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军阀1909 >

第276章

新军阀1909-第276章

小说: 新军阀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问题在华飞看来,即是当前需要插手的问。题,然而解决这个问题,却还需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调停俄国内战,让白俄双方停火,达成俄国事实上分裂的局面。一个分裂的俄国,绝对比一个统一的苏联或者沙俄要对中国有利的多。

    日本问题不仅。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考验中央政府的核心问题,更是关乎东亚这二个民族生存与未来的根本所在,所以急切不得,宜徐徐图之。过早地与日本决裂,只会让东亚失去和平的外部环境,遏制中国的建设与展步伐。

    在进行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和布局的同时,华飞也没有忘记军事上的行动。除了继续强化国防军嫡系军队的改编训练,加强装备上的建设。许多原国防军的老兵和投降改编不久的原北洋军士兵军官相继开始大批量退役,转为预备役。

    在战争时期,这种做法有利有弊。然而随着国防法和义务兵役法等一系列法规的完善,新兵征召将成为惯例。而大批富有一定作战经验的老兵充斥预备役,不仅可以强化国家的战争实力,也能减少军事上的开支和维持庞大军队数量的国际舆论。另外借此机会,军队中的北洋兵员和地方军队的调换,从而逐步削弱各地军阀的目的。由于国防军原嫡系老兵也都在退换之列,所以不少北洋军老兵虽有不少的怨言,但好在退役金颇为满足,一切都是按照制度进行,令他们没有多少借口可以反驳。

    在开始有序逐年给军队增加新血的同时,国防军的调动也在不动声色地进行着。从俄国战线撤回来的军队并没有返回国内,第六军的军队调往海参崴,第七军的军队调往庙街,还有十三军的军队直接攻占满洲里,即可对东北的日军形成牵制,又可对蒙古的不法动乱分子形成威慑。

    此外,国防军在全国的布局则类似上下重,左右轻的军事布局。北方因为要抵制日本可能的扩大侵犯,或者是说组织随时可能的**,所以在直隶,北京一线,国防军部署了多达六个军十几万的军队,且多为国防军的精锐部队,战斗力绝对算得上屈一指。

    南方,因为四省对中央还有着很强的抵触情绪,军队更是直接掌控在地方军阀的手中,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不得不加以提放。所以国防军在南方也驻扎了五个军的军队,不过这五个军中,有三个军都属原北洋军改编而来的十七军,十八军,二十军。在国防军中,目前的确算是杂牌部队了。

    东西方向几乎没有特别驻守军队,各省的军队除了进行编制的改革,也没用进行调动,类似大军区模式的设想计划,目前依旧停留在纸面上。南京和皖省等国防军的祥地和重工业集中地,另有驻扎几个军的嫡系精锐。

    解决南方几省的问题难度不大,核心因素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和代价。在没有更合适的借口之前,华飞和新生的中央政府的绝大多数精力,还是放在经济工业建设上。政府主导重工业的展建设,同时促进民族资本在轻工业领域的扩增和涉足重工业。

    为了减少舆论和政敌的攻击,华飞有意识地减少对敏感行业的资本垄断,加强政府在一些行业的存在。政府仅是以股份的形式参与矿产,铁路,银行,交通等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但前提是绝不控股,绝不参与任何经营决策。任何具有政府工作经历的公员,不得在退休或者离职后,以任何形式参与到任何公私性质的企业公司中去。这不仅是华飞亲自制定的一项政府参股企业规章,也是公员手册中极为中心的一项原则。

    减少在国内的资本垄断,但不代表华飞就减少投资。那些国家目前依旧薄弱的重工业领域,还是华飞投资的重点。且在华飞的指示下,他名下的两大投资公司和银行等企业,开始缓步地向美国等市场进军。华飞的这种决定,并不是希望在短时间内赚取多少利益,而是借助这几年良好的商业展环境,大力培养一大批企业管理经营人才。

