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佳偶穿成 >

第135章

佳偶穿成-第135章

小说: 佳偶穿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外的庄子里接了出来,又回了自己家,孟彪平日在城里打些零工,一家人安安分分地过日子。

因为“天然居”大酒楼没有再开张,也就影响不到陆家酒楼的生意,陆安民虽然没有弄到李家珍藏的养生菜的食谱,倒也不是很着急了,而且郡守姚承明还警告他,不准逼迫李家过甚,他也就不再打那些养生菜食谱的主意,因此李家暂时得到了安宁。

一百九十六章 状元郎驾到

ps:

刚从老家回来,身体极为疲倦,思路也不是很顺畅,码字码到现在才上传,请看到本文的书友们多多支持订阅和收藏,谢谢!

就在张家和李家表面平静地生活着,实则热切期盼着京城消息的时候,从京城传来一个天大的喜讯,李家的二少爷李书浩春闱名列前茅,在接下来的殿试中被皇帝宋贤宗亲自点为状元,并为他赐下一门婚事,特别恩赐他当差之前先衣锦还乡,奉旨完婚!

送信的人把喜讯送到祥符郡时,整个祥符郡都轰动了,谁也没想到,祥符郡竟然能出一个状元郎,这可是大宋朝建立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大喜事啊!一时间,李家是宾客盈门,无论认识不认识的,都纷纷带上厚礼,以各种各样的借口登门祝贺,且不说主人家收了多少贺礼,光看大门的老黄从宾客手里拿到的打赏都够赎几回身了!

当然,老黄是绝对不会给自己赎身的,不说他对李家的感情有多深,就凭着他是状元郎家的下人这个身份,走到哪里都能让人高看一眼,这可是他活了五十多年都没有享受过的荣耀,他才舍不得丢弃这个让人羡慕的身份呢!

郡守姚承明却是又惊又怕,惊的是没想到李书浩年纪轻轻就一举成名,被皇帝亲笔点为状元郎,比自己当初春闱仅仅榜上有名可是强太多了,而且皇帝还给他御赐了婚事,恩准他当差之前回乡成婚,这份荣宠却是自己现在拍马也不及的!

怕的却是自己之前借着“天然居”被人下毒的案子故意囚禁李书文,不管李家人怎样打点、托人找关系求情也不肯放李书文回家,后来虽说结案了,却包庇了幕后的凶手陆安民,让孟彪成了替罪羔羊,李书文也因此无心经营“天然居”大酒楼,天天在家陪娘子和儿子。等李书浩回来看到这种情况,难道他不会对自己心怀怨恨吗?更何况还有设计暗算张绍英的事情,现在张绍英还卧床不醒呢,他若知道了不会替张绍英报仇吗?

但是。姚承明可以派人暗算张绍英,那是因为张绍英没有官身,只是一介平民罢了,却不敢派人去对付李书浩,李书浩可是状元郎,身边还有朝廷派出的仪仗队和大内侍卫,一旦事情泄露出去,他丢官罢职都是轻的,只怕要被株连九族呢!

这可怎么办才好?思来想去,姚承明觉得只有把书玉弄到身边。让书玉真正成了自己的枕边人,这样书玉才会替自己求情,而不会对她的弟弟书浩说出实情,自己也才能免去一劫!而且这样一来,他也能实现自己脱离沈家的愿望。和状元郎以及后面的皇帝拉上关系,就再也不用顾忌沈家和沈云罗了!

可书玉的夫婿张绍英虽说卧床不醒,却还是活人一个,让书玉自己离开张绍英自然是不可能的,姚承明经过前几次和书玉的接触,早已认清了这个事实,如今想让书玉就范。只能使些强硬的手段了!

本想在书玉来祥符郡参加弟弟李书浩的婚礼时,半路把书玉劫走,却没想到李家人宣布婚礼不在祥符郡举行,要回老家陈留县举办,毕竟李家人迁到祥符郡也刚刚一两年,大部分亲戚和朋友都在陈留县和李楼村居住。离得太远,根本无法到场。

书文成亲时就是在祥符郡办的,除了李家的一些近亲不顾路远过来参加婚礼,也不过五六家罢了,却也不是全家人都来。而苏梦桐娘家也没啥亲戚,两家的亲戚朋友凑到一起也不过十几桌宾客,场面着实有些冷清。因此,李宏业才决定二儿子书浩的婚事绝不能再重蹈覆辙,一定要回陈留县,好好热闹热闹才行,况且这是御赐的婚事,可是光耀李家门楣的大好事,更要风光大办!

