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武大帝 >

第11章

汉武大帝-第11章

小说: 汉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面、南面、中路,以主力之师回师攻击围困梁国的吴楚主力。那时我军兵力将大为增强,又乘得胜之威,声势必可大振。
  而山东平定后,围梁之叛军,将陷入孤立之势,我军可以一鼓作气,将其合而歼之。
  景帝:听起来还可以。你的意思是,要以梁国吸引住吴楚叛军。你这个东面的、南面的、中间的回来,要多少时间?
  周亚夫:快则一月,慢则三月。
  景帝:三个月?这,要么先给梁王交个底?让他无论如何坚守住!
  周亚夫:陛下,万万不可啊!兵法言:置之死地而后生。梁国守备充足,一旦被围,就断了后路。以梁王之刚烈强悍,被围之后,必会死战拒敌!
  景帝:太险了,太险了!这要是梁国守不住呢?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周亚夫:陛下,臣已反复想过,当前敌强我弱,敌多我少。唯有这个方案,是最有把握克敌的方案!
  周亚夫:臣以为,发动如此大的叛乱,七国之军没有统一的指挥,多数是乌合之众而已。
  且不说诸王各怀鬼胎,军事上不能够协调统一,各国的军制兵员、利益分歧,早晚会使其调度失灵。
  速战速决,只能有利于敌人。我军的对策就是一个字,“拖”,拖死他!
  只要拖以时日,敌必生变!当前诸国叛军乘乱而起,泥沙俱下,有趁火打劫者,有虚张声势者,有浑水摸鱼者,也有隔岸观火、犹豫彷徨者。因此陛下不可以为叛军一时嚣张声浪所迷惑!
  景帝:再想一想!再想一想!
  刘濞:一旦开战,繁华不再,百业凋零。就连宫门前的石辟邪,只怕有一天也埋在荒草之间了!
  刘驹:不毁掉这些坛坛罐罐,父王又怎能得到天下呢?
  刘濞:你不懂!
  要不是晁错逼我,我何必与刘启兵戎相见呢?这一片繁华,也沁进了寡人这四十多年的心血啊。
  春陀:周将军安好!
  周亚夫:公公好!
  景帝:周将军来了吗?
  春陀:启禀陛下,是周亚夫周将军!
  景帝:不必解剑了,周将军佩剑着履入殿。
  周亚夫:谢陛下隆恩,臣周亚夫拜见皇上。
  景帝:大军就要出发了,太尉,还有什么话要跟朕说吗。
  周亚夫:此次出兵,敌强我弱,臣深知责任之重大。细柳、灞上所驻南北两军,臣调度起来没有问题。只是对各封国的军队臣恐难调度!
  景帝:你指的是梁王的军队吧?
  周亚夫:是的。此次出征 梁国是棋盘上举足轻重的劫子。敌我双方恶战的焦点!
  臣担心梁王不肯服从臣的节度!
  景帝:周将军,你身为太尉,当然要统帅全军,其中也包括梁王的军队!
  周将军,这是当年高皇帝御用过的调兵虎符。后来,它到了吕后手里。当年陈平曾窃用此符,调动了令尊周勃将军,平了诸吕之乱。
  文皇帝将它传予了朕,朕现在将此符授予你。
  凭此符,你可以节度全国一切军队。有违令者,你有权做出你的处置!
  周亚夫:待平叛之后,臣当敬予奉呈陛下!
  景帝:朕设了便宴,为太尉送行。请!
  周亚夫:浩浩苍天,佑我汉军!
  冥冥地灵,助我神威!
  天子誓军,执法如山!
  从命者赏,违命者斩!
  画外音:前元三年春 汉景帝下令各路汉军开赴平叛前线。但是,当最后一支汉朝军队消失在视野之外的时候,这位还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皇帝,对于能否战胜叛军,对于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却还并没有真正的信心。
  窦太后:来了!
  王美人:谁呀?
  窦太后:皇上,已经到二门口了。
  小刘彻:爹,奶奶等您呢。
  景帝:娘!皇儿恭请母后圣安!
  窦太后:你们娘俩下去吧。
  王美人:诺!
  景帝:怎么,您在生气啊?
  窦太后:你的眉头怎么锁得这么紧呢?
  景帝:您看见我皱眉头了?
  窦太后:老身看不见,是听见的。我听见你眉头紧锁着。过来,把你的手给我。刘启呀,沉住气!你是大汉的皇帝,不是小孩子家在玩游戏。既然要打仗,做皇帝的,首要的就是心沉气静!
  景帝:真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他们联手造反呢。