    一个国家落后没有关系,只要有着大量层出不穷的人才涌出,复兴指日可待。一个企业的濒临破产也不可怕,唯一可怕的是,这个企业的管理层,青黄不接,出现断层。

    随着华飞资本帝国的扩充和国内工商业的急扩增,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就是,去哪里寻找足以驾驭这些大企业集团的人才。一个二三十名雇员的公司,和旗下雇员上千人的集团,其面临的考验和管理,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中国目前的工商业展壮大指日可待,唯一令人忧虑的是,目前的中国,还缺乏大批为这些快成长起来的集团的掌舵人。

    与华飞所在后世的中国不同的是,如今的国家商业化进程一直没有被外部因素中断。许多商人世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而在与洋商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代第二代资本家们,利用传统的经商思维和中国特有的哲学理念,已经快地适应了世界商业大环境,并诞生了为数不少的大企业。

    例如著名的无锡荣氏家族,借助于华飞进军苏沪和大力促商的政策,敏锐的荣氏兄弟抓着良机,大力扩资生产。其名下的兵船面粉和生产的棉纱,远销海内外,成为中国事实上的棉纱大王和面粉大王。且在华飞举办的一次工商交流促进会上,华飞建议荣氏家族可以向下游产品投资,例如生产面粉制品,面包,面条,棉布,乃至衣服等等建议,给荣氏兄弟以很大的启。在政府的支持下,如今的荣氏企业进入全新的展阶段,理所当然地,他们的家族利益,也与新生的中央政府捆绑到一起。

    再例如范旭东和刘鸿生,前者并誉为中国的化工大王,后者被誉为火柴大王和毛纺大王。两人一开始都是在自治区之外的地方投资,后来在当时自治区政府的促商政策吸引下,纷纷先后来到当时的青岛和上海进行投资,并借助一战的得天独厚的机遇,迅崛起成长,成为当今中国知名的新兴实业家。

    商业的展政府只是制定政策,起辅助引导作用。但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南京中央政府依旧不改当初自治区的特色,大力增加巨额投资,在原有中华科学院和工业试验研究所的基础下,先后成立大批相关科目的研究类别,并随着各类型技术人才的回归,各大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完备。

    其中,以李四光为的地质研究院不仅在皖北,苏北和山东相继现大批的煤矿,还在山东新现几座储量十分丰富的铁矿,从而为政府计划在青岛建造一座新的大型钢铁中心,带动北方重工业的展奠定的基础。

    此外最重要的现就要属在湖北江汉地区和华北平原东营附近现二座大油田,从根本上解决扬州石化公司目前大部分原油需要依靠从国外进口的局面。这些成果不仅有李四光的巨大贡献,也有当初大批公派的留学生计划中,如今学成归来的青年。

    但是这几大现,并没有让华飞喜出望外。如今的国家展需要资源,这是绝对的。但是华飞不希望,从一开始就以牺牲国家资源为起步,采用粗犷的展经济模式。所以在这几个重大的勘探研究后,华飞尊重了李四光的意见,把李四光调离勘探队,主要精力转向自主学术研究和教学上。而国内刚刚展起来的地质勘探队则一分为二,一支留在国内继续进行勘探工作,另一支则离开国门,去和中国的邻国和与中国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家进行勘矿采矿。在目前能源资源成本价格普遍较低的情况下,用世界上的资源来为自己的展提供原料来源,而不是一味地消耗有限的自有资源。那样国家即使再地大物博,也禁不起几十年上百年的展消耗啊。

    此外,在中国化学史上非常出名,毕业于麻省理工化学院的侯德榜也在这年回国,并被范旭东的永利碱厂聘请为总工程师。华飞看见报纸上的报道后,亲自上门给他下聘书,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另外刚刚取得博士学位的茅以升,可是后世非常著名的桥梁专家。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展,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的大提,长江作为水运黄金通道虽然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南北交通,令南北铁路交通运输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很早之前,华飞就考虑过跨江大桥。可由于缺乏主导人才,国外的公司不仅漫天要价,还提出种种过分的附加要求,令这个计划一拖再拖,直到茅以升的回国,才坚定了华飞迅启动长江大桥的建设计划。

