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树宗 >

第170章

树宗-第170章

小说: 树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春节。
    跟人类接触多了的动物们,也开始跟人类过起了春节。
    阿姆托镇大榕树下,无数的国内外游客在这里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其中有十几个人特别的醒目,慈眉善目,服装怪异,脸上还涂了一些神秘图文,有的手持小杖,有的手持仪盘,有一种神秘之感。
    这十几个人其实是欧洲北欧神话传承的宗教人员,他们来到这里已经有2个月了,一直吃喝睡都在榕树旁边的旅馆,对大榕树非常的虔诚,口中不断唠叨‘世界树、小精灵’什么的。
    前段时间青木听到他们这话时,差点没笑岔气,居然把大榕树当成了世界树,而对正宗的视而不见。
    阿姆托镇热热闹闹,而军事基地里面的气氛一点都不输于阿姆托镇。
    在大广场下,齐齐摆了无数桌凳,各种丰富的美味菜肴被搬上桌来。
    除了军队、研究所成员之外,还有不少的动物。豹子金雕等自然是少不了,而那些狂热宗教使者所盼望的两只小精灵也来到了这里,此时正纠缠着欲哭无泪的小火大姐大。
    团年饭的现场可以说是热闹一片。
    不过青木没有参加,只是感受一下,就埋头做研究。
    一个月之后,生机的量化标准还有分析工具已经成功的做了出来,而且还做出了生机分类测量模型用于区分植物、动物。
    研究出来之后,青木就迫不及待地套用到了所有元气树当中去。
    很快地,每一棵元气树每天的生机收集量就被青木测了上来。
    第一代元气树,分国内国外,山谷中第一代元气树的生机收集量每天2卡拉,其中动物反馈0。8卡拉,植物反馈1。2卡拉,每天自身消耗量(促进生长之类的)0。2卡拉。
    国外三棵,澳大利亚每天收集1卡拉,自身消耗0。1卡拉。而沙特阿拉伯联盟、南非联盟两棵,基本上每天收集0。2卡拉,消耗0。2卡拉。根据分析工具的分析,基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植物动物数量质量上都比不上中国这边。
    第二代子树,每棵元气树基本持平,每天收集生机量4卡拉,消耗0。2卡拉,植物反馈量约占70%。
    第三代子树,在国内,每天平均收集3卡拉,消耗0。3卡拉。
    原因是属于初生期,且城市覆盖率大,植被覆盖率小,被元气刺激进化的动植物比第二代要少,生长消耗较大。而且被移植到燕京的元气树生机收集量更加少,消耗量更加大。
    这些都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但是当青木查到国外的三代元气树时,发现了一个诡异情况。
    美国、欧盟、俄罗斯三棵元气树的生机收集量跟中国燕京、太平洋差不多,但是……它们的消耗量却高得离谱。
    每天收集的生机量为2。5卡拉,但是消耗量竟然有1。6卡拉,比燕京的0。4卡拉要多3倍!!
    “怎么回事,怎么会消耗那么多的?”
    青木很庆幸自己推导出了生机的测量模型还有衡量标准,不然就真很难发现这里的情况。
    不过青木也非常好奇,看它们的腰粗还有树高都和燕京、太平洋的差不多,这些生机都消耗到什么地方去呢?
    青木用了分析工具,没有发现任何漏洞。
    ……
    俄罗斯莫斯科,胜利广场。
    此时正值冬春交际,寒风呼啸,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
    寒冷、昏暗,这是莫斯科这时的写照。
    不过,唯一不能掩盖的就是这广场中央那棵高达一百一十多米的参天大树。树根如盘龙,树干似顶天。
    尽管时值寒冬,但这棵树依旧苍翠碧绿、活力四射。
    无数的白雪不断落到树叶树枝上,但奇怪的是,没过多久这些雪就会融化为水落到地面。
    而在这棵参天巨木的树顶上,一个巨大的光球高高挂着,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给这昏暗的广场带来光明。
    这是一棵元气树,让无数莫斯科人狂热的元气树。
    就在这元气树的雄伟英姿下,旁边的那座高达114米的胜利女神纪念碑则显得有点黯然失色了。
    尽管此时天色不是很好,但仍然有不少的人前来这里,瞻仰元气树以及纪念碑。
    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最为奇怪的,如果有人特意的去记的话,肯定会发现这个人已经连续好三十多天出现在这广场里了,而且是风雨无阻。
    如果是本地居民,不可能天天来,不腻么?
    如果是游客,也不可能天天来,闲着蛋疼么?
    不过他的行迹掩藏得很好,以至于那些保护着元气树的卫兵都没有发现他的诡异行为。(未完待续。)


