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139章

醉枕香江-第139章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夜传说2》之后,这个系列就暂告一段落,拍完这部电影,你就是自由身了。”林宥伦不清楚吴雨森心里会不会有别的想法,只有先拿话先稳住他,“比起当初,现在的特效技术又更进一步,影片初步投资定为1亿港币,演员基本上还是原班人马,制片依旧由我来担任,你还有什么要求想好后都可以和我说。”

吴雨森没有急着开口,徐可心里虽然羡慕,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太多的情绪。

不算《英雄本色》,徐可的电影工作室还有两部作品即将就要上映,一部是徐可监制、程晓东导演的《倩女幽魂》,一部是徐可导演的《黄飞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徐可都不打算再涉足都市枪战片,他打算将这一题材留给吴雨森,自己专心将武侠古装片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谈话即将陷入沉默的时候,周闰发走了过来,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英雄本色》的另一位主演翟龙。

“你们在聊什么呢?”

“当然是在聊我们豪情万丈的小马哥咯!”林宥伦开玩笑说道。

“哪有,这部电影翟龙大哥才是主角!”周闰发立刻谦虚说道。

严格来说,翟龙才是《英雄本色》的第一男主角,但周闰发名气太大,便是吴雨森也得考虑给他加戏,而翟龙对此表现得很大度。以发哥的强大气场,刘徳华、梁佳辉跟他打戏时都甘心俯首帖耳做小弟,能让周闰发心甘情愿叫一声“大哥”的人,香港影坛数来数去就只有那么几位,翟龙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主演我做得后悔死了!”翟龙苦着一张脸说道。

当初拍摄《真实的谎言》时,麦单雄曾考虑过找翟龙出演男主角,要不是徐可、吴雨森据理力争,把他留在了《英雄本色》剧组,现在扬名海外的就不是吕良韦而是翟龙了。

翟龙年轻时生得剑眉星目高大英俊,本来在洋服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却被何贯昌一句“我们这是艺术啊,艺术可以作为终身职业”忽悠得热血沸腾,进了影坛,在大导演张彻的提携下,很快从龙套做到主演。在邵氏电影独霸香江的时代里,翟龙和姜大维一长靠一短打,乃是张彻手下的绝代双骄——张彻最喜欢让翟龙在影片中袒出一身精壮的肌肉,所以翟龙就得了个“肉。弹男星”的称号。

如果不是考虑到年龄问题,翟龙肯定是香港银幕硬汉的最佳代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翟先生大可不必沮丧,这部电影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在林宥伦印象中,翟龙正是凭借《英雄本色》焕发事业的第二春,还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台湾金马影帝的殊荣,和《真实的谎言》失之交臂,其实也不算上很吃亏。

“那就承林先生吉言了。”

翟龙只当林宥伦在安慰自己,并没有把这话当真,谁想林宥伦这话竟一语成谶,《英雄本色》上映后全港轰动,票房空前大热,不止是几位主演身价飙升,包括饰演大反派的新人李志雄也成功出位。

《英雄本色》上映一周就取得1600多万港片的票房,趁着这股势头,嘉禾公司甚至将雪藏多年的吴氏枪战片旧作《英雄无泪》拿出来上映,居然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

影片在香港下画时,总共收入了4300万的票房,在东、南亚地区卖埠的成绩也相当出色,虽然没有林宥伦监制那些电影在海外那么卖座,但也算得上是近年来少有的卖座电影。而这类型电影不像大制作港片那么难以模仿,所以香港影坛很快就掀起了一股拍摄黑。帮枪战片的风潮。

本该趁热打铁的徐可电影工作室却没有加入其中,《英雄本色》上映两星期之后,《黄飞鸿》很低调地在嘉谊院线上映。

事实再一次证明林宥伦眼光独到,广大观众果然不顾正宗黄飞鸿弟子的鄙视,纷纷涌入电影院观看新版的《黄飞鸿》。较之关徳兴版的正统严肃和程龙版的少年调皮,赵闻卓版的黄飞鸿严肃又不失幽默,不擅风情却又深陷十三姨的温柔乡。特别是徐可将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在中西方文化冲撞的乱世中迷惘且具有忧患意识的武师,将整个角色提升到民族大义的层次,使影片的可观性大大提高。

香港回归成为定局之后,没有移民而选择留下来的人,都开始正视自己作为香港人和中国内地的关系,香港社会各阶层也开始深入思索以往香港和中国之间断裂的历史。徐可借黄飞鸿这个人物来表达个人历史情节的电影主题,恰恰迎合了香港人这方面的需求。