这样一来,李家人只不过收拾了行李,带着些仆人,留下书文等着接书浩,就喜气洋洋地回了陈留县做准备去了,书玉自然也不用再往祥符郡来,让姚承明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和姚承明一样又惊又怕的还有陆安民,他可是屡次派人暗算李家,先是让刁二蛋出面,给李家的“天然居”大酒楼制造麻烦;事情不成,又威胁孟彪在“天然居”的饭菜里下毒,导致李书文被抓,“天然居”被封;后来又绑架了李家的女眷,想夺走李家的养生菜谱。虽然没成功,可毕竟事实俱在,是他抵赖不了的。

若李书浩回来了,挟着状元之威,岂是他一个祥符郡的豪门大户可以应付的?得想个对策才行!陆安民同样把主意打到了和李家结亲上头,正好他的大孙子刚刚十二岁了,和李家的二小姐李书晴年龄相当,若是结亲,两家变一家,李书浩就不会再帮着哥哥李书文对付陆家了,而且还能和状元郎拉上关系,以后陆家的生意就更稳当了,听说李家人特别宠爱二小姐李书晴,说不定还能陪嫁她几道养生菜谱到陆家呢!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只是还没等陆安民找好媒婆上门求亲,李家人就回了陈留县,等陆家找了媒婆上门时,留下来的李书文自然左推右挡,他对陆家是无比痛恨的,又怎会同意妹妹嫁到陆家,但他不会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婉拒说爹娘长辈俱在,他一个长兄做不了妹妹亲事的主,而且爹娘现在操心的是弟弟李书浩的婚礼,根本没有闲暇关心妹妹的亲事,毕竟妹妹书晴还不到十二岁,亲事并不着急定下来,再等一两年也是可以的。

媒婆无功而返,陆安民更着急了,他的势力都在祥符郡,还真没有可能跑到陈留县去,硬把亲事给定下来。怎么办呢?陆安民想到了和自己一个“战壕”的姚承明,虽然他不知道姚承明究竟想对李家做什么,但和李家也是有恩怨的,对李书浩的归来应该也是顾忌的,何不找他商量商量对策,只是又得给姚承明送上大把的银两了!

先不说姚承明和陆安民商量出怎样的对策,只说状元郎李书浩在仪仗队和大内侍卫的陪同护送下,一路浩浩荡荡地到了祥符郡,郡守姚承明自然要带着郡上有头有脸的人和李书文一起到城外等候迎接,在和状元郎李书浩客套寒暄时,随同出现的一位少年贵公子更让姚承明巴结不已,那贵公子名唤高天宇,是皇帝的姑姑燕国公主最疼爱的小孙子,这可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相比而言,高天宇自然身份更为贵重,被姚承明千求万求地请到了祥符郡的后衙居住,而李书浩却婉拒了姚承明的盛情,随同哥哥李书文回了李家的宅子。一起回来等待完婚的新娘一行人就住到了“天然居”大酒楼里面,虽说掌柜的不是李家的人,但地方却是李家的,掌柜的自然不敢把他们拒之门外,而且能接待状元郎的新娘一行人,也是值得炫耀的美事一桩,掌柜的何乐而不为呢?

等把新娘一行人安顿下来,李书文才回到李家,和洗漱好的弟弟李书浩坐下说些知心话。看着神采奕奕,更显风雅潇洒的弟弟,李书文内心无比骄傲,他激动地甚至哽咽起来:“书、书浩,真没想到你、你竟然成了状元,你真是给我们李家光宗耀祖了!祖爷爷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感到自豪的!”

书浩却是微微一笑,似乎对自己取得的荣耀很不在意,闲聊两句,问候了家里的人之后,就神情严肃地问到了之前李家和张家发生的一系列的事。

书文大为惊奇:“你什么时候知道的这些事?我们怕影响你考试,根本没有写信告诉你啊!”

书浩眼含泪花,又感动又有些埋怨地说道:“大哥,我也是李家的人,李家出了这样大的事,你们怎么能不告诉我呢?考试有什么重要的,大不了三年以后再考罢了!幸好咱们家人人平安,要不然我一辈子都良心不安的!”

顿了顿,又说:“你们刻意瞒着我,我又一心备考,根本不知道咱们家和大姐家发生的事,还是在殿试成为状元后,陛下把我单独叫到一旁,问起家里的事情时,看我一无所知,他才告诉我的。说是大姐派了家人带着玉佩、书信和证据到京城燕国公主府求救,燕国公主看在和大姐相识一场的份上,特意进宫一趟,将这些事情禀告了陛下,因此陛下殿试前就对我印象深刻,殿试时见我学识广博,对答流利,就特别点我成了状元!”

