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813章

将血-第813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关一过,春天已经不远,赵石的目光,终于离开了大同的地面,开始慢慢望向北方,这一年,他准备做的事情很多,但其中重中之重,便在云中,云外的草原上。。。。。。。。。



第九百五十六章 二月

    宣抚使府后宅。请在,

    此时已是大秦成武三年二月,冰雪初融,肆虐北地的寒风虽还未曾消去,但却已不再那么寒冽刺骨了,都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那到底是南边儿,在大同这里,二月间冰雪还未消逝,天气照样寒凉无比,就更不用说什么绿叶了,你能找到,也算你有本事。

    不过随着南风偶尔拂过,温暖湿润的气息也会渐渐占据主导,第一场春雨也不会太远了。。。。。。。。。。。

    宣抚使府后宅花园,赵石站在花园里一处暖阁门廊上,倚着栏杆,注视着花园池塘上并未完全融化的冰凌积雪,在他身后,不颜昔班束手而立。

    经过这一个冬天,不颜昔班好像一下子便成熟了许多,属于年轻人的稚嫩青涩也已褪去不少,因为这个寒冷的冬天,让他明白了许多事情,也早已从重返草原,初得部众的狂热中清醒了过来。

    瞧着那魁伟身影的目光,虽然严肃而恭顺,但偶尔还会闪过几许复杂难辨的光芒,而他也明白,随着天气渐暖,他再次回去草原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也差不多明白了这位姑父大人的意思到底如何。

    鞑靼人,衰落中的鞑靼人,还不配拥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一个明晰,无情而又强硬的回答,让他抱着的许多幻想彻底泯灭了个干净。

    “想清楚了吗?”赵石沉厚而又没有任何感**彩的声音响起,他刚送走了太原府知府。年后,许多地方上的事情。都要到宣抚使府报备,并将这一年要做什么,和宣抚使大人商量一下。

    太原府其实是河东第一大府,但宣抚使驻于大同,大同府的地位也就略微高了一些,再加上这里以前是金人西京重地,天然的政治地位就比太原府高。

    这么一来,太原府知府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过说实话,太原府的位置比大同要来的重要的多,那里才是整个河东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秦军以后征战于北地的必然的粮草转运之地。

    所以太原府知府的到来,赵石必定要慎重以对,许多事情,都是完整的听了。多数都是赞许,只有一些事关大军军务的,才会插言做出自己的决定。

    不过从太原到大同,毕竟粮草转运还是颇多艰难,这是一段日子之内无法改变的事情,太原府的难处也有很多。听的赵石也是头昏脑胀。

    所以赵石心里既定的目标,还是要将大同作为河东的中心,以后要从这里,征伐河北,北上草原。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来说,大同在赵石心目中的分量。都要居于太原之上。

    这其实也决定了,在他任期之内,大同必然会渐渐繁盛起来,真正的超过太原,成为河东之地的政治中心。

    这些日子见了很多人,政务上的事情,纷繁复杂,远非大军作战可比,这让他感觉有些疲累,今日送走太原府知府,便更是如此了,所以才到这花园里走走。

    不过以他今时今日之地位,想要再像前些日子那般清闲,可就太不容易了,这不,还是将不颜昔班找了过来,因为过上些时候,恐怕就要出兵草原了,这是他既定的策略,不会更改什么,而作为鞑靼人的王子的不颜昔班,也让人有些头疼,人心难测,注定是要谈上一谈的。。。。。。。。。。。

    听了赵石问话,不颜昔班垂下头,恭敬而又坚定的道:“鞑靼人属于草原。”

    一问一答,虽然简单,却与当日他北上草原时那番问答如此的相似,但此时不颜昔班的心境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赵石头也不回,但语气却已缓和了许多,“过些时日,咱们一道去草原走走,我也想再看看,在听听,草原上的英雄豪杰们到底如何了。。。。。。。。”

    不颜昔班猛的抬头,惊讶的道:“姑父是想。。。。。。。”

    赵石轻喟了一声,“军人总要追随战争的步伐而前进。。。。。。。草原部族林立,很多人是不会愿意看到汉人帮助鞑靼人在草原立足的,上次你们北去,不过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这一次,恐怕就不会那么轻松了,你以为,凭着一万秦军精锐以及这次得来的部众,就真的万事无忧了吗?”

