”话题已经挑明,什么剿匪,就不要提了吧,“退思你看如何?”
  “徐大人,你这话太没诚意了吧?就算龙谦愿意,总要给部下数千官兵一个交代吧?”
  “你先解围。李纯所部,五日内撤离沂州!”徐世昌终于做出了实质性的保证。
  “那兖州呢?”
  “曹锟所部在半个月内离开兖州各地。”徐世昌慨然允诺。
  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已成定局,按照预定的方案,驻扎山东的武卫右军主力将北上直隶,反正要收缩兵力,曹锟和李纯是不能再留在鲁南的,便给龙谦一个满意的答复也无妨。
  “如此甚好。但山东支付本部的军费,徐大人是不是因为袁抚台高就疆臣之首,也一并搁置,不再理会了?”龙谦步步紧逼。
  “徐某是右军参议,不在巡抚衙门,这件事,徐某无法承诺。”徐世昌摸了摸上唇修剪的整齐胡须,“退思你可继续与山东巡抚衙门交涉嘛。”
  袁世凯此去北京,主要的任务就是谋求山东巡抚的人选。这是关系到山东是否能牢牢掌控的关键。徐世昌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资历上还是有所欠缺,所以,袁世凯的另一方案是推荐杨士骧接任山东巡抚。但究竟能不能成,尚在未知。徐世昌想,就算是杨士骧接任山东,怕是你龙谦也不会从山东藩司拿到一两银子!鲁南贫瘠,看你如何养活一翼陆军!
  “看来武器也是不了了之了。既然如此,龙谦只好自己想办法完成朝廷使命了。好吧,看在徐大人金面,龙谦这就下令,放开沂州北面大道。”
  “退思!你的部队不走,李秀山如何安心撤军?”
  “无妨,请徐大人坐镇沂州,督促李纯撤军好了。龙谦既是朝廷命官,岂能像李纯一样不识大体?”
  也没有签订任何文字上的协议。徐世昌甚至忘了追问德国人来费县的图谋,当日便由宁时俊陪着去了沂州。而蒙山军在沂州城北的部队奉命撤离,让开了沂州至费县的大道。周毅所部也顺着峄县至沂州的官道退回了根据地。鲁南一场风波就此消弭于无形。
  从徐世昌进沂州的第三日,李纯所部陆续撤出沂州,鲁山所部立即接管了城池。随着沂州驻军的撤离,兖州驻军也离开了兖州各要地,周毅第二标于农历四月初九进驻了兖州。
  蒙山军终于完成了战略展开。
  目睹了沂州风波的汉斯等人就此作出判断,认为威胜军右翼是不受袁世凯控制的另一股武装。出身军人的汉斯在与龙谦商谈武器买卖期间,由龙谦陪着参观了蒙山军精心准备的一场军事演习。那场演习中,龙谦调集了第一标最精锐的封国柱营,有分列式、野战筑工和小分队攻防等科目,为海斯展现了蒙山军的军事实力。
  汉斯给托尔帕尔总督的书面报告中详细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认为威胜军右翼有着不次于武卫右军的良好军事训练。该部主官龙谦将军原是美籍华人,视野开阔,对德国有着友好的感情。希望全军装备德制军械并聘用德国退役军官对其进行军事上的训练。投资这支军队,完全符合德国的在华利益。
  在海斯与蒙山军谈妥军械购置的品种、数量、付款方式、交货时间等问题后,海斯还与龙谦就其他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四月十三,汉斯带着双方初步商订的协议与司徒均一起回到了胶澳(青岛。为行文方便,后文一律以青岛称呼),向托尔帕尔总督进行了汇报,得到了总督的批准。第一批军械(步枪1200支,子弹145万发及四门57mm野炮)正式启运鲁南,这些军械都是从青岛德军从抽调的。后续的军械将由德国海运青岛,陆续交付。
  托尔帕尔总督给德皇关于全面扶持蒙山军为代言人之一的电报得到了德皇的赞同。袁世凯亲英的立场是难以改变的,德国需要在中国寻求有实力的合作者。在德皇回电后,司徒均提出的招募德国退役炮兵、工兵军官充当蒙山军军事教官的事情自然也谈定了,德国总参谋部将遴选优秀的退役军官前来中国为蒙山军服务。托尔帕尔甚至表示,只要蒙山军以德制武器为唯一补充渠道,下一批的军械价格可以在本次采购的基础价格上下调20%。
  
  第三十六节銮驾回京
  
