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有本事的皇帝 >

第84章

最有本事的皇帝-第84章

小说: 最有本事的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在略阳这个刚刚得手的弹丸小城,率领仅仅两千人马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来歙防守得极为成功。

城外,恼羞成怒的隗嚣指挥数万大军轮番攻城,用尽了最大的力量和所有的办法。

城里,意志坚强的来歙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带领将士拼死固守。

老隗很纳闷,一个小城,就那几个人守着,怎么就老是拿不下?

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这是他绞尽脑汁的最后结果。

他指挥将士在略阳城外开山筑堤,修渠引水,放水淹城。

但是,这仍然没用,城里的来歙仍然率众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小小的略阳城外,隗嚣穷凶极恶地放水灌城,恨不得立即把这座小城和全城军民彻底消灭!

而在城里,来歙身先士卒地带领大家拼命堵水导水,抢救老弱病残和重要物资,同时又意志如铁,决不放弃!

来歙与将士们抱着誓死坚守的决心,既决不退让,又灵活机动,箭射光了,刀砍秃了,就拆房屋,砍树木,迅速补充兵器和工具。

总之,我们誓死不去!

这样,老隗指挥自己的几乎全部精锐力量拼命进攻略阳,连日作战,疲惫不堪,但毫无进展,也无计可施。

很显然,来歙以他过人的智慧、胆略和组织能力,创造了战争防守的奇迹!

在洛阳,刘秀一看火候已到,立即部署御驾亲征,到前线去指挥对隗嚣的全面进攻。

御驾西征与文明礼仪课

刘秀亲率大军西行,心中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

有来歙像一块虽然不大但吸附力极强的磁铁一样紧紧把隗嚣的主力吸住,有吴汉、冯异等将军早就在周边地区布防,虎视眈耽,有自己亲自动手,要拿下隗嚣是没有悬念,也并不费劲的。

他知道来歙在略阳打得很辛苦,自己动作快点,就会早一点给他解围,他就日夜兼程,直抵漆邑。这是耿弇的驻防地。

这里已经是作战的前沿了。

刘秀稍作休息,还要往前走的时候,随行以及当地驻防的将军们坚决劝阻他,说皇上亲征事关国家安危,万万不可轻易深入危险之地。

刘秀有点犹豫了。

是啊,大家都对风土、地理不熟,甚至隗嚣跟公孙述联手之后,到底面对多少敌人也搞不太清楚。

在西州、巴蜀用兵,由于山川险要,民族众多,社会复杂,是需要提高技术含量的。隗嚣目前老是拿不下来歙,说明在这儿打架不能光靠人多!

兵贵神速。

来歙每一刻都在艰难地抵抗,而隗嚣和公孙述每一天都有可能酝酿和实施新的行动。

为了做到既能知己又能知彼,既积极又稳妥,刘秀招来马援咨询。

马援连夜赶到,刘秀立即接见,把自己的打算和将领们的意见告诉了他。

马援直言不讳,说现在隗嚣的将士正呈现出土崩瓦解的势头,我们如果大举进攻,必定可以摧毁敌人,大获全胜。

刘秀也是这么认为的,关键是怎么进攻。

说着,马援让人拿出一些米来,在刘秀面前堆成山谷河流等地形地貌,然后在米堆前指点山川,提出自己的作战建议,设计部队进退往来的路线。这样,他对敌我双方局势的分析非常清楚明白,战场面貌的细节也无微不至地呈现出来。

这里,马援发明了被后世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沙盘。

关于沙盘的来历颇多争议,有的说来自西方军队的军事“棋”兵推演,有的说来自两百多年前瑞士人的发明等等,但这都不对。可以肯定地说,有确凿记载的沙盘的最早出现,就是马援在刘秀面前弄的这一堆米!

现在,一边看着这堆米,一边听着马援的分析介绍,刘秀非常满意,高兴地说:“这一下,敌人全在我眼底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秀亲自督军出发,迅速抵达高平城外。

正在这时,凉州牧窦融率领数万兵马前来会合。

窦融一直在等待为刘秀建功的机会,这下带来了他的几乎全部家当,阵容相当豪华:河西五郡太守,也是他的五个哥们儿,以及他们的兵马;羌人等少数民族及地方豪强的人马;军需辎重五千多辆。

窦融出身世家,非常具有政治头脑,率军到达之后,他没有心急火忙地去见刘秀,而是先派身边的工作人员向刘秀请示:下官拜见皇上,应该用什么样的礼节才合适?

