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623章

调教大明-第623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几处税监出事,被市民所杀,压迫太狠是一方面,地方势力太大摆不平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苏州那样的地方,势力千头万绪,太监就算把自己得的好处全拿出来也不够,最终使地方大户和生员暗中联手,鼓动百姓搞定了皇帝的税监,这事儿,倒是真的说不上谁更有理,反正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就是了。
  张惟贤的打算,却是将所有的势力联起手来,太监三成,勋贵三成,亲臣三成,只留下一成给皇帝,还好万历不知道他的打算,不然非立刻下旨把他给活剥了不可。
  “下官这就去办。”
  王曰乾喜滋滋的去了,底下各人也各自有差遣,乱哄哄的分别往各勋贵府上而去。
  ……
  ……
  “皇上,上回我说的事,你考虑的怎样了?”
  敢和皇帝你和我,“你侬我侬”亲密无间,毫无上下尊卑之分的,连皇后也不够格,只有郑皇贵妃向来随意,不仅称呼随意,姿态也是随意的很。
  这会子皇贵妃坐在镜前梳头,一头美发如瀑布般直垂而下,映的那鹅蛋脸更是肤白胜雪,吹弹可破,那一双大眼水汪汪的,看着就叫人心醉,至于那樱桃小口更是看着可爱,哪怕说着不大恭谨的话,万历又怎会真的放在心上?
  郑氏是后选入宫的,挑的就是容貌,不过能被选到宫里当嫔妃的相貌都不会差,她胜便胜在这慵懒自若的姿态上,叫万历觉得是夫妻俩家常相处,情不自禁的就有放松的感觉。
  皇帝其实也苦。
  张居正当权的年间,万历受制于人,想写个大字都被批是玩物丧志,小皇帝一怒之下,爷就真的玩物丧志去了。他在宫中开了市场,叫都人们和太监装成买卖人,什么商行酒楼一应俱全,竟是在宫中真的开了个集市,皇帝也是青衣小帽,每天变着法子到市场里做买卖,他当然大赚特赚,然后便随意找个民房当家,喝醉了大睡一场,倒也真是其乐融融。


第878章 劝说
  这只是小孩子家玩闹,不过万历还真是心向民间,这和他堂爷爷武宗皇帝也挺像,其实当皇帝说是权倾四海不假,不过明朝的皇帝受拘管也太严重了,这一点和清朝诸帝就没得比了,象乾隆那样游山玩水,东北江南跑了个遍,年年去木兰围场打个猎,看看古董器玩,花几千万修个大园子,这等事除了反叛之极的大明武宗,哪一朝皇帝也没干得出来。
  和郑贵妃的这点子天伦之乐,也就是万历一心渴望自由的表现而已。
  “派税监的事儿?”万历早就被灌了满耳朵的开矿收税的事,早就有不少亲臣近臣在他耳朵边吹风,张惟贤现在的势力可不是盖的,外朝中文官不是一路,但内廷太监,环卫官中大半都是他的人了,勋贵亲臣们当然也是乐见其成,没少在这事上努力。
  “就是啊。”郑贵妃大眼水汪汪的,瞟着皇帝撒娇道:“奴的脂粉钱都快不够使了,上月奴娘亲过寿,皇上才赏了多少?”
  “啊,赏了五千,也不少了……”
  “五千还多?皇上不知道现在办三天酒席要多少银子吧?迎来送往,得多少开销?说回来,上个月老武清侯冥寿,太后娘娘赏了三万给武清侯府,皇上,这一对比,奴的亲娘还不及一个冥寿……”
  万历心想你那娘亲不过一个都督夫人,武清侯可是一个侯爷,男女有别,身份也不同……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口,郑氏当然不敢怎么着他,皇帝也不可能真的惧内……据说当年宪宗皇帝是真惧内,视万氏如正妻,经常被万贵妃扭着耳朵教训,宪宗皇帝还偏不敢反抗,后来万氏一死,宪宗皇帝郁郁不欢,没多久也跟着万贵妃去了。什么叫夫妻伉俪情深,这才是。万历不打算真格和宪宗皇帝学,不过也不打算和郑贵妃闹的太僵了,毕竟眼前这可人儿是自己在内廷最大的开心果了,真弄的僵了,彼此相对不欢,也是老大的没意思。
  “咳,这个月朕额外再给二万,随你怎么开销好了。”
  六宫嫔妃包括一个月吃多少斤猪肉,吃多少只鸡,用多少银子的蔬菜,包括多少石米,米的种类,布、绢、丝绸,银丝炭,水果瓜桃这一类的东西在内,每个嫔妃包括皇后太后在内都有一定的定额,象皇帝一个月用一千多两,皇太后一样,皇后就八百多,皇贵妃六百多,底下一路下降,最少的就很可怜了,在宫中也就保持不饿肚子的水平……甭看银子不少,开销也大,宫中的衣服是四季常新,一直不停地换,象万历的龙袍一进就是多少套,但只要上身一次,脱下来就直接换了,只穿新的,绝不会穿第二回,皇帝可以没限制,嫔妃们想有好的待遇就得花钱子贿赂太监,想在皇帝跟前被某太监提上两句,也得花银子,想知道皇帝今儿在哪个宫里歇着,皇上最近喜好什么……哪一样不得花钱?
