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犀利说民国 >

第20章

犀利说民国-第20章

小说: 犀利说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在一个胡同停下,祥瑞迅速脱下衣服。要打架?当然不是,将衣服换了一面,正衣反穿,颜色不一样。

记住了,潜伏跟踪嫌疑犯时,要备两面都能穿、颜色不一样的衣服。什么时候,都是安全第一。

到了胡同,拐了几个弯,在小巷最深处,青年进【文】了一个【人】房间,外面【书】挂着个【屋】招牌:守真照相馆。这就更奇怪了,哪有照相馆开到胡同深处的,顾客能找到吗?酒香不怕巷子深,可照相馆是形象工程,没这个必要。

祥瑞看到胡同口有个小饭馆,就进去边吃饭边和伙计聊天。伙计说这个照相馆处处特别,大年三十开张,都是些年轻的南方人,整天进进出出、神神秘秘。

祥瑞马上回去报告长官,顺便报销了十块钱车钱。

第二天,祥瑞打扮得焕然一新,去了守真照相馆照相。冲洗照片的伙计是临时工,祥瑞请他下了几顿馆子,喝了几瓶二锅头,啃了几只全聚德,大家很快成了酒肉朋友。了解到照相馆是六个年轻人合办,他们头上都没辫子,帽子上缝了个假辫子;穿洋服,不像个生意人。祥瑞趁机找伙计要了一张汪精卫等人的合影。

好了,现在可以收网了。

等一等,还要查清铁西瓜的来源。北京能做炸弹套丝铁罐的只有临记洋行的铁工厂。拿着合影照片一问店老板,说就是这几个年轻人,前段时间定做了四个铁罐,两个二尺多高,两个一尺多高。不过他们不让送,自己花钱雇车来取。店老板当时挺感动,几十年没见过这么为商家着想的好顾客了。

现在可以收网了吗?当然,再不收人就跑了。

网收了,小伙子们落在网里面,但铁血还在继续。

【这些杀手不太冷】

鉴于案情重大,内务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主审。

一见到汪精卫,善耆不由眼前一亮,这小伙子那叫一个帅。帅得不奶油、帅得不轻浮、帅得很爷们儿,总之,很帅很拉风。

一般帅哥都是中看不中用,善耆要为自己找个鄙视敌人的理由。

先来两句谈谈。

汪精卫号称革命第一演说家,一开口那是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如庐山瀑布,一泻千里。

一般帅哥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善耆心里还是有点不大服气。

那就写两句。

作为《民报》第一主笔,汪精卫那是妙笔生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汪洋恣肆的几千字雄文一会儿就出来了。

善耆彻底服了,在能说会写的铁血帅哥面前不服不行啊。他轻轻叹了口气,这年头为什么盛行人才炸蠢材?这可是个亏本的买卖啊。

更让善耆惊讶的是,这些杀手们主动推卸责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推卸责任。汪精卫这样,黄复生也是这样,都大包大揽,说着同样的话:“我已做大哥许多年,一切我做主,其他人都是临时工。”

善耆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些杀手不太冷!

汪精卫在狱中神态自若,若无其事,呼呼大睡,睡醒了就写诗,不是梨花体,是铁血帅哥体。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生死关头,如此淡定。大胸襟、大气魄;奇男子、真英雄。

在狱中,汪精卫见到黄复生,两人相视一笑,毫无凄凉之色,既知未来必死,何不快意地活在当下,有好兄弟陪着走最后一程,何其快哉!

入狱没多久,汪精卫忽然收到一篮子鸡蛋,那是他的准红颜知己陈璧君买通狱卒送来的。陈璧君是南洋富商之女,对汪精卫一见倾心,不惜断绝父女关系跟着帅哥干革命。她也是这次暗杀团成员之一,抓捕前正巧和喻培伦去日本采购炸药,躲过一劫。

得知汪精卫被捕,陈璧君心急如焚,乔装从日本赴澳门,一掷千金豪赌,希望能筹措到巨款,没想到一夜输个精光。幸得父亲一位好友资助,冒险千里北上,只为见心上人一面。

随鸡蛋而来的还有一封信,内容很简洁:为了你,等一生!

汪精卫读着信,看着鸡蛋,每个鸡蛋上都有一个字:璧。

铁血刹那被融化,柔情无限涌心底,回信只有一个字:诺!

