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巨商沈万三 >

第7章

巨商沈万三-第7章

小说: 巨商沈万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晓云低下了头:“小姐叫我给老爷送碗栗子羹来,我看见老爷您正忙着,不敢打扰……”说着,她给沈万三递上碗。
  沈万三接过:“你就这么一直在身后看着我?”
  “没有,我也是刚到。”晓云在掩饰。
  沈万三将碗放在台子上,接着指着写字台前的凳子:“来,你坐呀!”
  晓云不习惯地坐了半个凳子,她这倒不是出于矫情,更多的是不敢。可当她稍稍抬起头看见沈万三正愣愣地看着她时,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沈万三看着晓云那俏丽的侧影,无限感慨:“你这么个俊俏的姑娘,怎么会去当丫环?”
  “我爹那年病死了,我娘拖着我和妹妹,家中生活无着,因此就让我……”晓云依然不敢大模大样地抬起头。
  沈万三打开抽屉,取出那只晓云送他的手镯,在手中把玩着。
  “你家中贫困如洗,还助我这只值钱的玉手镯。唉,其他细软什物,我都拿去当了,惟独这只手镯,是姑娘你的一颗心呀!我是怎么也不敢拿去当的!”
  “老爷,你不去当了,那,还了我吧!”晓云伸手欲抢。
  沈万三让过:“嗨,送人之物,焉有再要回去的道理!”
  晓云无措地:“我不是要回来,我是怕……”
  “怕什么?”沈万三有心逗逗她。
  晓云低头地:“怕老爷打趣我!”
  沈万三哈哈大笑:“我哪里会打趣你!从你进门那天,我就认出你了。”
  “老爷,是我们小姐进门,我,我只是她的陪房丫环!”晓云赶紧纠正他的话。
  “不!看见你时,我只是个乞丐,叫花子。你们小姐娘家的那个家人要羞辱我,将包子砸在我脸上,是姑娘那时帮了我。时至今日,我一想起,心中仍是感激不已!”
  “老爷,晓云只是个下人,哪里消受得起老爷的感激!你和小姐说和我见过面,那天小姐问我,我吓得要死呢!”
  “那你为什么不和你们小姐说明呢?”
  “我不敢,毕竟老爷那时是那副模样儿,小姐听了会生气的。不过,我想想也觉得好笑。蠡口的老太爷庆贺小姐订婚而施舍,可新官人却是那样子从门前经过。”说着晓云掩着嘴,咯咯地笑了起来。
  

