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将明 >

第152章

将明-第152章

小说: 将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大军如今还都在辽东跟高句丽厮杀,大隋各地都是造反的义军,朝廷根本顾不过来,而且大帅手下能人济济,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尤其是还有蒲山公相助,成大事应该十拿九稳。到时候我守黎阳仓有功,最不济也要封我个县公吧。到时候后代世袭爵位,说不定我还能创出一个世家!”
“我知道你都是为了家!”
夫人眼圈一红,有些心酸的说道。
“只是我怕,万一大帅败了,朝廷胜了,咱们这个家……”
“别尽说丧气话!”
元务本披上衣服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道:“大帅文韬武略当世少有人及,再说还有密公辅佐,数不清的绿林豪杰相助,怎么可能输?”
最后这句话,倒像是他安慰自己。
是啊,绝对是不会输的。
……
杨玄感三月到了黎阳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城防。黎阳原来的城墙高三丈,这几个月来调集上万民夫,硬生生的又往上涨了将近一丈,不过因为时间匆忙,这涨起来的城墙是用麻袋装了土堆起来的。
城墙上的狼牙拍,弩车都修缮过,又增建了箭楼和马脸。看起来,就算有十万强兵来攻,黎阳城也是固若金汤。自从元务本接手黎阳城之后,他更是不敢大意。城墙上除了固有的守军之外,他还增加了巡逻的士兵,由每个时辰巡逻一次,改为每个时辰巡逻两次。
白天就算忙得再不可开交,元务本也要亲自登上城墙巡视两次。如果发现有人懈怠偷懒,立刻拿下军法从事。虽然他是个文人,但也知道慈不掌兵这句话的意思。晚上他也要巡视一次,先去粮仓查看戍卫,再上城墙督查城防。尽心尽力,从没有一天偷懒过。
“父亲,您其实不用每天都上城来的。”
元务本的儿子元勇有些心疼父亲的辛苦,跟在他父亲身后一边走一边说道:“自从上次斩了几个玩忽职守的士兵之后,士兵们知道了军法的严肃没人敢懈怠了。再说,朝廷的大军指不定还能不能从辽东回来呢,去年不是大败一场死了三十万人?就算能回来,从辽东赶回来也不可能这么快。”
元务本顿住脚步,回头看着元勇,眼神有些冷,把元勇吓了一跳。
“心正,我记得跟你说过不止一次,战场上一次掉以轻心,就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心正,是他亲自为元勇取的表字,虽然这有些不合常理,但元务本觉得这两个字取的很好。
“是……父亲,我记下了。”
元勇不敢反驳,垂着头说道。只是他心中却不以为然,他知道父亲说的没错,战场上的一次掉以轻心,就会葬送掉整支军队,甚至一败涂地。可现在不是还没打起来吗,何必这样小心翼翼?元勇有些不服气的想到,好歹我还是读过几本兵书,倒是父亲您还是从接手了黎阳之后才去翻兵书的。
“心正,不是为父严苛,而是这个时候容不得一点大意。”
元务本挥了挥手,示意亲兵们离开。等人都走远了之后,元务本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咱们全家人的身家性命已经和黎阳城绑在了一起,若是黎阳有一点闪失,咱们全家人都跟着遭殃!这不是儿戏,你今后的前程也都和黎阳城绑在了一起。为父之所以选择跟着大帅做这等凶险事,还不是为了你将来?”
元勇正色道:“父亲,我知错了。”
“好了,你不用跟我巡查,回去多陪陪你娘。”
“父亲小心。”
元勇垂首道。
元务本摆了摆手,随即往前走去。
元勇看着父亲的背影,忽然心中生出几分萧索之意。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今夜忽然觉得父亲的腰又弯了一些。走路的步伐,也没有记忆中儿时看到的那般稳健。他一直盯着元务本的身影消失在城墙远处,这才转身往城下走去。从城墙上依稀能看到自己家的寨子,似乎还点着灯火,那是母亲在等他和父亲回去。
……
次日一早,六月的太阳才从东方地平线上钻出来,元务本就已经梳洗完毕带着十几个亲兵到了粮仓重地巡视。昨天下午的时候杨玄感派人来,说因为大军人马增加的太快太多,粮草已经告急,所以让元务本立刻起运一批粮草出城。那信使急匆匆的来了又急匆匆的走了,连一夜都没停留。
元务本见他行色匆匆,拉着他问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那人摇头道:“战事一切皆顺,大军连战连捷,之所以急着赶路是还要去联络韩相国的人马,大帅打算围攻东都洛阳了!”
