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66章

醉枕香江-第66章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夜传说》直接登顶年度票房冠军,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香港电影,连带着女主角钟楚虹也成为日本影迷心中最受欢迎的外国女演员。

投入3000万,换来有1。8亿港元的进账,不少电影公司拍过的电影加在一起也没有林宥伦一部电影的赚的钱多,这事情传出去,也不知道那些电影公司的老板心里作何感想。

因为差距太大,王京心里便连嫉妒的心思都没有,马上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有了这笔钱,你再和潘笛生争夺邵氏院线就更有底气了!”

林宥伦没答话,却问起了另一件事。

“《赌圣》拍得怎么样了?”

“早两星期就拍好了,但《黑夜传说》票房那么强势,邵氏担心《赌圣》票房会受冲击。所以要等《黑夜传说》下画后《赌圣》才会上映。”王京轻轻叹了口气,“其实喜剧片还算好。你没看到现在僵尸片,之前火得不得了,多少电影公司跟风抢拍,这下子好了,《黑夜传说》一上映,以前那种老式的僵尸片再没有人看了。我知道的僵尸片没一部能赚钱,那些提供投资的电影公司可是赔惨了。”

跟风抢拍是生长在香港电影身上的一颗毒瘤,林宥伦对这次赔钱的电影公司根本就谈不上同情,相反他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只有电影制作的门槛提高了。低水平的劣质电影才不会泛滥成灾。

本来正说着收购邵氏院线那事。林宥伦却突然问了一句,“我上次让你准备一千万,凑齐了没有?”

王京脸上一片茫然,林宥伦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他早把这事给忘了。便提醒说:“去年搬家时,在我家阳台上……”

“我想起来了,你说你要做一件大事!”王京一拍脑袋,心想着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听林宥伦的意思,却是做那件大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我手上的钱都会投进去,你能拿出多少就拿多少,赚钱的机会就在这几个月,过错不知要等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这样的机会。”

王京圆脸上那双眼睛十分鲜明。像抹了油似的骨碌碌地转,炯炯有光,远远看去犹如两只小电灯泡。他身子往前躬,半个身子几乎趴在了桌上,只用手在桌子边撑着,“什么赚钱的好事。能稍微透露一点信息吗?”

“炒外汇!”

一听这三字,王京心里便犹豫了起来,炒外汇风险很大,就不知道林宥伦哪来这么大的把握。

——

客厅里的座钟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书房里的灯依旧亮着。

骆佑梅端着热好的牛奶走进书房,看到丈夫林行至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伏案疾书,却像一尊雕塑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在他面前的书桌上摆着一张报纸,报头却是印着“明报”两个大字。

在香港,最为文化界、知识界推崇的两大报纸,一是《明报》,一是《信报》;很多人都知道《明报》的创办者是金镛,而《信报》的创办者林行至没有金大侠那么大名气,为人又低调,是以外界对其知之甚少。

林行至的案头摆着一份《明报》,骆佑梅并不觉得奇怪,因为林行至在创立《信报》之前,曾为《明报》工作过一段时期,还甚得金镛信赖。林行至从英国留学归来,金镛便让他主持《明报晚报》,恰逢香港战后第一次股市狂潮,那时候的报纸都没有财经版,《明报晚报》另辟蹊径,以财经报道为主,深受广大股民欢迎,被奉为“财经权威”。

在《明报晚报》工作三年后,林行至离开《明报》,与夫人骆佑梅共同创立了《信报》,林行至是个典型的工作狂,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经常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凭着这股子锲而不舍的韧劲,《信报》这才走出创业期的困境,发展到今天成为香港一份有影响力的大报。

骆佑梅将牛奶放在一边,从旁边的沙发上拾起外套,亲手给丈夫披上。

“穿那么少小心着凉!”

林行至抬起头,拍拍妻子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阿梅,你来看看林宥伦写的这篇财经评论。”

骆佑梅接过报纸,开玩笑说:“这位林大才子最近不是在忙着拍电影吗?怎么又想起写评论了?”

“依我看来,他不仅是个才子,更是个财子!”林行至感慨地说了一句。

从林宥伦开始在报上发表一系列评论,林行至就开始关注这个香港新晋崛起的年轻人,对林宥伦的身世也做了一番了解。林宥伦十四岁辍学,没有任何高等教育的背景,看过林宥伦写的各种时评,林行至终于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自学成才的人。

骆佑梅快速的看完林宥伦最新发表在《明报》上的这篇评论,疑惑地说:“最近外汇市场确实有些异动,但美国真的会会联合其他国家出台外汇干预政策?”

林行至举了一个例子:“77年的时候,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就以日本和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后面卡特总统发起‘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才将美元价格暂时稳定住。”

“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对外贸易赤字和政府预算双赤字。美国政府只能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但是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导致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肯定是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只不过干预的行动会不会像林宥伦所说的那么大,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所以你整晚都在想这个问题?”骆佑梅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关心,她真正在意的还是林宥伦加入《明报》后的可能对《信报》产生的竞争压力。

“要是被他言中了呢?”林行至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

骆佑梅表情凝重了起来,《信报》以财经分析立足,能够发展壮大,却和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六、七十年代以后,香港社会经济开始向现代化转变,随之也诞生了新一代的知识群体,他们无论在学术训练、气质和价值观上都与日趋保守的《明报》格格不入,而《信报》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

现在已经有传言说,金镛会在自己退休之后将《明报》转手给林宥伦,而林宥伦进入《明报》,也被外界视作金镛培养接班人的信号。

比起金镛这样老派的文人,林宥伦身上显然具有更多的现代气质,《明报》到了他手上不一定会丢了过往的传统,但一定会有新的变化。看看林宥伦在电影界翻云覆雨的种种手段,谁能肯定他入主《明报》之后,《明报》不糊强势崛起?

