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秦霸天下 >

第14章

秦霸天下-第14章

小说: 秦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万丈红光中,黑旗在颤动,黑车在碾压,黑色的战马在嘶鸣咆哮。如果红色是一条江,那么黑色就犹如能饮尽三江水的蛟龙,如果红色似火那么黑色就犹如漫天翻滚的乌云,有大雨倾盆不可收拾的势头。
    整个大秦王朝的命运和此时的车舆差不多!
    就在他吞噬天地无可阻遏以利刃皮鞭抽打人间的时候,突然,茫茫林海之中,山路阡陌之间,猛地炸起一声巨雷,接着飞沙走石,狂风暴雨从天而降,转眼间,天宇一片黑暗,旗破、车翻、马嘶人喊、威严扫地
    陈胜就是那声雷,项羽的楚军就是狂风暴雨!
    晚霞如血!
    躲过这场风暴,王绾来报告距离咸阳已经不远了。
    王竹透过车帷看到眼前这些骨瘦如柴,走路摔跤,饿得摇摇晃晃,一阵风就能吹跑的老百姓,心里一个劲的叫苦;“照这样下去,秦朝铁定完蛋。我这个皇帝百分百失业!”
    秦国都城,咸阳,坐落在经水和渭水交汇处的西面,因位于九嶷山南,渭水之北,在山、水之阳,故名咸阳。自秦孝公十二年迁都于此,六世经营、屡次修建,现在已经是道路通衢、城房相连,宫室辉煌。城内高台层层,亭阁重重,巷道逶迤。渭水在城南浩浩荡荡,奔腾凶猛;泾水在城北支流众多,一泻千里。
    咸阳城头枕两水涛声,脚踏关中平原,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南下威胁荆襄,北上直入三晋。也可以反过来说,荆襄威胁城南,三晋威胁城北。
    从车舆进城的那一刻,王竹就把车帷撩起一条缝隙,向外张望。
    咸阳不愧是当今天下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人口众多啊!不过这些人都跪在路边全身发抖。连个敢大声喘气的都没有,这让王竹觉得无比的扫兴。他想看看,古代的社会和二十一世纪到底有多大的区别。这下完了,没人敢说话,也没人敢抬头,看个屁呀!
    王竹回到望夷宫,立即召见留守在咸阳的公子婴和一众大臣紧急御前会议。开会的主题不外乎征兵、运粮、筹饷。
    蒙铎前日已经从河套返回,调回来可怜巴巴的一万五千骑兵。没办法,匈奴人知道秦朝大乱也想趁机进入中原的花花世界分一杯羹。匈奴大单于头曼亲帅骑兵八万屯驻阴山以南,以其子冒顿为先锋,直接威胁河套以外的九原、云中二郡。驻防河套的秦朝大将端和鉴于中原大乱,形势危急,后方补给不足,不敢贸然出兵击敌,只得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将云中以外的人口、牲畜强行迁入长城以内,依靠雁门关天堑阻击头曼。端和是秦始皇时期的名将,四十多岁,算不上年富力强,也不算太老,熟读兵法,用兵灵活。比不上蒙氏家族、王氏父子,却不逊于章邯。端和在给王竹的奏章里,信心十足的要王竹专注关内局势,不用担心头曼这个老王八。
    端和戍边多年了解匈奴人,更加知道头曼单于是个什么货色。“好色无厌,贪婪无度,胸无大志,粗犷无谋之辈,不足为虑。”端和料定,只要自己坚守长城一月,头曼在关外无法实施抢劫,倒时候粮草匮乏,又无利可图,一定会自动撤走。不用搭理他,越理他越坏。
    王竹知道匈奴的控弦骑兵战士不好对付,行军打仗迅雷不及掩耳,骑兵散开像狂风席卷,箭矢出手如瓢泼大雨。又凶残成性以杀人为乐,中原的骑兵本来就少,加上骑术箭术比之控弦战士相去甚远,屡屡争斗,却又屡战屡败。到目前为止可以跟匈奴人硬碰硬的将军一共也不过两位赵国李牧和秦国的蒙恬。端和的这个战术,在此时看来还是非常可取的。当即下了一道死令,命端和死守雁门关,不可以放一兵一卒出城。
    王竹回到咸阳的晚上蒙铎就奉旨帅骑兵先一步赶赴函谷关去了。王竹这里处理一些事情,也会随后赶到。
    “启禀陛下,朝廷兵马大半已经被暴徒项羽坑杀,剩下的郡县兵马不是倒戈作乱就是被各地的变民消灭干净。叛乱已经遍及大秦三十六个郡。除了内史郡、上郡、蜀郡、汉中郡、北地郡、陇西郡之外,大秦再也没有兵马可以调动了。”公子婴抬起头来,脑门上浮现一层细汗:“陛下出征这几日来,臣已经用丞相的名义下旨,征调五郡兵马向咸阳集中,粗略的计算一下大概可以得到士兵四五万。怕只怕这些地方怀有二心,临阵倒戈”
    王竹被这一串郡县搞的头昏脑胀,什么内侍郡、龙息郡,在那里?王竹提出质疑:“明明是六个郡,公子婴你怎么征调五郡兵马?”
