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 >

第8章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第8章

小说: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迁在铁门前站定脚步,难以置信地四下张望,除了那个高台上孤独的身影,真的再无一兵一卒。……

  ……

  ……伴着话音,一个高大的身影缓缓步出铁门,从头到脚的铁盔重甲如墨石如黑夜,连最眩目的阳光也在他的身上失去了力量,只能在沙地上投下整片的阴影。

  (本部分为新浪VIP,且尚未出版,从略。)

  同样的孤身犯险,同样的黑色幽默,同样的请君入瓮,同样的步步为营,同样的险中求胜。我所熟悉的一切元素陡然在这一段文字中汇聚,却又以一种完全陌生的组合方式呈现在我眼前,这一刻,文字不再是躺在纸面上的一团死寂,而是活跃起来,形成一系列流畅衔接的立体画面,进而凝聚成一个酣畅淋漓的长镜头,成为一场剑拔弩张的独立戏码。场景看起来是那样真实,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工作如常。我仿佛身临其境,就像走进了文字当中,站在李元芳和王迁之间,能够看到横亘的黑色木墙和笨重的玄铁大门,听到苍穹之上盘旋秃鹫的悲鸣,嗅到马尸散发出来的恶臭,触到弓箭、钢刀、佩剑和甲胄的冷冽,甚至尝到李元芳涌向喉头的阵阵腥咸。芳芳在描述这个场景时,将大部分笔墨用在了动作和对白的设计上,动作和对白看似简单,却是人格化的,而只有当人的动作对白与个性、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和对白,才能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并使人物形象富有活力,才能避免枯燥无味的陈述对戏剧效果的削弱。可以想见,李元芳孤身一人返回伊柏泰,必定是孤注一掷,然而,要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救出孩子,又必须让对方相信自己确实拥有谈判的筹码。这时候,他纵然有千般顾虑万般不舍,也只能以至冷至刚的外表来直面对手。因此,此时此地的对白应当是犀利的,动作应当是利落的。这个场面是从客观角度写的,芳芳并没有深入到李元芳的思想活动中去,读者能够看到的也仅仅是他的动作和对白而已。然而,带有确定意义的动作和对白却清晰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直截强硬又略带嘲讽的动作对白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李元芳的决绝态度,不禁替他担忧,为他叫好,赞其行而怜其心。显然,这一次是文字创造了全新的镜头。

  镜头是由眼入心的,以抓人眼球占得先机;文字是由心入眼的,凭引发共鸣取得后发优势。就像对于歌曲来说,虽然音乐电视的形式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能在第一时间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但是闭起眼睛倾听却能使歌曲产生深入肺腑的感染力,并使听者接收到心灵摄制的图像。但是,并非所有的文字都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这取决于作者创作水平达到的高度,对于一开始就受到镜头强大冲击的所谓衍生型文字来说,情况更是如此。这时候,作者如要摆脱影响,寻求突破,必须最大限度地遏制“衍生型”的思维定势,而后再从文学技巧上探寻新的创作空间,只有在心理上首先独立,作品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孙武之后

  2010年6月25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孙武之后系列评论之——像还是不像
像还是不像

  ——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

  我在阅读《九连环》的过程中,时常就某些问题与芳芳进行简单的交流。芳芳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像还是不像?即她笔下的李元芳像不像屏幕上的李元芳。我总是很肯定地回答:像!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读小学时的一堂写作课。那天,老师和孩子们在草地上围成一圈,抬头仰望天上的白云。老师问:“大家说,这白云像什么呀?”“像棉絮。”孩子们异口同声。“谁能说说为什么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白云的形状与棉桃有很高的相似度,有的说白云中间厚边缘薄活像自己床上的被窝,有的甚至感受到了白云的轻薄暖和,……“你说说,为什么像?”老师到底发现了一个沉默的男孩。男孩有些局促却又极为郑重:“我就觉得像!”

