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将血 >

第1076章

将血-第1076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相互妥协,结为盟友,但绝对不会再是之前那样的关系了,血脉也无法让他们产生信任。

    当然,更可能的是,他们会捉住对方,这时才会念在同出一源的份儿上,给对方一个体面的死法,这才更符合他们的习俗和性格。

    于是,合撒儿将这些时日以来,积攒下来的愤怒全都发泄到了使者的头上,他们被砍下头颅,并挂在杆子上,在草原的朔风当中飘荡。

    这就是合撒儿的回答。。。。。。。。

    然后,他带领自己麾下的战士,向着西方,义无反顾的疾驰而去,再不回头留恋什么,他的部民,他的妻子儿女,到底是什么下场,此时都已无关紧要,他只想着能够带领着这些战士,找到一处歇脚的地方,驻扎下来,等待复仇的机会。

    蒙古部族,其实也正是在这样一场场的交战厮杀中,分分合合,只不过,这一次出逃的换成了合撒儿而已。

    当几日之后,几位蒙古将领们赶到合撒儿部曾经驻扎的地方,看到已经被草原秃鹫啄成骷髅的几个人头,他们都沉默了下来。

    无论是哲别还是速不台,此时心里都是一个念头,大汗失去了一条有力的臂膀。

    他们没有再向西追逐下去,因为向西过去,再走几天,那里便是东克烈部的草原了,合撒儿明显是要去投靠王罕,当然,他更可能会去到桑昆那里,才会停下脚步,至于他会不会得到他那桑昆安达的帮助,只有天知道了。

    他们商量了一下,为防合撒儿回去部族,他们率军分开,由术赤去向大汗禀报这里发生的一切,其余人则领兵去到合撒儿曾经占据的草原,将那里看管了起来。

    之所以让术赤回去,当然是怕他因与合撒儿不合,对合撒儿的部民下手,而察合台,其实也很垂涎于合撒儿占据的肥美草原,更想着怎样将这里生活的部民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

    无形之间,术赤已经被孤立了起来,蒙古人这场内乱结束了,但内斗却还远未停歇。。。。。。。。。

    这一场内乱,波及了蒙古诸部两大势力,战事持续了足有一个多月,行程长达千里,死伤于此战的蒙古战士,足有四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古诸部的精华所在。

    而当成吉思汗回到草原上的时候,与通天巫阔阔出交好的蒙古贵族以及将领们早已纷纷出逃。

    侥幸逃脱者,并不算多,博尔术的反应很快,出逃的人大多被追上捉拿回来,还有一部分人根本还未逃走,便被博尔术命人看押了起来。

    而追随于合撒儿的蒙古贵族和将领们都很愤怒,他们都曾随合撒儿征战,所以大多并未出逃,而是愤怒的等着汗王归来,想要在汗王口中听到解释。

    一些对合撒儿极为忠心的人,则整个部落都开始迁移,这让博尔术十分头疼,因为这些家伙,在部族中都有着威望,他无法像对待阔阔出部属那样对待他们。

    一旦派出人去捉拿这些人,那么他们很可能率领自己的部民进行反抗,而且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帮助他们,那样一来,将是又一场的变乱。

    当成吉思汗铁木真率军回到东北草原中部,焦头烂额的博尔术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想,英明的大汗应该能很好的处置这一切。

    确实,成吉思汗铁木真有着自己的手段,他坚决而又快速的清洗了阔阔出的残留势力,一颗颗的人头落地,阔阔出用神权建立起的部族势力很快便瓦解一空。

    对于合撒儿留下的部族的处置,成吉思汗铁木真显示了他的宽容,他赦免了合撒儿的妻儿,并准许他们拥有自己的部民,但合撒儿大部分部民,则被成吉思汗铁木真赏赐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

    对于那些想要迁移,去寻找合撒儿的部落,他派了人去劝说,其中大部分人相信了大汗的承诺,留了下来,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坚决的带着部族继续迁移。

    对于这一部分人,成吉思汗铁木真笑着跟自己的部下道:“他们宁愿流浪,也不愿跟随于我,将来一定会后悔的,好吧,长生天在上,蒙古人的血已经流的够多,就让他们走吧。。。。。。。”

    而对于那些等待着他的解释的人,铁木真威严的告诉他们,合撒儿让仇恨迷惑了眼睛,违抗了他的命令,擅自杀死了阔阔出,现在,更逃到了西边去,来躲避他的怒火,你们也要追随他,反抗你们曾给予你们一切的大汗吗?

