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卫国大军阀 >

第302章

卫国大军阀-第302章

小说: 卫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蛋的母鸡,想要搞到自然比以前困难的多。不过北洋经历连番大战,军队缩水严重,在刨去大大小的军阀部队,真正需要北洋政府建设的部队也只有三四十万人。比开战的时候缩水了一半还多。

    “相比于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军队体制的差异更是是致命的。我曾经听说过,东北军的体制和训练方法乃是出自四个人之手,而现在这四个人的名字每一个都响彻全国。”张孝准说道。众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

    “诸位应该都知道,我和蒋百里将军,蔡锷将军是同学,更是好友。在蔡锷将军发动的护法战争的时候,我也曾去过西南。蔡锷将军说过,东北的训练操典是在东北少帅冯庸和东北政务院院长李俊提出的基础上,经过蒋百里将军和蔡锷将军的补充而完成的。而西南新军和东北军最大的不同就是西南新军中没有实行训练计划中略提的政委制度。我不知道冯少帅坚持执行的政委制度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无可否认,除去这个让众人不解的地方,这部步兵训练操典可谓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修炼操典。承蒙大总统和在座的诸位抬爱,由鄙人担任这次北洋新军的训练。但是新军训练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现在安逸的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在东北和日本停战之前,咱们北洋的力量没有集中起来,东北绝对不会放任咱们继续壮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双管齐下的政策。

    第一:新兵训练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东北军在规模上远远的超过咱们。如果咱们在规模上和东北相差甚远,将来一旦东北腾出手来,咱们可就危险了。

    第二:对北洋境内的所有部队进行统一整编,然后按照新的步兵操典进行统一训练。

    第三:选拔更年轻,更有实力的军官。东北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军官年轻也是一个因素。年轻人有闯劲,敢于冒险,这在咱们北洋体系中是最缺乏的。

    第四:大力整顿北洋境内的军工厂。争取实现咱们自己武器自给。同时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设计咱们自己的步枪。然后完成武器制式化。

    第五:实行预备役制度,原有的保安团制度因为地方机构训练不得力,使得大军在战斗时无法获得优秀兵员的补充,对北洋大军的持续作战非常不利。

    “这些是我现在的想法,其他的想法还不成熟。”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完,看着沉思的众人,张孝准也不再说话。说实话,看到东北如此强大,他心底的信心也少了很多。毕竟东北的奇迹不可复制。要想在北洋这个暮气沉沉的体制上浴火重生,恐怕花费的精力一点不比重新打造一个势力容易。但是正所谓知遇之恩当涌泉想报,冯国璋给了他想要的舞台,他自然要展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百六十二章北洋的反应(上)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第三百六十二章北洋的反应(上)求订阅求推荐收藏,到网址



………【第三百六十三章 北洋的反应(下) 求订阅 求推荐收藏】………

    第三百六十三章北洋的反应(下)第一更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张孝准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东北的力量通过和日本的战争展现出来。在对国内势力势力震慑的时候,也给了各方势力发展的机会,如果没有日本这场战斗,东北将先进的武器武器和军队投入到中原战场,恐怕中原大战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

    “大总统,我建议我们应该联系西南和两广,尤其是西南,西南新军在蔡锷将军带领下的实力大家也应该看到了。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国内任何一家势力都不是东北的对手,只有联合起来,才有胜利的可能。”傅良佐开口说道。现在中国的形式是一超多强。东北的力量处于压倒性优势。其他势力自然会有唇亡齿寒,然后联盟的冲动。

    “现在未必需要着急,东北和日本开战了。我看日本胜利的可能很大。等到日本和东北的战争结束,还不知道东北这个势力还能否存在呢”徐树铮开口道。北洋体系中,徐树铮是非常推崇日本的。对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崇拜。就算东北表现出了不逊色于日本的战斗力,徐树铮还是不认为东北能够胜利。

    “有这种可能,毕竟日本作为强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作为中国人,我希望东北能够取得胜利。从前方军事观察团传回来的消息来看,这场战斗东北未必就会输。”张孝准说道。

    徐树铮脸色一沉,面色变的愈加难看。对于张孝准他是怎么都看不上眼的。只是现在北洋政府是冯国璋当家,徐树铮没什么话语权。张孝准作为新军编练司令,可谓是潜力无限。

    听着众人的话,眉头紧紧皱的冯国璋看向旁边老神在在的段祺瑞,说道:“启瑞兄,你怎么看?”