窦融这绝不是多事啰唆。当时战乱频仍,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上级下级之间,还是长辈晚辈之间,礼仪十分简陋,或者说很不讲究的。即使皇帝举行朝会,文臣武将们也经常是嘻嘻哈哈,衣冠不整。

更始王朝开会时的乱象,就不用说了,刘秀开会时,大臣们也是乱哄哄的。

这一来是因为大家多数并没有接受过礼仪方面的培训教育;二来因为战事太紧,开会多是研究破城、砍人的事,没工夫讲究礼节;三是刘秀本人虽然是太学生出身,饱读诗书,精通礼仪,但也因为战争的特殊环境,不好对大家严格要求。

总之,大家本来多数就不是文静人,在这个靠拳头说话的时代,太讲究了影响效率,而动作慢了说挨打就挨打。

但是,刘秀认为,随着帝国的建立,国家的战略重心必将从以打仗为主逐步转向以和平发展为主,这样,精神文明建设在引领社会思想、创造舆论条件和教化人民群众中的巨大作用,将会越发重要。

其中,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必须认真建设好,培育好。

窦融见皇帝先问礼,让人耳目一新,很好!

于是,刘秀想抓住这次机会,对随行的高级干部们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教育和演习。

刘秀举行盛大的酒会,要求随行的高级干部们都参加,用极为隆重的礼节欢迎窦融和他的哥们儿。

在一些程序性的言来语去之后,刘秀当场任命窦融的弟弟窦友为奉车都尉,堂弟窦士为太中大夫。

在这里,刘秀一举两得,既真诚地欢迎窦融正式加盟,又现身说法,给部属们上了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的文明礼仪课。

接下来,还得打仗。

刘秀安排下去,立即接着打隗嚣,对他的组合动作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

刘秀亲自部署,兵分几路,基本上就是热汤浇雪了。

他挥师所到之处,包括高平在内的隗嚣地盘,像推翻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立即出现守军或死或降、城池或降或破的景象。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同志站出来用手猛地一推,使老隗阵营的多米诺骨牌倒得更快了。

老隗阵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这个同志叫王遵,本来也是这串骨牌中的一块,不久前来歙策反了他,他果断地离开众骨牌。

他现在的角色是以刘秀的太中大夫、向义侯的身份,奉命在长安任吴汉大军的监军。

王遵同志也很聪明,归降以后总想干点什么报答刘秀,看准了刘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隗嚣部下像自己这样投诚,他想到了自己的铁哥们儿、隗嚣的将军牛邯。

牛邯同志也是老隗的资深将军,是王遵多年的好朋友,关系铁得要命。不久前看到王遵归附洛阳,他也暗暗动心了。

王遵早就看准了隗嚣必然灭亡的结局,不忍心看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陪葬,就按照来歙的思路,给牛邯写了一封劝降信。

牛邯接信,妥善安排了自己的部下、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有关工作,毅然归顺刘秀。

刘秀非常高兴,还在军中,就立即封他为太中大夫。

如果说在原来隗嚣的阵营,马援、郑兴、班彪以及王遵的出走是因为大家看到了刘胜隗败的大趋势,那么,牛邯同志的出走,不仅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大趋势,而且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刘秀的组合拳已经打了过来,大刀利刃已经举起,再不跑过来就没命了。

