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明 >

第212章

调教大明-第212章

小说: 调教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到梦白兄家里去打听一下,看看宫中出了何事。”
  “嗯,这样最好不过。”
  两人都是没有急变的人,站在街角呆头鹅一样想了半天,最终决定去找赵南星打听消息。
  在他们转弯的时候,又有一个头插红色小旗的传令兵策马过来,在马背上不停的大喊道:“所有摊贩行人,被撞坏货物,或撞伤者,一律可到城中各顺字行或舍人营领取赔偿!”
  “我们终究还是有点小人之心呢……”
  两个儒生对视一眼,最终还是邹元标先出声,顾宪成只能讪讪答是。
  “走吧,打听消息要紧。”
  邹元标笑一笑,说道:“一个武夫在出事的时候还不忘百姓,难道我们饱读经义的人还不如一个勋旧武臣?赶紧打听消息,若有用我等处,当长歌而行。”
  “嗯,听尔瞻兄的。”
  ……
  张猪儿在发祥坊的差事已经结束了,他干脆利落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受赏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也就是说,他能获得最少三十两的赏银。
  因为超前完成工作,负责发祥坊的军人中只要是本坊人士,可以获得三天到五天不等的休假。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福利,张猪儿累次立功受奖,加上性子沉稳果毅,识字课程也圆满完成,所以在入伍后一直不停地往上,从新兵三等到伍长,队官,再到旗总,现在已经是局副百总,是局百总陶安然的两个副手之一。
  陶百总是顺字行出身,本营六个千总部十二个司长,四十八个局百总,最少有八成是顺字行出身,只有少数百总官是由十分出色的新军之中选拔出来的。
  张猪儿就是在半年之后可能担任百总的人选之一,和他的前辈马世龙和郭增耀一样。
  “娘,再任百总,我的俸禄就是月俸八两,米两石,布一匹,咱家的日子就能和祖宗当年差不多了。”
  张猪儿家的庭院前一阵刚重修过,一水的清砖漫地,屋中裱糊过,显的十分干净利落,家俱也重打了一套,摆放的错落有致,十分有格调。
  自从张猪儿一路立功受赏,俸禄也是一天天的水涨船高,现在舍人营的军饷几经调整,最高的千总一级月俸是十六两,另外还有十五担米,布两匹,还有冬季的柴火,夏天的西瓜等补贴,日子过的不要太舒服,往下的司把总月俸禄十二两,其余各样实物稍减,到张猪儿这种副百总时俸禄仍然不低。
  大明的一品文臣,年俸不过一百八十两,京城武官过万人,还有二十万京营兵和皇城禁军,皇家一年发下来的银子不过几十万两,加上粮食,平均一年的收入是十分有限的,营兵也就勉强饿不死而已。
  张猪儿家以前是武职官世家,永乐到仁宣年间日子还好过,武官俸禄高过文官,后来就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的这小院是摇摇欲坠,院墙上的砖青苔有好几指厚,院落里高低不平,到了雨天能养鸭子,房中多处破损,家具也是用了百年以上的古董,年纪比张猪儿的爷爷还要大好几十岁。
  能变成现在这样,张猪儿对舍人营和惟功的忠诚已经不必多说了。
  娘儿几个坐在院子当中,晒着太阳闲聊天,张家大姐儿前一阵出嫁了,因为嫁妆丰厚,挑了一个好人家,现在张家人的心事就是给猪儿挑一个好媳妇,张猪儿为了转移父母的火力,故意将话题引到自己的俸禄上来。
  果然,张猪儿话音一落,其父便眉飞色舞的道:“猪儿这俸禄,咱家立业开基的祖宗都远远比不上!好小子,要继续好生巴结你的这差事,将来你们大人是国公,最少还能掌京营帅印三十年,咱家换大宅子,城外买庄子,可就全都靠你了。”
  生活在京城的武官世家,这些年是一年比一年没落,连带着对皇家的忠诚也是一跌再跌,太监和勋贵们一个个富得流油,那些没卵子的家伙都能买豪宅购庄园,一年年赏下盐引和茶引,他们这些中下层的武官就只能清贫度日,京营的年饷十停还有七停以上被各家勋贵给分了,京城外的庄园,一直到清河这样的县份都被分的一干二净,这样的日子太没奔头,也直接导致京营完全没有向心力,大家都只能混日子。
  想到种种苦楚,张猪儿父亲拍着膝盖道:“若是人人都象少英国公这样,好处大家全有,做事大方又公平,老子当年也就不是混日子,也不至于落到给人当苦力的地步了。”
  武官世职落到拉板车卖苦力,张父确实也是一肚皮的苦水要倒。
  张猪儿道:“京里的差事也就是训练,再往上就真的难了,大人怕是将来想到地方上去,我也肯定要跟去的。”
  “到地方,那不是要去当边军?”