    听到冯国璋问话,众人都安静下来看着段祺瑞。毕竟段祺瑞就算因为和东北开战而灰头土脸,但是他的身份地位还摆在那里。他说话没人敢不重视。

    段祺瑞对于冯国璋的询问并没有什么表示,只是满脸淡然的开口道:“东北确实发展的很快。但是我不提倡学习东北,邯郸学步是不可能超过东北的。现在东北和日本开战,但是以我的经验,日本还不具备一口吞下大半个中国的胃口。这点从日本只是攻击东三省而放任兵力更加薄弱的山东而不动手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咱们要做的就是集中北洋所有的力量,准备迎击东北的第二波攻击。我研究过冯庸的性格。此人性格强势,坚韧,魄力极大。谁也无法保证他在战争时期会做出什么事情。东北军在和日本开战的情况下是否还有余力进攻咱们。这些都无法保证。以现在北洋军队的士气实力,根本不可能是东北军的对手。至于和西南两广联系,这点我是赞同的,最好咱们这些弱势力能够联合起来,形成军事同盟,这样也有利于将来应对东北的进攻。”段祺瑞说道。他的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

    “报告大总统。情报系统密电。”一个侍从武官悄悄进入会议室,在冯国璋身边小声说道。

    冯国璋打开电报一看,脸色一变,然后将手中的电报递给段祺瑞。段祺瑞的脸色变的同样古怪起来。甚至还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笑容。

    “想必各位对这份电报很好奇吧刚刚段总长也说过了,东北的冯少帅魄力极大。做事出人预料。而这份电报的内容正是证明如此。”冯国璋感叹的说道。

    众人都盯着段祺瑞手中的电报。

    “东北竟然在和日本酣战的时候,选择在山东全省实行土地改革而且是采用最暴力的手段。没收地主的土地,甚至地主家的粮食都被他们暴力抢走了”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如果说东北军劫掠当地大户,再座之人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和日本开战,东北的财政肯定不宽裕,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纵兵抢粮在这个年代可不是什么稀奇的士气,再做之人大部分都做过。但是像这种土地改革在整个山东省进行就有些怪异了。毕竟东北和山东距离甚远。山东境内和联通东北的铁路因为前段时间的中原大战破坏后还没有彻底恢复。就算东北在山东获得如山的粮食物资,无法运送到东北也是白搭。

    “冯庸他是自掘坟墓吗?”。徐树铮皱着眉头说道。在这个时期,地主阶级的力量还很强大,而土地是地主的命根子,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土地是根基,是非常敏感的东西,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资产阶级**。对于地主的土地,各方掌权者都不敢动手。就算是发展迅速的东北,也只是在荒僻的东北完成了土地改革,在其他省份以及西部广大地区依然实行的是减租减息,和平改造的手段。

    东北军突然在山东唱的这一出非常让人惊讶。这简直和战争驴唇不对马嘴啊

    “大总统,山东目前情况如何?”张孝准皱着眉头说道。根据他的研究,冯庸做事目的性极强。在这种情况下如此做,肯定有很深的目的。

    “山东境内很动荡。那些地主大户,哪个不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东北这么做自然引起所有地主豪强的反对,目前山东境内已经出现了叛军。东北军在山东的代表徐铮已经发布必杀令。凡是对抗政府的人一律以通敌叛国的名义进行镇压。”段祺瑞皱着眉头说道。他也很不理解东北的目的。这个时候在山东进行土改,这不是摆明让山东动乱嘛

