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翡翠王 >

第172章

翡翠王-第172章

小说: 翡翠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的人喊了过去。

    到了派出所,林跃说明了情况,将钱包和那把匕首交给了警察局的警察。做完笔录之后,警察感谢的将三个人送出了门。临出门林跃还告诉警察这条街的小偷可能不知这两个,让他们多布置一些警力。警察说他们已经在申请了。

    “你不是警察啊?”

    出了派出所之后,年轻人疑惑的看着林跃。

    “不是,我要是不说自己是警察,周围的人万一被那两个小偷胡搅蛮缠蛊惑了怎么办?到时候所有人都围着我,那两个小偷说肯定会借机逃跑,我必须防患于未然。”

    林跃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

    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古燃。”

    “林跃。”

    林跃笑着伸出手和对方握了握手。

    “我是来参加鉴定大赛的,你呢?也是来参加的?”

    “算是吧。”

    ……

    两个人就这样聊着走向他们刚见面的地方。那劝人还在那里围观,而且好奇心驱使着越来越多的人急了过去。

    刚到那里,就听见里面有个人在说话。

    “你看这碎片,颜色灰青,薄胎厚釉,这肯定是多次施釉的结果,再看这釉面,不太透亮,还有一部分呈乳浊状,这写都是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的特征啊!”

    此言一出,周围一片哗然。

    五大名窑?!

    ( èμ?????????????è???????¨è???????? è???o§????¥? )G!

   

 第一百一十四章 果然有阴谋!

    五大名窑可是代表了宋朝瓷器的最高成就,传世的很少,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五大名窑的瓷器,只能听说哪位大收藏家那里有一件,偷偷的在心里羡慕不已,幻想症而自己哪天又能拥有一件。

    谁也想不到眼前的竟然是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的瓷器。

    于是所有人都往前迈了一步,后面的人更是疯狂的向前挤。

    官窑?

    林跃和年轻人闻言一愣,眼神周偶那个是闪过兴奋的神色。

    珍品瓷器永远是爱好古玩瓷器的人的杀手,即使破碎了也无妨。

    林跃见过官窑的瓷器,他师父贺常和就有一个,是一个笔洗。宋朝的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而他师傅就是这种类型的桃式笔洗。外表为半个桃实形,一段有精致的枝茎,桃叶包绕,造型饱满,风趣且讨人喜欢。

    林跃就很喜欢这个笔洗,一直也想有一个,即使不是笔洗是官窑的瓷器也行。

    很快,林跃就感到疑惑了,随便摔一个瓷器就是官窑的?

    这家传的还真是有些年头了。

    林跃看了看眼前的人群,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很想凑近去看看,但是人数字爱是太多了,根本挤不进去,尤其是听到高是官窑的瓷器,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

    古燃很无奈的摇了摇头,和林跃对视苦笑。

    就在这个时候,拎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了出来。

    “这哪里是什么五大名窑的,我看着就是一个高仿品,官窑的瓷器表面有开片,俗称蟹爪纹,你看这个就没有,怎么可能是官窑的,所以这就是一个高仿品。”

    语气中很确定。

    这句话让周围一些懂行的人不住的点头,这个人说的不错。

    这句话也让周围的脚步停了下来,看来事情有转机,不一定是官窑的瓷器啊。于是都认真的听了起来。

    刚开始说话的人开始不服气了,说道:“谁说官窑的一定有开片啊,虽然很多有但是有的就没有,不能一概而乱,眼前的这个很可能就是官窑。”

    此时的语气已经么了那种肯定。

    第二个人立即反驳道:“你说的没错,但是另一个地方你就无话可说了吧,官窑瓷器胎土淘洗精细,胎质细腻,胎有厚薄之分,因为其胎的含铁量高,故器物口沿釉薄处与足端无釉处分别呈现黄褐色和赭黑色,俗称‘紫口铁足’,你看看这个就没有吧,所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官窑,而是一个高仿的瓷器!”

    闻言周围的人立刻有人发出叫好声,这一行崇拜的就是知识渊博眼力毒辣的人。

    林跃猜想此刻第一个说话的人的脸色一定很难看,第二个人说的没错,官窑瓷器确实有“紫口铁足”,他在他师父那个桃式笔洗上见过,很明显但是很自然。

    确定那打破的瓷器不是官窑的而是一个高仿的后,周围的人一阵失望。如果是官窑的他们肯定会花大钱买下来,但是现在却是高仿的,屁价钱也不值。

    人群渐渐散去,很多人都去看了一下哪里的瓷片,做最后的尝试,但是最后都是失望摇摇头离开了。

    一场闹剧,不少人都耽误了自己寻找好宝贝。

    就在人群散开的稀稀拉拉的时候,突然有几个人,喊道:

    “我的钱包呢?!”

    “我的钱包!我的也没了!”

    “我的也没了!”

    ……

    至少有七八个都在喊,他们的惊叫让周围的人一恐慌,急忙去检查自己跌钱包是否还在,确定还在后立刻松了口气。

    那几个少了钱包的人立刻用一种杀人的眼神看着周围的人,似乎每个人都是他们值得怀疑的对象。

    在那几个人喊钱包少了的时候,林跃特地的注意了在地上捡拾碎片的事主和他旁边的另外一个人,他觉得这一切都像是一场计划严密的阴谋。

    果然,在那几个个丢钱包的人喊叫的时候,林跃注意到那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似乎是阴谋得逞的笑,但他们的脸上还能看到一丝失望的神色。

    而那个看起来老实忠厚的摔掉瓷瓶的人此刻看起来没了那股朴实的忠厚气质,很像一个老谋深算的人。

    果然有阴谋!

