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抗战虎贲 >

第282章

抗战虎贲-第282章

小说: 抗战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他们还配备了相当数量的155MM与230MM的大口径重炮。”
    “这样啊。”张兴汉若有所思的望了望四周,往前走了几步,忽然道:“看来我们得想办法加强我们的炮兵实力了。”
    “总座的意思是扩充炮兵部队?”高初不解的问道。
    张兴汉摇了摇头道:“不,我们的炮兵规模可不小,像鸡西这么个小地方,一家伙部署两个重炮团,已经是相当不少了。
    我们现在所需要提高的是火炮的姓能,而不是数量,也就是质的提升。”
    “总座意思是说,给炮兵部队换装新式先进火炮?”高初眼前一亮道。
    “嗯,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给我们的炮兵部队换成更加先进,威力更大的火炮,以提高我们炮兵部队的实力。
    确保将来可能和老毛子的冲突炮战中,不占下风。”张兴汉点头东岸。
    “那可就太好了,论坦克和装甲车与飞机,老毛子现在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但要是论这炮火,我们与信仰大炮主义的苏军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
    毕竟我们面对只是他们的一支远东军区部队,而不是整个苏联的全部苏军。”高初道。
    “老毛子现在国内局势也不太稳定,加上欧洲眼下风起云涌的,吃过我们两次大亏后,他们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我想是不可能再对我们发起以往那样的大规模进攻。
    或许,当时机成熟,机会来临时,老毛子会组织一场规模远胜以往的大型进攻。
    无论这一天会不会到来,什么时候到来,我们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将来在战争来临时措手不及。”张兴汉道。
    高初和蒋百里等人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两天后,一批新式火炮经铁路线被运输到了鸡西县城。
    蒋百里已经先行一步返回由林,坐镇总司令部去了,张兴汉有高初等人相陪,接下来继续对满洲里等地驻军进行巡视。
    鸡西县城的火车站站台上,高初望着那火车上拉着的陌生火炮,上前看了看,一头雾水的转过头来看了看张兴汉问道:“总座,这是什么火炮,怎么这么多的炮管子?好像是打铁炮的铁炮管一样。”
    张兴汉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口道:“这是一款多管自走火箭炮。”
    “自走火箭炮?”高初闻言一脸吃惊。
    “对,就是自走火箭筒,它有着出色的机动越野能力。”张兴汉点了点头道:“它的正式型号是BM…13,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132mm的口径?一次姓可同时发射十六发?!”高初嘴巴张的老大,一脸吃惊。
    “是的,怎么样,这样大的口径比我们的105MM主力型号榴弹炮和老毛子的122火箭炮还要大吧?”张兴汉嘴里叼着烟露出笑容道。
    “大,绝对大!”高初头点的如小鸡啄米一般,道:“尤其是它这射速啊,不到十秒中,一门火炮,发射16发炮弹,这火力程度得有多么密集。
    一门相当于其他火炮的十六门,射速也是极其惊人,如果我们能够装备一个营的这种自走火箭炮,那所具备的威力绝对要超过我们现有的两个105mm榴弹炮团了!”
    “是的,它就是一款用来以大规模齐射的强大火力压制敌人,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火箭炮。
    是打击敌人大规模集群进攻与一些简单防御工事的大杀器。
    只要北满的东线防线各部队能够配备超过三百门这款自走火箭炮,光凭借炮兵火力就足以把对岸的老毛子全部给我轰上天了。”张兴汉点头道。
    “那总座的意思是打算给我东线各部队装备三百门火箭炮?”高初十分激动,一门就相当于普通火炮的十六门,三百门可不就是相当于四千八百门火炮嘛。
    而且这款炮的口径已经达到惊人的132MM了。
    还有一个好的优点,那就是它可以被卡车装载,迅速的机动,可以快速支援战场上任何地点,并灵活的躲避敌人可能的报复打击。
    四千八百门的超快射速火炮,加上自己防守部队原先的炮兵部队,自己的北满部队,光是这东线边境线就几乎配备了七八千门大大小小的火炮,一想到这,高初心中就忍不住一阵窃喜。
    不料张兴汉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道:“你想的挺美,知道这火炮有多贵吗?三个月,一个月给你们一百门!”
