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戾太子重生 >

第63章

戾太子重生-第63章

小说: 戾太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是啊,”刘据点点头,“所以丞相他们急啊,父皇要面子,可又不能不顾里子,所以这事还真不好办。”

    “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半天没说话的李仲元开口了。

    “噢?知道你鬼点子多,快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张全催问他。

    “办法就是封地加卖地。”

    “什么意思?”张全还是不明白。

    “我是这样想的。”李仲元放下了酒杯,“这次我们是赢了,可我们得到最多的是什么?”他望了望刘据和张全,没等他们回过劲来就说:“是土地。我们一下增加了原来快三分之一的土地,这些土地以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财富,可现在不行。没有人去经营、管理,那他就是一块死地,没人会发现它的价值。”

    刘据有点明白了:“你是想……”

    李仲元点点头:“既然那些地现在没有利用价值,不如就分封给有功的将士,北军和边军中不是有许多胡人吗?可以让他们退役,给每人一块土地和一些人手,把他们从逐草而居变为定居。这样不仅能解决这次封赏的问题,还能解决土地管理和守边的问题。”

    “有道理,”张全接着也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土地在他们手上,总归是我们大汉的领土。我看还可以迁些人过去,让他们在合适的地方定居,以耕种为主,不需要多,够点口粮就行。”

    “那你说的卖地呢?”刘据接着问。

    “功臣毕竟不多,这次这么大一块地,我们可以把他卖出去,让中原的有钱人在那投资,办个牧场什么的。”

    刘据摇摇头:“难啊,不会有人愿意去的。”

    李仲元提高了嗓门:“我愿意啊,又不是我去,我找人在那经营,只要有人带头,做出点样子来给别人看看,总会有人去的。万事开头难,开始可以给点优惠,比如卖我一块地,再送我两块地。”

    刘据点点头:“是个办法,明天我去说说,不知道父皇能不能答应了。”谈完了封赏的事,刘据又问李仲元:“你这段时间怎么样?上次捐钱后怎么没见你有动静?”

    “怎么会没有动静,只是不让人知道罢了。”李仲元把最近在京的一些情况说了一遍,他最近做了不少事,许多方面都有突破,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打通西域。“张安世来信说,现在从长安出发,到酒泉一带都比较安全,下面就等杨玉那的情况了,只要和他的谈判成功,我们就可以做国际贸易了。上次捐款之后,我特意不提这事,就想给大家留个好印象,至少要让皇上知道我赚了钱,一定不会少了他那份的。据我所知,现在各地士族纷纷捐款,总数不下二十亿。”

    张全突然把话题转到公孙兰的身上:“喂,你和那个公孙兰到底怎么回事?”

    李仲元正说得兴高采烈,一听公孙兰的名字马上就不吱声了。刘据不明白,问张全:“他和公孙兰怎么了?”

    张全两手一摊,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这要问他自己了。不过据我观察,他们俩的关系不一般,至少那小丫头对他有意思。”

    “是嘛?!”刘据的嗓门一下也提高了不少,“我那表妹可不是好惹的,仲元,你受得了她的脾气?”

    李仲元的脸有点红,急忙解释:“哪有的事,别听他瞎说。最近公孙兰常来找我,我已经尽量躲开了。”

    “你喜欢她?”刘据问道。

    “喜欢,漂亮的女孩子我都喜欢。不过我总觉得她太小了,好象还不到十五吧?”李仲元小心地问。

    “不小了,已经过十五了,算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只要你能受得了她的脾气就行。”刘据很想撮合他们俩。

    “再说吧,我现在自己也说不好,心里总觉得怪怪的。”李仲元还是比较喜欢单身的生活。

    刘据还是不想放弃:“有空我去探探她爹的口风,看她是不是有这个意思。”

    “别!”李仲元叫起来,“等等再说吧,我现在还是很怕见她,等我能适应她了再考虑下一步。”

    吃完之后,刘据急急忙忙赶回去写第二天的奏折,留下张全和李仲元谈了一宿。



………【第3章 得胜回朝(3)】………

    第二天,刘据进宫之后,张全叫上李仲元赶回细柳营。听说校尉大人回来了,郝平山急忙列队迎接,主要是为了展示几个月来的训练成果。现在的神箭营里除去尚未回营的五百来人,全营约有五千人,其中一千多是参加过西征的老兵,还有三千多则是郝平山训练的新兵。

    张全和李仲元一起观看了新兵的队列及各项训练情况,总的来说是比较满意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不比那些老兵差。张全对郝平山点了点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样的,这次你算立了一大功,从今日开始,再也不会有人敢小看我们了,任何人再想和我们比试,都要先掂量掂量,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谢校尉大人夸奖,末将不敢居功。只要下次上战场的时候,大人带着末将一起去就行了。”郝平山还惦记着没能上前线的事。

    “行行行!”张全很大方,立刻同意了他的要求,“下次有作战任务,我第一个就考虑你。”

    “谢大人!”郝平山很高兴,这次说谢的时候明显要比刚才开心。

    随后,张全又和李仲元一起看望了受伤的陈文博等人,见他们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可以帮着郝平山做点事了,才放下心来。

    再说刘据进宫之后,他的奏章很快获得了恩准,虽然开始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提出了这样那样的疑问,不过很快大家就商讨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刘彻很高兴,问刘据:“据儿,这是不是又是张全那小子想出来的?”

