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鏖兵西北 >

第53章

鏖兵西北-第53章

小说: 鏖兵西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妄图在长山头之线与我军决战。”郭南浦一听,急忙摆手道:“不,不,
他们决不敢打。第用军已经开始往黄河北岸中卫县撤了。马鸿宾的儿子,军
长马(忄享)靖还在中宁县。马鸿宾曾亲口对我说过:‘大势已去,打是打不
出名堂的’。”傅崇碧笑着说:“马鸿宾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还要拖延
时间呢?”郭南浦抬起头,望着我军浩浩荡荡的队伍,面有难色地对曾思玉


说;“曾军长,那你看怎么办呢?”曾思玉望着他,用商量的口气说:“请老
先生再劳神去中宁一次,劝告马(忄享)靖,马家军面前有两条路:战与和。
要战,他必将全军覆灭;要和,就走北平傅作义的道路。时间不等人,他再
不下决心就千金难买后悔之药了。不管马谆靖是战是和,这与我军前进不前
进没什么关系。请您告诉马(忄享)靖,只要第81 军起义,接受我们的条件,
我们保证第81 军全体官兵的生命和私人财产的安全,解放军说话算数。”郭
南浦听了这话,愁眉顿展,连连点头道:“曾军长,有您这话,我就再去中
宁一趟,马(忄享)靖不敢打,他会起义的。”说完,郭南浦老先生不顾疲劳,
急忙登上卡车,又返回中宁去了。

曾思玉、王昭、傅崇碧几位军的领导同志,临时分析了一下情况,认
为马鸿宾虽与马鸿逵是堂兄弟,但他们之间有着尖锐的权力之争和利害冲
突。眼下,马鸿逵早已携带家眷飞抵重庆,把前线总指挥的大权交给了他的
次子马敦静。而马鸿宾的手里只有第81 军,因此与解放军作战比较消极。
如今解放大军压境,他是完全有可能走起义道路的。但他也不会轻易放下武
器。若敦促第用军尽快起义,解放军只有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结合起来,
打谈并重,双管齐下,彻底打掉他的幻想。

9 月14 日,第190 师轻取中宁重镇。

马(忄享)靖率第8l 军残部,已经撤退到黄河以北的中卫地区。

第64 军占领中宁后,与敌第81 隔黄河对峙。这时,郑维山和王宗槐
率第63 军从左翼挺进,第188 师沿黄河北岸向中卫进发。

敌人处于一种被包围聚歼的危势之中。

马鸿宾和马(忄享)靖父子虽有率部起义的念头,但顾虑很多,怀疑起
义后,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又想北撤绥远,见到傅作义、董其武,
再作计较。

这时,傅作义正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之托,在绥远组织董其
武部起义。

马鸿宾与傅作义交情甚厚,故想请傅作义代为求情,在毛泽东或周恩
来那里说句好话,以获宽大处理。

但是,他们父子又担心北撤途经宁夏兵团防地时,被负隅顽抗的马鸿
逵父子吃掉。眼下正当马鸿逵父子命令宁夏兵团誓死抵抗之时,决不会让出
一条路来给马鸿宾父子率部北撤;况且孤军北撤,人心涣散,长途跋涉,难
免不击自溃。

马鸿宾父子二人内心矛盾重重,举棋不定。无奈,马鸿宾决定留下儿
子马(忄享)靖在中卫暂时掌握部队,尽量设法拖延时间,待他找到傅作义、
董其武商议之后,再作定夺。

临离开中卫时,他忧心忡忡地再三叮嘱儿子马(忄享)靖说:“国民党大
势已去,不可挽回。彭德怀统帅大军进军大西北,一路上势如破竹,声势浩
大,无人阻挡得住。想当初胡宗南号称60 万大军,进攻延安,骄横不可一
世,到如今早已兵败四川大巴山一带,成了彭德怀的手下败将。马步芳父子
叫嚷要与彭德怀的大军决战于兰州城下,马继援自恃少年气盛,到处喊叫着
要与彭德怀比试一下,甚至口口声声喊着活捉彭德怀,到头来还不是全军覆
灭,父子二人狼狈不堪,先后坐着飞机离开了西宁。别看眼下马鸿逵父子叫
喊得响亮,就凭他们手下那几万人马,况且早已军心涣散,士无斗志,将无
战心,还不是彭德怀的一盘小菜?你要明白,第81 军决不是解放军的对手,