    公子婴愕然道;“内史郡已经没有兵马了。”王竹大怒:“难道内史郡的守将已经背叛朝廷了吗?这个乱臣贼子,他叫什么名字,朕要宰了他全家。”
    公子婴大惊失色:“陛下,你为什么要杀我全家?臣是忠心耿耿的。陛下臣对大秦忠心不二,陛下,陛下开恩呀!”脸色煞白,失声痛哭。
    “呼啦呼啦”下面的大臣跪倒一片。“陛下开恩,陛下开恩”
    “等等”王竹脸红脖子粗的叫道;“朕没说要杀你,你干嘛嚎丧?”
    “陛下明明说要杀内史郡的郡守?”公子婴激动不已。
    王竹咳嗽了一声,转过头压低声音悄悄地问张喜:“内史郡在什么地方?”张喜眼中露出了白天见到厉鬼的恐怖神色,带着颤音道;“陛下咸阳就是内史郡”
    王竹情不自禁给了自己两个大耳光,心想,真是糊涂,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吓得满朝文武,哭爹喊娘,光大小便失禁的就有十四五个。
    “陛下陛下您怎么了您没事吧,陛下要保重龙体!”张喜哆嗦的像刚从冰窟窿里捞出来的小猫。
    “没事,没事。”王竹制止了群臣的嘘寒问暖:“朕好得很,朕只是前些日子打仗太累了,有些思念始皇帝创业之艰难,有些神志不清,所以说错话,朕要向公子婴表示歉意,让你受惊了,这是一场误会!”
    这下又把群臣吓坏了,皇上怎么忽然关心起老爹来了,死了三年的始皇帝,要是地下有灵一定哭出声了。最怕皇上突发奇想,又要扩建‘阿房宫’那就坏了!虽然大敌当前,但昏庸的秦二世是可以干出这样的荒唐事的。
    王竹接下来说的话,让众人已经提到嗓子眼的心,一起停止了跳动。
    “所以朕决定明日前往太庙祭祀列祖列宗。让他们保佑我大秦国运昌隆,国泰民安。”心里又补充一条,最好保佑所有的反贼都被自己的部下杀死。
    王竹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塑造一下自己的形象,激起秦川全民的抗楚热情。殊不知,下面跪着的这些人,都是一个念头:完了,陛下定是在打阿房宫的主意了。
    太庙,就在阿房宫的中心一隅!“
    王竹不知道这群老家伙心里想什么,君无戏言,说到做到,第二天,吩咐汇聚众臣,排开车舆,前往太庙。
    王竹还没有见过阿房宫呢!
    阿房宫三百里,整个建筑像凌霄宝殿一样雄伟壮阔。大小宫殿七百余所。秦始皇死前,每天都会换一间宫殿来住,最后竟然不能住完。离宫别馆,玉带金桥,比比皆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王竹率领群臣步行进入阿房宫那可以并排开进十辆马车,飞过三驾直升飞机的镶嵌着珍珠玛瑙的紫檀木宫门。
    脚下踏着一条开采自昆仑山、西域和田一代的反射人影的美玉铺就的甬道向前行进。甬道两边皇宫书院,楼阁亭台,比肩而立,灿烂辉煌。特别是并排而立的六座各具特色的金色宫殿在阳光照耀下,光芒万丈,气势磅礴,瑰丽不可言喻。
    六座分殿上分别写着“齐、楚、燕、韩、赵、魏”。
    经过了十几天的刻苦努力,这几个字王竹还是能够认识的。
    六国的宫殿怎么会建在咸阳?
    正在王竹狐疑的时候,张喜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像个导游一样说:“陛下,陛下。始皇帝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以利斧劈竹之势,如虎踏羊群一般,剪灭六国。为了记录我大秦开基定鼎的盛世,每攻取一个国家,特地征召百万工匠,在阿房宫仿照该国的宫室模样及制度进行仿造。如今六国已然屠灭,齐国临淄、楚都郢城、燕都蓟城、赵都晋阳、韩都阳翟、魏都大梁的宫殿都耸立在这里。从阿房宫雍门一直到泾水、渭水交汇之处。显示我大秦无可比拟的超强国力和始皇帝旷古绝今的丰功伟绩。”
    张喜这话一出,倒是提醒了一旁随行的将军李信,李信这两天正郁闷呢!从武关回来的一路上就摆着张臭脸,谁跟他说话他都翻白眼爱理不理的。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还以为他来例假了!只有王竹明白他的心情。王竹任命王贲当秦国三军统帅,他心里不服气呢!