第二章  再下扬州  义救风尘(7)
沈万三也跟着笑了起来:“我那时可真傻,到了老丈人家门口,干吗不上门去大吃一顿啊!”
  晓云依然无邪地笑着:“是啊!只是你那副模样,门口的家人,可不会让你进门,而要将你赶走呢!”说着,她又咯咯地笑了起来。
  “赶走了好啊,那我就用不着结这个婚了。”
  “那也不会见着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陪房丫环了。”
  沈万三看着晓云:“陪房丫环,按这儿的地方风俗,要么是出去嫁人,要么就是当老爷的小妾姨娘。不过,我是不会让你出去嫁人的!”
  晓云一愣,这是老爷在说今后要娶她的最明确的表示了。这些天,她想得最多的也就是这个结局,可此时,她倒不敢高兴了,毕竟这只是他口头上说说,今后的事,山高水长,谁能料到会是怎样?想到这里,她抬起了头:“晓云无才无德……”
  “不!倒是我生意场中至今并无作为。这次我沈万三就是为了姑娘,也要做好这笔生意。”
  “不!老爷,你不该是为我!”说着,晓云又关切地看着沈万三,“老爷,你什么时候动身?”
  “快了,就这几天!”沈万三看着晓云,边说边捉住了晓云的手。
  晓云躲闪着想抽回手,可硬是抽不开:“老爷,你不要这样!要是让小姐看到,会……”
  沈万三叹了一口气。
  “唉,我和你们家小姐,也许只是有分无缘,和你却是有缘……”
  晓云打断地:“不!老爷和我,无缘无分……”
  沈万三一下子挡住晓云的嘴,接着缓缓松开。
  “三世修得同船渡,七世修得共枕眠。我是在最困窘的时候结识你的。从大都到苏州,两千里路,这一路上我吃了多少人的白眼,遭了多少人的斥责,你见了当叫花子的我,却是那么的心地善良,仅此一点,我就认定这个缘了。再说,姑娘那时还告诉我,我居然和你们小姐有大喜的事,只是那时,真的把我吓了一大跳!”
  晓云低头咯咯地笑了起来。
  沈万三看着晓云低着头俏丽的面庞:“下来,我到了扬州,最思念的,也许就是姑娘你了。”
  沈万三这里说的是真心话,至少,他已是把俏丽的晓云当着他的情感归宿了。听着沈万三的内心表白,晓云这时候只能是害羞地站起,走开。只是她向厅后走去,走到屏风旁时,回过头来对着沈万三甜甜地一笑。
    4当沈万三发觉被骗时,他想到的却是经商最古老的道理:诚和信
  沈万三雇了南荡陈老四的船,从秦文林的丝绸铺进了一船的绸缎,悄悄地驶出了周庄船埠。晓行夜宿,没几天,船从常熟福山驶进了长江水道。
  这天,大清早就开了船。整整一个上午,沈万三都是坐在船头看着大江中的风帆布影。傍晚时分,船泊了下来。一轮素月挂在大江之上,沈万三坐在船头,看着那江上的月色,头脑中一会儿想到家中的新妻,一会儿又想到了晓云。也不知她们在家中怎么样了?“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他猛地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句子。眼见得这就要到扬州了,也不知此行会是如何个景象?他想着想着,不觉昏然睡去。醒来时已是次日上午了。在船上吃了中饭,沈万三走到船舱中翻捡着堆放着的绸包。舱底的一包绸上,外面的包装布中露出的绸布上像是有一片水渍的黄色,沈万三翻开那包绸,打开,接着用手扯了扯那绸,绸布像纸一样被撕裂开。
  沈万三大惊,接着又翻出两包同样的。看着眼前的这几包绸,沈万三沮丧地坐在绸包上。
  正扶着舵的陈老四见状朝前喊着:“沈老板,怎么啦?”
  沈万三恨恨地骂着:“秦老板这个奸商,他骗了我,把一些都坼了的绸也夹带着给了我!!”
  “他骗了你,你也这么骗别人,一道夹着卖出去呗!”
  “不!经商只有诚实不欺,才能赢得客户。”说着,沈万三取出记账的毛笔,在那几包绸上写上了“次绸”二字。
  陈老四见状大为诧异:“你这样,不要蚀足老本啊!你看看那些做生意的,那个不靠‘智’、‘巧’、‘机’、‘诈’、‘骗’来赚钱啊!”经常替人运货的陈老四,见那些客商在他的船上做假的事,可真见得多了。但像沈万三这么个傻样的,他是第一次见着。
  沈万三依旧在绸包上写着。骗,只可骗一次,虽一时得逞,却是绝了自己的经商之路。他站起身,看着远处的江北,将一面写着“昆山周庄·沈”字的旗插在船头上。
  “扬州,我是第一次去闯荡,我可不能第二次再踏不进这个扬州城!”他转身对着陈老四说着。
  扬州商埠,店肆林立。江岸边的一只只船上,货物运进运出,十分繁华。
  沈万三的苏州丝绸显然是十分抢手。船刚到,一些客商就闻讯赶来了。沈万三立在船头不停地拨着算盘。几个在扬州雇的帮工,忙碌地将一匹匹丝绸搬给客商。半天下来,沈万三回头看看舱内,丝绸包已是所剩无多,可来的客商却是有增无减。沈万三不得不对那些客商道歉着:“哎呀,对不起,货卖完了,卖完了!”
  几个客商悻悻地走了。可一个山西客商看看舱内还剩下的那几包绸指着说:“你那,不是还有吗?全都给我!”
  

