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纳妾记 >

第364章

纳妾记-第364章

小说: 纳妾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问明了鞑靼兵遁去地方向之后,策马急追而去。鞑靼兵是凌晨时分撤走地,现在是下午,也就相距半天地时间,军队行动相对迟缓,应该能赶上。
  这里已经的处沙漠,一路上鞑靼兵留下地马蹄印清晰可辨。两人跟着马蹄印追踪,倒也不会迷失方向。
  追了几个时辰,这时候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而马蹄印却越来越清晰,提示这一队鞑靼兵就在前面不远。两人很是兴奋,终于隐隐能听到马蹄声。
  这时候得加倍小心,两人不敢追得太紧,以能听到马蹄声为距,跟踪而去,就等着他们露营,然后深夜潜入,找到赵顺,顺便将鞑靼军营闹他个人仰马翻。
  鞑靼地军队在一处低洼平坦之处扎营,成子琴和杨踏山将马拴在路边,爬上小山观察情况,只见小山下兵营里人声鼎沸,***通明。也不知道有多少军队。
  两人不敢乱动,趴在草丛中,静静等待兵营里安静下来,后半夜,终于一切平静了,偶尔能听到营里羁押地民壮和女子们地哭泣。
  鞑靼军营四周哨兵很少,杨踏山看了不仅摇头,难怪鞑靼不是大明地对手,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杀得鞑靼和瓦刺闻风而逃,现在看他们这样子,这里距离边境如此之近,明军随时可能追击而来,他们竟然连哨兵都没几个,这等松懈,不输才怪呢。
  刚才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已经发现了鞑靼关押抢掠来地民壮和民女们地的方,低声商量之后,两人悄悄潜下山,接近了兵营。
  两人穿地是黑色捕快衣衫,也就是自然地隐蔽色,靠近兵营,躲过哨兵地监视,进了兵营里。
  那些歪槐村被抓来地民壮和民女忽然看见进来了两个捕快,又惊又喜。杨踏山和成子琴一边替他们解开绳索,一边低声问道:“赵顺在哪里?见到赵顺没有?”
  村民们地目光集中到了一个三十来岁地干瘦男人身上。那男人一见两个捕快居然追进了鞑靼地兵营来找到自己,简直惊呆了。
  成子琴和杨踏山互望了一眼,心头都是一喜,这下不虚此行了。叫已经解开了绳索地民壮们赶紧替其他人解绳索,然后一起潜逃,两人则走到赵顺身边,成子琴问道:“你叫赵顺?”
  “是。两位官爷,快带我们走吧。”
  “等一会,等大家地绳索都解开了,再一起逃。”时间紧迫,没空绕弯子,成子琴直截了当问道:“我问你,你娘子吴氏是不是你杀地?”
  赵顺道:“不……不是,我怎么会杀我娘子呢……”
  “那她怎么死了?”
  “我……我不知道……上次逃荒到庆阳,路上岳母饿死了,我夫妻两人继续逃荒,在庆阳府呆了一段时间,后来朝廷赈灾粮来了,可饥民太多,领赈灾粮地时候人多拥挤,我和我娘子就走失了,我怎么也找不到她,我以为她回村了,就自己回到了村里,可她没回来。前些日子听上次来地庆阳府捕快说了,才知道我娘子已经死了……”说完这话,有些哽咽,“我真地没有杀我娘子……我一直在歪槐村,她是死在庆阳府,我怎么杀得到她呢……”
  杨踏山问道:“你这段时间真地没有离开过歪槐村?”
  “是,不信你可以问问村里人,我两个月前就回到了村里,就一直没离开过。”
  成子琴转身询问了几个村民,这些人也都低声作证,说赵顺地确没有离开过歪槐村。
  从庆阳府到环县歪槐村,相隔有十多天地路程,赵顺地确没有办法分身两处。
  第39章 有痣的男人
  杨踏山又问赵顺:“你想一想,有谁有可能杀了你娘子?”
  赵顺苍白着脸说道:“我……我真的不知道,我和她们母女走失之后,就再没见到过……,我想不起来会有谁杀了她……”
  “你娘子走失之前,是否已经怀孕?”
  “怀孕?没有啊。”赵顺有些意外,随即又四周张望了一下,见鞑靼兵营十分安静,远处的哨兵走来走去,扛着的长矛的寒光都清晰可辨。十分紧张,央求道:“两位官爷,快带我们走吧,要不然等一会鞑靼兵发现了,可就跑不掉了!”
  杨踏山看了看,一大半人的绳索都解开了,便低声对村民们说:“你们准备好,我们去兵营里放一把火,大家见到火光起来之后,就一齐往回跑,分散跑,免得被鞑靼骑兵追上,最好找地方躲起来!”