  蒙山军进驻沂州、兖州对于鲁南是天翻地覆的大变局。为此感到高兴的,忧心的,观望的,不一而足。广大的贫苦农民感到高兴,尤其是根据地周边的地区尤为如此。蒙山军在根据地内进行了土地政策的变革早已传遍,就算不没收地主的土地,至少会有减租减息方面的举措吧。哪怕是减上半分租子,也可以让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贫苦佃农宽上一口气。而地主们感到担心,道理是一样的。一些担心遭到郑经命运的家财巨富的财主们开始“移民”,忍痛出售土地,换取金银等硬通货,往北跑到济南,往南跑到江苏,或者做寓公,或者该做经商,导致鲁南两州的土地交易价格开始缓慢却稳定地下降。更多的地主和商人在观望,鲁南算是变天了,知府换了,镇守使也换了,朝廷又在推行新政,以后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鲁南的变局最多也就影响了山东以及苏北,对于自以为可以操纵这个老大帝国的人们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对于与其有着直接关系的前山东巡抚袁世凯也是如此。最近朝廷发生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令人目不暇接,大员们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了京师。
  第一件就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三亿两白银,分三十九年支付,总计近六亿两的战争赔款和核心地带军事驻兵权的出让,终于结束了外国联军对北京的占领。从公历1901年四月,联军部队开始撤出北京。退往了天津。一部分将驻扎天津至山海关的诸要点,更多的将返回他们的国家,官兵们的腰包都塞满了抢劫而来金银玉器古玩,带着对占领北京的愉快回忆走了,将无限的屈辱留给了北京,留给了中国。
  第二件大事就是满清重臣李鸿章终于灯尽油枯,在贤良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据说李鸿章死的很难受,最口一口气就是咽不下去,让从保定赶来的直隶藩司周馥心痛异常。六十四岁的周馥跟李鸿章办了三十年的洋务,深得李鸿章器重。李鸿章临危受命。从广州跑来为大清朝再次擦屁股善后。从四川布政使任上调来老部下周馥担任直隶藩司,负责办理对在庚子国乱中直隶境内遇害洋人的赔偿事宜,从头到尾参与了与联军的谈判工作。周馥看弥留之际的李鸿章满腹心事,含泪大声道。“老夫子。有何心事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李鸿章盯着周馥,似有最后的交代,但已经说不出话了。听了周馥的话,终于咽了气,走完他波澜壮阔又充满屈辱的传奇一生。
  李鸿章活着时并未登上权力的最高峰,民间多称呼其李中堂,其实李鸿章终身未入军机处。大家都知道,自雍正朝起,进入军机处才是真宰相。不是李鸿章才具不足,也不是李鸿章资望不够。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又心酸不已,他不能进入军纪的理由竟是慈禧认为他的合肥话听不懂!这就是晚清政治的缩影,统治者对于人才的理解是多么的可鄙。如王文韶那样的好好先生可以久在军机,哪怕他数年不献旷世救国的一策也没有关系,但如李鸿章这样军政两方面都是干才的资深大臣就不行了。只有在国家危难之际才将其拽出来表演一番。甲午是如此,庚子亦如此。
  李鸿章死了的第二天,满清朝廷的官样文章倒是做的蛮像样。以光绪这个傀儡皇帝的名义颁布诏书,对李鸿章大加褒奖。之前李鸿章的爵位是一等伯,那是他平定发、捻的战功所获,这次升了一级,追赐一等侯,谥文忠。诏书里对李鸿章处理庚子国难的善后之功全面给予了肯定。李鸿章泉下有知,也算是个交代了。
  肯定是必然的。慈禧并不在意赔了多少款,也不在意列强驻军于沿海要道。反正自道光朝起,中国的沿海就成了列强的乐园,现在不过是数量的变化,她大概不认为洋人会出兵推翻自己。李鸿章斡旋列强,没有让列强追究她这个导致庚子国难的罪魁祸首的责任,慈禧已经很满意了。所以,据她身边人说,在返回京师的路上闻听李鸿章病逝,慈禧竟然哽咽失声。
  第三件大事就是躲在太原大半年的流亡朝廷终于可以回返京师了。慈禧不愿意走北路,大概那条她去年走过的路会勾起她的辛酸回忆,所以不顾重臣的反对,坚持走南线,自娘子关入直隶。
  迎迓太后与皇帝回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了。有资格迎接朝廷的臣子们都聚集在了保定这个直隶总督新驻地的必经之地,等候着慈禧銮驾的到来。
  现在,袁世凯这位身材矮胖的新任总督正肃立于保定火车站前,等着迎候自太原返京的两宫。
  荣禄只署理了一个月的直隶总督,正如直隶布政使杨士骧之弟杨士琦所判断的那样,荣禄以“不胜劳烦”为名辞掉了这顶本来人人仰望但如今却充满陷阱和危机的疆臣之首的宝座,推荐年富力强的袁世凯接任,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