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492章

调教大明-第492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处都是带着家人孩子出来游玩的人们,不过人群中男子较少,多半是老人和妇孺居多,男子都各有差事,在辽阳兴起罕见的大征伐的时候,各司之下的不论文武工商都份外忙碌,就算这种大庙会的热闹时期,有时间来悠闲逛庙会的辽阳男子,毕竟还是不多。
  一群妇人在人群中一路走向大庙门前正中的地方,那里有一个硕大的香炉,有几个老道在香炉边上照应着,与佛家规矩没有太多区别,无非就是交钱,请香,磕头上香,再请个签就完事了。
  以前辽阳城里虽然信上帝庙的多,但满城也没有几户有钱人家,就算是有心来拜神也没有多少钱拿出来,现在人其实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敬香舍得掏钱的人却是成十倍以上的增加,看香炉里已经烧满了的香灰就看得出来,几个老道一个个乐的嘴都合不拢的样子,看着人群,个个都是满面春风,一副乐悠悠的模样。
  待李达浑家几个妇人过来,老道们赶紧上前殷勤伺候,问清楚了敬香理由之后,少不得要赞上几句,然后忙不迭地安排给这几个妇人敬香。
  就在这几个妇人跪下来,诚心默祷的时候,城门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
  起初没有人在意,只是声响越来越大,然后突然又低落下去,就象是大海潮涨,然后又突然落潮,一切显得那么诡异和压抑,几个妇人突然感觉一阵心慌意乱,敬完香后,忙不迭地站起身来,赶紧往城门处去看。
  大约有四五十个骑马的官校,正在从平夷门里进来。
  那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神态,令得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很明显,这不是辽阳的兵!
  这些人,全部骑在青色或黑色的大马之上,马匹显然是精心挑选出来的,高大神骏,但并不算上好的战马,只是架子大,看着虚好看而已。
  他们的衣服,多半是青灰色的曳撒,头上戴着灰黑色的暖帽,辽东这边刚下过第一场雪,确实比以前寒冷的多,但这样的天气在辽阳人看来还很暖和,就算小孩子也还没有戴帽,这一群人,看起来确实夸张的多。
  少半的人,戴着的却是乌纱帽了,身上穿着的衣服也是绣着漂亮的图案,腰间挎刀,足踩官靴,看起来就要威风的多。
  这些普通的百姓当然认不出来,这是锦衣卫的标准服饰,飞鱼服配绣春刀!
  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带队的锦衣卫官眼中的贪婪目光越发明显了。
  从过了牛庄驿到现在,眼里看到的全部是繁华胜景,到处都是商家,随地可以看到商行,客栈,骡马大店,到处都是一副繁华之至的景象!
  每一个人,几乎都是穿着富贵,在辽阳人看起来普通的穿着打扮,在锦衣卫这些行家眼里,就是一个个活动的人形银库。
  京师人烟过百万,哪里有曾见眼前这样的奇景?哪里有这么多穿着暖和,衣饰整洁,看起来家境最少是温饱无忧的居民?这样的人,在京师也可以称富户了,在这里,似乎是最寻常的景象,根本不足为奇。
  这些锦衣卫是从牛庄驿一过来的,辽阳最富裕的地方就是以辽阳城为中心的这些地方,论海贸发达,中左所也很不差,从一个千户所已经发展到了五万人以上的城市了,但比起人口已经有五六十万的辽阳来比还是差的远了,从辽阳城外的几条官道四周依官道而居的密集居民区和商业区就能看得出来,这里究竟是多么富裕繁华。
  至于眼前,在锦衣卫眼中的这些货物,哪一样不是精致而贵重的上等货?就算在京师,也得到几个固定的地方,比如正阳门外东西大街,比如崇文门大街,在那里的上等店铺才能看的着,在辽阳这里,却是随处可见,上好的货色,就很随意的摆放在摊位上,不论是摊主还是经过的行人,丝毫都没有什么特异的神色。
  “这一趟,我们算是抄着了。”
  一个年轻的锦衣卫校尉低声笑语,别的校尉虽不出声,还是挂着一脸矜持的淡笑,但无论如何,众人眼中的笑意也是十分明显,确实,这一趟差事是抄家拿人,是好差事,但也有些风险,抄拿的毕竟是总兵官和一群将领,这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地方发生兵变,所以这一趟差事,有油水,也有风险,在锦衣卫内部有不少人害怕不愿意来,但眼前的一切摆在眼前,所有选择来辽阳的锦衣卫都感觉自己赚大了。
  “回去之后这么一说,王麻子几个怕是要后悔的一头撞死。”
  “不知道能捞着多少?”