    不颜昔班从震惊中醒转过来,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道:“姑父还是不放心我吗?”

    赵石转过头,瞅了他一眼,笑了笑,不以为意的道:“这一次去草原,要做的事情很多,汪古部王子回到草原的消息,估计已经传开,此次北去,可能就是连绵不绝的杀伐,你真的确定,你能带着大军,收回鞑靼人的草场,并登上汗位吗?”

    不颜昔班皱着眉头,心里纠结着,最终还是问出了这一个冬天想问,却又不敢问的话,“姑父想要鞑靼人怎么样呢?”

    赵石毫不意外,更好像早就等着他在问这么一句,笑了笑,转过头去,“几百年过去了,中原战乱,女真人,契丹人都曾辉煌一时,现在的草原上,眼瞅着蒙古人越加强盛,而鞑靼人呢。。。。。。。。那么你以为,我会让鞑靼人如何?”

    不颜昔班滞了滞,垂首不语。

    赵石继续道:“汉人不去草原,照现在看来,鞑靼人的命运便只会有一个,不是被乃蛮部吞并,便是会屈服于克烈部,以后也许还会听到鞑靼人的名字,但他们将不会以云中,云外草原的霸主出现,甚至于他们也将不再拥有自己的草场,因为所有的草场都是他们的主人的,可以任意剥夺。。。。。。。”

    “说实话,我是不愿看到这种情形的,我们已经来到大同,鞑靼人被吞并,无论是乃蛮部,还是克烈部,都将实力大增,对于我们汉人来说,坐视不理,便等于养虎为患。”

    不颜昔班听的无比入神,这还是这位姑父第一次向他详细的解释整个大局,他本就在国武监进学了很长一段日子,只是限于见识,所知所闻太少,所以并无法清晰的把握这些东西。

    不过就好像一层窗户纸,一捅也就破了,却让他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实际上,说来简单的很。

    这时他心里有些激动,不由道:“如果鞑靼人强盛起来,也是汉人不愿见到的了?”

    赵石微微颔首,轻拍了一下栏杆道:“汉人有句老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像之前的金国,强盛的时候,鞑靼人便只能供他们驱使,成为他们的战刀,一旦衰落下来,鞑靼人还可作为他们的屏障,你说,一旦鞑靼人太过强大起来,会怎么样?”

    不颜昔班想了想,有些黯然,不过还是道:“就像蒙古人。。。。。。”

    赵石赞许道:“不错,就像蒙古人,他们本来还接受金人的官职,为金人牵制塔塔尔人,并为金国在草原征战,献上自己的战利品,以取得金人的欢心,但如今蒙古人一旦强盛了,便也不会再任由金人欺压,甚至于成为金国的心腹大患。”

    不颜昔班犹豫了一下,瞅着赵石的背影,问道:“那姑父想要鞑靼人怎么样?”

    相同的问话,但含义却已大不相同。

    赵石回头看着他,目光深沉,“你年轻气盛,去了草原一趟,回来便欲跟我讨价还价,让我很是失望,鞑靼人想要得到什么,我比你清楚的多,还用你来跟我讨要?我想给的,自然会给你,不想给的,你要也无用。”

    “一个鞑靼人老头儿而已,说不定还做过金人的奴隶。。。。。。如果你不是琴其海的侄儿,她在这世上又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你道我会如何做?”

    想起那颗滚落的人头,已经喷溅而出的鲜血,不颜昔班身子微微颤抖,他完全明白了赵石的意思,脸色苍白的看了赵石一眼,再次垂下头去。

    “侄儿全凭姑父吩咐就是。”

    赵石挥了挥手,“该说的,都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回去准备行装,过几日咱们就北上草原,不要再让我失望。。。。。。。你也好好想想,鞑靼人日后随我征战,难道还辱没了他们不成?”

