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掘金帝国 >

第149章

掘金帝国-第149章

小说: 掘金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奔牛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长着翅膀怪鸟的身上,怪鸟是一只大蛤蟆的身体,长着鹰的脑袋,长着四只鸟的翅膀。
  从力学上分析,这牛为飞鸟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牦牛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以直观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使其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大金牙直赞这件巨器,真乃青铜艺术史上的奇葩。
  巨牛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牛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牛踏怪鸟像,粗壮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着怪鸟。
  一匹躯体庞大的牦牛,踏在一只正疾驰的怪鸟背上,小怪鸟,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铜牛,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青铜器铸造的这种大胆的构思,以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真令人叫绝,古代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头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神牛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似是寓意体现出藏民族,要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此青铜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的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真实牦牛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牛,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光看这牛的尺度形象,就不为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
  牦牛在西藏是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更是生活中他们不可或缺的伙伴,并为他们提供不可多能的奶,所以藏人对牦牛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民族,并把牦牛看作是民族尊严、神圣的象征。
  因此牦牛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怪鸟背上,牦牛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飘逸,又不缺厚重之感,以致于看到它,就让观看者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怪鸟身上。
  它嘶鸣着,头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牛行空”的骄傲;飞鸟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牛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
  这件青铜牛器,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头健壮的牛形象,可能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头神形兼备的神牛形象,这就不那么容易了。
  然而那些古代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牛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飞鸟。
  牦牛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
  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
  此件青铜器,是藏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同,但最大的可能是,他们吸取了汉唐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才能造也如此完美的青铜神器,要不然凭刚建立不久的土藩,要完全以自己的能力,要造出这件青铜巨器,是难以想象的到的,可能是唐朝派专门工匠前来助造也不无可能,我想这件巨大的青铜神器,很有可能,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派人前来铸造,以象征两族之间的友好互助,体现唐朝的宽广心胸,或者是文成公主带过去的工匠,听说文成公主当时陪婚,带到土蕃的能工巧匠,不下数百人。
  不过不管是藏人还是汉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居体要究根到底是哪一个民族造出来的,现在也无法考证,我们也没这个能力,但是中国古代的这些匠师,能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牛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牛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牛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一个民族奋发向前的的一种象征。
  大金牙看完赞美道:“这件铜奔牛,看其重量有约有不下万斤的重量,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奇怪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古代所有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而这只奇怪的飞鸟,则是象征着神牛,脚踏海陆空三栖,以雄据为上的含义,蛤蟆则是水陆两栖,翅膀和头则是雄鹰的含义,而可能是突厥的意思,因为草原民族都是崇拜雄鹰的,那蛤蟆就说不好说了!”。
  文成公主的墓室由多个墓室构成,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有左右耳室组成,相互对称,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中室,刚才所过的墓室有壁画,是在前墓室。
  这件铜奔牛就陈放在墓葬中室的右耳室,在这座墓葬的中室设计精美,几乎所有铜器用品都存放在这里,中室右耳室陈设有陶楼院和大部分陶器物品,后室比较小,是墓主人金棺的地方,位于这件巨器,不到五米的地方,那盏龙灯能同时照亮这中室和后室的地方,这并不是夫妻合葬墓,不符合汉制古代墓葬的殉葬规律,及“前庭后寝”的墓葬习俗,但是这里是土蕃民族的陵墓格局,至于它们当时下葬的规距,我们确实是无从洞晰。
  相比尺尊和文成两位公主,都是松赞干布的左右两大皇后,为什么她们不能与松赞干布同葬在一起,是它们的规距所定,还是与这座陵墓的奇异构造有关,背后有着什么秘密,我们现在也无法下出定论,或许只有到了最后的墓室,见到松赞干布的墓室,所有的密底才能解开。
  通常把从陵墓中出土的随葬品,可以分为实物与明器两种,这件铜奔牛显然不是用来盛东西的容器或其它生活的用品,从牛蹄下面那只奇特的飞鸟,证明它不可能是供墓主人受用的乘骑,也就是说它也不是一件明器。
  但是,这件铜奔牛的奔跑姿态非常奇特,它既不是奔牛的姿势也不是走牛的姿势。
  铜奔牛的左前蹄与右后蹄为典型的“奔牛”姿态,即前蹄弯曲跃起,后蹄用力蹬出,而右前蹄与左后蹄对侧而行,这正好是“走牛”行走时的“对侧步”,为了保持铜奔牛的平衡,加长了牛的四肢,并将走牛的双蹄抬升到与前胸平齐的位置,这种奔跑姿态的牛在现实生活当中是根本找不到的。
  这件铜奔牛,应该是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它不是一个实用的器物,同时它也不是专为殉葬而制作的一件随葬品,它所象征的这种形象是“神牛”,这应是吸取汉朝铜铸器后而形成的一个特产,将它放在文成公主的墓室里,更是为纪念她为土蕃做出的贡献。
  在牛的头部和背部,并残留有明显的彩绘痕迹,我在古董界也浸淫了几年,从唐代出土的一些古董明器来看,当时殉葬多用的是铜马或者木马身上描饰彩绘图案的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是相当普遍的,这种文饰叫做“云气纹”,是表现在“牛神”身上的一种“羽翅”,它能使“牛神”腾云驾雾、展翅飞翔。
  那么,铜奔牛下面的这只神奇的飞鸟到底,应该怎样去解释?
  大金牙确说,牛下面的这只飞鸟是鹰首蛤蟆身体,应该是青藏区传说中的“蛤鹰”,“蛤鹰”是秦汉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就在传说当中的一种“神灵”,在历史上几经变异,它真正的形象确实无从查找。
  从历史文献当中,也找不不出关于鹰与这件铜奔牛相印证的依据来,就形象而言,铜奔牛下面的这只飞鸟,半展半束的飞行姿态,是鹰的特有的一种飞行方式。
  它头圆,颈粗,眼大,而嘴尖弯犀利,双肩微耸,翅膀内收,表面上看确实象一只雄鹰,但确长着蛤蟆的身体,在古代藏区,有一种被称作是“晏鹰”的神牛,是因为它奔跑起来的速度之快,可以与展翅的雄鹰相媲美。
  在牛下面塑造一只怪鸟,显然是为了衬托这匹牛的奔跑速度之快已经远远超过了雄鹰,以此来证实它并不是普通的牦牛而是一头天牛。
  这件铜奔牛,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殉葬品,它应该是墓主人生前曾经供奉过的“牛神”,它寄托着保佑文成公主死后灵魂升天的祈愿。
  