  郑贵妃在自己宫里养着不少心腹,平时还得顾着自己娘家,时不时的赏点银子给哥哥用,就算皇贵妃也是没有余粮,要不得张惟贤和郑家那边一说好,郑贵妃就在这里猛吹枕头风,实在也真是穷疯了。
  “这两万也是皇上的体己银子,臣妾拿着也难受啊。”郑贵妃扬起精致的小脸,娇声道:“皇上就不想内库更充实点?”
  “唉,朕有朕的难处。”
  万历想发财的心是始终十分饱满的,不过他到底是皇帝,思维方式没郑贵妃这么简单,国家用度取之有常,特别是大明的财政制度始终不大健康,导致国用也是始终不足,给官员胡椒苏木当俸禄的不要脸的事大明天子也干过,反正就是这么没钱,这么任性。从嘉靖到如今,财政状况终于是好了不少,万历也就可劲的从外库往内库搬运,不过他心里有数,太仓始终都有大几百万的存粮,通州粮仓得有千万石以上的存粮,只要有这两样,国家就算有什么事也不害怕……就算张惟功在辽阳展露出了十分不凡的实力,万历内心深处还是不大紧张的。辽阳再厉害,只要大明内部有银子有粮食,九边安然,京师如常,就不怕辽阳能反了天。别的不说,光是“大义”这一块,张惟功就绕不过去。
  惟功可不是安禄山那种没脑子的胡将,没有大义名份,就算强来也最多落个藩镇的下场,和现在没区别,还落个百世骂名,这是何苦?万历和惟功也算是总角之交了,对这个当年少年时的旧朋友还是了解的,知道惟功不是那种野心盖过理性的莽撞武夫。
  但越是这样,万历心里就越明白,辽阳等若是悬在自己脖间的绞索,自己身强体壮没病没灾,辽阳就只能往外折腾,要是自己这边带了病,那绞索是不是真的敢勒过来就不好说了……象大明的财务,现在状况还过得去,文官持国不管捞不捞,最少有一定之规,自己每年很辛苦的搬运一些到内库来存着,手头有钱,心里不慌,这样算是两全其美,文官们也就叫唤两声,该给反正还是给……这要是把勋贵太监亲臣们放出去征税,万历虽然是没有到过民间,也没真见过勋贵太监扰民的深宫里长大的天子,但勋贵太监们是什么德性,万历心里还有一点儿谱,把这伙子放出去到民间征税,想想也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这一刻万历还是理性占胜贪欲,不过心里那小火苗也是一直不停地往上窜啊窜啊窜,郑氏嘟着小嘴,一脸的不高兴,不过好歹也没怎么敢发脾气给皇帝看,一样伺候着万历洗涮了,然后两口子到龙床之上,当然是胡天胡地一番。
  郑氏已经给万历生了男男女女好几个儿女,长成的也有一个公主和一个皇子,不过年纪还处于女人最好的时候,软玉温存,温香扑面,伺候的万历十分舒服。到了起更时分,万历已经酣然睡去,郑氏却是一脑门的官司,只躺在床上发呆,一时会儿的却是睡不着。
  她已经给郑国泰打了包票,那边张惟贤也是表示静候佳音,加上这一阵子不少太监勋贵联手在皇帝跟前吹风,怎料皇帝居然就是铁了心,跟立太子一样,怎么说也不管用。
  她心里明白,这又是与外朝的那些头巾客有关,只要是什么圣人垂训的条条框框,外朝的那些腐儒就是打死也不松口,平时到郑家卖好的文官也不少,但一涉及到夺嫡一事,就是没有人敢应这个茬……谁也不敢也不愿在这等事上掺和,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当官的得罪皇帝了不起不干了,得罪了官场臭了名声,回家也是过街老鼠一只,到时候真的生不如死。
  除了夺嫡,象派遣税监征工商税一事,文官们也是众口一词的反对。
  这事儿并不涉及大义,不象夺嫡那么敏感,但不管是哪一个党,晋党齐党楚党江南一脉,反正就愣是没有哪个文官会表示支持此事……郑氏在床上一阵冷笑,她已经信了张惟贤的说法,地方银矿金矿铜矿都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现在稍微有点儿地的又肯定会经商,商业之利也尽在豪族手中,这些家族多半都有官员在朝,至不济的也有联姻等各种手段联在一起,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等事上支持皇帝,哪怕不是派太监出去收税,而是用户部和全国的税关正经的收税,也是万万不能支持的……这里头的弯弯绕很多,郑氏感觉自己必须抓住张惟贤这个勋贵环卫官,对方又支持夺嫡,实力也够,又很贴心,不象文官们就顾着自己,但究竟怎么才能完成对方托付的这一桩大事,郑贵妃一时感觉自己也是无力可施……
  ……
  ……
  “皇上又没允?”
