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田韵 >

第172章

田韵-第172章

小说: 田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长媳,每日天不亮就跟着卢氏一起处理中馈,平时还要孝顺几位长辈,从早到晚竟是没有清闲的时候。

幸好,她九岁开始就跟着董宜人处理家务,不论是银钱进门还是铺面打理。她都能处理的得井井有条。

倒是让卢氏另眼相看了起来。

刑氏这么一走,雪梅虽是寂寞,却是另交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好友。

吴馨儿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日,雪梅正在处理中馈。突听得婆子过来回报,说是吴家姑娘来了。

因着两家的关系非比寻常,吴馨儿就是未来的刘家长媳,所以她来是直接回报到二门的。

雪梅吩咐小丫鬟将吴馨儿迎到了花厅,让无邪和雨燕帮她换了一身待客的衣裳。

到花厅时,才发现吴馨儿并不是一个人过来的,身边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

“二姑奶奶来了。”看到雪梅进花厅,吴馨儿急忙站了起来打招呼,旁边的妇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她将来是要嫁给敬民,所以她称呼雪梅要用娘家人的称呼。明珠是大姑奶奶。雪梅是二姑奶奶。

“姐姐来了。”雪梅笑着和吴馨儿平施了礼,便把目光落到了她身边的妇人身上。

只见这妇人容貌端庄,身穿一身绿色马面裙,头上簪着一根点翠八宝金簪,面带笑意地看着雪梅。

“这是我的续母……乐氏。”吴馨儿低声介绍。

雪梅听到原来是嫂子的续母。急忙施了一个晚辈的礼。

“侄女没有先去拜访伯母已经是罪过,怎么敢劳动伯母先来?”雪梅笑着扶乐氏坐下,亲手奉上一杯香茗。

乐氏哈哈一笑,语气颇多豪爽,“知道你是新娘子,平日里应酬多,再加上你府里长辈们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难免就劳累了些。我们都是闲人,跑几步不算什么。”

“你是刚主持了中馈?看看这小脸累的哟……我们来也不为别的,就是家里新近了一些水果,特意给你送过来几筐,还有几匹刚从杭州进来的杭绣。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花样的,就一古脑的给你一个花样挑了两匹。姑奶奶若是喜欢就随便做两身衣裳,若是不喜欢只管赏给哪个丫头婆子去。”

乐氏吃了口雪梅亲手奉的茶,只觉得这个茶水的味道到底和家里有些不同,毕竟这可是宜人奉的茶哟。心里有些高兴,说话就不免轻狂了起来。

“姑奶奶平时若是有个什么头痛脑热的,只管去我家里喊人,我家里常年养着两个供养,看病也是极好的。哦,还有,若是家里缺了什么吃的用的,你也不用客气,只管去家里拿。你家现在没有长辈,就只管把我家当成娘家……”

这算什么话啊?我还没嫁给敬民,怎么能把吴家当娘家?再说了,姜家世代行医,哪里就用得着咱们家里的医供奉了?

吴馨儿有些急了!

不停的冲着她使眼色,可惜她一心一意的和雪梅说话,竟是没留意到继女的目光。

雪梅以前曾听敬民说过吴馨儿的继母乐氏,说她性子比较方正,为人不怎么圆通,可是性子却极好。

今日和她一说话,果不其然。

然而,雪梅却极喜欢这样的性格。这些天在贵妇人堆里打转多了,无比怀念这样爽朗的性格。

“伯母心里有雪梅,雪梅不知多高兴呢。”雪梅说着脸上就露出笑容,一点也不介意。

陪着她们说了一回话,中午又留着吃了饭,才依依不舍的将她们送到了垂花门前。

刚刚把人送走,却又看到一个门房的小厮急勿勿的走了过来。

“这是郑家的帖子,说明天郑家的姑娘要来见宜人。”小厮见到雪梅正巧在门外送人,便笑着将手里的拜贴递到了刘忠媳妇手里,然后禀道。

“郑家?”

雪梅和乐氏的眉头同时皱了起来。

……

……

ps:

我要疯了,一个月得有一半的时间在感冒,真是疯了。

正文、第236章 乱麻一团

雪梅对郑书容皱眉是因为她知道郑书容当年曾收留了刘承业,更是因为郑书容曾使了计策难为刘家。

可是,这乐氏为什么也对郑书容皱眉头?

雪梅抬起头往乐氏那里看去,却见到她面目依旧,不见丝毫的情绪表露。

不由得觉得有些吃惊。

刚刚第一印象还觉得乐氏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妇人,怎么这一转眼就变成了这样?