第四集(4)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窦太后:反就反了呗!这脓包反正早晚是要捅破的!
  这天,也未必就会塌下来。周亚夫的大军已经出发了吗?
  景帝:是。

  窦太后:这个人用得好!天下危,注意将。娘今天还想为你举荐一个将。
  景帝:谁呀?
  窦太后:你知道娘一直在生谁的气呀?
  景帝:不知道。
  窦太后:可是今天娘要为你举荐的这个将,偏偏还是那个 让娘生气的窦婴啊!
  景帝:真的?皇儿今天就是为这个事儿来的,还生怕您不愿意呢。
  窦太后:这小子 气人归气人!有用,还是应该用的。
  景帝:是,是,是!皇儿叫人去找他了。他不肯出山。
  窦太后:放心吧,他会出来的!刘启呀,娘希望你身边的能人,愈多愈好!
  为的是不能成天只让一个晁错围着你转。你等着吧!
  景帝:娘仗打起来,老三那边可是吃重。您看……
  窦太后:放心吧!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就不相信我的两个儿子,撑不起大汉这江山!
  景帝:好,现在朕的心,定下来了。就打这一仗!
  窦太后:皇上,娘的意思是能不打,最好还是不要打。听人家说下的那道战书,没说反对你当皇帝呀!人家提的是“诛晁错,清君侧。”
  景帝:娘,皇儿多少年来,想的就是要完成先帝未尽的遗志!打这一仗!打胜这一仗!
  刘濞:将军们,士兵们!都说我吴王反了,我就是反了!
  军士们:吾王千岁!吾王千岁!
  刘濞:但是我反的并不是当今天子,而是要清除天子身边的奸臣!
  你们可愿意随我杀进京都,诛晁错,清君侧!
  军士们:大王千岁!大王千岁!
  使者:启禀大王,楚王接到您的檄文后,杀了汉廷所置的相国张尚、太傅赵夷吾,楚王率领楚军十万已到阵前,正向我军靠拢。
  刘濞:好!来人啊!
  副将甲:在!
  刘濞:立即派联络校尉,准备引导楚军先头部队进大营。饷金一万两,把酒肉粮草也准备好。
  副将甲:末将尊令。
  刘濞:应高!
  应高:臣在!
  刘濞:目前来看,各诸王有什么新的动向吗?
  应高:大王檄文送达北方,胶西王大喜,杀死了朝廷派任的官员,正在整军备战。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等,也纷纷杀掉了汉置官吏,均已派员联络我吴楚军队。
  刘濞:为什么没有淮南王的消息呢?
  应高:据报,接到大王檄文,淮南王刘安正准备起兵响应,其丞相张释之主动请求担任将军。淮南王就任命他为武威将军,统领淮南国军。
  但张释之一拿到兵权之后,却命令士兵 紧闭城门,把淮南王父子软禁在府中。
  刘濞:书呆子,窝囊废 !听说济北王也被他的郎中令给劫持了?
  使者:济北王因城墙坏了,尚未修筑完工,其丞相以安全为由,拒绝执行盟军出战的命令。
  刘濞:是骡子是马,现在都看出来了。应高啊,齐国那边现在情况怎么样啊?
  应高:齐王虽然收下大王的檄文,但他立即将檄文上报给了朝廷。如今他正在加固城墙,但究竟要对付谁,就难说了。
  刘濞:齐王曾经允诺起兵,他的立场事关山东全局啊!你再修书一封,晓以利害。叫他知道哪头冷,哪头热!
  应高:这,恐怕晚了。胶西王已率兵到临淄城下,齐王紧闭城门,坚拒不出啊。大王不如再施些压力……
  刘濞:也好!你就代寡人再修书一封,要警告齐王,如果不举义兵,我就攻破他的城池。我军与楚军合兵后,我们的攻势,将非常强大,足够用了。告诉胶西四王,他们的重点是稳住山东。不急于来中原和我会师。
  应高:臣明白!
  校尉:报!启禀大王:楚王率先头部队已抵达城南,其十万精兵也快到了。
  刘濞:好,这楚王真是条好汉!即使天下都不响应,只要我吴楚两军合力,何愁大功不成!来人,备车!寡人要亲自到城南迎接楚王。
  窦婴:这是谁呀,进门也不脱鞋呢?
  窦太后:窦大人!
  窦婴:太后,臣在。
  景帝:窦婴,来,来,来!见过太后了。
  窦婴:太后枉驾光临寒舍,卑臣愧莫难当。
  景帝:你呀,毕竟是你们窦家的人,朕礼贤下士不行。还非得要你们家老太太,请你出山。
  窦婴:陛下!
  景帝:朕这些日子累死了,累死了,累坏了!
  窦婴:陛下,卑臣愿为陛下和太后分忧!臣万死不辞!
  景帝:魏其侯,你这个人,朕是知道的。人家呢,是以威取信。你呢,是以信取威。
  窦婴:谢陛下!
  景帝:朕不是让你上阵杀敌啊,是让你给朕镇守洛阳大营,使关东的兵、马、财、物,源源不断供给周亚夫。办得到吗?
  窦婴:臣效命!
  景帝:好,来!