    李信灵机一动,上前两步:“陛下,臣想到一条妙计,可以招募到士兵。”王竹一下子停住脚步,眼下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老将军,你想到了什么办法?”
    李信心想,关键时刻还要靠我,大侄子根本就不行。他咳嗽了两声,笑道;“陛下,始皇帝当年平定六国,为了充实关中,一方面防止六国余孽作乱,曾经从六国中迁居十五万户来咸阳,这些人全都是首屈一指的富商大贾、权贵土豪。每一户财产亿万,饼金如山,奴仆都有上百;家里的稻米堆积在仓库里,发霉腐烂都吃不完;马棚里的高头大马吃的好喝,膘肥体壮。陛下何不从这些人身上打打主意?”
    王竹眼前一亮,还有这回事?真是天助我爷爷!
    正文 第十二章阿房宫 下
     更新时间:2009…12…29 13:11:51 本章字数:8603
    沿着玉石甬道向前,再行千步地势突然宽豁,甬道两边出现两道龙甩尾式样的活水大河。两座大河分别曲折延伸向咸阳之外,水流湍急,被风卷起的浪头,阵阵排空。其中一条向北流去的,水流浑浊,形成个几字形状。滚滚洪流,像一把利剑,以雷霆万钧的力量,浊浪排空的气势,劈开“大山”和“深邃的峡谷”{仿造的}在连绵不断的崇山中,串流奔腾。
    南面河流的水面宽阔相对平静,水面上笼罩着一层层飘渺的烟雾,好似万千仙女在潺潺激荡的江水中载歌载舞,河流以水平如镜浩瀚苍茫的雄姿在广阔的大平原上奔流。
    这个王竹不用别人解释。是黄河、长江。当然都是浓缩过得仿造品。
    跨过“长江大河”,王竹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和眼神中的不敢置信,努力的作出平静的语调,问李信:“这些人住在那里?”
    李信眼前一亮,急道:“陛下,在骊山陵墓!”|
    王竹抬头,眼前出现了一片错落有致占地广袤的正殿。规模和气势还要超过大政宫。最让人感到热血沸腾的是正殿门前的十二座将军造型的铜人,每座铜人高十丈,重达十几万斤重。左面六座,每座铜像都顶盔贯甲、肋跨宝剑、悍勇挺拔、英姿勃发。右面六座温文尔雅、目**光、眼神狡黠、智慧天下。全部栩栩如生、线条流畅、表情真实,就像活人一般。其做工细腻,堪称绝世。
    铜像上刻着这些人的名字,从左至右分别是:百里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白起、蒙骜、王翦、;右面六位是百里奚、商鞅、范睢、慰缭子、张仪、王熬。
    这几个人王竹还算是知道,是自秦缪公以来,秦国中兴的十二位最主要的名臣。
    王贲听李信出了主意,觉得自己也要表现表现,连忙道;“始皇帝平定六国,摧毁各诸侯国郡县城垣,没收了天下的所有兵器,聚集在咸阳,把他们全部融化掉,铸成了十二座铜人。放在阿房宫里。一来,防止六国后代起兵作乱,二来表明秦朝天下从今以后,不必再操戈动武,天下永远太平。而今,这十二座十万斤的铜人正好派上用场,陛下可以焚毁铜人,将铜汁用来锻造兵器,那我军军备至少可以支撑十年以上。”【史料】
    王竹越听越是高兴,秦始皇这小子,不是白给的,他以前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关乎到天下甚至于以后几千年中国人的命运。但是这收天下之兵,铸造铜人,可以说就把王竹给救了。
    王竹立即下令:“公子婴,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铜人全部给我焚毁,铸造成兵器,用来杀敌。必须要快。”
    公子婴也不是迂腐的人。大秦朝迂腐的儒生很少。当即答道:“陛下放心,阿房宫中有大秦朝最大的冶金作坊,此事应该并不困难。”
    王竹心想阿房宫真是包罗万象啊:“走,去看看。”公子婴道:“五十里外,路途遥远。”王竹道:“没关系,坐车去。”
    “叮当,叮当”一阵阵清脆悦耳的敲打声从阿房宫的一家冶金作坊里传出,在后殿的广场上轻轻脆脆悠悠扬扬。这里是个现代化的兵工厂,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大汉光着脊背,红光满面,全身的颜色和铜汁的颜色相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