    “东北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势,恐怕他们如此做,整个东北境内对不安定了”倪嗣冲幸灾乐祸的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山东的形式恐怕没有咱们想想的那么艰难。段总长,能否让我看看电报?”张孝准不认为冯庸会范这种低级的错误,在研究冯庸经历的时候,他并没有看出冯庸有如何了得的军事才能,当年他亲自指挥的战斗说起来都是小规模的战斗,甚至胜利还有很大的偶然性。东北统一之后,冯庸就完全是作为统帅的身份出现的。甚至东北现在偌大的地盘也是其他将领领兵打下来的。但是偌大的东北能够牢牢的控制在他手中,并不断的装大的就证明冯庸在某方面的能力一定无比强大。

    段祺瑞倒是对张孝准没有太大的意见。和蒋百里的开战让他认识到这些年轻军人的厉害,虽然不愿意承认,在心底,他还是很佩服蒋百里的军事能力的。在这种心态下,对张孝准这样相对年轻的将领自然没有什么抵制的。

    “大总统。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问题。你看,山东发生这么的事情,东北未曾向山东派遣一兵一卒。如果他们抽不出兵力那是说不通的。毕竟目前卷入战场的部队连东北的一半都达不到。”张孝准皱着眉头说道。

    “孝准,你有什么看法?”冯国璋说道。

    “看法说不上,但是我总感觉这其中有隐情。如果东北真是毫无理由的劫掠地主大户,恐怕东北其他境内的地主大户已经有所动作的。我想在座的诸位应该清楚,民间地主大户消息是非常灵通,这么大的事情,山东方面也没有刻意掩饰,其他省份的地主豪情不可能不知道。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咱们的情报机构依然没有传来东北其他境内出现叛乱的情报。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东北对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准备,甚至有了完全的把握。”张孝准也吃不准东北的具体意图。毕竟眼前的情报有限,单看起来给人云里雾里的感觉。

    “大总统,我建议我们可以和山东境内的反叛势力联系,对其进行必要的资助。这样可以尽可能的拖住东北。”徐树铮开口说道。段祺瑞略微点点头。

    “东北现在正在和日本战斗,我不同意这个时候和东北为难。就算咱们和东北是敌对关系,但是咱们都是中国人,小日本是外国人。咱们和东北顶多是家仇,而和日本却是国恨。因此,我建议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快的发展自己的力量,在将来可能出现的形式糜烂助东北一臂之力”张孝准义正言辞的开口道。

    “助东北?”徐树铮嗤之以鼻。

    “大总统,如果东北陷入劣势,我们北洋应该不计前嫌出手相助,毕竟这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希望大总统能够考虑。”张孝准越过徐树铮,直接对冯国璋说道。

    “日本想要一口吞下中国是不可能的。有咱们北洋在,小日本是不敢乱来的。”徐树铮说道。在他心中一直想着借助日本人的力量,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当然,这些事是无法说出口的。

    “好了,帮助东北的问题先放一放。咱们目前首要的是整合咱们内部的力量,为将来做准备,同时准备和西南两广接洽。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是懂的。”冯国璋沉声说道。

    第三百六十三章北洋的反应(下)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第三百六十三章北洋的反应(下)求订阅求推荐收藏,到网址



………【第三百六十四章 乱世用重典 求订阅 求推荐收藏】………

    第三百六十四章乱世用重典第一更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北洋政府对于东北和日本开战的态度暧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仿佛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但是国内的先进势力却不会放过这样精彩的事情。各地有影响的报纸纷纷转载东北时报的内容,而且大部分报纸都开辟了专门的东北板块,介绍东北境内的政治经济情况,当然,这场战争是宣传的重点。这在侧面宣扬了东北势力,提高了北京政府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在心中将北京政府当做了中央政府。毕竟中华数百年在在外战中表现的太过窝囊,国人迫切需要一个肯打仗的政府,会打仗的军队。而东北无疑满足了这一切。

    虽然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