于是,老隗阵营的这串多米诺骨牌迅速仆倒在地。

在较短时间内,老隗手下有十三位将军、十六个属县以及十多万兵投降了刘秀。

隗嚣见势不妙,派王元奔成都向公孙述求救,自己则赶紧带着家眷,从略阳战场逃往西城(今甘肃天水西)。

在刘秀大军摧枯拉朽的攻势面前,老隗的西城守将杨广想坚持一把。前不久,马援写了封长信劝降他,他就不予理睬。

刘秀当然不会罢休,立即派吴汉、岑彭围剿西城。

一见隗嚣溜了,公孙述派来帮忙打来歙的将军李育、田弇也泄气了,从略阳城外退居上邽(今甘肃天水)。

这样,在略阳艰难固守的来歙终于解围。

紧接着,刘秀再次举行盛大的酒会,既是庆祝略阳之捷,又是公开表彰来歙。

在酒会上,刘秀专门安排老来独坐一席,位置在各位将军之上,表现出对老来特别的恩宠。

刘秀高度评价老来多次出使西州、策反隗嚣部将、攻守略阳孤城的巨大功绩,并且诏令他驻守长安,监护各位西征将军。

同时,刘秀还赏赐老来的夫人丝帛一千匹。

老来这段时间辛苦了,功劳很大,现在去长安大本营监军吧。

刘秀试着打了上邽一下,李育拒绝投降。刘秀大概觉得自己身为皇帝,围着一座城打有点太欺负人,就命令耿弇、盖延上来合兵进攻。

眼看隗嚣已是强弩之末,刘秀向他发去招降的诏书,进行最后喊话:“如果束手就擒,你们父子可以相见,不但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像高祖皇帝当年对待田横那样,大可以封王,小可以封侯。如果你们打算像黥布那样自取灭亡,也只好悉听尊便了。”

但是,老隗还是不投降。

于是,无奈之下,刘秀杀了老隗的儿子隗恂,命令吴汉和岑彭对西城,耿弇和盖延对上邽加紧进攻。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已是8月盛夏,隗嚣长期经营的西州已经只剩下西城和上邽两处,而上邽还在公孙述的援军李育、田弇手里。

刘秀看看这仗已经到了扫尾了,加之京城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就要回洛阳了。

临走之前,除了要求将军们加紧攻城,刘秀还在两个方面做了安排。

其一,他对窦融哥几个封侯,同时命令他们回到自己的辖地,努力保境安民。

窦融为安丰侯,窦友为显亲侯,竺曾为助义侯,梁统为成义侯,史苞为褒义侯,库钧为辅义侯,辛彤为扶义侯。

其二,刘秀特地赐书给岑彭等将军,叮咛下一步战略部署。

由于这道赐书非常有名,语气清楚明白,用词简洁流畅,我们不妨照录其中的几句:“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在这儿,刘秀明确交待了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其余的就是感慨了。

人心苦于永不知足,已经平定陇地,又窥视着想拿下蜀地。今天广为人知的成语“得陇望蜀”,就来自这道赐书。

当然,刘秀这儿并不是说要求将军们不要贪心不足,而是讲用兵的千辛万苦。他感叹道:朕每次发兵,都累得须发白了很多!

刘秀在两军阵前、在军事动员令里大发人生之叹,显然不是玩文学,而是勉励将军们努力做事。

同时,这也是刘秀的厌战思想首次正式在文献里表露。

第三十三章 最后的血腥搏杀

智勇双全,治军严明,关心百姓,居功不傲,为人低调,干活儿专拣重的,这是冯异同志一贯的作风。当汉军对隗军的新一轮围剿旷日持久,没有进展的时候,诸位将军有点泄气,想打退堂鼓,冯异总是立即站出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先走一步上战场,身先诸将,亲冒矢石,激励大家。

其实,冯异这时候已经身患重病。

回潮和反复——汉军离奇大溃败

刘秀回去后没过没长时间,据守西城的杨广去世,隗嚣的境遇更加困顿了。

本来,按照刘秀的计划,剿灭隗嚣的战争从此收尾,再大规模用兵就是对公孙述的了。为此,他在回去之前,还交代了一项具体工作,要求大司马吴汉遣回从州郡征调的兵马。

由于大军长途进入隗嚣领地,道路崎岖,运输困难,军需供应十分紧张。更主要的是,刘秀来到西州进一步看到,在这儿打仗确实不是靠人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在这山川盘绕的地方打仗,人多了并不能都派上用场,窝工,还费粮食。

隗嚣用五万部队拿不下来歙两千人坚守的略阳,就说明了这个。

所以,他明确要求吴汉,主要发挥中央军队的作用,从各郡调来的部队坐吃军粮,又没活儿干,如果出现逃亡的现象还会反过来涣散军心,必须一律遣回原籍。

但是,吴汉等人并没有准确领会刘秀的意图,片面地认为人多力量大,没有执行刘秀的这道命令。

还是人多了好干活儿,哥们儿聚起来,早点把敌人砍了,好收工!

但是,刘秀担心的情况果然出现了。

吴汉指挥下的中央、地方混编的汉军十分疲惫,军粮减少,开小差的逐渐多了起来,士气和战斗力迅速下降。

在隗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