《明报》在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星岛日报》,但林宥伦主持《明报》之后会不会改变竞争策略?会不会在财经报道上与《信报》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这些问题都让骆佑梅感到头疼。

林宥伦并不知道自己的一篇评论,竟然会引出了林行至夫妇这么多的想法。利用即将到来的“广场协议”炒日元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后世“广场协议”签订后,国际外汇市场上出现抛售美元的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美元兑日元最大跌幅达到50%,日元对美元整整升值了一倍。

林宥伦此时手上有近2亿港币的可操作资本,再加上王京、钟楚虹也跟着投入了1500万,如果操作得当,便能从中获利一倍。

手握四亿资本与潘笛生争夺邵氏院线,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条件,林宥伦便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说服邵毅夫。

【求月票、推荐】

(青蛙在努力,也谢谢各位的支持,让月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未完待续。。)

 第126章 抢先一步

《黑夜传说》最终以7200万的票房在香港院线下画,在海外更是为嘉禾带来超过10亿港币的收入,观众看过《黑夜传说》之后,再看其他的电影,根本就提不起兴趣,香港电影市场由此开始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票房真空期。

《黑夜传说》带来的影响,一直到85年初才有平息的迹象,而《赌圣》也在这个时候上映了。

邵氏也学嘉禾搞起了首映式,《赌圣》虽然没有像《黑夜传说》那样广发“英雄帖”,但红毯上绝对称得上是星光熠熠,邵氏的艺人纷纷过来捧场不说,无线电视台还第一次对电影首映式进行现场直播。

邵毅夫的想法很简单,影响力比不上那就比出风头,总之《赌圣》一定要有能压过《黑夜传说》的地方。

在外人看来,这是邵氏与嘉禾掐架,不过对林宥伦来说,这更是像一场左手与右手之间的搏斗。

坐在加长版的林肯轿车里,林宥伦、王京手里都拿着一个酒杯,唯一不同的是,王京单独坐在一边,林宥伦和王组贤、邱淑珍坐在另一边。

王京对邱淑珍刻意接近林宥伦的举动有些不满,但无法将一腔嫉妒失意挥洒在林宥伦身上,只好一个人在那里喝闷酒。

邱淑珍和王组贤上车就挨着坐在一起,林宥伦也不好说什么,心想着以后找个机会再和王京解释一下。

王京喝了几口酒,心知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便打起精神问道:“见了六叔,真准备要摊牌了?”

“六叔估计还有耐心,只是潘笛生已经等不及了。”红酒在玻璃杯里轻轻晃荡。林宥伦眼睛一直盯着在看,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他应该是通过某种渠道获知我把钱都投进了外汇市场。所以就想速战速决。”

“需要我做什么?”

“想办法拖住潘笛生,让我和六叔单独说几句话。”

——

今天周星池本来是不打算接受记者采访的,可这场首映式的主持人是“肥肥”沈殿霞,她要采访周星池,周星池便只好将墨镜摘下来,对着肥姐身后的直播镜头露出一个招牌式的微笑。

“大家好,我是周星池!”

“星仔,不对不对,现在该称呼你星爷了,据说你现在的片酬已经涨到了200万。这是真的吗?”沈殿霞用很夸张的语气问道。

“什么星爷不星爷的。肥姐就不要笑话我这样的新人了好不好,名气是观众给的,我只是一个演员,只不过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周星池表现得很谦虚。

“我虽然不演电影,但我知道电影圈子里现在都讲‘双周一程’。你和发哥、程龙都是电影票房的保证,程龙玩的是功夫,发哥凭的是演技,你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

“可能我比较擅长搞笑吧。”周星池面带微笑地看着镜头说:“如果你们生活在我这样的环境下,你们也可以成为周星池。当然,还需要机会,有时候机会这东西很难讲,可以这么说,机会什么时候到来就根本没人知道。或者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根本就没人知道,就像没有人可以预见到未来一样。”

沈殿霞接着就问:“当初你报名无线艺员培训班算不算这样的机会呢?”

“当初梁朝韦约我来报名,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机会,我知道我当时刚刚中学毕业。找了很多份工作,没有一个老板要我,然后就只能跑来做演员了。”

“那你觉得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会是什么时候?”

“应该是拍完《宝贝智多星》之后的那段时间,当时我一下子就成名了,然后接了很多不该接的电影,最后把自己名声搞砸了,当时我很沮丧,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么完了。林先生后面来找了我一次,他对我很失望,但还是最后给了我一次机会,在那之后,我就一直很努力,因为我不想让他失望。”

周星池话里表现出来的真诚让沈殿霞也不禁动容,“林先生今天也会来,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他应该会很开心的。”

沈殿霞刚对着摄像机镜头说完这些话,突然听到那边的记者们都在喊“来了”、“来了”,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朝某个方向涌去。

加长款的林肯轿车还没停稳,两边就已经围满了记者,因为人太多,后面人不断挤着前面人,前面有几个记者的脸都被挤得贴在了车窗玻璃上,车门根本都打不开,场面看上去很夸张。

“请大家冷静,不要挤,一个一个来,大家都提问的机会!”

喊话不管用,影院负责人便带着十几个保安冲进人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林宥伦四人从车上接了下来。有林宥伦在前面吸引记者的火力,王京、王组贤、邱淑珍都顺利脱身。

潘笛生只比林宥伦晚到了几分钟,不过比起林宥伦那边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他这边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冷清,根本就没有记者注意到他的到来。

记者们有太多的问题想要问林宥伦,可惜林宥伦全场都戴着墨镜,根本不回答任何的问题。

“林先生,能谈一谈《黑夜传说》之后你有什么新片计划吗?”

“林先生,《赌圣》和《黑夜传说》都是你的作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