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海外大明 >

第42章

海外大明-第42章

小说: 海外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指令的工匠们立即以苏门答腊城为圆心分头进入了各处部落中,只需对他们进行一些指点,这些小吊脚楼也不会盖的很高,领民们就地取材,砍倒几颗树,留下几个高点的树桩,然后就在树桩上开始吊脚楼的建设。

    一个部落如此修盖,一片树林就被开垦了出来,一片土地又被人类所征服。

    就像后世的病毒式传播度,学会盖这种楼的部落在朱明的命令下,必须得派出少量技艺高的青壮年到别的部落去教授盖楼技术,不但让整个村落化进程度大大加快,也让许多部落借这个机会加深了感情也化解了过去的一些矛盾。

    朱明从来都是很痛恨将力气花到内斗上的,这样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建筑过程中,许多的问题也被反馈到了朱明这,一些问题也得到了朱明的重视,比如说工具不够用,尤其是斧头的损耗太大,越用到后来斧头也越钝,而且砍伐起来的效率也不令人满意。

    得到这个问题反馈的朱明才想到了双人锯,不过这对冶炼技术的要求是挺高的,朱明派人去把这个东西的草图和构想都带到了冶炼厂中,至于做不做的出来,做不做的好就要看这些工匠的了,相信在巨大物质奖励的刺激下这些工匠会挥百分一百二的努力。

    六月剩余的天数就这样过去了,领地内一片欣欣向荣,短短的十来天时间,朱明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苏门答腊国原来的领地,原来的苏丹更多的还是无为而治,虽然也做出了一些巩固民生的动作,毕竟效果不显。

    朱明这一上来就是大刀阔斧,还派出这么多工匠,虽然许多人对肥皂这个滑溜溜的东西颇有些不感冒,但对朱明的神农汤治摆子病的神奇疗效,对干燥舒适的吊脚楼,这些部落都是真心的喜欢,对于华人传来的先进工具也是爱不释手。

    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的侵蚀其实真的很简单,相信不出一个月,苏门答腊国原来的领地就将完全掌握在朱明的手中。



………【第七十一章 归于王化】………

    (分类推荐都下了,马上就要进入惨淡的季节,请各位书友帮忙宣传宣传~投点推荐票~谢谢啦!)

    至时间到了七月间,朱明的船队往返于苏门答腊与自由城之间,加上原本苏门答腊国中的十几条小船,一船船的工具和简易自行车三轮车运到了苏门答腊,苏门答腊的木材、矿石一船船的运了回去。

    基本的工具和交通工具带给苏门答腊的影响是震动性的,各个部落间的联系被拉短了,以前就是一条人为踩踏出来的小径,自从三轮车引入苏门答腊国后,道路不再是特权阶级的马车所专用,许多定居下来的村落自的开始平整起与外界的路来。

    这个时代的路其实远没有后世麻烦,后世是与天抗争,走不了的大山我打个洞,过不了的深涧我架座桥。在这个时代一切都要顺应大自然而为,把原本就平整的地好好的拓宽用土石夯平,也便成了一条直通“罗马”的大道。

    这一个月来各种消息犹如爆炸一般的四处传扬开来。随着自由城的各类商品传入苏门答腊,岛上的风气也在慢慢变化着。

    原本是一自给自足封闭的经济循环体,自从自由城的棉纺布和极少量的丝绸传入苏门答腊后,不光是朱明自己领地的居民,苏门答腊国领地周边的那些国家也是深受影响,除了西面直接与苏门答腊领地直接接壤的那孤儿外,其他小国便连国王也爱上了自由城色彩艳丽的布匹制成的华丽衣裳,那些贵族更不用说了,穷奢极欲向来是他们的终极追求。

    于是乎,除了布匹,自由城的一切新奇玩意很快就以苏门答腊城为中心向四处扩散,各种口味的糖球是孩子们的最爱,原本普通的豆蔻丁香经过加工后成了家家餐桌上必备的调料,有了自行车后许多有马的贵族也不骑了,简单的自行车上被他们镶金嵌银。而附近一小国的国王获赠了一把自由城出品装饰华丽的短佩刀,更是多次在各种场合拿出来炫耀,成了他自己最大的光彩。