第四集(5)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窦婴:陛下,陛下,等等!陛下!陛下!臣想请陛下明鉴,建议起用两个人。
  景帝:谁?
  窦婴:武必用栾布,文必用袁盎。

  景帝:栾布,为什么?
  窦婴:栾布曾在高祖时候任过兵马都尉。
  他身经百战,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毕竟威镇关东。
  景帝:是,是,是,是!
  窦婴:陛下,陛下命臣守洛阳,但陛下所能给我的兵力显然不足。
  如果陛下能起用栾布,那将会拉过来一大批关东豪杰,支援我军。
  景帝:可以,可以,可以!这个可以!那个袁盎啊……
  窦婴:陛下,袁盎他继臣之后任吴国的丞相,当年晁错大夫怀疑他对朝廷不忠,而革了他的职。
  但这个人,是个老谋深算的人。他表面上,与刘濞相处甚欢,打成一片。实际上他的心,对陛下、对朝廷,确是忠心耿耿!
  他在吴国,德高望重。他有一大批门生故吏,他对吴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请他出山,那定可以收回吴国的士人之心。只是……
  景帝:说!
  窦婴:陛下,晁错大夫对他积怨太深了!
  景帝:朕知道,朕知道,朕知道!来,来,来,来,来!
  (第四集完)

第五集(1) 

  刘濞:传我命令:各部抓紧向北渡淮河,
  与楚军会师,做好进攻梁国的准备!
  士兵:诺!

  刘濞:立刻发信通告诸侯,告诉他们:
  寡人已带精兵百万到达淮河南岸,
  正在渡河。尚有南越兵马三十万
  随后调遣,足以匡正天下!
  叫他们迅速加盟,从东、南、北
  三方面,夹击关中。
  应高:臣明白。
  窦婴:我已向皇上禀报过,
  看来皇上并不反对启用你,
  估计皇上就要召见你了。
  袁大人有什么话,只管向皇上
  说就是了 。
  我今天还有件事想告诉你,
  来,你坐下!
  晁错说你袁盎——来,你坐下——
  做过吴国的丞相,
  而且还私受吴王的重金,
  并且担保刘濞不会反叛。
  可今日吴王却反了,
  于是他要拿你袁盎依律审办。
  别害怕,老夫已差人将此案的卷宗
  调过来了。
  袁盎:谢谢大将军!
  老夫欠将军一个情,日后当报
  非常时期不便久留,老夫就告辞了。
  窦婴:袁大人,以后一定要谨慎行事!
  晁错这个人是不大好对付的。
  袁盎:大将军你放心吧!
  如果栾布肯出山,沿河大局当可稳定。
  他与我至交,我一定力劝他来辅佐将军。
  至于晁错,我看已是强弩之末。
  现在削藩策惹出这么大的乱子,
  我看皇上也会烦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