我走后,好自为之,千万勿鲁莽行事,干出什么以卵击石的蠢事来。”马(忄
享)靖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

他刚送走父亲,郭南浦老先生风尘仆仆地乘车而来。交谈了一阵,郭
南浦料定马鸿宾不在,马(忄享)靖没有父命不会自作主张,便不辞劳苦,即
乘车直奔银川,寻找马鸿宾。

郭南浦万没料到,他一进银川,便被马敦静下令软禁起来,断绝了他
与外界的一切来往,并不断派人恐吓,限令他离开银川,不然,就杀了他。
马敦静死到临头,依然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幸亏马鸿宾尚在银川。他冒着危险来找马敦静,见面就说:“两军交战,
不斩来使。何况郭南浦老先生,在教会上层人士中颇有影响。”马敦静厉声
道:“郭南浦胆大包天,竟敢拿着彭德怀的信来找我劝降,真是拿根鸡毛当
令箭,羞辱都不顾了!我不给他一点厉害的,必然动摇军心,影响士气!”
马鸿宾一见马敦静态度如此蛮横,不由得心火上攻,脸色也变了。于是,你
一言,我一语,争执起来。

“依你看,这仗还能打多久?”“打到多久算多久呗!”“你把郭南浦软禁
起来合适吗?”“战时的一切都是合适的!”马鸿宾毕竟是长辈,突然一拍桌
子,怒道:“放肆!你老子在家也不会这么做的!难道你给自己连条后路也
不留了吗?”马敦静听了这话,犹豫一阵,才说:“我可以放了郭南浦,但
他必须立即滚出银川城,不然,我就下令毙了他!”马鸿宾颇费了一番周折,
才设法将郭南浦营救出来,并盛情款待,畅谈许久,表示愿意接受解放军关
于和平起义的主张。尔后,他还派可靠的人,将郭南浦老先生一行送出银川
城。

送走郭南浦,马鸿宾的心里仍未打消顾虑。想了许久,他还是下决心
找一趟傅作义和董其武,尔后再决定起义的事情。

9 月17 日,马鸿宾乘飞机抵达绥远,当天见到了傅作义、董其武和邓
宝珊。

寒暄了一阵,马鸿宾开门见山地说:“我这次专程来,是有关第用军起
义的事情,想求教于各位仁兄。”傅作义笑了笑,说:“你一来,我估计就是
这事情。怎么?你还有顾虑?”马鸿宾苦笑一下,说:“解放军几次派郭南
浦先生来找我,让我举行起义,并一再说解放军说话算数。

我已是老朽之人了,即便有个什么闪失,也不值一提了。只是体靖还
年轻,我得为他着想啊!”董其武哈哈一笑,说:“是啊!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要说没顾虑,那也是假话。只是有了顾虑,及早消除就是了。”傅作义诚心
诚意地劝道:“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应该尽快打消顾虑,率部起义,
莫延误了眼前时机,将来追悔莫及啊!”邓宝珊也笑着说:“你不来绥远走一
趟,恐怕很难下定决心。这次来,都见到我们几个了,共产党人是最守信用
的,你尽管放心吧!”马鸿宾点了点头,说:“常言道,眼见为实。我这趟亲
眼见到各位仁兄,心里踏实了。不过,我还是恳请各位仁兄将我决心率部起
义的举动,一定转告周恩来先生!”傅作义、董其武和邓宝珊齐声说:“你就
放心地回去,当机立断举行起义吧!”就在马鸿宾回到中卫的当天,第64 军
曾思玉军长正式通知马(忄享)靖,双方派出代表开始谈判,并草拟出有关起
义条款。

曾思玉和马(忄享)靖决定举行谈判后,关于谈判的地点,又费了一番
周折。曾思玉提出,请马(忄享)靖来中宁举行正式谈判,马(忄享)靖却提出,


请曾思玉派代表到中卫谈判。看来,双方互相都存有戒心,担心发生意外事
变。最后,选择了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理想地点:黄河水流当中的一个小
沙丘。