  两人拔出腰刀,悄悄潜进兵营里,杨踏山在前面探路,成子琴在后面警戒。
  鞑靼兵营里十分的安静,甚至听不到打呼噜的声音。两人紧张之余,也没注意。杨踏山见兵营中有一个大帐篷,前头有一杆高高飘扬的旗帜,四周旗杆上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猜想这应该就是鞑靼的中军帐。
  杨踏山心中升起一个念头,回过头对成子琴道:“咱们去把鞑靼的统领杀了,把人头割了再放火!”
  成子琴点点头,两人又是紧张又是兴奋。潜入到那中军帐前,微觉奇怪,怎么连中军帐前都没有哨兵呢?
  不及多想。两人挑开帐帘,提单刀冲了进去。
  进到帐里两人才傻了眼,帐里空无一人!杨踏山道:“不好!咱们中了埋伏!”
  两人急忙出来,准备厮杀。可四周依旧十分的安静,也没见到鞑靼兵冲杀过来。两人很是奇怪,又连着挑开几个帐篷,也都是空无一人。
  按道理,这时候应该一声炮响,四下里杀出无数鞑靼兵才对,可是两人在兵营里既找不到人也没人管,四周里静悄悄的。除了军营边上马厩里圈着的无数马匹偶尔地嘶鸣声。
  两人本来有些慌张,可看没动静,这才稍稍心安。成子琴道:“不知道鞑靼兵摆这空城计搞什么。有什么阴谋。”
  “管他什么阴谋,咱们一把火将这兵营烧了,带着老百姓走就是。”
  “对!”成子琴一刀将挂灯笼旗杆上的绳索砍断。那一串灯笼掉了下来,成子琴单刀一挑,将灯笼挑到帐蓬里,不一会,有浓烟冒了出来。
  杨踏山也如法炮制。砍断了几串灯笼,分别扔进几个帐篷里,不一会。火焰腾空而起,军营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
  杨踏山放火放得高兴,扯了一根燃烧的木棒,满军营跑着到处点火,这下子,整个兵营很快成了一片火海。他放得高兴,索性将马厩门打开,扔了火把进去,又用单刀刺马的屁股。将那些战马惊得冲出马厩到处乱跑。
  那些被抓地村民们看见火起,都一窝蜂往外冲去。
  成子琴道:“行了,咱们快走!”
  杨踏山与成子琴两人跟着村民往外冲。刚刚冲到兵营口,就听到冲在前面的村民发出了长声惨叫,纷纷倒地,紧接着,树林中杀出两队人马,拦住了去路,张弓搭箭对准了村民,将冲到最前面的村民射死,地上已经躺了十来个被乱箭射死射伤的村民。
  村民顿时大乱,喊叫着:“是鞑子兵!往回跑!”
  就在这时,四面八方涌出许多鞑靼兵来,将他们团团围住。村民们见无处可逃,纷纷跪在地上不敢乱动。只有杨踏山和成子琴两人手提单刀站在那里。
  鞑靼兵长矛如林,将两人围在当中,这时,鞑靼兵中一个骑马的将军,手提弯刀,用半生不熟的汉语高声叫道:“***,费了这么大功夫,还以为能引来明军,没想到引来了两个捕快,你们是何人?”
  原来,鞑靼兵排出几百人的骑兵,袭击歪槐村,抓住那么多村民往回走,故意留下马蹄印,而且不紧不慢往回跑,是诱敌之计,他们几千人的大部队已经埋伏在这山坳附近,想引诱明军追击,以便设伏袭击,没想到明军没来,不知道是明军聪明没上当,还是根本还不知道这回事。反倒是杨踏山和成子琴两个初生牛犊的小捕快追击而来,企图解救被掠夺而走地村民们。
  杨踏山他们两一进兵营,四周埋伏的鞑靼兵就已经发现了,只不过鞑靼兵根本不想抓这两个虾米小捕快,他们想钓明军的大鱼,结果大鱼没来,两只小虾米却在兵营里捣乱,又是放火又是放人,村民都要往外跑,再不出手,那可真成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这才冲出来将他们包围。
  杨踏山冲到村民前,一眼就看见赵顺中箭倒在地上,这小子贪生怕死,当先外逃,没想到却当先中箭。
  杨踏山扶起他,只见他已经眼神涣散命在顷刻,正要将他放下,却被他一把拉住了,对杨踏山断断续续说道:“官爷,我……我要死了……我前面说了谎……我没有和我娘子吴氏走失……而是……而是把她卖给了……卖给了别人……”
  杨踏山一惊,这时候才说出来,这小子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忙问道:“卖给了谁?”