果然京城中的妇人都不可小视,仅看表面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乐氏和吴馨儿踏上了马车,嘴里却对雪梅赞不绝口。

“这姑奶奶不仅模样生的齐整,为人处事更是半点叫人挑不出错处来。我看你爷爷替你寻的这一门亲事,极好。”乐氏说着往身边的继女看去,心里却是松了口气。

刚刚她的表情令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个没什么成府的。

娘亲是这样,未来的嫂子自然可以想象是什么脾气。将来,这位小姑子也会对吴馨儿少了一份警惕。

她身为继母,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刘家还有一个大姑子嫁到了洛阳城,听说脾气性格也是极好的,只是无缘一见……”吴馨儿轻声道。

乐氏听了这话就叹口气,拉过了继女的手。

“这人成亲前就是患得患失,生怕自己不讨公婆喜欢,也怕自己讨了姑子们的厌。我当初没嫁给你爹时,也是这样……”乐氏笑盈盈地,“可是这嫁过去后,和你过一辈子的是夫君,并不是公婆和小姑子。你只要凭着本心和她们交往就可,即不巴结也不远离。该行的礼数你都给行了,该你做的事你都给做了。我今日看了你的小姑子,再想想你未来婆母的脾气,就可以想见你那位远在洛阳的大姑子。应该也是一个好相处的。”

“再加上,她离了这么远,一年也不过见上一面,甚至几年才见一面。你又何必忧心?”

听了这话,吴馨儿才放了一颗心,轻轻依偎在继母身边。

祖母为什么不喜欢这个继母?其实继母除了出身不好,为人处事都是极好的。而且她又不像别的继母那样刻薄,恨不得把家产都划到自己名下。

先母留下的嫁妆在她手里经营的挺好,甚至还翻了几番。

可是祖母一直看她不顺眼,只要说话必要刺她几句。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来的路上乐氏对她说的‘高嫁和低嫁’。

她是低嫁。

那乐氏自然而然的就是高嫁了。

所以,祖母才会瞧不起她,总觉得她商户女的身份给家里抹黑。

一想到自己是低嫁的。突然觉得底气硬了起来。

她不求将来刘家人将她当菩萨似的供着,只求刘家人能待她如女儿般就可以……

将人送走后,雪梅回屋换了一身衣裳,又在府里四处走了走,挑了几处不干净的地方令人打扫。

时间勿勿。门房的小厮来回,说两位公子回来了。

雪梅迎到垂花门,看到姜恒和叶秋鸿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叶秋鸿一如往常,看见雪梅绝没有好脸,哼了一声,便背着手往自己院子走去。

雪梅笑了笑,急忙向叶秋鸿身边的婢女使了个眼色。令她们紧紧跟上。

自己则是和姜恒回了院子,回去后命无邪和雨燕打了洗漱的水。

“今天怎么这么早?”雪梅扭头看了看沙漏,只见还没有到酉时,便笑着问道。

今天叶秋鸿本来是说要和姜恒一起去状元楼吃酒,可是姜恒婉言拒绝。叶秋鸿见他不愿意去,便只得气呼呼的跟着回家。

南京城没有雪梅认识的人。也不知道她一个人是怎么渡过这一天的。

如今一回来,见到她温言细语的替自己准备洗漱的东西,心里莫名的安静了起来。

仿佛翰林院里那吵吵闹闹的情景一下子变成了前世,心中只剩下一片平静和安然。

他喜欢这样的感觉。

喜欢被温暖包围的感觉。

“今天翰林院收拾的差不多了,过几天就不会这么忙乱。剩下的日子只需要等着人员调配即可……”姜恒笑着解释,“我和阿鸿都是新人,上面有什么事也轮不到我们去干,在翰林院也不过是做些抄抄写写的活计。等到我闲下来,咱们就可以收拾院子,半月后咱们就要随圣驾北迁了。”

“这么快?不是说要到秋天吗?”雪梅看了看院中的石榴树,只见上面的花儿开得正艳,还来不及结果。

“宫里传了消息,说怕宫里的娘娘受不得水路的风寒,怕秋天太冷,所以决定等夏末时就北迁……”姜恒端起了一盏茶,含含糊糊的说道。

哪里是娘娘们受不得风寒,而是永乐帝被汉王气着了。

这件事要从徐皇后说起。

徐皇后秉性贤淑,自从嫁给永乐帝后便一直辅佐着皇帝,直到后来靖难登基,永乐帝待她颇加敬爱。

虽然自古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训斥,可是徐皇后大凡有规谏,永乐帝多半会施行。

徐皇后又搜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懿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甚得大臣和百姓们赞许。