    没有人敢于回答他的话,所有人都在他威严的目光中跪倒在地。

    于是,蒙古人的内乱终于真正的平息了下来。。。。。。。

    (三更来到,大家支持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入宫

    消息来到赵石手上,肯定是不会如此详细,不过,已经足够了,向来对蒙古诸部关注有加的他只需要听到两个名字,阔阔出,合撒儿,便能知道,蒙古人内乱的起因了。 。。

    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当中,阔阔出,合撒儿之乱是有着记载的,虽然只是寥寥数笔,真实情形已经无人知晓。

    但只这寥寥数笔其实已经描述了一场蒙古人的内乱,阔阔出兄弟被处死,合撒儿被成吉思汗铁木真下令捉拿,捆绑到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面前。

    之所以合撒儿没有被杀死,是因为铁木真的母亲求情,铁木真才剥夺了合撒儿的权力,和大部分的部民,放他离去,之后,蒙古史上,便再无合撒儿的名字出现了。

    即便如此,合撒儿的名字,还是流传在草原上,其人一些辉煌的战功以及过人的勇武,同样被人所传唱。

    可见,合撒儿当时在成吉思汗麾下是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即便斗争的胜利者,如何的掩盖,还是不能让他的名字和战功彻底的消失。

    赵石对于蒙古人的历史同样不算了解,但他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这个时代,对于蒙古人的势力分外的清楚,更何况,合撒儿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当年他更曾与合撒儿结为安达。。。。。。。。

    但这场内乱,到底会对蒙古诸部有着怎样的后续影响,赵石也没多少预见,只是,蒙古诸部好像正在走向衰弱。在这个上面已然确定无疑。

    被挤压了生存空间的蒙古诸部。已经没有多少崛起的可能。当他们将兵锋对准了金国,并对金国展开攻势,连年进攻的时候,实际上,蒙古人已经走向了他们的坟墓。

    这种对于大局的掌控,也并非赵石多么的有先见之明,更非他布置有多么的高明,只是随着局势的发展。他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便有了现在的草原局面。

    于是,他顺手将东北以及河北广大的疆域留给了蒙古人,不然的话,当年克陷大同之后,他完全可以整兵,沿太行径东进幽燕,趁金国新败内部混乱之机,扩大战果。

    但他当时考量利弊,最终选择北上草原。其实也是一场赌博罢了。

    因为他想到如果进攻河北或者东北,只会发生两种情形。一个,便是彻底的消弱了金国的力量,甚至于灭亡金国,而在那样的战事当中,很可能会让蒙古人占一些便宜,趁机南下,掳掠金国北方的大片疆域。

    而金国一旦灭亡,那么大秦将在幽燕之地腹背受敌,夹在蒙古人与后周之间,相当的难受。

    第二种可能则是蒙古人失去了南下的兴趣,断然西征,那样一来,多年之后,大秦将目光转向北方的时候,会发现,草原上的格局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即便,蒙古人不会如另一个时空那么强大,但却会对大秦造成如同匈奴或者突厥般的威胁,可谓是遗患无穷。

    即使大秦统一了中原,对北边横亘东西的蒙古人,也将头疼万分,草原胡人与南边汉人帝国将再次进行一番新的轮回,谁胜谁负难以预料。

    诸般思量下来,赵石果断的放弃了东进的念头,选择北上草原,进行了一次赌博,还好,他赌赢了,其实就这么简单,其中有太多的偶然和必然,当他率军北上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的把握。

    当时既定的目标便是整合鞑靼人各部,在草原上留下一个立足之地足矣。

    但草原诸部的纷乱,以及乃蛮部的虚弱,给了他机会,他用很短的时间,击败了乃蛮部,收服了中部草原大大小小的部族,并结成联盟,不但为攻伐西夏做好了准备,而且,让蒙古人再不敢轻易西进。