  当芳芳第一次将“像还是不像”的问题抛给我的时候,我能确信自己就和这个男孩一样,随意而认真地表达着未经思维推理的直观。在我眼里,这个问题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完全依靠直觉便能做出答案,而这种答案偏偏是最真实的,没有掺杂半点矫情自饰的成分。至于“为什么像”,我认为这样的追问没有太多意义,因为像或不像的标准是个体的感性认知。好在芳芳从来没有这么问过我,她只是偶尔发表一下自己以及其他读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对此我不以为意,因为你问的是我的感受,而我的感受告诉我,像!

  虽然老师对男孩的回答报以赞许的目光,但男孩的率性不可能延续太久,因为课后每个孩子都必须交一篇题为《天上的白云》的作文。男孩不能用“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宛如一团团棉絮”应付了事,他不得不为“白云为什么像棉絮”寻找诸多理由,好让字数堆积到看起来像一篇文章。相比之下,我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的话说得次数多了,即使一开始是斩钉截铁,到后来也会变得软弱无力。不是我不相信自己的直觉,而是直觉无法提供让别人相信我的证据。这个问题本身是可以讨论的,当参与讨论的各方对“像还是不像”做出选择之后,自然进入摆事实讲道理的阶段。这时候,我如果冲口便是“我就觉得像”而后再无下文,就和今天上午法庭上那位指着自己鼻子冲法官狂吼“我就是证据”的当事人没什么分别。要同别人进行交流,就需要实实在在的证据!

  原本以为自己缺的不是证据,而是收集整理证据的热情。因为“像还是不像”显然是一个比较性问题,只要将小说中的李元芳与电视剧中的李元芳进行比较,答案似乎立刻就能浮出水面。可是,当我按照这种思路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越发复杂起来。

  首先,比较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的答案是“人物的性格以及来源于人物的故事”。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人物性格是人物塑造的着力点。性格属于人物塑造的内在部分,经由对话、动作、内心表现出来;人物和故事密不可分,给定了人物,就有了故事,故事来源于人物的性格。《九连环》显然遵循了这条属于小说的规则,芳芳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发现了李元芳这个人物,也许正是因为来之不易,才在喜爱和了解的基础上对其性格进行挖掘和延伸,然后围绕性格构思情节,因此塑造的李元芳就显得相对丰满,设计的故事也显得颇为合理。然而,电视剧并不受这条规则的限制。《神探狄仁杰》的核心是故事,案件是故事的主体。它虽然创造了李元芳这个人物,却不愿花大力气塑造其性格,因为李元芳的性格与故事的展开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相反,是案件的逻辑决定了李元芳的每一步行动,他的绝大多数对话、动作是从属于案件的,个人的内心世界对案件来说也不是必要的。试想,如果大人的卫队长是虎敬晖,对案件的展开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也许还能让观众更加专注于故事本身。李元芳并非没有自己的故事,但他的故事相对于整个剧情来说,充其量只能算作“工作简历”。由于“故事”方面缺乏可比性,因此我不得不将视线转移到人物个性上来。

  那么,李元芳的性格是怎样的?这方面的文章不少,其中不乏见解独到分析精辟的佳作,但结论却相对统一,无非是机智、英勇、干练、真诚、坚定、内敛、冷静云云。他的性格相当类型化,但气质却极为独特。文艺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具有李元芳性格的人,他们源源不断地向有意为李元芳编故事的人们提供着素材和范本。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现象:重塑的李元芳大多缺乏个性,故事则往往落入俗套。他们虽然得到了电视剧中的李元芳不曾拥有的属于自己的故事,却失去了电视剧中的李元芳那种与众不同的精气神儿。性格是个性的核心部分,体现个体差异;气质是个性的装饰品,凸显个人魅力。有些人执着地认为李元芳和展昭基本上算作一类人,更有甚者长篇累牍地论证狄仁杰与李元芳的关系无非是《包青天》框架下包拯展昭模式的翻版。他们的洞察力过于迟钝和粗糙,对此我只能作出这样的解释。芳芳的高明之处在于牢牢抓住了李元芳身上那些独有的东西,将其发掘出来并尽可能放大。那些独有的东西是什么呢?比如,他杀人出手狠辣眼神凌厉,却心思细腻,举止风雅,瞳人清澈;比如,他凭刀枪挣得功名,高升之后却不时流露出疲惫和病态。他的气质颠覆了具有这种身份性格之人给人留下的传统印象,但在进行充分的铺垫、合理的诠释之后,却能在创作上独辟蹊径,令读者耳目一新。《九连环》通篇都在为李元芳的气质做着隐性的解释,因为李元芳的气质是反常规的,所以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处处遵循常人的逻辑。逼真不等于真实,逼真的李元芳永远是狄仁杰身边那个令行禁止的卫队长,他不可能撇下大人跑到塞外与女巫谈情说爱,而真实的人拥有七情六欲,也有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这就是我坚持“像”的理由。

