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276章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276章

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淮路与江浙路都参预进来。结果朝廷硬是没有花一分钱,就将这件事办好。

有了多余的钱,石坚也没有将它们留给自己,也是花在这些蕃子身上。只要同意了解散,他不但派人带他们安排,还为他们购置了新衣服,同时还送他们一些临时过渡的费用。这样一来,这些蕃子一点怨言也没有了,开开心心地上路。

这种情形让山遇惟永一个劲地笑骂石坚,这是哄死人不偿命。

山遇惟永真的没有生气,因为他得知逃到辽国的那些难民就没有这么好的下场,有许多变成了上京道与西京道的奴隶,过着惨不忍睹的生活。相比于他们,这些蕃子最后的归程算是很好的。

这一次原州就出现了一次大的纠纷,甚至不能用纠纷来形容,逃到原州的难民点的鞑靼人克洛族与党项人知佬族发生了争执,这两个部族都是生活在腾格里沙漠的民族,虽然不大也不是一个小族,都有数百人。他们本来因为条件的艰苦,性格就比一般的部族人暴烈,最后不知为了什么原因,争执越来越大,导致了械斗,并且使六十多人死去。

这场械斗还使得原州难民点里的一千多人分成了两派,一是党项人一派,一是西夏其他各族如回鹘人鞑靼人等一派,连山遇惟永过来都没有调解好。

因此石坚一是过去调解,二是过去顺便躲一下风头。

现在从延州已经修建了一条马路到了泾州。虽然这条马路因为地形的原因,修得比较粗糙,可有了这条路,将延、庆、泾三个州城联系起来,也加强了陕西的防守能力。

石坚带着护卫,骑着马只是在第三天就跨过了葫芦川,到了桥山(甘陕交界处富县子午岭)。

这是这条马路上风景最秀美的一段。桥山一路重峦迭障,跌跌宕宕,似苍龙腾跃起伏,如巨舰在碧波中行进。整个桥山长着数不清的树木,而且这里空气清新,气候温和,更有无数的飞禽走兽穿越其中。曾有诗赞道:“沿途尽日随水流,两岸青山遍是花。莫道东山无胜境,风光不减武陵峡。”在山北还有绮丽富庶,被称为陇上江南的太白镇。同时岭东葫芦河、苗村河,岭西县川河、固城河等,常年清澈见底,浇灌着川区万亩良田。

但就是在这个桥山里,隐藏着几十个人。他们已经提前一天埋伏到这里。因为这里有着几百万亩面积的森林,也没有发现。他们看着林外的那条马路,这里是这条马路。经过桥山森林最茂盛的一段,两边的树木遮天蔽日。从里面向外能够看到马路上的行人,可从马路上向里看,根本什么也看不清。

渐渐地他们能看到远处几十个行人的身影,他们都骑在马上,一个青年在中间如同众星拱月一般。似乎他们也被桥山的风景所吸引,速度很慢,还不时向马路两边观赏着。

这时候隐藏在林间领首的一个年轻人打了一个手势,这些人立即从怀里拿出武器,向旁边的树木丛中分散,只留下三个人,一个人是那个领首的,还有两个人从怀里掏出一火舌。

他们是昨夜潜伏到这里的,并且借助夜深人静的时候,从马路旁边挖下去,挖出了一个洞,将炸药埋了马路下边,然后用竹管将引信接到树林中来,重新将泥土掩没好。

现在只要等到石坚和他的护卫到了这里,他们就将炸药引爆,然后对幸存下来的人进行追杀。

第313章 壮士之杀(中)

这一天的天气晴朗,只有微微的北风吹来,将天上的棉花一样轻盈的白云,吹得慢悠悠地飘动。

可是在这浓密的林间,因为只有稀疏的阳光射进来,还是让人觉得冬天的寒冷。一阵风儿吹过,带起一片涛声,这个领首的青年勇士不由地打了一个冷摆儿。

他叫吐香末罗,是正宗的党项人。他与宋朝或者与石坚有着血海深仇。他在家排行是老三,前面还有两个哥哥,可是大哥在进入延州时,被石坚杀死。二哥在石坚半渡之战中再次杀死。他还有一个弟弟和父母,可是这三个人在夏竦进攻西夏中再次因为参加了抵抗宋军的活动,被夏竦屠杀。本来一个无比繁荣的家,就这样散了。