    而现在,蒙古人的内乱,和另外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两者相比一下,就能明白,另外一个时空当中发生的那场内乱,很大程度上是蒙古诸部在扩张的过程中,经历的阵痛,连续不断的胜利,让成吉思汗铁木真很轻易的便解决了内部的纷争。

    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人去打扰,因为能够作为蒙古诸部的敌人的人,早已被蒙古诸部征服的征服,驱赶的驱赶,它的周围,没有任何强大的敌手。

    但现在,蒙古人的内乱更像是一场成吉思汗铁木真为稳固汗位而做出的努力,消除内部不同的声音,这更像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在铲除异己。

    遍观汉人史册,这样的事情往往都发生在疆域稳固之后,后果嘛,也很清楚,当那些有功劳的臣子们被陆续除掉,一个帝国也就开始从扩张走向了平稳,然后。。。。。。衰落便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中间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波动,但这个曲线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听到这样的消息,赵石是很高兴的,那种大局在握的感觉,会让任何男人陶醉不已,赵石也不例外,他甚至想着,也许不用沙场争锋,蒙古人便会自己走向衰亡了。

    当然,他没有忘记,立即命亲信带着他的口信北上,命令木华黎寻找合撒儿,如果合撒儿被成吉思汗铁木真捉住了,那就不用再说其他什么。

    但如果合撒儿从东北逃了出来,那么,便将他的口信送到合撒儿那里,跟他说,他的安达在一直惦记着他,当年在鞑靼草原上的承诺,也一直不曾忘记。

    如果合撒儿还记得他有这样一位安达,那么,最好,请他来大秦都城成安一趟,他的安达将在这里款待于他,并给予他帮助。

    就像蒙古诸部一直观望着西方草原一样,赵石也从不曾忘记蒙古诸部,也不会放过任何在蒙古诸部身上捅一刀的机会。

    既然蒙古诸部正在失血,那么就让这血流的更痛快一些吧。

    之后,他命已经回到府中的幕僚陆敖,立即在他口述之下写了一份奏章,送到中书,并随即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出了晋国公府,向皇宫而去,他要请求觐见皇帝陛下。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大年初四的清晨了。

    国事没有早晚,赵石很少会主动入宫请见皇帝陛下,这一次,草原诸部派人来到长安,他却是不能再坐在家中,等待皇帝陛下召见了,这是个态度问题。

    在这样的细节上,赵石已经不会犯下幼稚的错误。

    很快,等在宫门之外的赵石便得到了召见,现在晋身晋国公的他,已经具备在皇宫走马的权力,封赏之时也提到了。

    但就好像带剑入朝一样,都是一种极为荣耀而又危险的皇家赐予。

    当有大臣真的带剑入朝,其实也就象征着,皇权的旁落,而在皇权稳固的时候,即便皇家赐予了这样的权力,也没人敢于去行使这样的威权。

    所以,赵石还是步行,来到了乾元殿所在。

    带着一身的寒气,赵石进入了乾元殿中。。。。。。。。。

    见礼已毕,赐下座位,看着皇帝陛下略显疲惫的神态,赵石知道,皇帝陛下这个年过的不算很轻松。

    也是,就算没有国事烦扰,过年对于皇家来说也是个累人的日子。

    皇亲国戚们的赏赐,接见,宫内的走动,宴饮,以及接见赶在年头上回朝述职的外臣,许多事情都需皇帝陛下亲力亲为。

    好在,今年未曾在年夜里大宴群臣,不然的话,这一番折腾下来,君臣都不会好受,不啻于经历了一场祭天大典。

    悠闲的皇帝好当,励精图治的雄主难为,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赵石也是一夜未睡,但精神饱满,与平常无异,而大清早就起了床的皇帝陛下,显得有些萎靡不振。

    不过显然,皇帝陛下已经知道赵石为何入宫。

    赐座之后,命人送上香茗,皇帝陛下便笑道:“爱卿大清早入宫,定不是给朕拜年的了,可是为了那些入京的胡人而来?”

    赵石点了点头,心里微微有点感慨,若是换了当年的景兴皇帝,此时定然会阴阳怪气的来上一句,听说爱卿府上这几日很热闹之类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