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204章

官居一品-第204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阶微微颔首道:“不知是哪位名师教出来的高徒。”便点一点道:“那就在这五位当点出会元吧。诸位意下如何?”众考官无话可说。纷点头。

    “那诸位先选选看吧。”徐阶说便闭目养神去了。

    过了许久。众考官两篇文章。搁在徐阶面前道:“这两篇难分伯仲。请大宗师定夺。”

    徐阶瞩目一看。便见一篇文章的破题是:“善理财者。其道而自裕焉。”另一篇则是“传者论裕国之道。不外乎经制之的宜而已。”便笑笑道:“诸位好眼光。这篇确实难分伯仲。选哪个都不为过。”

    众人知道这下选对便问道:“总要有个一二。还请阁老定夺?”

    徐阶颔首道:“这两篇文章。无论从文笔功底。还是立意思想上。都是无可挑剔的。单纯评论其文章本身。已经无法分清高下了。”

    众人纷纷点头。都露出倾听之色。想要听听徐阁老从什么角度分高下。便听

    :“现在就的从陛下出这道题的用意来分了。”

    ~~~~~…~~…~~…~~…~~…~~…~~…~~…~~~~~

    “朕出这道题。”靖帝悠悠道:就是为了问计。谁的对策能解决问题。谁就是本科会元。”毕竟是帝出题。最终解释权和决定权。还在皇帝手里。当然皇帝很忙。不会每份卷子都看。一般只会过目前十名的卷子。

    进宫禀报取中名单的徐阶和李本肃立在殿中。聆听圣训。

    嘉靖帝拿起拟取头名的墨卷。先看那篇“传者论裕国之道”不由赞叹道:“好书法啊。飘逸若仙。似乎还要胜严阁老一筹。”严嵩是公认的二十…第一书法家。这评价的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徐阶和李本连忙道:“陛下眼光超卓。此人当的起书法大家。”

    “不过朕求的是国贤臣。不是书法家。”嘉靖淡淡笑道:“还看文章。”便又看那篇“善理财者”。这个字是最漂亮的馆阁体。同样无可挑剔。只是比起那位来。少了些仙气。确实稍差一筹。

    再看其内。前者“传者论裕国之道”。在治理的宜方面着手。强调“裁汰冗员”“削减开支”。也就是“节流”;而后者则着重讲开源与节流并重。全面生财富裕的方法。

    毋庸置疑。两个法子都是解决问题道。但前者更正统。后者更激进。如果方才寻常时候。前者自然更符合朝廷选官的“中庸”之道。乃是更好的人选。但世易时移。大明朝过一百七十多年的发展后。许多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至少对讨厌麻烦的嘉靖皇帝来说。是不愿意触碰那些雷区的。比说前者提到削减藩王开”“裁剪冗官”以及“淘汰宫人”等法子。哪不会引起轩然大波?不会引起一群哭诉的家伙。像无头苍蝇一般。围在自己身边?

    归根结底。还是嘉靖帝的私念在祟。他只想尽量少些麻烦。让国家过的去。让自己有钱有闲修炼。只要朕活着的时候能糊弄过去。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所以嘉靖帝虽然欣这篇文的书法文采。却只是草草看了两眼。便将目光投注于第二上。

    待看到“是君子生财也有道焉。固不必损下以益上。而经制宜。自有以裕于国也。”意思是。不必损害下面人的利益。也有让国家富裕的方法。这话实太对了。嘉靖帝精神为之一振。不由坐直了身子。又怕看错了字。便伸伸手。黄锦赶紧将老镜上。嘉靖帝带上那眼镜。看到精彩处还念出声道:“然则何如?盖天的本有自然之利。农田森林。山川海洋。皆乃我大明之疆域。乃祖宗之基业。今何以重农田而偏废其余?固恒见其不足尔。”读到这。皇帝不由颔首道:“*。以往我们总是盯着的里刨食。但大明朝的耕的就那么多。却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子民。还的负担四方征战。早已经不堪重负了。确实应想想别的途径了。”

    两位大学士唯唯诺诺道:“陛下英明。”

    ~~…~~~~~~…~~…~~…~~…~~~~~~…~~…

    “农者国之本也。以养民;商国之末也。以国哉。有国家者如树。本末倒置固为谬矣。然有本末树亦不荣。必内本外末。而后其财可聚也哉。”

