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千军破之堇年 >

第69章

千军破之堇年-第69章

小说: 千军破之堇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热茶,“只是步儿在场,想必大都督会追问你曹军的军情,那时该如何是好?”

“步儿可不知道什么军情,”步儿嘟着嘴,“丞相早早儿的便将步儿赶到营外,步儿什么都没看到。”

说笑半晌,终于一众人都离开大都督府,鲁肃站起身,对诸葛亮做出一个邀请的手势,诸葛亮微笑着走出茶楼,待走到大都督府门旁,只见门子正缓缓关上府门,一见鲁肃,便笑弯了眼眸,“鲁大人,这么晚还要见大都督。”

“是,”鲁肃微微躬身行礼,“烦请通报一声。”

很快便被引起周瑜的书房,团团坐下,步儿瞪大眼睛,看着雪洞一般的书房,房中挂满了兵器,却只放着两本书,伸长脖颈看了看,却是孙子兵法和史记,刚刚收回视线,周瑜迈步走进房门,鲁肃和诸葛亮一同起身行礼,“大都督。”

周瑜回礼坐下。转眼看到步儿,面上微露一丝笑意,“步儿,这般夜了还不睡吗?咱们在此有正事要商议,你到后堂去玩吧!”

“我要和爹爹在一块儿,”步儿皱眉摇了摇头,伸手拉着鲁肃的衣袖,“为什么要赶我走?”

“那步儿留在此处吧!”周瑜转身命管家将点心送过书房,这才转身看着诸葛亮,“先生想必是为了曹操而来吧!”

“是,”诸葛亮毫不讳言,“既然大都督已经知道在下的来意,那么大都督想战?还是想和呢?”

“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犹豫,”周瑜面带微笑凝视着诸葛亮,“我本想与曹贼殊死一战,但是江东兵寡将稀,必定不是曹贼的对手,所以明日我会说服主公和。”

鲁肃听到此处,正要起身,却被步儿紧紧拉住,却见周瑜紧盯着诸葛亮,“先生以为如何?”

“我?当然赞同大都督的意见,”诸葛亮只是摇着手中的羽扇,神情毫无异样,“曹操号称带甲百万,麾下兵精将广,大都督害怕也是情理之中。”

听诸葛亮这般说,步儿会意一笑,周瑜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听诸葛亮这般说,想必定然中计,果然冷眼旁观,周瑜面有不豫,却强笑道:“先生既然不怕曹贼,为何不说服刘皇叔与曹贼拼死一战,火烧新野之后,又要仓皇逃逸呢?想我江东不过一隅之地,孔明先生要江东战,是否有些强人所难呢?”

“大都督误会了,”诸葛亮的笑容灿若朝阳,“孔明何德何能,竟然敢违逆大都督的意愿,其实江东何必乞和呢?只要拱手送上两人,便可保江东安宁。”

“两人?”周瑜满面惊讶,“是谁?竟然能够击退曹操的百万雄兵?”

“两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诸葛亮淡然笑着,毫不以为意,“在下即使隐居在卧龙岗上,但也听说江东乔国老家的两位女儿国色天香,美貌倾动江东,曹操向来爱色,在南征之前,曾经感慨过,想迎江东二乔至许昌,共伴晚年,大都督送上这两位美女,想必能保江东……。”

啪!周瑜将手中的茶杯用力扔掷到地,转过身,诸葛亮却满面淡笑,成竹在胸。

一行人走出周府,鲁肃忍不住抱怨道:“孔明,你令大都督愤怒若狂,是何居心?即使大都督不想道出实言,你又何必如此激他?”

“子敬,”诸葛亮摇了摇头,“你难道没看出大都督是在做戏,他怎会不知我使的是激将法,只不过前面他将话说得满了,我没有接招,他只得为自己找一个台阶下。”

真是如此吗?鲁肃转首看了看步儿,步儿也在微笑,“爹爹放心,明日大都督定然会力劝主公联刘抗曹,孔明先生,大都督是一个骄傲的人,孔明先生今后与大都督共事,可得小心谨慎,谨防大都督生气着恼,影响联刘抗曹的大计。”

“多谢步儿姑娘提醒,”诸葛亮拱手为礼,“在下谨记。”

卷一:去年今日此门中 第六章 第六节 羽扇纶巾拥碧幢(六)

第六章  第六节  羽扇纶巾拥碧幢(六)

月光如水,桃花扶着睡眼朦胧的步儿慢慢走进庭院中。突然顿住脚步,令步儿差一点儿跌倒,未待步儿完全清醒,桃花已紧张的拉着步儿的手,“小姐,你看少爷,他在那里做什么?”