    这天朱明这儿迎来了一群不之客――靠近朱明在苏门答腊岛领地的几个部落族老。

    对于这些人,朱明自然是客气的接待。

    “大人,我们是想并入您的治下,您对于领地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都希望归于大人的庇护之下。”几名当地的土王不加掩饰的表达了对加入朱明阵营的渴望。

    “这……”朱明沉吟了一阵,“毕竟你们有自己的王,我这样容纳了你们可能会对友好盟邦带来困扰。”

    “大人,以您的力量,摁灭我们几个小国如摁死几只蚂蚁一般,何必太在意这些小节。”

    “不,泱泱中华做事情怎么能不光明磊落,这样,我随你们前去面见你们的大王,若是愿意归于我的庇护,那么便必须取得你们大王的同意,恩,你们大王的领地和待遇我肯定是按照最高规格来的。”

    定下论调后,朱明便带着一队扈从伴着这几个族老一同向南方走去。

    没人劝阻朱明,因为朱明这次带的扈从部队是二军团的一支精锐营,三百多虎狼之士不要说保卫朱明安全了,估计把南边那小国灭了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实话,对于苏门答腊岛上的风土人情,朱明真还没有时间好好游览一番,这次也等于是在繁重的政务处理之后的福利性出游。

    在朱明自己的领地境内,随处可见肩扛农具下地劳作的平民,由于这里耕牛短缺,还是得靠人肩扛手拉的犁地,但有了铁制的犁头,两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扶,很快一陇田地就被开了出来,看的几个土王啧啧称奇。

    他们纷纷向朱明打听起耕地的情况来,当听说四个月后就能收获,收获是播种的五倍以上时,一个个都惊呆了的瞪起了大眼,闪烁着羡慕妒忌恨的光芒。虽然他们拥有一点点从苏门答腊城中流出的商品,但要他们去购买种子农具,以他们的财力确实是力有未逮。

    更兼路上还不时驶过三轮车,车后斗装满了货物,前面骑车的人却并不显得吃力,而且听说农具和种子以及必备的一些运输工具都是官家以很低的代价先借给平民使用时,这些更加加剧了土王族老们要加入朱明的决心。

    三天后,他们来到了一处大寨的面前。

    大寨中人看到一大队旗甲鲜明的军队出现在寨前,早就吓得乱成一团,更可以隐隐的看到几个女人正被推推搡搡的似乎要扔出帐外,而女人却拼死不从,众人打闹间不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

    这时旁边的几位土王也颇为尴尬,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们国小力危,遇到年景不好时又有大量青壮年跑到别处去找吃的,这样经常有其他的人会欺上门来,不过一般别人都是要的财货粮食女人,前面两样我们都没有,就只好交出女人来了。”

    说完后几名土王跑上前去,对着寨子喊了起来:“我是巴德拉,告诉大王我们回来了。”

    “啊!是巴德拉族老,赶快告诉大王。”

    不一会儿,一个低沉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巴德拉!我还以为年景不好你也跑去投靠别人了,竟然还会回来,怎么,给我准备了什么贡品?”

    但随即这人看到了外面排列整齐的军队,马上变得又惊又怒的吼道:“好你个巴德拉,去投靠别人也就算了,竟然还带兵来剿杀我们!我和你拼了,你也知道在我这你什么也得不到。”

    “咳咳,错了错了,大王,我这是带着自由城的大人朱明来了,朱明!”

    “你说什么?就是那个带来神农树的人?我好不容易弄到一枝神农树枝,熬汤救活了我儿,就是那个朱明大人?”随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寨门被人推开了,一个头蓬乱的中年人探出了脑袋。

    反正对方这么精锐,破木墙寨子也挡不住,这名“大王”索性跑了出来,仔细打量着对面这群陌生人。

    “没错,没错,很多华人。”那男子喃喃自语道,“不知谁是朱明大人。”

    “我就是。”朱明走出了队列淡然的回答道。

    那男子立马走上前来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感谢你为我们带来神农树,解救了我儿的痛苦。”

    随后这男子又转头向那几名土王训斥道:“贵客来了竟不提前通知,该死,该死。”

    恭恭敬敬的将朱明众人迎入寨中,寨中的百姓也知道了是虚惊一场,个个都松了口气,一个个好奇的远远看着朱明这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恐惧中带着羡慕。