9 月19 日中午,在黄河水流当中的一个小沙丘上,举行正式谈判。

傅崇碧乘着羊皮筏子,先一步登上这个岛形的小沙丘,等待马(忄享)
靖的到来。

这时,马(忄享)靖才乘坐羊皮筏子,来到这小沙丘上,与第64 军副政
委傅崇碧会面。

傅崇碧严肃地说:“你们想和,就立即放下武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并为百姓的安全着想;如果你们还敢作梗我们就坚决消灭。”马(忄享)靖连
连点头,很有诚心地说:“我们决不抵抗,真心谈判。”傅崇碧听了这话,态
度和气地说:“既然有谈判的诚意,就请到岸上去,咱们详细谈。这里两面
是河水,奔流不息,连张桌子都没有,连字都不好签。”马(忄享)靖见傅崇
碧十分和蔼,言之有理,便打消了顾虑,一同乘羊皮筏子来到黄河南岸,又
一起乘车赴中宁南关第64 军指挥部,开始谈判。

马悍靖身穿国民党将军服,没带武器,态度毕恭毕敬。

曾思玉先向他介绍了北平傅作义和平起义的例子,反复说明了毛泽东
主席、朱德总司令的约法八章和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然后,他和颜悦色地对马(忄享)靖说:“你们是回族,我们尊重你们的
风俗习惯。这么大的中国,是多民族组成的,为什么不能共同为中华民族的
兴旺做出贡献呢?”接着,曾思玉提出和平谈判的条件。为了解除马仔靖个
人的后顾之忧,曾思玉当场保证,起义后,他与其父马鸿宾及全家生命财产
不会受到任何侵害,一定是安全的。

马(忄享)靖听了,十分激动地站起来,立正表示完全接受,服从解放
军提出的条件。

下午7 时,曾思玉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兵团,马(忄享)靖代表国
民党第81 军,正式签字。协定全文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兵团与国民
党第81 军和平解决协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存国家人力物力财力,遵照
毛主席朱总司令颁布和平解决八项原则,经双方代表数度协商做出如下协
定:(一)国民党第81 军遵照指定地点集结,听候按民主制度和原则整编军
队,并由人民解放军派政治委员、政治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二)国民党第81 军应保护一切武器、物资和仓库,不得破坏和转移
隐藏、盗卖,应准备点交。

(三)国民党第81 军应将莫家楼船只于20 日22 时移交申家滩解放军,
石空渡船只21 日8 时移交解放军。

(四)国民党第81 军应立即停止中(卫)、银(川)公路之运输。

为了以上四项条款保证迅速执行,特作以下具体规定。

(一)第81 军应立即将部队集结在中卫以东至李家营子,中卫以西至
张家营子城北,王家营子以北地区给解放军驻防。

(二)第引军应立即让出人民解放军东进宁夏路线——经中卫镇乐堡
以北通过。

在国民党第81 军确实履行上项条件后,人民解放军保证该军全体官兵
生命财产安全,允许部队不放下武器。但第81 军不得有任何损害人民利益
和破坏交通的行为。


本协定于9 月19 日19 时签字后立即生效执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兵团全权代表曾思玉(签字)国民党陆军第81
军全权代表马。博靖(签字)中华民国38 年9 月19 日签字完毕,双方代表
合影留念。曾思玉设宴招待马仔靖一行。

马仔靖一行于当晚返回中卫后,召集全体官兵宣读该协定全文,并认
真贯彻执行了诸项条款。

马鸿宾和马(忄享)靖父子,为瓦解企图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宁夏兵团和
迅速解放宁夏,做出了贡献。

宁夏中卫起义30 多年后,原国民党第81 军军长马(忄享)靖追述道:
我签字后,回到中卫,立即集合在中卫驻扎的官兵,向他们宣布我军正式起
义签字了,大家闻之无不欢呼庆贺。

此时解放军通过中卫继续向银川进军,真是军纪严明,人民欢迎,完
全呈现出一片胜利气象。

签字后不几天,第19 兵团就派来了政工人员约300 多人到中卫,立即
按规定将这些同志分配到各师、团、营、连,并改编第81 军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2 军,任命我为军长,任命第19 兵团联络部长甄华为
军政委。。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银川为独立第2 军举
行授旗仪式。

46


银川、宁夏,从此获得新生马鸿宾率部起义后,解放大军顺利渡过滚
滚滔滔的黄河,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捣宁马老巢银川。

马敦静得知马鸿宾父子起义的消息后,如同一个轰天顶雷,当即瘫坐
在椅子上,半晌才缓过气来。

他猛地挺直身子,两只鹰眼瞪得圆溜溜的,射出两道凶狠的目光,直
勾勾地盯着墙壁上的军事地图。忽然,他两只大手攥成拳头,狠狠地擂了两
下桌子。

他嘟囔着,抓过电话机,狠劲地猛摇了一气,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