第250章 宇宙信号传输(第一章)
    寒风呼啸,冰雪飞舞。
    瓦鲁耶夫站在胜利广场元气树下,看着这棵给自己人生带来巨变的树木,眼色莫名。
    仿佛感觉到了身体寒冷,瓦鲁耶夫不自觉地紧了紧身上的衣物,另外一只手则用力地握着一个圆形的东西。
    这个东西外表古朴,像个古董,是金非金,是玉非玉,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瓦鲁耶夫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是从神使给自己时候那种郑重的表情,就知道它非常重要。每当自己带着它靠近那棵元气树100米范围内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这个圆形东西开始变热,并且有一种心脏跳动的感觉。
    夜色逐渐降临,瓦鲁耶夫不敢再在这广场里逗留,白天在这里溜达还合理,但是到了夜晚的话,肯定会引起元气树卫兵们的怀疑。
    紧了紧手中的圆球,瓦鲁耶夫看了看元气树,踏步回去了。
    “伟大的元气之神,我们将奉献我们心身,一生信奉于您,神伟如您,请赐予我们……”
    旁边传来了一阵阵虔诚的祈祷声。
    瓦鲁耶夫看了一眼他们,那是十几个一脸虔诚民众,大多数都上了年纪。这些人是这几天才过来的,听说是一个新成立的元气神教,教义是信奉元气之神,认为世界末曰在未来必定来临,而元气之神将会成为拯救人类的神明。。
    瓦鲁耶夫思虑了一下,转身钻入风雪中。
    夜幕降临,瓦鲁耶夫在商店中买了几个面包还有一大瓶牛奶,然后回到自己的家。
    瓦鲁耶夫的家就在胜利广场不远,所以他很快就回到了。将冰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和牛奶热了一下之后,就坐在床上啃了起来。
    房间依旧寒冷,就像他的心……
    瓦鲁耶夫啃着粗糙的面包,苍凉的目光却看着墙上挂着的那副宽大的全家福,有两位老人、妻子、三个小孩,照片上的人笑得都非常开朗。
    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瓦鲁耶夫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悲惨的一天,到现在,瓦鲁耶夫仍然不断在做着噩梦,不断梦到妻子、孩子、老父母还有那一道血腥的影子,以及自己那无力、歇斯底里的身影。
    瓦鲁耶夫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渡过这一段时光。
    心如死灰?
    复仇的信念?
    瓦鲁耶夫忍不住又握了握那个圆球,虽然它冰冷无比,但仿佛能够给到瓦鲁耶夫新生的力量。
    瓦鲁耶夫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想到了那个威武的神使、神秘的祭坛、还有新生的奇迹,以及……那些狂热的信徒。
    “铃铃铃!!”这时,房间里的电话响了。
    瓦鲁耶夫将圆球放回了胸口,接起了电话。
    “你的动作太慢了,抓紧找个理由……”对面的声音显得有点金属,应该不是真实的声音。
    瓦鲁耶夫听完之后,应了一声‘好’就挂掉了电话。
    转头看了床头上的那张宣传单,陷入沉思。
    那张传单上面赫然印刷着‘信元气神,获新生’等字样。
    第二天,瓦鲁耶夫就加入了元气神教,并主动恳求加入元气树的祈祷行列。
    进入之后,发现了这个组织也有专门的宣传组,不间断为新人灌输元气神多伟大,它‘降临’之后自己多么幸福,信仰之后能有什么好处之类的东西。并且还有一些人在说自己的亲身经历,颂扬元气树的美好。
    对此,瓦鲁耶夫则是心里不屑,还好他的掩饰能力还挺强的,没有人发现他的不对。
    第三天,瓦鲁耶夫就跟随这大队伍,来到元气树保护区外,对元气树祈祷。
    感受着那胸口处圆球的快速变热,瓦鲁耶夫那一直沉寂的心终于有了浮动。
    与俄罗斯相同的是,美国、欧盟等国家,都有着一个带着相同圆球的人不断活跃在元气树周边……
    青木依旧不断在查生机奇怪消耗的原因,但是没有查到任何的结果。
    青木不知道的是,如果他转换了调查方向的话,也许会有收获。当然也有可能调查不出问题,因为黄色晶体怪物此时已经开始向远方的主人求助了。