    不是张兴汉有意如此,实在是这喀秋莎火箭炮与XXI潜艇,B…17飞行堡垒轰炸机都属于划时代的产物。
    价格奇贵,张兴汉的杀敌值所剩不多了,总得要留一些预备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战争吧?
    所以,是完全靠着蛟龙特遣队这次歼灭曰军一个舰队换来的杀敌值在分批生产这种喀(ka)秋莎火箭炮。
    “哦。”高初有点小小的失望,不过还是欣喜不已道:“一百门就一百门吧,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我说高初,你小子可别给老子发牢搔,这BM…13火箭炮我们东北边防军你的北满边防部队可是首批列装部队,蝎子拉屎独一份。
    其他部队,就连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第2集团军都没有配备。
    老子给你绝对优先,就是为了帮助应对你们这边可能会随时面临老毛子的炮火压力。”张兴汉没好气的喝道。
    高初当即挠了挠头,憨笑道:“咱就说嘛,总座还是对咱最好谁叫咱是总座的老部下呢。”
    见张兴汉抬脚想踢自己,高初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对了,总座,这玩意有没有个咱们中文名字啊,这又是数字又是西洋文的,不好记,叫着还别嘴!”
    “有的,它的中文名叫作喀(ka)秋莎火箭炮。”张兴汉道。
    “喀秋莎?这名字咋跟个娘们似地?”高初有些意外。
    “行了,别这么多废话了,赶快让部队卸货,完事,跟我去满洲里和海拉尔巡查一下。
    那边全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比东线要容易被敌人突破的多,危险更大。”张兴汉故作不耐烦的摆手道。
    高初收起笑容,当即挺身立正道:“是!”
    张兴汉又在鸡西呆了两天,帮助炮兵部队研究学习怎么使用喀秋莎,虽然炮不一样,口径也不同,但火炮这玩意,万法不离其宗,两天的时间后,炮兵部队的官兵们都已经能够勉强使用了,算是基本掌握了。
    反正炮弹有的是,让他们尽可尽情的去实弹训练便是,不怕练不会。
    搞定了喀秋莎火箭后,张兴汉便在高初等人的陪同下乘火车返回佳木斯,自佳木斯军用机场登上了一架C…47运输机,直飞呼伦贝尔大草原海拉尔而去。
    PS:第三更了,明天就要练车,考试,如果没有更新的话,会后天一万五更补偿的,当然我会尽可能的让它有更新的。(未完待续。)


考试刚回来,更新预告
刚回来,在县城呆了两天,总算不负众望,把最难的科目二给攻下啦,好了接下来俺就有大把时间,也可放心码字了。
    这个月最初的十八万字目标是不会丢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会尽最大努力爆发更新,补偿这几天断更的!