《黄飞鸿》上映之后好评如潮,票房狂收3700多万,这对萎靡不振的功夫武侠电影来说,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接连推出两部票房卖座电影,徐可这段时间里可谓是风光得意,而同为武侠片导演的罗潍这段时间却很倒霉。

在功夫片盛行的70年代,罗潍是嘉禾的头牌导演,名气不输张彻。张彻成名全靠过人的实力,而罗潍却是沾了李小龙的光,成名多少有些运气的成分。

当初李小龙被嘉禾从美国请回来,拍摄《唐山大兄》,负责该片的导演不擅长功夫武侠题材,影片拍到一半就难以为继,罗潍中途被请来救场,结果这部影片票房大卖300万,刷新香港记录。

从此之后,罗潍就以“成就李小龙”的恩师自居,在嘉禾也风光了一阵子,可惜好景不长,李小龙死后,嘉禾力推许贯文的鬼马喜剧,罗潍渐渐不受重视,而第二任妻子刘良华与罗潍离婚后,成了嘉禾大佬邹闻怀的红颜知己,罗潍负气出走,自组“罗潍影视公司”。

罗潍自负能捧红李小龙,当然也能成就别人,离开嘉禾之后,他开始积极地寻找李小龙的接替人,在经纪人陈志强的力荐下,他签下了已经准备去澳洲转行做厨师的陈元龙,替他改名“程龙”,首部戏《精武英雄》试图再走李小龙的老路,可惜观众不买账;接着又拍《少林木人巷》,跟风当时很流行的少林功夫题材,还是失败;最后拍《剑花烟雨江南》,取材最热门的古龙武侠,依旧没有成功。

拍《剑花烟雨江南》之前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罗潍领着程龙去和古龙见面,结果古龙对导演还算满意,对男主角的形象却很不满意,一句酒后真言——“我小说的男主角,是给翟龙、姜大维拍的”,让程龙很受打击。

一来二去,罗潍也对程龙也绝望了,将他外借给袁合平拍《蛇形刁手》、《醉拳》,而这两部影片大火之后,罗潍却没有及时把握机会拉拢程龙,最后嘉禾由何贯昌亲自出面,又是提高片酬又是许诺公司股份,直接将程龙挖走。罗潍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

进入80年代,功夫电影颓势尽显,喜剧电影上位,罗潍也随着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期间,他又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李联杰离开内地赴美国的第一部戏约被他抓在手上。

【求推荐、月票、收藏】(未完待续。

 第231章 父子反目,兄弟阋墙

(前一张的章节序数弄错了,章节标题无法修改,万分抱歉!)

罗潍作品大多跟风,其电影才华或许有限,但眼光确实一流。

程龙虽然不是在罗潍手上被捧红的,但总归是罗潍最先发掘了他。只可惜罗潍空有慧眼而不懂雕琢,在吴思源、袁合平捧红了程龙之后,罗潍又不懂得安抚,每部戏依旧只给程龙几万块,长此以往,程龙对他的感激之心也就变成了不满的怨忿,最终转投嘉禾。

程龙在嘉禾的扶持下,成了亚洲功夫巨星,在功夫喜剧渐渐失去市场后,又凭借《警察故事》转型成功,接连推出的《红番区》更是在北美闯出了名堂,罗潍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重燃斗志,决心要寻找捧出一个能够和程龙分庭抗礼的功夫明星。

李联杰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罗潍的视线。

早在80年代初,李联杰就已经凭借一部《少林寺》红遍华人世界,但他此后的电影道路并不顺利,随后拍的几部电影都不成功,还与香港制片方闹得很不愉快。到来80年代中期,少林小子的形象在银幕上不再吃香,李联杰的影坛事业陷入低谷,不得不远走美国教拳为生。

但毕竟是人的名树的影,罗潍认定李联杰可堪早就,便亲自跑到美国,诚意邀请李联杰出山。

罗潍毕竟是捧红过李小龙,发掘过程龙的大导演,如此放下身段邀请李联杰,让李联杰大为感动。几番商议,罗潍拿出了一个名为《龙在天涯》的时装动作片剧本,这部影片基本就是模仿《红番区》的套路,李联杰终于答应为罗潍开戏。