    “臣也不才。试举一例。松江棉布。苏杭绸缎。江西瓷器。福建茶叶。素为西洋佛朗机人所垂涎。尝举万金以求之。若重开市舶司。保海路通畅。我大明之万里海疆。可千万哉。”

    “届时以无穷之财。供有限之用。是以下常给而上常余。虽国有大事年或大灾。而三年九年之蓄。自可取之而不匮矣。”

    轻轻摘下眼镜。嘉靖帝喃喃道:“说的好。本逐末固然不对。但若是把国家的生财之丢了。就的沦落到今天这个步。”说着点一点这份卷子道:“徐阁老取这份为会元。确实是高见啊。”

    徐阶赶忙逊谢不已…

 第三三二章 报捷报捷再报捷!

    【,需要大家支持噢^=^】

    皇帝金口一出,便定下了前十的名次。

    黄锦奉上金裁刀,嘉靖帝持刀亲手揭开弥封,一个个新贵的名字便坦露在眼前,看到前两名时,嘉靖不由笑道:“呵呵,都是名人啊……”

    名次既定,礼部很快张榜公布名单,同时派出数不清的小分队,向住在京城各个角落的新贵人报喜……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这座暗暗躁动的京城,登时沸腾到了顶点!

    因为会有专人来报喜,所以琼林社的六位仁兄没有去礼部看榜,而是在屋里静等结果。看这几个优等生不去,其余的四十多名举子也不好意思出去了,一个个关在房间里,像渴望的狼一样,在屋里团团乱转,偏还要保持风度,不敢大喊大叫的发泄紧张情绪,因为院子里挤满了老家来的商旅,都等在那里,预备给新贵人道贺。

    这种紧张情绪在整个会馆中蔓延,甚至将最初不甚紧张的六位,也给传染上了。他们六位本来想谈天说地,打打屁就过去了,谁知竟然紧张到纷纷词穷,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徐渭便提议道:“们打马吊吧,那玩意儿分散精力。”几人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便去前院找了副马吊回来,但只能四个人玩。

    于是抽签,徐渭和孙铤就了两个倒霉蛋,只能跑到一边去下棋。

    其实一般候,徐渭是不会和别人下棋的因为他的棋力太高,琼林社的六个绑一起也赢不了他,那还下个什么劲?

    但今天比较邪门。下着下渭竟然在没有让子地情况下节节败退。眼见大龙成擒。没有活路了。把个没心没肺地孙铤乐得呀。高声道:“哥哥们快来看呀。我把棋圣地大龙给吃了!”孙二公子约莫着自己地水平。中个前五十名应该不成问题。但想前十名也是奢望。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所以心态比较放松。

    徐渭为什么大失水准。那是因为他所有人中最紧张地一个……为了不让乡试垫底地一幕重演。他这半年来日思夜想。都是模仿沈默地路数。将自己那洒脱不羁如野马般得文风。硬生生带上笼头于写出他自己看来‘中规中矩’地文章。

    实事求是讲。渭地文学造诣。是要高于沈默一些地。想写出沈默那样地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要说服自己放弃风格走纯粹地应试路线。对他这种纯粹地文人来说。实在是痛苦莫过于此。

    但徐渭忘不了嫡母去世时殷殷期望;忘不了大兄赔上一生也没有走完地科举之路。更忘不了自己生母被卖。家破人亡居岳家。受尽苦难贫困倒地前半生!他深知。要想冲破这命运地樊笼只有靠这该死地科举了!

    所以他不能让自己再在七人中垫底了。乡试时尚且还能勉强中举是这次还没有起色。就很有可能落第了。越是在乎就越是紧张。最后连棋都不会下了。也是正常地。

    但那五个损友不管这个。打马吊地四个闻言丢下牌。呼啦一声围上来。七嘴八舌道:“棋圣落败。可是本社具有里程碑意义地一役。吾等当作传以记之!”“作赋以咏之!”“作画以绘之!”“作曲以歌之……”要说平时。大伙地嘴巴也不会这么缺德。但现在一切为了减压。什么气人说什么。

    徐渭本就紧张的要死,闻言更是七窍生烟,他这人偏又死要面子,死活不肯认输,便跟众人较上劲了,如便秘一般憋在那里,美其名曰‘长考’……

    就在众人等着看好戏的时候,忽然之间,前院便哄闹起来,好多人叫道:“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听到这响动,徐渭松口气,起身道:“看来是到咱们这里来报喜的,大家出。”

    那边孙铤前面不遇的赢徐渭一把,自然不肯罢休,拉着他的胳膊道:“你要出去也行,先把这步棋下完,要不就认输。”

    徐渭正气凛然道:“玩物丧志,是咱们琼林社的使命重要,还是你这一盘棋重要?”

