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海外大明 >

第80章

海外大明-第80章

小说: 海外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这冶炼厂中,即使是正在铁水旁边被高温灼烫得脸上的老皮都层层卷起之人,仍可以看到他们那专注的表情和满足的神态,那些锻打工匠就更不用说了,郑和是看到有名工匠因为自己所锻打的一个工件因为边部的圆角过于生硬,而懊恼的将那个工件放到了一个装满杂铁的筐中,接下来他锻打下一个工件时,明显可以看到他更加仔细了。

    而胸甲的冲压就更加让郑和感慨了,锻打的薄薄的铁片在机械巨大的力量一冲之下,大概形状的前胸或是后备甲叶形状就出来了,这效率度让郑和啧啧称奇。

    “郑公公,不如我们再去看看你感兴趣的千里镜吧。”朱明出口相邀道。

    郑和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跟随着出了冶炼厂,爬到对面的山坡上就到了玻璃厂。

    望远镜的制造放在玻璃厂中,因为产量实在不大,这东西朱明不准备四处卖,而且透光率高的玻璃制作起来确实太费劲,所以这还仅仅是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生产。

    看到这小小的领地中竟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如此众多的制造体系,接下来郑和问清楚了这不过是在短短两年时间展起来的,就更是对身旁的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起来。

    望远镜的制造光从外表来看没什么难的,不过是两块镜片镶上一个圆筒,核心都在这镜片的制备上了,怎么才会透光率高,怎么磨才能获得凹凸度刚刚好的透镜,这些都不是看一眼就能偷学到的,所以朱明很大方的让郑和在工厂中四处转悠着,还不时解答他提出的一点小小疑惑。

    “哈哈哈,实在是太神奇了,这玻璃还有如此神奇的用处,想我大明境内也不缺冶炼玻璃的工匠,看来得禀明圣上尽快做起来才是。”

    “郑公公,不如我先送几副千里眼给你,这一路海上风浪,有这东西倒是方便不少。”

    “那就却之不恭了!”这东西对于郑和来说是锦上添花的物件,不过别人诚心相送,推辞倒会显得小气,郑和就大方的收下了。

    随后朱明又带着郑和一行去看了纱厂和织布厂,那精巧的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也引起了郑和的兴趣,喜的他连说“好!好!”,朱明也不知道这个好字从何而来。

    不过他倒是小看了郑和,郑和虽然对汉人并没有完全的认同,但在他心底深处是完全认为自己是一个与大明皇室紧密相连的人,而这些海外遗民做出的成就不也是大明皇朝的成就么,他在心中喜的是这点。

    其他的一些民用厂子作坊朱明带着郑和一一逛过,郑和总算是看清了这小小的一片领地的一点点全貌,看来只有在艰苦的条件,四处环绕的危险之下,人才能被激出如此的潜力创造出如此精巧实用的东西。

    而机械厂和工艺学堂朱明就藏拙没带着郑和去观看了,这才是自由城中工业基础的核心所在,只要有机械厂,明天他就可以随时在其他的任何一个岛屿重建像自由城城周边这么繁盛的工厂作坊;只要有工艺学堂,就会有源源不断优秀的工匠补充到这些工厂中去,有统一管理和规划的人才培养,比起粗放式的师带徒来说,那是先进太多了。

    随便逛逛已经到了下午,用正餐的时间倒也刚好,于是大家扬千年来的传统,坐上饭桌边吃边谈。

    “朱先生,我看你这自由城建设的井井有条,工商业繁盛,你的策论,看来是大有裨益于大明啊!”郑和感慨的说道。

    “呵呵,那好啊,自由学堂中都有在下的一些拙作,若不嫌弃郑公公可以拓印了带回大明广为传播。”

    “南洋诸国都仰慕天朝威仪,不知朱先生可有意与我一同进京拜谒圣上呢?”

    什么!朱明一惊,这么直接就提出来了?当下没有丝毫犹豫,说道:“在下虽未曾在大明生长,但也久慕大明的威仪了,我将派遣一支庞大的使者队伍随郑公公舰队北上,携南洋奇珍献与永乐天子!”