当晚汪精卫紧紧捧着鸡蛋,捂在被窝里,伴着“爱人入眠”。

谁说铁血就无情?谁说帅哥很薄情?

温馨提醒:鸡蛋还是吃了吧,监狱伙食差,补补身子,捂成臭鸡蛋可就亏了,捧在手心里不如吃了记在心底里。

有红颜如此,夫复何求?有兄弟如此,夫复何求?

你也许要问,同样是人,差距咋就这样大呢?我为什么碰不到这么好的红颜和兄弟?

因为你不是奇男子、真英雄。家里有娇妻疼你爱你,却老想着外面的花花草草,不是你不敢,只是你一直没有机会。你总是习惯于做个围观者,说着杠杠的大话,流着柔情的泪水,最愤怒时也不过说一句“呸”!当灾难来临时,你也会举起刀,拿自己开刀——自残;你也会点燃火,往自己身上烧——自焚。铁血从未在你的血液里流淌过。

同样是人,差距就是这么大!

这铁血、这柔情,也感动了一个人,主审官善耆。

善耆素以开明著称,他当然知道这个国家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需要铁血的浇灌。所以对于汪精卫,善耆有说不出的复杂感情:他是个对手,值得敬畏的对手,有气概、有大才的对手。杀了他,轻而易举,可是能杀得了他背后千千万万的铁血兄弟吗?灭了他,不费吹灰之力,可是能灭得了他不屈的灵魂吗?

生还是死,灭还是不灭,这个难题交给载沣吧。

载沣的心到现在还是拔凉拔凉的,论理,你要我的命,我也必须要你的命。善耆在旁劝说,革命党人杀不完,铁西瓜到处有,放别人一条生路,也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载沣苦笑着:“要做革命的不死鸟就让他不死吧,一辈子待在监狱里反省。”

有文化的人心就是狠不起来啊。

签字画押时出现了一点小意外。

汪精卫一看,自己写的供词怎么变了?原来是痛骂清政府的愤青语言,现在变成了“只因列强侵中国,国人长醉不愿醒,我欲唤醒国人梦”等等和谐语句。

我到底是炸你还是救你?

一直平静的汪精卫终于不淡定了,这么不讲诚信,太没有职业道德了,抗议!拒签!

善耆好说歹说,行刺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已经替你们把炸药点了,百分之一的炸药都把地毁成一个大窟窿,实验效果威力够大,声音够响,已经充分达到了震慑宣传目的。在纸上就给一个面子吧,不要写得这么绝。

铁血暂时终结了,一切又归于平静。

载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家都累了,可以歇歇了吗?

载沣累了,因为他有家有口,他高高在上,生怕炸弹一响,荣华转瞬逝去。

炸和不炸,载沣做不了主,但现在有一件事他可以做主。那位及时排除险情的刘大胆,寒冬腊月的,深更半夜还要到外面小便,也真辛苦他了,有必要通知相关慈善部门尽快发动群众捐款,改善他的居住卫生状况。

刘大胆的问题好解决,可那些搬西瓜的小伙子们就很难解决了。

他们无家无口,恋爱不谈,房子不买,钞票不挣,要这群无牵无挂的临时工们歇歇,难。何况,这热血涌上来了,亢奋无比,不会这么快就消停。

那么这一次谁将要承受铁西瓜的考验呢?

一批北漂的青年散了,一批青年又开始了南下的步伐。

在全国人民正紧盯着甘水桥下的炸弹,真相未明之前,为什么要南下?难道想转移视线,让载沣缓口气?当然不是,因为现在北京军警林立,正进行百日无大案、要案突击大检查,空气紧张,革命党人无下手的机会;而且上面下了封口令,为稳定大局,任何人不准公开或私下谈论此事。

既不能说,又不能炸,那就转身潇洒地离开。

挥一挥手,作别北京的云彩;招一招手,迎接辛亥年的风雪。

第五章 疯狂的开局之年

〔其实以前上海房租没这么贵的,一切都是因为那场战争,1900年和八国联军的战争。战争最让富人害怕,富人不仅怕丢命,更怕丢钱,战争前线京津地区政界、商界大佬纷纷携巨款来上海租界定居。人来多了,地价就上来了,房租自然也就跟上来了,租金从十元、二十元,一路飙涨到数百元。疯狂的租金远远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欠租、逃租、赖租层出不穷。〕