勉强睁大眼睛,果然看见鲁淑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听到声响,他猛的转过身,飞步跑了过来,“步儿……。”

“是张小姐来了吗?”步儿困倦得几乎连站着都能睡着一般,“你让她与我一同睡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说,我太累了,累得不想动,累得只想睡觉。”

躺在步儿身边,初时的兴奋已经冉冉褪去,余下的只有对未来的恐慌与茫然,睁眼看着阳光一点一点的爬上窗棂,染红了窗纸。庭院中没有一丝声响,只有身边的女孩子酣睡时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竭力的不发出任何声响的转过身,步儿仍在酣睡,她精致的容颜令人有一种仿佛置身梦境的感觉,情不自禁的便想伸手轻轻抚一抚她散落在枕上月光般的黑发,在遇到她之前,总觉得这世间难有女子的容貌能与自己匹敌,初见她时,便觉得那般的震惊,原来世间竟然有这般美貌的女子。

她还太过于稚嫩,所以没有大乔和小乔那般颠倒众生的风情,想必假以时日,她也会如大小乔一般艳光倾动天下。

“你醒了吗?”不知何时,步儿从沉睡中清醒,她慵懒对张月容微笑着,即使同为女子,见到她的笑容,张月容也觉得心中一动,“昨日孔明先生告诉我你会离家,我没预想到那般快,所以没有准备,委屈你了。”

委屈吗?同样身为大户人家的女子,却从未见过这般奢华的房间,帐顶悬挂着硕大的夜明珠用以照明,最上等的鲛绡本是女子用作内衣的材质,在这间房里,却被用作窗纱。屋内所有的家俱都是上好的紫檀木,散发着幽幽的香味儿。

在绿萝的侍候下梳洗完毕,坐在镶嵌在整面墙壁里、打磨得雪亮的铜镜前,绿萝认真的用篦子梳通自己的头发,侧目望去,放在红木小几上的柳条篮里的梳子不是包了金,就是用象牙雕成,心中暗暗惊讶,看步儿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竟然这般的懂得享受。

见到张月容,鲁肃满面的惊讶,“步儿,这是……。”

“爹爹,”步儿兴奋的跑到鲁肃身边,“这是张月容小姐,就是哥喜欢的女孩子,是孔明先生设的计。”

待鲁肃听完步儿的讲述,大惊失色,“步儿,张府上下想必为了寻找张小姐已经鸡犬不宁,咱们还是快些到张府去向张老爷道歉。若淑儿果真喜欢张小姐,咱们可以上门提亲,张小姐这般跑到咱们家里,于她的名声有损。”

在爹爹心里,一切都要循理法行事,总觉得他过于古板,但是看他面色不善,步儿也不敢说话,听他命管家安排轿子送张月容回府,又备了五色礼品亲自随张月容一同回张府致歉。

不安的坐在离张府不远的酒楼里,步儿与鲁淑都心怀忐忑,一股淡淡的檀味自身后飘了过来,步儿转过身,却是诸葛亮,他微笑着向伙计致谢,步儿与鲁淑立时站起身,步儿不安道:“先生,爹爹进了张府,已经一个时辰了,我怕爹爹……。”

“我想张文山一定非常恼怒,”诸葛亮悠然坐了下来,伸手提壶,为自己斟了一杯茶,“子敬是忠厚君子,定然会吃亏,唯今之计只有一个人可以安抚张文山的愤怒,同时促成淑公子和张小姐的姻缘。”

“是谁?”步儿扬起眉,“我立刻去……。”

“大都督周瑜,”听到诸葛亮这般说。步儿和鲁淑张大口,“只有他才能说服张文山,步儿姑娘,很抱歉,我已经命人假借你的名义去请大都督,他很快便会赶来,步儿,到时候就要看你如何说服大都督了。”

听完前因后果,周瑜大怒,“如今曹操大军压境,我事务缠身,如何有功夫管这般的的闲事?”

步儿嘟起嘴,“大都督,你若不去,爹爹会被骂的,爹爹已经进去一个时辰了,你知道爹爹的为人,他只会道歉,不会……。”

“好了,”周瑜不耐烦的转过身,“我要即刻进府去见主公,没有……。”

“大都督,”步儿情急之下。伸手拉住周瑜的衣袖,眼眸转动,眼眶里盈满了眼泪,“你去救爹爹出来吧!”