元务本这才放下心来,看着那信使匆匆出城后立刻派人连夜清点粮草。今日一早,他打算派亲信将领,也是他的族弟元务真带领五千人马运送粮草送去杨玄感军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玄感选了元务本镇守黎阳是个正确的选择。元务本这个人小心谨慎而且尽职尽责,绝不会懈怠也不会推诿。
元务真比元务本小七岁,正是壮年,而且一身武艺着实不俗。可以说,元务本最信任的就是这个族弟了。之前两次运粮,也都是元务真率军押送的。
“最近道路上不太平,速去速回!”
元务本清点了粮草之后对元务真说道。
“大哥放心,咱们打着杨大帅的旗子,半路上的草寇不敢打粮食的主意!这一趟快则半个月,慢则一个月我就会回来。”
元务本笑了笑道:“路上小心些,不要大意。”
元务真点了点头,随即率军出城。
元务本登上城墙远望,一直到送粮的队伍缓缓的出了城后即将消失在视线中,他才转身下了城楼。粮食已经发走,元务本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打算回家去吃了早饭再回城墙上巡视一番,还要去府衙处理公务。
他回到家之后,还没喝完碗里的粥,忽然一个亲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慌张说道:“府君……不好了!粮草……粮草被人劫了!”
“什么!”
元务本猛的站起来,瞪大了眼睛问道:“你再说一遍!”
那亲兵缓了口气道:“送粮的队伍才出城不到二十里就被一伙土匪拦住去路,土匪人数大概两三千人,元将军见土匪人数不多,于是率军进击,没想到中了土匪的埋伏,元将军正在苦战,派人回来告急!”
“哪里来的土匪?”
元务本一边快步往屋子外面走,一边急切问道。
“送信回来的人中了一箭,他匆忙将事情说了一遍便昏迷了过去。好像提到……土匪打的旗号是巨野泽张金称!”
“张金称!”
元务本倒吸一口冷气,不过随即冷静下来。他听说几个月前张金称在黄河岸边被一支来历不明的官军杀的大败而逃,后来好像又跑去齐郡劫掠,被齐郡通守张须陀将军杀了个丢盔弃甲,手下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再说贼兵皆是草寇,战力并不如何强,如今黎阳城中拥兵数万,何必惧他?
“来人,吹角集结人马,我亲自带兵去救!”
他一边走一边回身对元勇说道:“我率军出城之后,你便紧闭城门,除非是我率军回来,否则任何人叫门都不要开!”
走了几步,他不放心,又吩咐了一遍:“就算是杨大帅亲自来了,你也不要开门!”
元勇没想到他父亲的话真的应验了,来叫城门的不是别人。
第一百九十五章都完了
元务本担心元务真的安全,心中倒是对那粮草不怎么担心,反正黎阳仓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就算丢了那上千辆大车的粮草也没什么心疼的。可如果元务真出了什么事,他没办法和弟媳交待。
匆忙点齐了三万人马,元务本披挂了铠甲骑上战马,急匆匆率军出了城门。据那回来报信的说送粮的队伍才出城不到二十里就被截住,可见那伙土匪胆子有多大。他出城之前那送信的人已经醒了过来,元务本详细询问了一下,得知那些匪徒打的确实是巨野泽张金称的旗号,不过人马并不多,也就是六七千人左右。如果不是元务真轻敌冒进中了埋伏,土匪也不能抢得走粮草。
元务本心中对族弟埋怨了几句,心说出城之前我还交待过,让你小心谨慎,怎么一转头就忘到了九霄云外?才出城二十里就遇到了乱匪,你只需结阵守护粮草,然后派人回来求救兵能有这么麻烦?好歹也是领兵送过两次粮草的将军了,做事还这么鲁莽!
埋怨归埋怨,他却不能不急着去救。
幸好距离并不远,二十里外上万人混战,转过那片林子就能看到了。
在黎阳城南不远处就是一座大山,这山并不太高,看起来山势缓缓起伏着就好像几个大馒头一样。但山中林子很密,估计着那些土匪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形。
在山腰的一片突出来的地方,李闲似笑非笑的看着下面的战团。
“黎阳城里的士兵战力确实不怎么样!”