  “边军的俸禄怕也没有你们高,何必去冒这个险?”
  眼看一家人又有分歧,张猪儿又有些挠头,平常在军营里学的那些道理,似乎在眼前这两个老人家身上有点儿用不上,不过无论如何,有一点他能确定,只要大人在哪里,他就一定跟随到底。
  正在他准备措词的时候,一阵响亮的军号声在不远处响起,张猪儿猛然站起身来,面容紧张地道:“这是紧急集合的军号!”
  张母道:“什么军号,听着怪难听的。”
  张父鄙夷道:“军中击鼓聚将,号令森严,这才象军队的样子……不过老大,你们舍人营这军号和别处不同,确实有些难听。”
  舍人营的紧急军号确实十分高亢,在当时很少人听到,乍听时当然觉得有点难听,实际上军号声隐含着紧急的情绪,这种情绪感染到了人的微妙情绪而已。
  “爹,娘,我要去报道了。”
  “老大你何必这么急……”
  “就是,吃罢了饭再走吧。”
  “不行也得给你预备些吃食,进了营怕是要到过年才出得来了。”
  父母二人还在劝说的当口,张猪儿已经进了屋,先把家常衣服换了直身,穿上靴子,再套上长身对襟鱼鳞甲,戴上明铁头盔,背上毯子,行粮,水壶,再于腰间卡簧腰带上扣上腰刀,持起铁矛,刚刚还十分懒散的少年人已经变成了锐气勃发的军人。


第298章 铁流
  “爹娘莫张罗,听到号响立刻具装,第二声号响之前出门,三声号响之前点卯不到,战时杀头,平时开革,这是营中第一等的要事,绝不能耽搁一星半点的时间。”
  张猪儿说话的时候已经将马匹从院后的马厩中牵了出来,他已经是局副百总,有配给的战马一匹,发祥坊的几个局全部是步兵局,战马多半是传令兵和局一级掌握的骑兵小队有拥有,另外就是旗总以上的军官有坐骑,旗总以下,哪怕保举到千户一级的五品武官,也就只能步行了。
  等张猪儿推开家门,踩着马镫上马的时候,巷子里街道的另外一头,一个戴铁盔,穿着短罩甲的黑脸少年也推开了自家的院门,出了院门,就开始往街头这边小跑起来。
  “郭宇,坐我的马,咱俩挤挤。”
  “这……好吧。”
  郭宇身长力大,比起张猪儿要高一个头,胆大心黑,一入舍人营就被接连教训了好几次,打的他屁股多次开花,好在是皮糙肉厚,时间久了也就适应了下来,技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都是一等一的,每次都列在一等,只可惜文化课没有天赋,入营至今只能担任队官,这还是因为天性豪爽,敢于出头,加上勇力过人的缘故。
  张猪儿在坊中时也就是寻常少年,最多性子坚韧一些,郭宇可是恶少年的头目,现在两人地位相差极远,平时见面也尴尬,如果不是紧急集合,郭宇打死也不会坐张猪儿的马。
  此时公事为先,郭宇先将背包等杂物系在张猪儿的马上,然后一纵身,就坐到了马匹靠后的地方。
  这是一匹高大的枣红马,身量够高够长,驼着两个穿甲的少年也只是略显吃力,岁口也正在壮年,舍人营买马不计成本,只要最好的好马。
  “猪儿,这一次估摸着是演习还是出了上回南城那样的事情?”
  郭宇上马后,张猪儿就策马急行,为了缓解尴尬,郭宇便是主动挑了一个话题。
  “不是演习。”张猪儿到底是军官,知道的事情多些,当下答道:“咱们演习最多在城外,西山那边怎么来也无所谓,或是在营里,南城外头,都行。这里可是内城,集结号吹着响遍全城,不是真的出了事,大人怎么会做这样犯忌讳的事情。”
  “这太好了。”郭宇摩拳擦掌,大笑道:“上回没立上功劳,这一次可是说什么也是要搏一个真正的大功。”
  “嗯。”张猪儿也重重点头,道:“咱们北城子弟,不输任何人!”