  “这等地方,教那张惟功弄的这般好,可见上下还是齐心的,我等做事要小心,钱虽好,若是烫手就不美了。”
  “凭他怎样,他敢造反?”
  “就是,我等可是天子亲军!凭他兵变怎地,也只是敢对付地方官吏,还真没听说谁敢对抗朝廷缇骑的!”
  锦衣卫中,也有几个老成的,眼神也是一样贪婪,不过还知道有风险存在,更多的却已经是利欲熏心,一心只想了勒索地方捞钱了。
  这么富裕的地方,不好好捞上几个,赚个盆满钵满的回去,岂不更加的叫人笑话?
  锦衣卫做事,什么时候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了?若是害怕,还真不如在家陪老婆奶孩子得了,何必辛辛苦苦跑出来这么一遭?
  “让开,没长眼,敢挡着老子们的路?”
  锦衣卫们维持了一段好心情后,暴虐残忍的本性又显露出来。
  这里是平夷门,他们原本应该是从武靖门过来,除此以外也可以走肃清门,甚至是沈阳方向的无敌门,但就是不该打平夷门或是广顺门过来。
  辽阳各门,各有通往不同地点的官道,比如永智门就通往几个辽中附近的城堡,那里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铁矿,也就是后世鞍山所在的地方,铁矿有不少露天的矿床,矿脉浅,易开采,建筑司已经修筑了大量的大道和增道,并且将作司矿务局放了过万匹挽马和骡子,毛驴在那里,人力和畜力交替使用,矿石大量开采出来,再由重要官道送往各方熔炼。
  象锦衣卫这样南辕北辙的入城法,完全令得人想象不到。


第693章 冲突
  事实上,锦衣卫不仅从平夷门进来,也是从无敌门,肃清门,永智门,武靖门,几乎辽阳所有的城门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几乎是同一时间,看到了大批官校一起入城。
  这是马维和曹应魁两人合计之后商议出来的办法。
  这一趟差事当然不好办,不过两人也不是完全的草包,他们知道办这样的差事,针对的不是一般的犯事官员,所以必须要先声夺人,把声势造起来。
  先把辽阳上下打一个下马威,把锦衣卫的威势给建立起来,这样一来,底下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合计之后,就定下这分批入城的计谋。
  辽阳诸门,几乎每个门都分了一批人手,眼前这平夷门的一批锦衣卫,就是这么过来的。
  “闪开!”
  平夷门这里正好有庙会,人山人海,锦衣卫们眼看城门在望,却被一堆堆的人挤着,行进十分缓慢,他们又存心要立威,当下就有人挥起马鞭,“啪”的一声,重重地抽在一个中年商人的后背。
  这一鞭打的当真是重,鞭花起势高,落的重,一鞭下去,那商人后背被打的炸开,衣服破损了,后背先看不出来什么,后来一下子鼓起老大的血包,红紫一片,看起来十分的骇人。
  那商人吃痛,赶紧让在道路,两眼当然就看着了这一群京里来的旗校们。
  “看什么看?”
  挥鞭打人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锦衣卫旗校,没有穿飞鱼服,这种标配衣服并不是每个锦衣卫都有资格穿着的,要老资格的旗校,或是小旗,或是总旗以上,才会穿着飞鱼服。
  就是这样一个小旗校,脸上却满是嚣张暴戾的神情,他重重鞭打了一个只是略微挡路的平民,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过错,相反,他感觉洋洋自得,看到那个商人痛楚和吃惊,夹杂着愤怒的眼神的时候,这个旗校更是感觉十分舒服,好象做了什么有出息和特别光彩的事情一样。
  初到辽阳,还是小爷我胆子大,出手便伤了一个,你们这些老东西,是不是也该有点儿惭愧了不是?
  可能抱着这样的想法,看到那个商人眼神中居然还有愤怒之色时,这个小旗校又是挥手一鞭!
  这一鞭因为有些仓促,并不重,但还是很灵活准确的抽在了那商人的肩膀上,又是一声炸响,这一鞭下去,效果仍然是十分明显,那商人的肩膀上,又被抽出明显的伤痕。
  “我是正经商人!”