这一行几十人都与他一样,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故事。但唯一的共同之处,他们都与着宋朝和石坚有着不可戴天的深仇大恨。他们装作逃离西夏的难民,一道翻过天都山,以便躲开西夏人把守的关卡,进入了泾州。

这段时间是西夏人离开西夏,进入宋境最疯狂的时期,第一因为粮食紧张,第二马上就要进入深冬。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想要迁移就会有许多困难。象去年石坚在黑山军司与兴庆发动的两次迁移,其实平安到达宋朝没有多少人,有许多人被元昊抓起来,当作奴隶发配给其他的部族,还有许多人在半路上就被冻死了。特别是第二次兴庆十几万人的大迁移,冻死的人更多。

现在除了许多部族,也有其他一些部族,他们族中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西夏,可部族中还有许多人因为地位低下,忍受不了饥饿与贫穷,离开了自己的部族,加入其他部族的队伍,希望逃到宋境,找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这一次的迁移是一次悲壮的迁移,其中发生了许多凄凉的故事。有一首歌曲这样唱道:

我来自腾格里的沙漠深处,无边无际的腾格里就是我的家。

饿了我就去狩猎吧。

腾格里肥美的野羊,与野鹿能够养活我的家。

累了就敞开怀抱吧,让我强壮的胸膛吹一吹腾格里的沙。

战争的到来,夺去了我的大儿,再次夺去我的二儿。

我只有带着我的妻,我的爹,我的妈,离开了腾格里,离开了我的家。

我们翻过了高大的贺兰山,来到了富饶的灵夏,

这里还是一样儿,昔日的平原,如今看不到一棵庄稼。

往前走吧,往前走吧,我们走过了几百里,我们走过了几千里,我们走过了几万里,

在贺兰山失去了我年老的妈。

天都山下,茫茫的寒风,再次夺去我那可爱的小儿。

往前走吧,往前走吧,哪里才能找到我的家。

这首歌是腾格里一个部族人先唱出来的,后来在这些难民流传开来。每当他们翻越一个个不可仰望的大山,每当他们越过一条条大河,每当他们遇到了一个个艰难困苦,他们就唱起了这首歌,在无数人流着眼泪,在悲壮低沉齐声唱这首歌时,吐香末罗也在流泪。

进入了宋境后,他们先后逃离了难民,汇合在一起。对于他们的逃离,也没有人过问。也有许多象他们这样的人,害怕宋朝对他们的压迫,先后离开了队伍。可是那些睿智的人都知道既然来到宋朝,如果不听从他们的安排,又到哪里寻找生路。最后他们的结果只有让宋朝巡逻的军队抓住,那么他们的命运就会很凄惨。况且他们进入宋境时,就不断地有巡逻的宋兵对他们打招呼。

可他们不知道这几十人与他们前来宋朝的目的不一样。他们身上还带着武器,同时还带着许多金钱,足以让他们先在宋境过上一段时间安稳的生活,不过他们还要小心宋朝地方上的保丁对他们的盘查。这几十个人都很机警,知道他们此行任务重大,所以行事低调,加上西夏在宋朝的间谍的掩护,他们居然没有让宋朝官兵发现。

事实现在陕西各地的官员压力很大,他们也没有能力方方面面都顾得到。不过等到深冬的到来,这股难民波减少,还有那些离开大部队不服从宋朝管理的西夏人也因为寒冷被迫现身,他们才能得以清闲。不过到了明年春天,这股风波还要大,如果现在不是陕西几个主要官员以身作则,陕西特别与西夏边境相邻的州府早就瘫痪了。

然后他们还要等待时机。现在石坚大多时间在延州,可他们不敢进入延州城内。一是因为石坚为了有效的管理现在陕西混乱的局面,和庞大的外来人口,发行了一套身份证。这种身份证印刷技术复杂,还利用了宋朝那种橡胶技术做底,这样一来,除了宋朝,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发行这种身份证。

他们手中也有一套这样的身份证,上面写着他们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还有相貌的描述,和原来的贯籍现在的贯籍。这一套身证也花费了许多金钱,但确实很少效果,比原来的宋朝文碟好了许多,也更简便。连刘娥看到后也动了心,打算在全国实行这种身份证。他们手中这套身份证对付一下,地方上的小保丁还行,可想对付延州城门口盘查的宋兵很困难。