  对于以李元芳为主角的小说,我的阅读习惯是像则继续、不像则弃。昨天,我看到了《九连环》的尾声,表明我对此文做到了不离不弃。不可否认,在旷日持久的阅读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烦躁心理。但是,在阅读有关李元芳的文字时我总是逐字逐句且浮想联翩,甚至常常抱怨其篇幅太短。我从内心深处排斥任何“不像”的因素,这种潜意识在李元芳蓄胡子这个小过节上忽然迸发,让我明白原来“外貌”也能让“像”的程度打不少折扣。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我只能接受李元芳“蓄髭”,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蓄须对于长期嘴上没毛的李元芳来讲过于突兀,作为读者的我一时半会儿不能适应。平心而论,蓄须对于33岁的李元芳来说很合时宜,什么年龄就该有什么打扮,40岁的人打扮成20岁的样子反而更加显老。但是,我能想象“蓄须”后李元芳的样子,儒雅和疲惫两个成分将会得到强化,强到盖过一个军人身上的英武之气,从而降低气质中不同成分的对比度,打破个性中矛盾元素的相对平衡。对于李元芳来说,小胡子这种狡猾的造型能进一步展示他的幽默感,提升他的稳健度,无异于在他的个性图谱中再添一抹亮色。我承认,在沙陀碛一役中元气大伤、将用十五年的光阴辅佐乌质勒的李元芳今后以运筹帷幄者身份出现的可能性会更大些,因此芳芳让他蓄须不失为明智之举。也许我的理智早已告诉我,从离开大人那一刻起,这个李元芳就是另外一个人了,只是我的感情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罢了,而胡子恰恰就是这最后一道心理防线。所以,像还是不像,又说不清了。

  我一直在揣测芳芳的心理,她是希望像还是希望不像呢?不可否认,虽然《九连环》的读者群中有许多人是没看过电视剧的,但我相信更多的人是看了电视剧后冲着李元芳去的。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小说作者,她理所当然地要以塑造原创性人物为己任,毕竟创作不是模仿;而作为一个聪明的网络写手,她必须取悦读者、满足读者的期待心理,毋论读者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连小孩子都常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挂在嘴边,“像还是不像”的问题即便不能以“觉得”作为衡量尺度,但也不会产生标准答案。其实,引出了这个问题,不就是一种成功吗?
  作者题外话:大家觉得,李元芳像还是不像呢?嘿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nancy的评——舍不得离去
舍不得离去…再见幽兰

  再见了,狄公;再见了,元芳。一切仿佛都定格在狄仁杰和李元芳分别之时,两个孤独的背影,从此阴阳两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脑海中这些画面一一浮现,这两个人真的让我舍不得,放不下。

  狄仁杰的故事终于结束了,但我却是依依不舍,意犹未尽。脑子里挥之不去的仍是狄公的坚定沉稳,李元芳的侠肝义胆。人终有一死,即便如狄公那般睿智清明。所有的荣耀,繁华,溶进平淡的岁月最后化为一片尘埃,惟有正义和真情恒久远,永流传。

  最早迷上狄仁杰,是看了高罗佩的狄公断案传奇,从此狄公睿智,果敢,公正,英明的形象深入内心。但狄公的感情生活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