  两鞭下去,那个商人痛的眼泪直流,却仍然十分愤怒,挥着拳头怒道:“并不是犯人,也不是北虏奴工,你们凭什么这样打人。”
  “商人?”
  小旗校吃惊于对方的态度,若是在京师,或是在别的什么地方,自己不要说已经抽了两鞭,就是眼风一扫,整条街的人都会吓得半死,若是看到旗校动手打人,一息功夫过后,整条街面都会看不到半个人影,家家户户都会关门闭户,紧锁大门,把小孩子嘴巴捂住,连一点儿声响也不敢发出来。
  正是因为锦衣卫有这样的风光实力,有这样叫人害怕得要死的力量,这个小旗校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喇虎,并没有几个人害怕自己,后来感觉锦衣卫更加叫人害怕和威风之后,想方设法,加入到锦衣卫之中,在这个组织里面,他感觉才是鱼归大海,一切都叫他感觉如鱼得水,再舒服不过也没有了。
  他喜欢看到人痛苦,喜欢将刑罚加诸于人,喜欢看到人痛哭求饶,也喜欢看人痛苦不堪,看人虚弱,最终死亡,腐烂!
  锦衣卫的北镇抚司中和下属各所,不知道每天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在京师和北直隶各处,锦衣卫经常出入办事,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连普通的官员也对锦衣卫忌惮几分,没有必要的话,地方官员一般不会接针对锦衣卫的官司案子,很多人,死了就是死了,如暗夜之中的一株小草,被碾压而过,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人过问,除了几个苦主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控告,没有任何人关心,世间就好象根本没有那个人出现过一样。
  在针对几次控告的苦主出手之后,现在连苦主也不敢闹了,人死了,或消失了,就这么无人过问,消失的十分彻底。
  一个普通的商人,不是官,也不是士绅,更不是秀才生员,居然有这样的胆气,在被抽打了两鞭子之后,还敢回身质问!
  青年旗校面露冷笑,眼神中已经显露明显的杀气,他的手按在腰间的绣春刀上,心里在盘算着,是不是给这个商人安一个冲撞旗校意图不轨的罪名,当街给宰了算了。
  “不要轻举妄动。”
  一只手按在这个青年旗校的右手上,把他的蠢蠢欲动给按了回去。
  “怎地?”这个青年旗校鼓起眼,不服气的看了看按他手的校尉。
  “你看看四周,你自己要找死是你自己的事情,莫要拖累了我们。”
  被提醒之后,这个旗校往四周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不仅是那个商人面露愤色,四周已经有数百人脸上一样露出愤怒的表情,不少男子围拢过来,其中不乏身上带着刀和剑的壮丁。
  旗校们心里奇怪,这辽阳地方的人民风这么彪悍?没有人害怕锦衣卫也罢了,怎好好好的出来,身上还要带着刀剑做甚?京师之中,可是没有什么人佩带刀剑的,那些秀才相公允许带剑出行,但他们带出来的就多半是折扇,还真没见哪个老爷出门不坐轿子的,更没见哪个老爷在腰间佩剑的,就算有这么一个稀奇人物,也多半是假扮英武,连个“起手式”都不会的假把式。
  也就是跑江胡卖解的人会带刀剑棍棒,用来表演武术,同时卖大力丸一类的膏药,这些人,旗校们连眼角都不瞟他们一眼,最下等的江湖客,谁拿眼皮夹他们?
  辽阳这里却是明显的不同,几乎十个男子里有就五六个带刀剑的,这会子每人都把手按在刀把剑柄之上,稍有不妥,眼前这几十个旗校怕是不够这上千人每人一刀就成一堆烂泥了。就算事后朝廷追责,地方官逮上几十个问斩偿命,但自己这一条命是怕是怎么也救不回来了吧?
  一念及此,这个青年旗校额角汗水淋漓,那种目空一切的狂态也终于是收敛了很多。到了这时候他才明白过来,辽阳毕竟不同于京师!
  “诸位莫要恼,这个小兄弟初来乍到,只看人挡了我们的道就动手,确有不妥的地方,我在这里给大家陪个不是了。”
  说话的是带队的千户,姓田,年过四十,看起来慈眉善目的样子,但知道他底线的人都明白,这个心思缜密不假,但慈眉善目只是标准的假象,论心思歹毒狠辣,这人在锦衣卫里可排前几个,把富商逮回来,绑着胖的熬油,把富户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