书文这时不再关心弟弟如何成了状元,而是急切地问:“那陛下有没有说怎么处理咱们家的事情啊!”

书浩摇摇头,说:“陛下没有说,他得知我并不知情时,又问我有没有成亲,我说没有,但想请陛下恩赐一门亲事。陛下很好奇,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告诉陛下说我想娶一位姑娘,可她不是自由身,想嫁我为妻必须得陛下亲自开口。陛下就问我是哪一位姑娘,我告诉他是一位姓杜的姑娘,她在皇宫文绣院里做绣娘,按规定不到年龄是不能离开皇宫的,因此才特意请陛下赐下这桩婚事,否则,只有等到那位姑娘年近三十才能从宫中出来和我成亲了!”

书文皱起眉头,疑惑地说:“姓杜的姑娘,还在皇宫文绣院做绣娘?”忽然又醒悟过来,“那不是、不是‘锦绣庄’杜家的姑娘吗?你怎么和她认识的?”

一百九十七章 姻缘和查证(求订阅和收藏!)

书浩脸色有些羞红,语气也变得不自然起来:“正是‘锦绣庄’杜家的大小姐,我当初上京时,家里人不是怕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吗?大姐就写信给了丽婷姐,让我去京城找她,并借住在杜家专心备考。我到了京城以后就去了杜家,杜家的人很热情,也很真诚,并没有把我当外人,我也就安心住了下来。”

书文没有说话,静静等着书浩的下文。

“杜家的大小姐每月有两天的休息日,可以出宫回家,她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花,所以杜家的花园就种了好多种花,每到休息日她就会去花园逛一逛,消磨上半日。我刚到杜家,并不知情,见花园的风光好,就时常去花园里看书温习,结果有一次我们就撞上了,开始时有些尴尬,得知彼此的身份后倒是相谈甚欢。”书浩接着说。

书文调侃了弟弟一句:“所以你们就一见钟情了?”

书浩红着脸反驳:“哪有啊?我们是慢慢熟识以后,才互生情愫的。”

接着又有些失落地说:“只是她起初却不肯接受我的情意,对我说宫里的绣娘不到年龄是不会放出宫的,我们两个人若在一起差不多还要再等十年,因此劝我不要在她身上浪费情意,让我另觅良缘,不要等她。”

“那时我还痛苦了一段日子,后来醒悟过来,想着与其荒废时间,倒不如发奋苦读,春闱时考个榜首回来,若是能得陛下青眼,再拿个榜眼探花什么的,不就可以求陛下开金口,放杜大小姐提前出宫了吗?那样我们就能在一起了!”书浩振奋地说道。

书文有些无语地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真没想到,书浩的状元竟然是为了一个女人才考出来的!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那你之前参加州试时那么拼命是为了什么啊?”书文忽地想起州试时书浩也是无比发奋的,难道那时也是为了某个女人吗?毕竟在陈留县读书的时候并不见书浩多么勤奋。只是仗着聪明,成绩才一直不错,先生们也经常夸赞罢了。

书浩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洗漱过后的发丝还有些湿意。被他一挠掉了一绺下来垂在额前,倒给他添了抹随性散淡,看上去更有魅力了。“我听人说京城美女如云,就想去见识一番,若是州试过不了哪有去京城的机会?所以就勤奋了些,嘿嘿!”

书文伸手指着书浩:“你这家伙儿!果然没那么单纯!亏得爹娘那时还说你懂事了,知道上进了呢!却原来是为了去京城看美女才好好读书的!”

书浩闷笑不说话,书文继续调侃他:“怎样?你在京城有没有看到大把的美女啊?现在你还拐了一个京城的美女回来,以后是不是就收心了,不再惦记其他的美女了?”

书浩笑着说道:“自然大饱眼福了!不过大哥放心。我对美女只是单纯的欣赏,并没想着把她们都弄到自己身边的!我看完美女之后还喜欢把她们都画下来,现在我已经画了好多呢!不过画稿都在我即将过门的娘子那里,等以后有时间再让大哥欣赏吧!”

书文奇怪地问道:“在杜大小姐那里?她见你画了那么多美女,竟然不吃醋的?”

书浩爽朗地笑了起来:“自然不会。当初我就是为她画了很多幅画才打动她的芳心的,她知道我的爱好,并不反对我画那些美女,反而还把我画的美女图绣了下来,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