  第222章 : 鬼皇后
  
  我们看完这件青铜巨器,就向金棺瞄去,呆呆眼巴巴的看着这件神器,也无从下手,我心想你他娘的,要是这件东西小了些,他准要将其搬到外面去!
  这具金棺悬吊在后室之中,后室不大,也就三十几个平方大小,面积几乎正好装得下这具金棺,后室没有任何遮挡,完全暴露在中室,中室倒像是一个厅堂,我们站在红火龙灯面前,足可看清这具金棺的整个面目,这金棺是用四条黄金索链,窜向金棺的四角后,悬在后室之顶,离地约半米的距离。
  金棺在龙灯红彤火光的照耀下,发出黄金灿灿的亮泽,让我们看的目不暇接,不由得让我联想起,文成公主生前的光华传奇一生,以及她生前的尊耀地位。
  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还得由博古通今的大金牙为大家讲解,因为她在土蕃松赞干布王朝时期的地位太重要了,她的影响力,光从这座墓室中的奢华程度就可以看得出,必须将她的故事讲个详细才行,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这座陵墓的剖析认识。
  大金牙摸摸了嘴角,吐沫腥子飞溅的给我们讲解道:“文成公主(625—680年),唐朝皇室远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汉族,汉名并无记载,在吐蕃被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可惜不久之后,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孙子继位为赞普,因赞普年幼,所以国事多由禄东赞一手掌握理,这时一切还算平稳,然而不久禄东赞也死去,他的儿子钦陵沿袭作了大论,这时吐蕃与邻邦土谷浑关系恶化,他们均上书向唐廷请求论断是非,而唐朝忙于用兵于朝鲜半岛以及北方铁勒,唐高宗迟迟不予裁决,钦陵按捺不住,起兵击溃了土谷浑。
  不料这一举动却触犯了唐廷的威严,唐高宗认为在他还没有作出判决之前,吐蕃就擅动武力,为了维护大唐的威严,因此在咸亨元年,派薛仁贵督师讨伐吐蕃。
  谁知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一带被吐蕃军队击溃,从此双方陷入了敌对局面…”。
  真没想到大金牙,能侃能说到这个程度,他几乎将有关文成公主的点滴事情,以及有关历史文献和相关的野史,都能我们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我们顿时都听傻了,都不由得不佩服大金牙的记忆,和较汁劲般的毅力,不将全部内容说全说详细了,他就不住嘴。
  不过这也好,有关文成公主的相关资料,从大金牙口中诵出后,才能让我们彻底详细,了解到当时土蕃王朝的历史和背景,因为这些东西,全都是大金牙一字不漏的,从古籍中照背出来的,对我们了解这座陵墓,启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难怪大金牙的生意一向做的那么的好,这下我是彻底的服了,从内心中佩服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记忆力犹胜于我,如果能找到明器的鉴定专家,能找到大金牙这种人帮助盗陵,还何求他人!
  大金牙说完,也是口干舌燥,他从背包中取出水壶,拔出盖子,仰头喝了个精光,我一看呆呆坐在地上背着对我们,我走到呆呆身边,一看他的双耳上填了两只耳塞,我说呆呆怎么这么有耐心的,听大金牙说了这么长时间不吭声,呵着他是一个字都没听,他看着大金牙对古物学识的了解的太渊博了,说又说不过大金牙,干脆来个耳不听心不烦,两耳一塞,来个双耳不闻耳外事,倒落个耳净心静。
  我看着呆呆傻坐在那里,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呆呆敢紧将耳塞子拿了下来,转着两颗大黑眼珠子,对我大叫:“他娘的,那大板黄牙总算白话完了,我说你们真他娘的有耐心听他白话,这足足有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