  翌日清晨,张惟贤就知道了消息,这已经是郑氏不知道多少次失败了,勋贵,亲臣,宠妃,多管齐下,皇帝就是不能下决心……张惟贤不知道这是辽阳给万历的压力,事实上在万历二十四年皇帝决心派出矿使税监时,根本毫无压力,此时却有辽阳这样的强藩虎视眈眈,万历心里实在不能痛下决心,不然的话,哪里需要这样苦劝,万历早就从了。
  “大都督,不能再拖下去了……”孔学沉声道:“咱们早就放出风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摩拳擦掌的等着发财,宫里头连都知监的黄太监都找小人吃过饭,意思是他也想外放,这事儿要成不了,大伙儿不敢怨皇上,可不都是要把怨气撒在您身上?”
  都知监一类的监司,就是摆摆仪卫,或是尚宝司,只管看看皇帝的玉玺,闲差冷差,穷的要死,现在一个个眼都绿了,上下活动,只盼着能是第一批放出去的……谁不知道,只要能出去,就妥妥的等着发财?
  “成了,”张惟贤痛下决心,令道:“通知宫里,发动吧。”
  “是!”孔学一脸狂热,站起身来,一兜到底,赞道:“还是大都督遇事有决断。”
  “你也甭拍我马屁。”张惟贤苦笑道:“英国公府已经二百年,别到时候断送在我手里头才好。”
  这一向他已经十分膨胀,不料想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孔学也为之愕然,不知道怎么应答是好。


第879章 大火
  “走水了,走水了……”
  万历这日还是歇在郑氏宫中,两人正搂在一处睡得香甜,三更时分,却是突然听到一阵阵叫喊。
  万历第一时间惊醒,郑氏亦是醒了,坐在寝殿内的太监们也是赶紧一骨碌爬了起来……皇帝行房,还有听床脚的,但这也是没办法,拿着铜着拂尘“坐更”的太监是打死不能离开皇帝身边的,都是由乾清宫的御前牌子带班,各人拿着十分沉重的铜头拂尘,平时摆样子好看,遇到什么险情的时候,这玩意也能当兵器使。皇帝住乾清宫,他们就在乾清宫的暖阁里头坐着,全套衣服挂在墙上,穿着中单伺候,皇帝夜里起身,喝茶,小解,反正也是他们伺候。不住乾清宫,他们自然也是得跟过来,虽然在嘉靖年间有宫变,皇帝经常住乾清宫,嫔妃们都是到乾清宫里来伺候皇上,但架不住万历和郑贵妃伉俪情深,皇帝愿意来,太监们也只得跟过来。
  这会子听到叫喊,然后就是当当当一通乱响,在宫里,半夜除了提灯笼报时的犯错宫女外是听不到任何别的声响的,这一乱,万历在床上顿时冷汗都下来了,手也直抖,半晌才镇定下来,叫道:“魏朝,魏朝,赶紧看看是怎么回事。”
  “皇爷,奴婢已经出去看过了。”魏朝是乾清宫的掌事牌子,底下管着不少人,关键时刻当然也不能往后缩,刚刚听到响动已经出去看过,但见乾清宫和坤宁宫方向火焰腾空,烧的十分厉害,响动也是那边传过来的,“奴婢估计是两宫着火了。”
  万历闻报镇定了很多,但心中疑虑还不能尽释,当下披衣起来,连郑氏伺候也不要了,趿着鞋便出了殿,他此时住的是东六宫地方,距离养心殿很近,离坤宁宫和乾清宫都较远,但就算离的远,此时也能看得很清楚……大火冲天,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