    折腾了两天很累,待会去洗个澡好好休息构思下情节,晚上五点开始更新,到十二点能写多少算多少。(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三章:巡视边防
    由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特殊地理环境,所以东北边防军在这里的驻军多以坦克装甲车部队,装甲机械化步兵师为主。
    众所周知,满洲里边境线上都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古时候这里是骑兵的天堂战场。
    如今随着现代化战争的发展,骑兵已经基本上退出战争舞台,坦克、装甲车取而代之。
    与东北边防军对峙的是虎视眈眈苏军,经过上两次摩擦连续吃亏后,苏军在远东,尤其是满洲里方向开始加大其坦克装甲部队的部署,因此要想守住满洲里防线,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才行。
    张兴汉这次前来巡视北满防线,是因为这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采取守势。
    所以,有必要实地巡视考察一番,以便作出最好的防备力量评估,从而决定哪里需要加强。
    东北边防军在海拉尔已经修建了一座军用机场,哈尔滨距离海拉尔直线距离是640余公里,张兴汉在高初、郭忠等人的陪同下乘坐飞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机场上空。
    在四架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下,一架C…47运输机率先开始降落。
    海拉尔城防守备司令与驻军第216师师长等一众军官早已经在机场等候多时。
    见张兴汉的座机抵达,纷纷上前敬礼迎接。
    一番寒暄后,张兴汉与高初等人便登上了守军军官们准备好的汽车离开了机场,来到火车站,登上了早已经安排好的火车专列直奔前线最重要的防御要地满洲里而去。
    海拉尔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属于二线防线所在地,真正的一道防线在满洲里,哪里才是边防部队驻防的重中之重。
    火车一路疾行,经过六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抵达满洲里火车站。
    这里的驻军早已经得到消息,车站四周被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警戒。
    下了火车,来到一个坦克团驻地,高初介绍道:“总座,我们在满洲里一共部署有两个坦克团,两百辆四号坦克,外加一个高射炮防空营和四个机械化步兵团。”
    见张兴汉点了点头,高初顿了顿继续道:“在满洲里后方一直到海拉尔的铁路沿线,我们还有三个机械化步兵团,三个防空团共计九个营。
    而海拉尔还有一百五十辆坦克和七个机械化步兵营以及城防守备部队两个团。
    总兵力约五万人左右。”
    “作为首批防御部队,坦克战车的数量与步兵和防空部队都足够了,这些兵力即使不能读力击退敌人的大规模进攻。
    那也足以坚守到我们大后方的援军到来了。”张兴汉的话引起在场众人的点头。
    “但是……”张兴汉话锋一转眉头紧蹙。
    “但是什么?”高初疑惑的看着他。
    “但是,我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张兴汉眉头紧蹙陷入了沉思之中。
    “少了点什么?”高初纳闷的挠了挠头”“总座的意思是什么呢?”
    忽然,张兴汉一拍双手,道:“我想起来了,我们在海拉尔缺少一支空中力量。”
    “空军?”高初不解的道:“总座,我们在齐齐哈尔部署了一个战斗机大队与一个轰炸机大队,一旦满洲里开战,它们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来增援,难道还缺少空军吗?”
    张兴汉摇了摇头道:“作为对付敌人的空军进攻,这两个战斗机与轰炸机大队是足以应对。
    但我所说的不是来自空军的威胁,空军一直都不是苏军的强项,而且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上,敌人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他们那数量惊人,价格低廉的坦克战车洪流。
    我军坦克虽然姓能出众,但数量上肯定是撵不上苏军的,所以我们需要一批能够克制敌军地面装甲洪流的空中力量。”
    高初恍然大悟道:“总座说的莫非是我们空军所装备的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
    “对,这是一款对地攻击,尤其是对付敌人的地面坦克装甲部队的利器,是他们最大的克星和威胁。”张兴汉有些兴奋的道:“如果能够在海拉尔部署一支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部队。
    一旦满洲里遭到敌人地面钢铁洪流的进攻,它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起飞,给予我方地面防御部队以超强的火力支援,对敌人发起迅猛的空中打击,
    从而遏制敌人的进攻。”
    “嗯,总座言之有理。”高初点头道:“可是,现在我们空军主力都部署到了高丽与南满、关外和西北地区了,略有不足啊!”
    张兴汉点了点头道:“这个,我会想办法尽快解决的,行了召集各连级以上的军官,我要给他们讲话!”
    “是。”高初点头敬礼道:“我马上派人去安排。”
    ……………………
    两天后,吉林城军用机场。
    一百五十架崭新的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整齐的排列在停机坪上,在飞机的周围,数以百计的地勤人员正在对飞机进行加油以及起飞前的最后检查。
    这是张兴汉刚刚生产出来的斯图卡轰炸机,它们将会被部署到呼伦贝尔边境,用以对付苏军的钢铁洪流。
    如今的东北边防军的空军飞行员人数已经超过了五千人,其中一线飞行员两千多名,见习期与后备飞行员三千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