    在地球地底的某一处,存在着一个诡异的泡泡空间,四周不是固体,不是液体,反而有点像果冻。这个空间充满了野蛮与科技气息,两种相互矛盾的风格在这里竟然能够和谐的柔和在一起,完美、神秘、大气。
    里面有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仪器。
    最引人注意的是,在空间的中间部位,有一根一人合抱粗的正八角金属墩,金属墩高1米,金属墩上面是一个足球大小的菱形晶体,而在晶体旁边则是一个碗大的凹槽。
    惊奇的是,这整个空间好像并不是固定地方的,而是不断在地底移动。诡异的是,它的移动没有丝毫破坏地底的岩石、泥土。
    此时,一只虚幻的吉娃娃犬突然出现在这个空间的其中一个平台中,它的出现非常突然,而且并不是实体。
    只见它从平台中悠然地走了下来,伸出其中一直爪子,按到了金属墩上面的菱形晶体上,随后菱形晶体周围悬浮起了一副3D影像。
    影像中,是一幅从太空俯瞰星球的图像,这是一个水蓝色星球,然后星球逐渐放大,然后就是白云、海洋、陆地。
    图像不断放大,山林、城市逐渐显现轮廓,然后是山谷,9颗光球浮在山谷上空。
    继续拉近,中间最大的那颗光球下面是一棵白色大树,随后在图像上不断显现这棵大树的各项数据。
    图像变幻,从地球的历史、现在状况、及科技水平、各大势力,各方面资料都不断出现在图像中,而中国、非洲的情况着重讲述。不过这些资料都优点粗略,不知道是能力问题,还是压根就不放在心上。
    图像再次变幻,就是欧盟的纳罕神教情况,以及这段时间事情的进展。
    这些图像一一变幻,最后全部图像一缩,缩小成了一个指甲大小的球体,随后菱形晶体中一阵光芒闪现,一层厚厚的黑色虚实物质将这个球体严严实实包裹起来。
    随后,这个新形成的黑色球体慢慢移动到金属墩上面的碗大凹槽上。只见空间的颜色变幻,一种沉敛但又狂暴的能量在空间中回荡。
    一阵白光出现在凹槽中,黑色球体不断变换虚实,10秒钟之后,凹槽中白光散尽,黑色球体不见了。
    就在黑色球体消失的那一刻,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国的最机密探测系统纷纷检测到了一股空间信号震荡,但随后又消失不见了。而中国,得益于前几年的技术交换,也建立了这一种最新的空间监测系统,也发现了这个情况。
    这种监测系统是空间探测器的雏形,是为了未来太空计划探测空间虫洞而建立的,不过目前的技术还处于初生阶段,属于不成熟技术。
    空间虫洞的存在,已经由外星人那里获得了相关资料,空间虫洞确实存在。
    虽然监测到了这空间波动,但是毕竟是属于未来科学中的技术,所以所有国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并不是很重视,只是把这消息上报给元首,然后保存到机密文件,存档。
    青木依旧在探查生机消耗异常的原因,不过仍然没有什么进展。
    美国太空计划实施到现在,终于取得了进展。
    外星人技术因为太过于先进,起码先进了上万年,所以在技术学习上,难度非常大。
    一路磕磕碰碰,终于学到了外星人技术中的皮毛,制造成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宇宙飞船。(未完待续。)


第251章 欧盟乱了(第二章)
    美国是全世界太空技术研究最成熟最先进的国家。
    从20世纪50年代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美苏冷战在到现在,美国的太空技术就一直领先全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发射了不少的太空探测器,在1977年的时候发射的旅行者号速度达到了m/s,克服了宇宙第三速度。据称美国官方称,它已经在2012年脱离了太阳系,飞往银河系中心。(2025年能源耗尽,挂掉了。)
    而宇宙飞船的代表就是阿波罗,那个第一个载人登陆月球,并创造‘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的辉煌名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