    “呵呵,本使却以为,还是朱先生亲自前去更能显出诚意,圣上惊闻朱先生大才,兴许这南洋之地,一并赐予了朱先生永世相替也未可知啊!朱先生可要想好。”

    不管郑和是不是民族英雄,朱明心中已经把郑和祖宗骂了个遍,这南洋的土地是我辛苦打下的,怎么还要朱棣赐给我么。

    但面上自然不敢这么直接,要么在这酒宴上把郑和做掉,否则按郑和这么急切就提出这个事情来看,他是非把自己给掳走不可了。这港口中停的那两万多人的舰队,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啊!

    “这,容我再考虑二三吧。”朱明只得采用缓兵之计,估计郑和思来想去,南洋鞭长莫及,即使要打,也不是他现在就能决定的,现在郑和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把我这个罪魁祸给抓回南京去了,到时候管你这海外的这地片是谁做主,就算是土人重新回来统治也和他没关系。

    毒辣啊毒辣啊!朱明在心中一直腹谤这郑和一点民族大义也没有,面上还得继续陪着笑脸,告诉郑和明天就会给出一个答复。

    郑和此次也是单刀直入了,他知道若朱明是一莽撞之辈,直接抽刀子砍人也是有可能的,但他也算准了,朱明不是这种人,而且他似乎隐隐的觉得朱明还有一股顾虑,所以算准了朱明就算不答应也不会翻脸。

    其实还是因为对于朱明来说,郑和身上有一层历史名人的光环,让他怎么也没办法以平等的心态面对郑和,但对于这个自己要不要北上的事情,太大了,原来自己也曾想到可能会有这个结果,但是当事情到了面前的时候,他才知道是多么的难以接受。

    就这样跟着郑和北上?那在南京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一杯鸩酒或是一圈高墙孤老终生?虽然之前就这个结果也做了些准备,但事到临头由不得他不慎重考虑。

    用言语稳住了郑和,表明明天必然会有一个结果后,郑和带着随从们还是匆匆返回港口去了,至少在目前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在岸上过夜的。

    “召集全部文武官员。”其实不用朱明吩咐,在郑和走出自由城的那一刹那,自由城中的有资格进入朝堂的官员全都蜂拥朝王宫而来。



………【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奈的选择】………

    当文武官员齐聚灯火通明的议事大厅中,现他们的国主面色无比严峻的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一时间大厅中没有人敢出任何声音。

    “战争不会生,大明的船队并不是来讨伐我黑水明国的。”朱明冷冷的说道。

    虽然气氛不对,但所有的人都被这个消息振奋了一下,原本悬着心的众人又感觉到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一些。

    “他们要咱们组织一个使团北上前去朝贡。”

    “那就去啊。”“好歹是我们的故国,朝贡是正常的。”“我看行!”

    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必须我亲自去。”

    这一句话丢出来立马石破天惊,大厅中所有的言语在这一瞬间凝固了,所有人都怔怔的看着自己原来盯住的位置消化着这句话。

    以前朱明也曾长时间离开过自由城,而且之后也曾时不时的跑到其他的岛屿上去晃悠一番,但这前提是大家都知道朱明这个国主是处在一种十分自由的状态,顶头上司爱去哪里晃悠,是你们这些小的管的么?

    那现在呢,名为使团,实际上可能连囚牢也不如,这招是擒贼先擒王啊!

    “我现在就尽起大军,杀光这些个鸟上国天朝舰队!”这粗嗓门一听就知道是讲话不用负责任的花都。

    “你拿什么去杀?大军?你看看人家舰队有多少人吧。”陈善礼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

    花都憋的脸红脖子粗的,但他是个大老粗确实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来,张口愣了半晌,最后还是颓然把头低了下来。

    “国主这样亲自去出使绝对是不行的,要不国中还不乱套!”王铜说道。

    侯寅是举族从中原随着朱明一起南下的,对于侯氏家族而言,朱棣的手段有多么狠辣他们知道的再清楚不过了,所以他高声说道:“知道现在大明朝的皇帝最怕什么吗?”