    这些国家优秀的人才,即使在前世那种全面落后的环境下,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华飞相信,如今再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加上他们个人的努力和一腔报国的热血,他们将来的成就,绝对更加的传奇辉煌。

    在基础建设方面,华飞可谓大手笔投资。采用政府行债券加上社会募集股权的方式,一下就提出三座大桥的建设计划。南京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采用公路铁路两用桥,即可联通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又可加南京公路的展建设网。

    而芜湖长江铁路桥的建设,会让皖三角铁路迅地融入东部的铁路运输网络,加快芜湖,马鞍山和庐州府等地的物资运输度。尤其是可以让皖中和南京的国防军嫡系精锐可以更加快地调动,扩大国防军的辐射威慑半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安全意义。

    武汉长江大桥也将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联通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战略意义和经济利益非常巨大。武汉大桥如果一旦建成,那么中央就完全没有必要在江西和湖南驻扎多达五个军的军队。而一旦生战事,其他地方的军队也能更快度地增援前线,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南方军阀叛乱的意志,这就是铁路的巨大军事意义乃至政治意义。

    然而这些都不是华飞个人关注的重点,他当前的核心关注点,还是在新政府的组建模式和办法上。随着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大选必然无法逃避。如何选,怎么选,这是当前急迫的问题,临时中央必然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啊。

    以华飞目前的威望,无论是普选还是议会选举,他都相信很少有人可以与他匹敌。即使是当初的几位革命党元勋,也大都淡出政坛,似乎无意参与这次的选举。而华飞在考虑的重点就是,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选举制度。

    大家上班了,我也恢复更新了。虽然迟了,但还是给支持新军阀的兄弟们拜个晚年。本来我计划过年期间有更新的,所以就没有说明通知。谁知道回去忙的那个,简直比国家领导人还要……别说码字了,中途抽空开个QQ,还没说几句话,就又出门去喝酒了。身体很累,还在恢复中,但更新不能断了。感谢兄弟们在过去一年的支持,伏白在此谢谢大家了~



………【277 铁血外交】………

    所谓的**制度,只是一件华丽的统治者穿着的外衣。永远没有所谓的完美**制度,只有最适合大利益阶层操作的政治模式,这点,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飞,有着清醒的认识。一个贫弱的国家,一个国力虚弱的国家,采用西方忽悠的所谓的**政治,就越容易被他国操纵。

    但是在大批革命党人影响和不少归国留学生的宣传下,**的观念影响很大,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可以让中国长治久安,并变成真正的世界大国的必然选择。所以即使在南京中央政府成立后,即使那些革命党人和**人士们表示了默认,但他们许多人当初的本意何尝不是抱着借用南京消耗北洋的打算。可他们也没有想到,南京最终竟然坐稳了江山的座位。弄巧成拙,大事已成,可以做的就是借用舆论,继续对政府施加压力,让政府举行选举,重组中央政府。

    华飞固然不会去理会这些人,他也可以一意孤行,维持目前临时中央的统治。但是那样必然使得新政府的公信力荡然无存,也会增加内部人心的分裂。把这些革命党人推到政府的对立面,加大各地军阀武装反抗中央的决心,破坏国内安定展的局面。

    所以华飞思考的就是,该用一种如何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仍然可以掌控大权的模式。并在他百年之后,这种选举模式依然可以健康的运行,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展。

    绞尽脑汁多天,甚至把那些极为信任的参谋们都叫来,也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有的参谋甚至直接让华飞称帝算了,不仅直接而且迅。但是华飞绝对不贪图那个虚名,如同袁世凯一般,最终搭上了一切他可以不可以付出的代价。

    目前政府现有的运行模式。已经初步成型,仅需在展实践中逐步完善,这点无需华飞忧神。按照革命党人鼓吹的选举新政府模式,那就是全国普选。而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