【土拨鼠的告白】

1911,辛亥年的正月,武汉,北风呼呼刮,雪花不停飘。

这样的天气,人们一般都宅在家里。可今年很特别,大家都冒着凛冽的寒风,手里拿着黑乎乎的家伙,都向一个地方跑去。

手里拿着什么?是死老鼠。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死老鼠。

成千上万黑乎乎、脏兮兮、臭烘烘的老鼠从四面八方共同朝一个地方扔去。

什么地方?巡警公所(警察局)。

胆子够大,竟然身负命案(死老鼠)聚众冲击执法机关。不过胆子还是不够大,最起码拿把菜刀。两把菜刀闹革命,一把至少可以砸个警察局,要知道死老鼠是砸不死人的。

好像情况有点不大对劲,这些人不是带着满腔怒火,而是把幸福都写在脸上。进警察局还笑嘻嘻,难道是见义勇为者,立功受赏?

只听说过救人可以立功,掐死只耗子也算见义勇为?

是的,没错,今年规矩有点特别。

每只老鼠奖铜钱两枚,据统计每天都能捕获一万二千多只。但警察局感觉还是太少了,宣传力度不大,奖金额度不高。

大街小巷贴满了告示:老百姓多多捕鼠,送到公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决不刁难,绝不克扣。对每天捉老鼠五十只以上的见义勇为者将予以特别重奖。给他们佩戴红花,敲锣打鼓,巡游大街,身披彩带横幅,上书四个鎏金大字:捕鼠能手!

左手拿着死老鼠,右手拿着一锭银子。

英雄啊!钱有了,名也有了,而且还是这么容易,掐死只耗子而已。不管是白鼠还是黑鼠,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英雄。

于是无数个被老婆骂作窝囊废的男人开始崛起,无数个在家发呆的光棍汉开始崛起。他们开始信奉一个真理,除了老鼠,神马都是浮云。

于是人和猫开始抢饭碗。一发现老鼠身影,吱的一声,人和猫同时扑过去。人当然跑不过猫,所以第二步是人再追猫,追猫爪里的老鼠。

哪里有老鼠的身影,哪里就有人,哪里就有捕鼠能手在战斗。

可怜的老鼠,深陷于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中,深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老鼠愤怒了,动物这么多,为什么受伤的偏偏是我?

为什么是你?为什么只能是你?为什么偏偏是你?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一只土拨鼠。

土拨鼠,学名旱獭。一种啮齿类小动物,头像兔子,身似老鼠,充分结合了二者之间的优点。因此它有兔子一样的头脑,有老鼠一样的身手。

土拨鼠主要生活在蒙古、俄罗斯、中国东北,很普通,也很常见。但在辛亥年前后的东北,它突然声名远扬,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因为它和东北三宝扯上关系了。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这里只说貂皮。貂皮,皮衣中的极品,极品中的巅峰。貂皮在身,凸显男人王者风范,尽显女人贵妇风韵。它一直是市场的紧俏货、高档货,更是身份的体现。

和貂相比,土拨鼠只能算三等公民,相貌丑陋,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变了。不是因为土拨鼠美容了,而是因为它能给人美容。当时发明了一种化学药剂,将其涂抹到土拨鼠皮上,稍做加工处理,毛料和成色与貂皮相差无几,几可乱真。由于成本极低、利润极高,土拨鼠皮迅速成为皮革市场的宠儿,价格短时间内翻了7倍。

土拨鼠成了宠儿,成了王者。冒牌的王者,悲惨的宠儿。

一切顺理成章,土拨鼠的厄运到了,商人的机遇来了。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追逐;哪里有土拨鼠,哪里就有战斗。成批的猎人、准猎人、伪猎人纷纷加入了追逐土拨鼠的队伍,纷纷加入了北上闯关东的队伍。在人迹罕至的密林、在山谷、在草原,哪里有土拨鼠,哪里就有他们战斗的身影。

土拨鼠再聪明的头脑也比不过利欲熏心的商人,再敏捷的身手也逃不过握枪在手的猎人。

暴发户们一天天增多,土拨鼠的数量一天天减少。市场断货告急,严重供不应求,土拨鼠的繁殖数量已经远远落后于猎人捕杀的能力。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钱就摆在眼前,却抓不到。钱,大把的钱就在这儿,土拨鼠却快灭绝了。

商人、猎手们在森林里、在草原上、在高山之巅大声地嚎叫。

有文化的商人文雅地嚎叫:土拨鼠,你快回来吧,漂泊在外的游子想你们啊。

没文化的猎手粗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