徐可差不多是与罗潍一起去找李联杰,但《黄飞鸿》的题材属于那种大胆创新的类型,而且又是没落了的古装武侠,为求稳妥,李联杰最终还是选择了《龙在天涯》。

可惜这部《龙在天涯》与当时的港产时装动作片没有太大区别。罗潍的拍摄手法和故事架构都还停留在70年代的水平,观众们自然不买账,香港票房只有300多万,上映不到半月就嘉谊院线撤下,而罗潍寄予厚望的北美市场。根本就没有电影发行商对这部影片感兴趣。

李联杰的电影事业并没有因为这部影片有任何改善。他能否胜任现代动作片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10年前不懂雕琢程龙,10年后面对李联杰,罗潍依旧无能为力。本来计划中拍完《龙在天涯》,还要在接着拍一部《龙行天下》。可《龙在天涯》的惨淡票房直接击碎了罗潍的信心,他对李联杰也不再抱什么希望了。

罗潍与李联杰的关系转冷,另一边却是罗潍的儿子罗大伟和李联杰关系迅速升温。罗大伟和李联杰是在片场认识的,罗大伟认定李联杰前途不可限量,一意和李联杰交好。李联杰因为《龙在天涯》受挫。罗大伟不仅没有离他而去,反而积极地鼓励他振作起来,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比朋友关系还要亲密的好兄弟。

就在这个时候,差点李联杰就做了主角的那部《黄飞鸿》在香港上映,票房大热,还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部影片被很多人视为武侠电影复苏的标识,香港马上掀起了一股抢拍清装功夫片的潮流。

拍这类型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演员。但这种适合拍古装的功夫演员可不好找。

因饰演新版“黄飞鸿”一举成名的赵闻卓一下子身价飙升,关键是有钱也难请到他拍戏。

赵闻卓如今已经成了袁家班的招牌,又和徐可的电影工作室提前签了三部“黄飞鸿”电影的片约,最近又被林宥伦监制的一部新片借走,影片要远赴大陆取景拍摄。

其他电影公司请不到赵闻卓。只能将目光转到可以替代赵闻卓的演员身上,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李联杰。特别是有小道消息传出,当初徐可心中《黄飞鸿》的第一人选是李联杰之后,对李联杰感兴趣的人越发多了起来。

功夫片热潮再起。作为跟风大师的罗潍岂能落后?他马上去找李联杰,商议要拍摄一部清装功夫片。结果却差点让他吐血。

儿子罗大伟摇身一变成了李联杰的经纪人,而李联杰马上就开拍新戏,投资方居然是老对头的嘉禾公司。

原来嘉禾看古装功夫片这么有市场,也想要加入其中分一杯羹,赵闻卓那里因为林宥伦的关系,嘉禾不好撬墙脚,自然就把主意打到了李联杰身上。

罗大伟的母亲刘良华是嘉禾高层,兼任嘉禾大佬邹闻怀的红颜知己,她找到儿子罗大伟,母子二人合作挖起了罗潍的墙角。

刘良华、罗大伟母子二人对李联杰展开轮番劝说,一个“动之以利”,一个“晓之以情”,最后李联杰抹不开脸面,又被嘉禾开出的条件打动,与他称兄道弟的罗大伟签下了十年的经纪合约,同时也与嘉禾签下了两年拍四部戏的合约。

罗潍再一次成了冤大头,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这出父子反目的闹剧才刚刚收场,大家都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了,随想紧接着,罗大伟和李联杰这对好兄弟突然间反目成仇,让事情又起波澜。

李联杰到了香港才知道,嘉禾给他开出的片酬根本谈不上丰厚,他现在拍一部电影的片酬,居然还不到赵闻卓的五分之一,他顿时觉得自己被骗了。

嘉禾方面却不这么觉得,赵闻卓虽然成名比李联杰晚,但现在的人气不是李联杰这个“过气”明星能够相比的,给出这样的片酬已经很合理了,再高就免谈。

合约已经签了,嘉禾方面就以为高枕无忧,这些年嘉禾手上遇到的“刺头”多了,最后也没见哪个能翻得了天。

嘉禾有恃无恐,李联杰却忍不了,怎么说他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美国白宫受到过时任总统尼克松的接见,在大陆还收到过邓爷爷的回信,拿麻袋装影迷来信的日子没过去多久,短短几年的人生低谷还没有将他骨子里的刺头本质磨去。

李联杰不满嘉禾对自己的压榨,双方爆发利益冲突,李联杰原本指望罗大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