就是他们进了城,现在石坚所住的地方,也是戒卫森严,就凭他们这几十个人不要想刺杀石坚,到时候连石坚一根汗毛也没有动了,就会被击毙或者束手就擒。

因此他们还必须要等,等到石坚出城,并有一个准确的去向,他们好在半路上设伏。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十几天。现在的陕西与他们所想像的陕西远不一样,就是在这十几天里,他们先后遭到好几拨当地的保丁查询。如果再这样拖下去,吐香末罗都认为他们没有刺杀到石坚,反而将自己的目标暴露出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终于接到了延州城内的谍报通知,石坚要赶往原州。吐香末罗手里有一张陕西的地图。虽然只是一张普通的商路图,在上面看不到宋朝各个驻军的分布,也看不到各个关卡的存在。可还是能找到了大致的险要环境。于是他挑选了这个地方。

几百里的桥山虽然风景秀丽,可是地形复杂,有高山,有峡谷,有盆地,还有平原与几条河流。最主要这里有着一望无际的森林,不但是一个埋伏的好地方,同时也是杀人后能够脱身的好地方。

虽然他们这一次带着死志而来,可能够活下去,他们还是希望活下去。这不是西夏离了他们几十人就不行了,或者他们对西夏有多重要,而是那一个不想生存下去。这一点就象那些离开家园逃向宋朝的百姓一样,他们不是热爱宋朝,这也被逼无奈,他们才这样做的。

看着远处那一行人越来越近,吐香末罗将拳头攥起,在空中狠狠地挥了一下。这个动作让他身前一棵大树上的一只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三个陌生的来客的小松鼠,吓了一跳,吱地一些声跳到树叶深处逃了去。

他们越来越近了,吐香末罗为了确认,他还拿起一个望远镜看着那一行人。这个望远镜宋朝实现了军管,不过还是对海客开放了一些,因为这种望远镜确实能够使宋朝的海船航行得更安全。可每艘船只有一个望远镜。他手里这个望远镜还是西夏击败宋军时,收缴的。这次为了让他们成功,元昊也送了一个给他。

这次他们可只有一次必杀的机会,如果杀错了人,那可就是笑话了。

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一张英俊的脸,确实石坚的相貌让所有的人为之抓狂,他长相英俊,可是眼神刚毅,剑眉飞扬,没有一丝奶油小生的气息。吐香末罗又看了看手中的图画,这才确认了他就是石坚无疑。

第一宋朝的官员长得象石坚一样英俊的可不多,就是有也没有他年轻,就是有他年轻,也没有他这么年轻就官居高位。看着他的相貌与画像上的相貌相符,并且穿着一身紫色的官服,吐香末罗再次做了一个手势。随着隐藏在这段树林里的几十个人一个个,将这手势传了下去。

那个手势代表着行动即将开始!

更近了,吐香末罗甚至不用望远镜都可以看到这一行人的五官,甚至可以听到马匹踏在地上发出的声响。

为了解决粮食危机,元昊提出过用战马交换宋朝的粮食,可被石坚一口拒绝了。他说我们现在的战马够多了,又没有什么草场,没有办法养活。让元昊气得牙直咬。什么战马够多的。宋朝现在还是缺少战马,一匹马在宋朝的市场上价值近三十贯,好的战马达到五十贯,那些良马更是价值千金。

可现在石坚已经将西夏的战马全部看作是自己的,他何必要花费金钱去收购西夏的战马,让元昊渡难关。这让所有西夏的官员愤愤不平,本来西夏对宋朝禁止马匹交易,宋朝一个劲地在上面计较,从李德明手里就交涉了几十年,可现在全部放开,宋朝反而不要了。

吐香末罗还看到石坚身边几十个护卫警惕地看着两边的树林,这一段树木越来越茂盛,他们都提高警惕了。可那个石坚骑在马上,若无其事,他甚至还在和身边一个文士打般的人谈笑风生。

吐香末罗再次做了一个手势,叫这一行人小心,将身体隐藏在灌木丛中。不过他们手中都拿出了弯刀。这还是没有办法,他们不敢带来弓箭,巨大的弓臂与箭壶、箭矢不好隐藏,更不要说带着它们在宋朝行走。

不然以现在的距离,吐香末罗都会用一箭将石坚射死。当然这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想法,就是有了弓弩在手他也不敢动用,如果一箭不能射中,将会引起石坚和他护卫们的警觉,再次刺杀石坚就很困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