不想永乐五年七月,忽然患病不起,竟致去世。

永乐帝伤心欲绝,追谥仁孝皇后。

后来,他得知徐皇后有一妹,名妙锦,端静有识。永乐帝对徐皇后很是思念啊,便想娶她的妹妹做继后。

偏偏妙锦不从,固拒不纳。

永乐帝派女官相逼,妙锦无奈,削发为尼。

永乐帝后悔死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说立后的事情了,就让宫里的王贵妃摄六宫事。

后来,朝鲜进贡了数名美女,其中有一名姓权的善吹玉箫,肌肤莹洁,态度娉婷,端的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很得永乐帝喜爱。

可惜,美人不长命,没几年就死去了。

永乐帝只觉得上天不公。如此花一般的美人怎么就能去了?

于是,经常沉浸在悲哀之中。时时去徐妙锦出家的地方盘桓,期望能见徐妙锦一面。

可是,徐妙锦佛心坚守,数年来曾是不肯见永乐帝一面。

徒叫永乐帝莫奈何,却因为爱慕她性子坚贞,反而更喜爱于她了……

这汉王一向骄纵,在京中无人管束。

这一日,也是自己作死,在京城中快马扬鞭。不知怎么的竟惊了一个化缘的小女尼。

小女尼生得国色天香,比起宫中的娘娘来丝毫也不逊色。

汉王当即看傻了眼,下令手下的人将这小女尼抢到王府中去。

小女尼只吓得花容失色,战战兢兢地说了自己的寺名为安济寺,期望汉王能放她一马。

可是那小女尼被吓得狠了。说话声如蚊蚋,汉王又正得意非凡,看着小女尼的光头浮想连翩,想着到底是老汉推车还是直接霸王硬上弓好,竟是没有听到她是安济寺的小尼。

安济寺是徐家私人供奉的家庙,里面只有一位大师父,就是那位拒绝了永乐帝求婚的徐妙锦。

她不仅是徐皇后的亲妹妹。同时也是汉王的亲小姨。

汉王抢民女就罢了,居然一下子抢到小姨头上了。

这还得了?

徐妙锦连皇帝的要求都敢拒绝,哪里会将一个外甥放在眼里。拒绝皇帝只是因为她心里有姐姐,不愿意在姐姐死后给她添堵。

为了姐姐,也为了姐姐的几个儿子安好,她才狠心入寺里为尼。

这样皇帝欠了徐家两个姑娘的人情。希望他能还到太子身上。

徐妙锦就不是那种贤惠人,自幼生在徐府,手里一杆长尾鞭使的得心应手。

跑到了汉王府就是一顿鞭子,将汉王打得哭爹喊娘。

汉王也委屈啊……

刚刚把女尼抢到府里倒凤颠鸾了一番,还没有温存完。小姨就拎着鞭子来了。

其他人打他,他都敢还手。

可是这个小姨打,他不敢啊!

他若是敢还手,只怕坐在龙椅上的父亲敢拿金锤子扔他。

辈份又在那里放着,挨小姨的打,没处讲理……

可怜的汉王,自出生起第一次被人揍了一个鼻青脸肿。

等到徐妙锦派了人将那个小女尼从屋里抢出来后,只见她花容惨变,身上衣不遮体。

见到了徐妙锦磕了三个头,便一头冲着旁边的柱子撞去。

幸好身边有人拉着,只是撞了满头满脸的鲜血……

徐妙锦气的银牙直咬,指着汉王说不出话来。

拿着手里的鞭子便跑到了后宫,扑到永乐帝怀里就哭了起来……

十几年了啊……

永乐帝没摸到小姨子的手,今日如偿所愿。

激动坏了!

可是听到徐妙锦的话后,满腹的旖旎顿时化为一腔的怒气。

小姨子被儿子欺负了!这还得了?

永乐帝当即答应为小姨子出气,要打儿子一顿。

徐妙锦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永乐帝,眨呀眨呀,成串的泪水如同珍珠般掉落……

永乐帝心疼坏了……

“来人呀,把那个逆子给我就藩到乐安州去……”

“陛下,小尼……小尼……”徐妙锦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再次扑到了永乐帝怀里……

要不然,我把那小子给就藩到海南岛去?反正现在太子也压制的够狠,汉王可以放出去就藩了。如果他再不就藩的话,只怕群臣就要和我离心了。

永乐帝抚着小姨子光头的手慢慢往下移,脑子里却在暗自思忖着一举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