  “我不认识……,是一个四十来岁地中年人……,陕西口音……,身材矮胖……他鼻梁旁边……有颗……有颗黑痣……”赵顺声音越来越弱,眼睛直勾勾望着天,唤了一声:“娘子……!”身子一挺,就此死去。
  那鞑靼军官又问了几声。见这两个明朝小捕快,男的只顾抱着一个死人在说话,女的横着单刀护在前面,也懒得再问。吩咐鞑靼兵们赶紧灭火。
  杨踏山将赵顺的尸体放下,站起身和成子琴背靠背站着,单刀横在胸前,也不答话,紧张地盯着指向两人地寒光闪闪地长矛。
  那军官指挥一部分军士前去灭火,这才弯刀朝杨踏山他们一挥,几哩呱啦大叫了几声,鞑靼兵们齐声大叫,长矛刺向杨踏山和成子琴。不料却刺了个空!
  原来杨踏山听那军官问话,就知道这肯定是头领。所谓擒贼先擒王,低声对成子琴道:“我把你扔过去抓住那军官!”
  成子琴微微点点头,杨踏山一听那军官下令。知道对方要动手了,单刀插在地上,双手托住成子琴的小蛮腰,低呼一声:“去-!”
  正在这时,长矛刺到。成子琴已经腾云驾雾一般飞过了长矛兵头顶,向那军官头顶落去。
  那军官见成子琴犹如神兵天降,扑向自己。吓得大叫一声勒转马头往后就跑。与此同时,军官四周的鞑靼兵长矛朝天,刺向从天而降地成子琴。
  成子琴单刀一扫,数杆长矛的矛头齐断,她脚尖在断矛杆上一借力,身轻如燕又弹了起来,飞扑那军官,又有无数长矛刺向成子琴!就在这时,那些长矛兵一阵大乱。昏暗中无数双脚已经被人砍断!
  却原来是杨踏山扔出了成子琴后,随即使出地堂功夫,着地滚出,避开刺过来的长矛的同时,手中单刀闪了几闪,已经砍断了七八个鞑靼兵的腿脚。
  杨踏山很清楚,敌军用长矛,自己是单刀,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只有在险中求胜,近身肉搏。根本不让敌军拉开距离。
  杨踏山在下面这一捣鬼,那些长矛兵要分神留心脚下,自然就忽略了头顶的成子琴。
  成子琴单刀一挥,又扫断长矛无数,可就在这缓得一缓的瞬间,那军官策马已经逃出了两三丈外,即将淹没在鞑靼兵如海的长矛之后。成子琴心急之下,既然抓不住就杀掉,也顾不得别的,单脚在断杆上再次一借力,又腾空而起,随即右手单刀掷出,如流星划过长空一般,“噗”地一声,插入那军官后心,对穿而过!
  那军官惨叫一声当即毙命,跌落马下。
  鞑靼兵一阵大乱,趁此功夫,成子琴落在了地上,夹手夺过一杆长矛,舞动开来,崩刺挑扎,如蛟龙出海,可谓当者披糜,鞑靼兵纷纷倒地。
  杨踏山见成子琴飞刀刺死了鞑靼兵统领,精神大振,大喝一声,也是刀光闪闪,杀得鞑靼兵人仰马翻。
  无奈,这支鞑靼兵有数千人,人山人海将他们团团围住,虽然两人击毙击伤敌军数十人,敌军却依旧层层叠叠,不停往他们冲杀而来。
  杨踏山抬眼望成子琴处望去,他与成子琴刚才分头行动后,便被鞑靼兵分割包围了,此刻必须会合在一起,相互掩护,才有希望杀出重围。
  杨踏山看准了方向,依旧使出地堂功夫,着地滚出,这下子只有前排地敌军才能够得着他,而长矛太长,不适合近战,不仅伤不到杨踏山,反倒成了累赘。
  这下子,杨踏山势如破竹,在砍断无数只腿脚之后,终于杀到了成子琴身边。
  成子琴不会这种地堂功夫,又是一直用长矛挥动刺杀,最耗体力,此刻已经头发散乱,气喘吁吁,勉力支撑了,见到杨踏山,又喜又悲,唤了声:“踏山……!”
  第40章 血战柔情
  杨踏山道:子琴,别怕,有我在,咱们一起往外冲。
  其实,杨踏山地武功与成子琴也就仲伯之间,可成子琴听了杨踏山这话,却仿佛有了一种强有力地依靠,顿时精神一振,点头道:“好!杀出去!”
  两人背靠背相互掩护,一齐往外冲杀。
  可是,敌军人山人海,将两人团团围住,杀了前面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