看到步儿的眼泪,周瑜无论如何都硬不起心肠拒绝她,长叹一声,“好吧!我立刻进去找子敬,步儿,你这孩子总是惹麻烦……。”

“才不是我,”步儿伸袖拭着眼角,“是孔明先生出的馊主意。否则张小姐怎么可能逃得出张府,可是大都督,哥和张小姐真的是两情相悦,你与夫人举案齐眉,应该希望天下间的有情人能成眷属。”

看周瑜大踏步走到张府门前,应门的门子才打开小门,已被周瑜的亲兵推开,周瑜昂首走进张府,恍若不是为了提亲,而是为了打劫。

不过一柱香的功夫,周瑜和鲁肃并肩走出张府的大门,张文山垂头丧气的跟随在他们身后,步儿小步靠近他们,却听周瑜沉声道:“既然你已经同意这门亲事,改日咱们便会送聘礼上门,待战事一毕,我会请主公为淑儿主婚。”

听张文山唯唯诺诺,全然不似从前飞扬跋扈的神情,步儿心中暗自高兴,鲁肃转目看到步儿,立时明白周瑜突然出现的原因,轻轻一顿足,“步儿,你如何来了?用了早餐没有?爹爹送你回府,再去见主公。”

“不用,”步儿兴奋的眨着眼睛,“我自己会回府去,会乖乖的回去,爹爹与大都督一同去见主公吧!大都督想必有许多的话儿要对主公说。”

眼看着步儿上了小轿,鲁肃仍不放心,周瑜低声命亲兵护送步儿回府,“子敬,有他们陪着步儿,应该不会有事,咱们还是快些进府去,想必主公已经等得急了。”

小轿转过街角,诸葛亮摇着羽扇从街旁的铺子中走出。步儿命轿夫停下,伸手挑起帐帘,小小的面上凝满了笑意,“先生,你果然猜到了。”

“步儿姑娘,”诸葛亮眯着眼睛看着天,“若步儿姑娘今日有空,在下想请步儿姑娘陪在下到甘露寺去烧一柱香。”

“烧香?”步儿有些诧异,“先生要烧香做什么?”

“在下希望老天能够保佑在下平安回到江对岸,”诸葛亮转过身,对步儿淡然一笑,“想必姑娘已经猜到,在下在江东可谓是九死一生,大都督为了江东的将来,【。52dzs。】想必会痛下杀手。”

没想到他竟然这般直接,步儿放下帐帘,“那我就随先生一同去甘露寺吧!步儿也想为爹爹求一张平安符。”

车轿停在寺外,诸葛亮伸手挑起轿帘,步儿弯腰走出,在寺门前站定,山风阵阵,林涛呼啸,许不是初一、十五,香客不多,诸葛亮与步儿谈笑着走进甘露寺。

在大殿上了香,诸葛亮伸手从签筒中取出一支竹签,却不察看,“姑娘猜这一枝是上签?还是下签?”

“我猜是上签,”步儿如诸葛亮一般从签筒中取出一支竹签,“先生觉得步儿抽到的签是上签还是下签?”

“上签,”诸葛亮凝视着步儿手中的竹签,“姑娘如神仙一般的人物,想必抽到的,总是上签。”

无论什么时候,诸葛亮说话总那么讨人喜欢,难怪他三言两语便说服了孙权下定抗曹的决心,步儿微笑着翻过竹签,还未细看,却听诸葛亮笑道:“姑娘果然猜到了,在下抽到的是上签。”

上签吗?想必自己也能抽到吧!步儿微笑着举起竹签,却见竹签上用黑墨写着下下,签文是两句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这两句诗似乎喻意着巨大的改变,而且这改变并非善事。

见步儿面色大变,诸葛亮伸从步儿手中取过竹签,凝神细看片刻,后退一步拱手作礼道:“恭喜姑娘。”

“恭喜?”步儿疑惑的扬起眉,“这支签喻意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先生说恭喜,步儿的喜从何来?”

“我听子敬说,在战后,步儿姑娘将要远嫁,”诸葛亮将竹签放回签筒中,假意无视步儿的疑惑,举重若轻道:“从此嫁做人妇,对于姑娘而言,无异是苍海桑田的改变,而且从江南山温水暖之地到北方苦寒之所,也算是苍海桑田的改变,姑娘终嫁给自己喜欢之人,姑娘说在下是否应该恭喜你?”

步儿释然的笑了,喜爱甘露寺外的景致,迈步走出大殿,诸葛亮皱眉看着她的背影,伸手从签筒里取出适才的那枝竹签,放在眼前细看良久,突听有人在身侧道:“施主好智慧。”

转过身,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他满面淡笑,“施主,那位姑娘巨变在际,施主不应骗她,许早些做好准备,比来日仓促应对大难要更好一些。”

“大师,”诸葛亮躬身行礼,叹息着凝视步儿兴奋的背影,“来日大难既然避无可避,那么何不让她能够快乐多少时日,便快乐多少时日,若此时告诉她,无疑是将她提前推进苦痛之中,那又何必?”

“施主悲天悯人,老衲佩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