    众人坐定后,朱明反客为主,向这大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本以为对方还需要纠结苦恼半天,谁知这名中年汉子一拍大腿:“太好了大人,我们仰慕中原文化已经很久了,而且……才一个月,已经有许多人跑去大人你的领地了……虽然部落不同,但很多是同一族人,我也没办法半路阻拦,不如我们就并入大人您的麾下吧。”

    几名偷偷跑去朱明那儿的土王也瞪大了眼睛,没想到他们大王早就抱着这个心思了,亏自己还枉做小人,想带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人去投奔朱明。

    “哈哈哈,好,那我反正来了,顺便也四处看看,随后农具种子还有工匠学者都会陆续过来的。”朱明心中也是高兴,毕竟在自己力量尚且薄弱时就能用虚无飘渺的王道获得其他的势力认同效忠,怎么说也是一件值得自己飘飘然的好事。

    这厢事情刚玩,不知道是传扬出去还是大家都有心自,周边的许多小国都要么派使者,要么干脆是儿子或是自己亲自过来,向朱明表达臣服之意。

    不管你是真心臣服还是来骗取一些物资,反正你们这些小地方我暂时也看不上,管理上的人手也分配不过来,设想中的郡县制暂时还没有施行的土壤。但是慢慢的,你们都将纳入到我朱明的体系中来。

    原本苏门答腊国周边众多的小国部落就这样要么直接纳入,要么成为属国,整个苏门答腊岛的东面已经全在朱明的掌握之中,那孤儿也感觉到了愈来愈大的压力,在它领地内的男子已经都被动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大战来临前的气息。



………【第七十二章 提升军备】………

    那孤儿咄咄逼人的气势朱明自然感觉的到,但在他看来不过如动物遇警汗毛直竖一般,恐吓意义大于实际效果,完全不必去理会。

    现在朱明关注的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军备,人命在这个时代虽然低贱如狗,但对朱明来说,士兵,尤其是华人士兵的性命,那简直比黄金还珍贵。

    不可否认,是否敢于刺刀见红是一支部队是否拥有强悍战斗力的最好证明,但若能远距离解决的为何还需要让自己的士兵在近距离流血牺牲呢!

    朱明对于火炮的重视已经是有目共睹,但火药技术仍是制约了火炮的射程和威力,朱明只是知道有项火药颗粒化技术大大的提升了火药的威力,但具体怎么弄的,他真的不是很清楚。

    再次求助于兑换戒指,朱明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这次换来的配方不要那么坑人才好。

    一百两黄金只换来一张薄薄的纸张,肉痛的同时朱明也对这配方充满了希冀,火药颗粒化在明代肯定就有了,技术说不上先进,但却是一项实用的技术。

    只见纸上文邹邹的写着“火药用水舂,舂多为上,药如粒不尘,及干可以掌上燃之,皮不热。”寥寥数语,又骗去了朱明百两黄金。

    虽然郁闷,但朱明真不知道原来火药可以用水来搅拌舂击,赶忙吩咐所有火药方面的工匠至苏门答腊城来一起研讨此时。

    火药的工匠都是从广州港中带出的,后来他们陆陆续续的教了几十名学徒,这次只带来了一名叫做曾文雨的小徒弟,穷人家的,虽然十七岁了也没起个字。

    朱明本就觉得名啊字啊什么的麻烦的很,有名了何必取字多此一举,问明白后也没再多问,只是把那张方子放到了几名工匠面前。

    “恩,火药属火,水火不能容,这加水可是合理?”有工匠对这个方子产生了浓重的怀疑。

    “师……师傅。”曾文雨在一旁小声的嗫嚅道。

    “什么事?说吧。”朱明看这小孩倒是挺不错,毕竟才十七年纪就被几名师傅单独带出来,必有其过人之处。

    “就在前几天我曾把一些火药打湿了,干了后结成硬块,这些硬块我试了,不但能燃,还燃的很快。”

    “还有这事?”

    “是的,师傅,我想火药中的水干了,也就没水了,不再影响火药的使用,但火药与水相克,那些火药反而因为曾浸泡过水这样燃烧的更快,就如风雨越大,树苗才长的越粗壮一般。”

    朱明在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