    林跃嘴角挂起一丝冷笑。

    如果他猜得没错,那个和事主在一起的人就是那个说这碎瓷器是五大名窑官窑的人。

    “这条街的小偷还真多啊,我们弄进去俩,现在就燃油七八个人丢钱包,如果在多呆一会,恐怕所有人的钱包都会被偷的。”

    古燃嫣然没有林跃怀疑的这么多。

    “你现在有事吗?”

    林跃问道。

    “没事,我今天就是来逛逛的,你问着干什么?”

    古燃疑惑的问道。

    “一起去看看看看那些碎瓷片吧,我挺好奇的。”

    古燃同意了林跃的提议,两人走向那两个人。

    “等一下,我能看看碎瓷片吗?”

    事主和第一个说话的打扮的很得体的中年人两个人同时抬起了头,疑惑的看向林跃。

    “看瓷片?你想要?”

    事主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是一种朴素的厚道的人在绝望的时候看到希望时的眼神。

    林跃看到这个眼神一愣。

    难道自己猜错了?

    还是这个人演技太高了?

    林跃突然觉得这件事不能早下结论。

    “我只是看看如果看上了眼我就会买下来,这位老兄,刚才听你讲也是行里人。”

    林跃朝向那个中年人问道。

    为了确定事主身边的到底是不是只一个说话的人,他有必要听听对方的声音。

    中年人苦笑一声道:“是行里人,不过被人笑话了,早知道就不张口说大话了。”

    果然是第一个人的声音。

    林跃觉得走一步看一步,任何人和事都值得怀疑,但是任何事和人同样也都是真的。这就是辩证怀疑的看待问题。

    “别人怎么可能笑话您呢,大家都是同行,长长见识码,您不说也不会长见识不是。”

    林跃安慰道。

    “也对。”

    中年人笑道。

    林跃捡起地上的碎瓷片看了起来,此刻那个中年人并没有离开的意思。一旁古燃也捡起了瓷片看了起来。

    瓷片入手林跃就感到一丝奇异的感觉。

    瓷片很轻,很薄,比平常的碎片薄的很多,而且轻的很多,手上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怎么会这样?

    难道太粗制滥造?这样的瓷器就算是一个外行人也不会认为是五大名窑的啊!

    林跃心中很是疑惑,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而一旁的古燃也皱起了眉头,看来也碰到了和林跃一样的问题,他心中也很疑惑。G!

   

 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窑!!!

    林跃又拿了一个瓷器碎片感觉了一下,依旧很轻。

    看来不是做工问题导致的厚薄不均匀,而是这件瓷器整体就很轻盈。

    他略微的估算了一下,如果是整件瓷器,眼前的瓷器要比同样式的瓷器重量要小一半。

    看到林跃和古燃两人同时皱起了眉头,事主和中年人不由的闪过一阵失望。

    看来这条街地高手真是不少,两个年轻人也没法骗得了。

    林跃仔细的观察了手中的瓷片。

    颜色鲜艳,是一种天青色,煞是好看。釉质晶莹,表面的釉可以映照出人的影子,就像玻璃一样,很是清晰。而且这碎瓷片让人拿着就不想放下,把玩的越久越是喜爱。

    这种感觉引起了林跃极大的好奇心,这绝对不是仿品瓷器能达到的效果,除非做瓷器的是刘寒,其他人林跃还真没见过能做到这种程度的。

    他还观察到瓷片的表面有很多烧制的出来的天然纹路,很细很小。

    这种纹路不应该是现在人工仿造能烧出来的。

    这是什么瓷器的特征?

    林跃陷入了沉思,这种瓷器的特征他还真没见过,似乎连听说都没听说。

    如果是造假肯定有所依据,但是眼前的瓷器的特征太明显了,明显的让人纳闷。现在有两种结论,一个说是五大名窑官窑的,林跃非常肯定眼前的瓷器不是官窑的。还有一种说是高仿的,但是如果是高仿的那这个作假的人就真是太厉害了。

    “你这件瓷器是从哪得到的?”

    林跃抬头问道,他觉得眼前的瓷器不简单,既然看不出就从事主口中得知一些关于瓷器的信息,说不定能锁定瓷器的年代。

    “这是我家祖传的。”

    事主哭丧着脸说道,看起来还在为瓷器的破碎而感到痛心。

    “祖传?你祖上有没有说这件瓷器是什么时候的?”

    林跃问道。

    听到高林跃额话,制住一愣,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他们说年代很远了,好像是宋朝传下来的。”

    “南宋还是北宋?”

    林跃进一步逼问道。

    事主闻言嗫嚅了半天没说出来,眼神偷偷的看向一旁还未走的中年人。

    这个动作完全落到了林跃的视线里。

    “这位兄弟看来也是好瓷器的人,说实话,我刚才看着觉得是北宋的,五大名窑的可能性很大,即使不是官窑,也可能是其他的名窑。”

    中年人感受到事主的眼神,立刻说道。

    “对,我爷爷也是这么说的,北宋的五大名窑。”

    事主急忙说道。

    宋朝,五大名窑?

    林跃眉头再次皱了起来,这根本不是什么五大名窑的瓷器!这点他很肯定,因为他早已经将五大名窑的瓷器的特征完全记住了,而眼前的瓷器的特征不属于五大名窑的任何一个。

    但是中年人却给了林跃一个启示,宋朝。

    眼前的瓷器碎片很符合宋朝瓷器的特征,而且还是北宋。

    “这根本不是什么五大名窑的瓷器。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且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官窑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同时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眼前的瓷器这些特征都没有,所以绝对不是五大名窑,我也觉得是高仿,而且是臆造的。”

    一旁的古燃一口气将五大名窑瓷器的特征全都简练的说了出来,让中年人和事主听得目瞪口呆。

    妈的,出门忘记烧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