  ……
  发祥坊中,到处都是骑马或步行的军人,在激昂的军号声中,川流不息的汇集成小溪,小河,最终成为奔腾的河流。
  六十匹高大神骏的战马,三百三十名精强的将士,在听到号声不到两刻钟功夫,已经全部按事先规定好的集结点,集结完毕。
  每个将士都先编成伍和小队,再于旗总和百总旗下列成阵列,三百余人,正好是三个整整齐齐的方阵。
  甲胄鲜亮,刀矛耀眼。
  四周已经聚集了有数千居民和行人,亦有不少赶车和拉着骆驼队经过的北方客商,所有人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这些军人。
  本坊居民们还是头一次感觉到舍人营的强悍武力和彪悍的军人气息,想到这些军人在这一段时间吃住在一起,每日挖沟补路,到如今已经都是十分内行的好手,大家似乎都忘了这些青年都是出身舍人营的正经军人,此时阵列一成,杀气腾腾,原本最喜欢跟着这些军人要糖块吃的小娃儿们,也是远远避开了,不敢再靠近。
  行人和客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但如眼前这支军队般叫人肃然起敬,感受到行伍中那磅礴杀气,感受到令行禁止的强军气息的,也是寥寥无几。
  九边边军,最精锐的都是各将领的家丁,论凶猛和彪悍,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论这种军伍之姿,似乎就比舍人营差的远了。
  “明国也有强军啊。”
  “废话,这般大国,岂能都是无能无用之辈?若如此,我等祖辈岂不是太无用了。”
  “回去之后禀报台吉,要小心这个舍人营的营官。”
  “这倒也不必,舍人营是京营,这个张惟功听说是英国公嫡长子,将来袭爵当国公的人,这样的身份和他的营伍要拱卫明国京城,不会到草原上寻我们的晦气。”
  “如此最好。”
  “哼,便来了又怕他们不成?”
  发祥坊这里距离德胜门很近,骆驼队很多,其中不乏从西边过来的深鼻高目的色目回回,当然也少不得五短矮壮身材的蒙古鞑子,这些低声议论的,便是一群赶着驼马的体形低矮,一脸横肉,凶光四射的蒙古人。
  自从顺义王俺答汗归顺大明之后,大明与蒙古长达万里的漫长边境上大体恢复了和平,只是俺答汗是右翼蒙古首领,兴起于呼和浩特一带,后来强盛,赶跑了察哈尔蒙古和瓦剌,势力范围东至宣府,大同,西至河套青海,北抵戈壁沙漠,南抵大明的长城一线。
  控弦数十万,俨然大国。
  嘉靖年间和隆庆四年,两次入侵大明内镇,破口而入,直接使大明京城戒严,便是俺答汗和他的部属。
  论起实力来,其实俺答汗比几十年后的建州卫强得多了,建州卫起事时,全部八旗带把儿的才六万人,甲胄兵器也全部是稀烂货,俺答左打右踢,势力一直从青海到西藏,实力非常强劲,所幸的就是大明此时的京营虽然完了,但不论是北方的九边还是南方明军都还保有相当的战斗力,俺答和明朝斗了几十年,眼看无法恢复故元,也就息了斗志,从嘉靖年间开两关,到受封顺义王后,明朝和俺答开十一关互相贸易,大量的毛皮马匹牛羊自关外而入,而大明的茶和丝绸,布匹棉花等物资也源源不断的交易出去,自从贸易兴起后,蒙古贵族不需要抢掠就能获得大量财富,数千里的边境,除了察哈尔蒙古,也就是大明所谓的土蛮部落仍然与大明交战不休外,其余地方已经恢复太平了。
  眼前这几个蒙古人,当是某个敌对部落的细作,十一处关口,总会混入一些敌方的细作,这也是在所难免之事。
  “全体注意……向左转!”
  三百三十人也就是两个半局的士兵全部集结完毕,指挥官是一个指挥序列靠前的局百总,在没有司把总和更高级别军官的前提下,排名靠前的局百总可以担负临时指挥官的责任。
  在他的命令之下,三百三十名将士一起转身,然后两脚下意识的一碰。
  “碰!”
  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时间差,所有人的皮靴在同一时间碰在了一起,发出巨大的响声。
  所有围观的百姓都为之色变,这样的程度,哪怕是大阅时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