第二章  再下扬州  义救风尘(8)
“客官,那几匹都是次品,小人不敢欺诈。”沈万三指着绸包上的“次绸”二字说着。
  “次品我也要,你给开个价吧!”山西商人央求着说。
  “那就打对折吧!”
  当帮工把那几包丝绸搬上岸时,这位山西客商一面兑着银子,一面笑着对沈万三说:“我说老板,你要是骗了我,我在这里也不会知晓。你这做生意可真是诚笃无欺啊!”
  沈万三笑笑:“这位老板,不瞒你说,这些丝绸,我也是受了别人骗,到了船上才发现的。说真的,当我发现被人骗了,心里也着实懊恼了一阵。古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懊恼,不能让别人也懊恼。那个骗我的老板,这传开去,凡是知晓的人,大约谁也不会再与他往来吧!这于他来说,到底是蚀了还是赚了,大概他自己会知晓的吧!做生意靠这种机巧,那可不是个大手笔商人的所为。”
  “好气派!”那个客商竖起了大拇指,“想不到我在商道滚爬了二十余年,今儿个倒遇着个真正的儒商了。你刚刚说了句古语,我这里也有一句古话说:‘以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接着他解释说:“这就是说,只有以诚待人,人家才信服你,经常和你打交道,否则终会对你敬而远之,甚至是鄙视你。”
  操着一口山西话的客商看着沈万三商船上插的旗:“‘昆山周庄·沈’,好!我今后就只认这个招牌字号了。”
  “谢老伯抬举!”沈万三一拱手。
  这位山西人刚走下了船,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来到船上,操着一口生硬的苏北口音,急切地对沈万三说:“客官,你这船上,苏州丝绸还有吗?”
  沈万三看着他,摇了摇头。
  大汉着急地:“你还有船吗?”
  “在下就这一条船来!”沈万三说。
  大汉击掌跌足:“哎呀,这可坏事了!”
  沈万三奇怪地看着这个大汉,不知他说的要坏什么事。
  不远处,一个元官府的官员,带几个差役向沈万三这条船走来,大汉见状,连忙下了船,走开了去。
  官员一行人走上了沈万三的船。那个官员看了沈万三一眼:“你昨天刚来,今天就全卖完了,嘿,可是利市大发呀!”
  沈万三不知他们此行来有何公干,于是小心地伺候着,并不敢多言:“大人,我……”
  那个官员突然眼一瞪,指着沈万三:“你这个南蛮子,拜见钱、常例钱交纳了没有?”
  “我这税钱他们已收了呀,只是这拜见钱、常例钱,小人从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哼,我这不是在给你说么!”
  当然,这些官员可绝不只是说说而已,巧立名目的背后只是一个字:钱!当他勒索到了他们所要的银子后,心满意足地下了沈万三的商船,旋即又上了另一只船。
  沈万三强颜欢笑地送着他们,待到看着他们都下了船,这才收起笑容。看着他们的背影,沈万三像是发泄掉心中的愤怒,猛地啐了一口:“呸!”
    5沈万三结识了盐民张士诚的兄弟张士德。在妓院义救吴江首富陆德源的女儿陆丽娘
  沈万三闷闷不乐地走进了酒肆。酒肆中的店小二见状,连忙吆喝着:“客人一位!”接着招呼沈万三来到楼上窗前的座中。
  酒保、店小二等端上酒菜,沈万三一人独酌起来。
  不远的桌上,曾来沈万三处要买丝绸的大汉也在一人喝着酒。他看着沈万三在独自喝闷酒,端着酒杯走到沈的桌旁,坐了下来。
  “唷,客官,你也在这里喝上几盅啊?”
  沈万三看着大汉,一时没认出来:“你是……”
  “我是饭后到你船上去买丝绸的,可惜你卖完了,我没买着!”
  “哦,对不起!”沈万三终认出了大汉,只是他不知这个大汉前来套近乎是为了什么,于是又低头喝起酒来。
  “客官,你好像有心事?”大汉看了看他。
  沈万三低头叹了口气:“这帮官场中的元鞑子,巧立名目,勒索盘剥,收了商税,还要收什么拜见钱、常例钱。这样盘剥,可让我们怎么做生意啊!”说着,他恨恨地喝了盅酒。
  “岂止是地方官员如此?”大汉看着沈万三,接着说:“元顺帝下诏派往各地的宣抚使更是代表皇帝来搜刮地皮的。老百姓中称这些宣抚使是:‘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沈万三回味着这首犯上的民谣,看着大汉,摇了摇头,接着又长长地叹了口气。摊上这样的朝廷、这样的皇上,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他在京师时,就也曾见到过一首小令:“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他回到江南时,惊讶地在城门下的大道边,听一个卖唱的也唱起了这支小令。此令揭露和讽刺元代社会的黑暗,不啻是一篇###元统治者的檄文。从京师到江南,都见这篇小令的踪迹,这一方面说明这令写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