铁獠狼笑了笑道:“如果不是想把元务本引出来,只怕这会儿那上千车的粮草咱们已经抢到手了。”
李闲意气风发的摆了摆手道:“暂时的忍耐是为了以后大踏步的前进!”
这话是前世建国之前某位大人物的话,被李闲略作改动说了出来。原话应该是,这个时候一小步的后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不过很显然,别人心中此时也没有这句话的意境。大家都在兴奋的摩拳擦掌,准备着等元务本的援军来救送粮的队伍时大干一场。这并不是李闲原来制定的计划,而是临时改动的。昨天下午潜入进黎阳城里的飞虎密谍送回来消息,说今天将会有一批粮草起运出城。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闲和叶怀袖异口同声说了一句:“好机会!”
李闲虽然不十分明白为什么叶怀袖能放弃她在幽州在草原上的所有东西而毅然南下,但叶怀袖出征前的一句话其实已经很直接明了的点出了她这次来的目的。简单来说,叶怀袖就是来投资的。天下大乱,就算她是名闻天下的叶大家,就算幽州罗艺是她的义兄,就算她和阿史那去鹄之间有着什么协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这种协议涉及到争霸天下这四个字的时候,都会变得一文不值。
几乎眼睛亮一点的人都看得出来,大隋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崩塌。从大业六年开始到大业九年,各地的义军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数不胜数。虽然每一支义军论个体的力量来说不足以撼动大隋的根基,可这么多人造反,就好像一窝一窝的蚂蚁一样,早晚能将大堤掏出来一个大洞,导致大堤的坍塌。
在这个大前提下,罗艺应允给叶怀袖的事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因为罗艺本身,就已经生出了逐鹿天下之心。看到了大隋已经腐朽不堪的阿史那去鹄,也没理由再去帮叶怀袖在北方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因为大隋要垮了,突厥人同样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本来叶怀袖心中一直残存着那个人的影子,她想帮他在大隋的北方割据出一块地方来,建立一个国家。而这件事,无论对罗艺来说还是对突厥人来说都有益处。突厥人可以帮助叶怀袖,因为这样就等于突厥人在南方多了一个属国,以后进击大隋相当于多了一块跳板。而多罗艺来说,只要叶怀袖选择的地方不在涿郡那就和他没有直接冲突,他反而能因为这件事而不断的和朝廷要好处。
如果北方真的出现一个割据一方的小国,大隋是肯定不能容忍的。而罗艺是边军大将,他需要战争来扩充自己的实力。
可是,当大隋的天下不用别人来挖掘根基,自己就已经摇摇欲坠的时候。叶怀袖和罗艺,和阿史那去鹄之间的协议都变得毫无意义。
而在大隋的天下大乱之初,叶怀袖就已经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
李闲也不知道叶怀袖离开幽州之后去了契丹人的草场,与答朗长虹之间有过一次长谈。就因为这次长谈,让叶怀袖彻底死了心。
所以,一个女人,一个不打算平平淡淡活下去的女人,她必须再次做出选择。
于是,她千里迢迢的从塞北到燕山再到巨野泽。
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时候的叶怀袖,找到李闲仅仅是如她所说,当她舍弃了所有东西的时候,她必然要再拿起什么东西。为了她自己,也间接的为了李闲。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用她自己的付出,换自己一个将来一个安稳康宁。
所以,她选择了李闲。
可以说,这个时候她和李闲之间虽然有一些小小的暧昧,但绝无其他牵扯。
而有时候,这种简单利益下的关系,反而更牢固。
……
“来了!”
站在山石上的李闲举目远眺,元务本亲自率领的三万人马一出城他就看了个清清楚楚。
“派人下山告诉洛傅,让他的洪水营动一动,攻势猛一些拿下那护粮兵的将领,然后做出准备撤离的样子,让雄阔海的厚土营别急着动,等元务本的援兵到了之后从侧翼猛攻。把元务本的援兵从中间砍断!”
“喏!”
两个亲兵立刻转身下山去通知洛傅和雄阔海。
“铁獠狼!”
李闲将头盔戴在头上,挥了挥手道:“咱们走,去抄元务本的后路!”
“喏!”
铁獠狼应了一声,随即跟着李闲大步往山下走去。在山下的密林中,锐金营的轻骑已经整装待发。叶怀袖看着李闲的背影,看着他指挥队伍时候那种淡然而自信的风采,眸子里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