    孙铤气呼呼的瞪着他道:“你要是不看重这盘棋,为啥不认输呢?我看你是分明输不起了。”

    另外四个只好劝道:“不用担心,我们给你记着棋呢,先封盘回来再下吧。”孙铤这才罢休,六人照照镜子,整一整衣服,便人模狗样的出去了。

    六人要出去时,院子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根本走不出去

    站在门口,打开窗户往外看。

    只见一个同乡已经喜气洋洋站出来,在一片祝贺声中,被同乡披上大红花,扶到同样挂花的高头大马上,准备等同乡贡士全部出炉后,在四九城游街庆贺一番。

    看着那长相老成的同乡,徐渭竟不认识,小声问道:“这是谁呀,怎么这么面生啊?”

    “叫潘清,是上虞的,四次应试才得今日中第,是以一直比较低调。”边上的陶大临小声道:“这次中了三百三十名,实在可喜可贺。”因为殿试只做排名,不做淘汰,所以考取贡士便基本上等于中进士了。

    过不一会儿,果然又有报子鸣锣打鼓过来,一进院子便高喊道:“捷报浙江绍兴山阴县老爷龚讳芝,高中丙辰会试第二百七十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院子里早准备竹烟花,便噼里啪啦放起来。

    一名满脸幸福、三四十岁士子站出来,举手道:“我就是龚芝!”那些报子便上前磕头讨赏,待得了厚厚的红包后,也不留下吃饭,便一溜烟跑掉了……今天任务太重,人手又不足,须得连轴转才行,好在每报一个都能有丰厚的利市,所以报子们都比平常勤快多了。

    人们刚为芝带上大红花,扶上高头大马。外面又来报喜的了“捷报浙江绍兴山会稽县老爷叶讳应春,高中丙辰会试第二百四十三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接下来的喜报一浪接一,到过午时,共有十位绍兴举子接到捷报了,名次最高已经到了第七十七名,而琼林社的六位老兄,还一个都没有点到呢。

    这时院里众人的目光,全投在六人上了,都在议论纷纷,猜测着他们会不会全部取中,名次如何云云。六人也是嘴里发干,心里发毛,却还要强作镇定,以免丢人。可偏偏上一个七十七名的谢宗明之后,足足有半个时辰没来报喜的,把六人煎熬的外焦里嫩,七窍生烟……

    终于在彻底狂之前,听到门外一声嘶哑的高唱道:“捷报浙江绍兴会稽县老爷吴讳兑,高中丙辰会试第四十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兄弟们一下子松口气,推着兑出去,给他披红挂彩,扶到马上去。

    过不一会儿,又来两队报子道:

    “捷报浙江绍兴余姚县老爷孙讳铤,高中丙辰会试第三十一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浙江绍兴余姚县老爷孙讳,高中丙辰会试第二十七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又是一个短暂的停顿之后,一个令在场众人终生难忘的场景出现了,四队报子同时抵达门口,报喜声此起彼伏道:

    “捷报浙江绍兴会稽县老爷陶讳大临,高中丙辰会试第四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浙江绍兴山阴县老爷诸讳大绶,高中丙辰会试第三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浙江绍兴山阴县老爷徐讳渭,高中丙辰会试第二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然后所有的报子一起高喊道:“捷报浙江绍兴会稽县老爷沈讳默,高中丙辰会试第一名会元,金銮殿上领班面圣!!”

    虽然许多人都猜到他们琼林社的几位会一起中第,却没有一人想到,他们竟然包揽了前四名,这真是太意外,太开心了……

    附近杭州会所、处州会所、金华会所、台州会所等浙江一省的老乡,都纷纷涌到绍兴会所外,与他们一同庆祝这无限荣耀的时刻……这不只是绍兴人的荣誉,整个浙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