    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知道这个士族书香之家出来的优秀子弟,现在统管着黑水明国的刑法也做得相当不错,而且侯泰还算是他的族叔,那可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刑部尚书二品大员啊,虽然最后被朱棣处死还差点祸及全族。

    “朱棣为人刚毅绝伦,他认定的东西就绝不会改变,当年靖难之役,皇宫中的一场大火,最后可只找出来几具烧焦的尸体。”侯寅悠悠的说道。

    “那又怎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他不就是看不惯国主这个汉人在南洋建立了这么大好的一块基业么。”花都仍是跳出来放炮。

    侯寅摇了摇头,虽然大厅中大部分人都能理解意思,但现在既然都是这黑水明国的高层之人议这生死攸关的大事,自然是什么都要摊开来讲了:“国主也姓朱。”

    花都顿时睁大了眼睛,吧咋了几下,看了看侯寅,又扭头看了看朱明:“国…国主,你不会真的是那什么建文帝吧?你说你放着好好的大明皇帝不当,跑这南洋来干嘛啦。”

    就算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下,朱明还是被气的笑了起来,底下的大臣们有的也把板得死死的脸松开了一点。

    “哎,如果不是看你军事上略有长进,我真不敢把二军团交给你统领,我们不跟这浑人解释了,大家继续议议。”

    “国主,不如用拖字诀。”陈善礼建议道,“郑和此次原来,不如将其留在此地,每个岛屿都引其前去看看,他这不是要宣扬国威么,我们再做向导,带着他们一路西去南下,多跑几个国家,多宣扬一点国威,不在这南洋耗个五六年不回国。”

    “这个姑且一试,但郑和他们此次怕是盯上我了,只怕缓兵之计,难啊!”朱明叹了口气,再看看下面群臣,无不眉头皱的紧紧的,但没有其他的人能想出什么建设性的办法来。

    “实在不行我们就早做打算吧,如果我要离开了,这黑水明国,该怎么办。”

    “国主,不可啊!”王铜喊了一声后匆忙跪倒在地,其他的人也都是跟着一起跪倒在地,都是大声劝阻起来。

    朱明扫视了一圈,这里面,所有人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大部分原本都是平头百姓,现在风风雨雨经历了这么多,独自担当一面还是可以的,但若是身居高位执掌一国,怕是谁都不行。而几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德威也并不服众,一句话,现在朱明走了,这黑水明国就将是一盘散沙。

    “你们啊!一个个也都是封疆大吏了,如此惊慌失措的,我这北上是朝贡,又不是去死,你们不过是要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好好的掌控黑水明国而已,有必要这么慌乱吗?”

    所有人心中都明白,这一去朝贡,英明神武的国主会不会成为那打狗的肉包子,可就不好说了。

    看着这一堆大臣哭丧着脸,如丧考妣的鱼贯而出了大厅,朱明看到屋外的天空已经微微泛红了。

    不知道自己此去有多大的风险,至少现在郑和心中应该也认定了自己和朱允?是没有太大关联的,只是不知道朱棣会如何想,自己也算是南洋小国的酋长一类了,以中原皇帝好面子的个性来看,肯定也不会一杀了事,这天下悠悠的众口他还是要顾忌的,朱允?的儿子不是都被他圈养了好多年么,所以自己性命短期无碍。

    随便梳洗了一番,这做人要干脆一些,不用郑和找上门来,自己亲自去找他去。

    点齐侍卫,朱明一行匆匆赶往了船村港。

    此刻郑和船队中也已经忙碌了起来,郑和回来后就与王景弘等人商议了一晚,今天朱明必须要给个准信了,要不…此刻船舱中的士兵也已经在整束兵甲,打磨锋刃了。

    当太阳刚高挂在天空,甲板上的?望手前来报告,远方似乎有挂黑底日月旗的队伍过来。

    舰队响起了号角声,一来是示警,二来也可算作迎客。

    随着朱明一齐过来的陈三福熟门熟路的跑到了郑和旗舰长宁号的脚下,大喊道:“黑水明国国主欲登船拜访大明舰队正使郑公公!”

    宽阔的跳板被放了下来,郑和快步走了下来,迎向了朱明一行。

    “郑公公,可欢迎我上船一观啊!”

    “请!”

    上船随意走走看看了一番,这宝船果然庞大,在朱明看来海战也许不够灵活,但作为远洋访问的舰只来说那是太适合了。

    “郑公公,不知黑水明国之后,还意欲何往?不如向西,我这也有熟悉西洋航线的水手,可以为你充当向导。”

    “不劳朱先生费心了,此次南下已经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