    不颜昔班眼睛亮了亮,随后沉默的行了一礼,转身而去。。。。。。。。

    沉重的脚步声渐渐隐没,赵石揉了揉额头,抬头望天,心道,虽然准备仓促了些,太原,大同都不算太安稳,但时不我待,草原上克烈部已经居于劣势,一旦克烈部被乃蛮部击败,没有了克烈部作为屏障,乃蛮部根本不会想到,他们将面对的是怎样一个敌人。

    与其如此,不如在此时见机行事,拖一拖乃蛮部的后腿,他甚至不介意,跟克烈部联合起来,将蒙古诸部彻底的锁死在东北草原上。。。。。。。。。。

    (月票,月票,快要来到月底了,不知道这回来来去去的会那么激烈吗,阿草期待中。)



第九百五十七章 幕僚

    “大人,长安来了消息。(,)”李之问来到近前禀报道。

    说起这个李之问来,来历也算出奇,此人自小家境还算不错,父亲乃太原府看库一小吏,也就是太原府库房那些库丁的一个头目。

    官不大,油水却是丰足,所以家中颇为的富裕,他又是家中独子,生性聪慧,所以不论习文还是练武,都很顺遂。

    待得年岁稍长,娶了乡中士绅家的小姐,日子过的着实不错。

    但等到他十八岁的功夫,父亲因细故得罪了上官,不但免了官职,而且还被送入了太原府大牢,理由也是可笑,贪贿。

    太原府上上下下,可谓是无官不贪,贪贿又算怎么个罪名?

    但总归是被抓进了大牢,打点上下,将人弄出来的时候,他父亲连气带吓已是奄奄一息,回家不过几日,人就没了。

    接着就是办丧事,父亲以前的同僚肯定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了,若是这样,还则罢了,有那么几个眼红李家家财的,竟是上门来讨债,这债务到底有没有就不用说了,李家顶梁柱没了,也不敢得罪这些小人。

    于是,这般折腾下来,不但李家一下子败落了下来,李之问的母亲也病倒在床,没多久也去了,到了这个地步,也与家破人亡差不多了。

    不过在金人治下,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怨只怨李家底子太薄而已。

    李之问也是刚强之人,并未被这个击倒。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便将妻子送回岳父府上。又从岳父那里拿了些银子,径自投军去了。

    他投的肯定是汉军了,但太原府这里有他的仇家,便北上去了大同,找了父亲的一个好友,从此成了汉军中的一个小小兵卒。

    他这人读过书,习过武,而且又好医术。在大同汉军中渐渐就有了些名气,不久更得了上官的赏识,做了这个汉军百户的亲随。

    因他读书认字,为这个汉军百户处置来往文书,加之行事稳重,嘴也很严,干了些时日。那汉军百户对他愈加满意,辞了自己的账房,让他将账目也管了起来。

    过不几年,李之问也算有了些家底,索性将妻子也接了过来,日子渐渐也好过了。他到也没什么大志向,只想着能抱个儿子,传宗接代,就这么过下去也不错。

    不想祸事就这么突然的来了,一日妻子上街。竟是被个女真权贵给弄了去,李之问得了消息。惊怒之下,来回奔走,更找到了那个汉军百户,请他出面将妻子要回来。

    实际上,这在金人治下,是常有的事情,怪也只能怪你没将自己婆娘看好,让女真权贵看上了,那有什么办法,那百户也没当多大的事儿,只是安慰他,去打听一下,到底是什么人干的,还说,这事吧,并不少见,只要等上些日子,说不定你婆娘自己就回来了。。。。。。。。

    那意思不问可知,等人家厌了,也就将人放了,你这么折腾,不定便要将自己搭进去,只当吃个哑巴亏,谁让这是人家女真人的天下呢,连那女真人的皇帝老子,都可以抢臣下的婆娘玩弄,其他人你还跟他们讲道理,别做梦了。

    李之问咬了咬牙,这个道理他不懂吗,没见过猪跑,也总吃过猪肉不是,女真人的所作所为,北地之人谁不清楚。

    所以经那汉军百户一劝,虽是心如刀绞一般,也只想着等妻子回来,便带着妻子回乡,再不入这虎狼一般的官场一步了。

    等他四处去一打问,知道是个虎卫军的百户干的,不过还没等他再想出什么办法来,妻子冰冷的尸体已经送了回来。。。。。。

    之后。。。。。。。没有什么之后,那女真百户让人将尸首送回,就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