    “回父皇,不是,这是李仲元想出来的。”

    “这个提议好啊,想不到这李仲元的鬼点子还真多,说起来朕是应该好好地封赏他了。”刘彻想起了李仲元捐款的事,又说,“你这个舍人好象很懂经商啊。”

    “是的,不过他和一般的商人可不太一样。”刘据知道自己的父皇从来就没对商人有过好感。

    “那是,有哪个商人象他这么年轻就这样如此作为的。再说了,他心里不是还有大汉的社稷吗?要不然怎么会一下捐了一亿钱作军费?说真的,开始朕还觉得他有什么要求,等了他两个月,他什么要求都没有。”刘彻越说越高兴。

    旁边几位重臣也乘机说了些好话,他们知道皇上现在正在兴头上,谁要是说李仲元的坏话就是找骂,现在往李仲元的脸上贴金就是拍了皇上的马屁。于是,大家都借着李仲元不断地称颂着皇上和太子的圣明。

    说到最后连刘彻都笑了:“你们啊,好象有多了解他,什么好听的说什么。”大家的心思被看穿了,引起一阵哄笑。

    这时,有人进殿禀报:“启禀皇上,终军终大夫在殿外求见。”

    “宣。”

    随着太监的高叫声,终军步入大殿,他是请旨再次出使西羌的,这一次没人再来阻拦他,大家都知道西羌之战已经差不多了,匈奴人一跑,羌人是不会与大汉为敌的,至少现在不会。

    刘彻很高兴的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他最后又加了一个“小小”的要求:“终军啊,这次你去还要辛苦一下,看看能不能把羌人居住的地方都划入我们大汉的版图,当然啦,要求可以让他们提,你可以酌情独断!”

    对于皇上的要求,哪怕再“小”,终军都会尽全力完成的。

    第三天,盛大的阅兵仪式在长安城举行,参加北征的七营北军和边军骑兵押着匈奴、羌人和其它部落的俘虏近五万人横穿长安城,数十万长安百姓夹道欢迎。

    之后,刘彻宣布长安城庆祝三天,各部回营之后开放三天,让长安城的百姓自由参观,以彰显汉军的威猛气势。

    朝中自然少不了庆功宴,这次的排场比上次要大得多,不少番王也进京祝贺,还有一些路远的番王派使臣带着礼物进京,以表示自己的忠心。在庆功宴上,许多军中的将领纷纷向张全敬酒,想探探张全的酒量到底有多深,张全依然来者不拒,一直到酒宴临近结束也没看他醉倒。

    刘据做为此次北征的主帅,也喝了不少,不过没什么人敢灌他的酒,更重要的是许多人都认为他只是名义上的主帅,实际的功臣还是霍光和各营的主将,所以霍光等人才是大家重点照顾的对象。

    其实,刘据从酒宴开始就不怎么开心,只是一般人不注意罢了,李仲元在他不远处坐着,他和张全的身份、地位与上次庆功宴相比提高了不少,所以排位上也特别照顾他,把他安排在太子的后面。

    李仲元注意到刘据的表情不太自然,虽然刘据也对来敬酒的众人有说有笑,可当没人的时候却提不起精神来,目光还是盯着斜对面的几个人,李仲元不知道他在看谁,只知道那里是各地番王及其使臣的席位。借着敬酒的机会,李仲元轻声问刘据:“据哥,你在看什么?”

    刘据看看周围没什么人注意他,才对李仲元说:“看到那边那个年轻人了吗?正在向几个王爷敬酒的那个。”

    李仲元看了看,是有一个年轻人正在一个一个向那些王爷们敬酒:“看到了,他是什么人?”

    “他叫刘丹,是赵国的太子。”刘据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李仲元又看了看刘丹,没觉得他有什么,又问:“他怎么了?”

    “不是他,是他的门客,如果没有弄错,现在江充就在他的府上做门客。”

    听刘据这么一说李仲元才明白过来,他和刘据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当然知道江充是谁:“要不要我去赵国转转,把那个江充先除了。”

    刘据摇摇头:“不急,现在对我们来说,他们在明,我们在暗,不用着急的。对了,那个赵国你要当心点,不少朝中大臣都死在了那里,虽然大家都知道是赵王干的,可没有证据。”

    “杀大臣?他胆子还真够大的。”李仲元第一次听说这种事,他知道汉武帝即位之后,各地番王已经没有什么权力了,可没想到还有这种胆大包天的。

    “是啊,各地番王实在不象话,以后有机会再收拾他们,现在我们就装呆,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李仲元点点头,表示记下了刘据的话。不过他的心里却老想着这个刘丹和江充,希望能够早日会一会他们。



………【第4章 得胜回朝(4)】………

    终军也来给张全敬酒,虽然他也想早日回到西疆,可皇上执意要他等庆功宴之后再走,说什么他也是西羌之战的功臣。终军端着酒杯来到张全面前,等没人的时候才上前敬酒:“张校尉,终某敬你一杯。”

    张全脸已经红了,他已经喝了不少了,见终军来敬酒,急忙给自己的杯中也斟满一杯,端起来连说不敢当。

    终军笑了:“张校尉不必客气,你我都是年轻人,不用那么多客套。上次你救了我一命,我一直没有好好谢过,这杯,就当在下感谢张校尉救命之恩的。”

    张全被他说得不好意思,说道:“终大夫马上又要去西疆了,张某在这里借这杯酒,祝终大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两人一饮而尽,然后相对而笑。笑了一阵,终军又想起一件事,对张全说:“对了,此次终某去西羌还要带申望一起去,他现在正在终某家中做客,他知道终某今日要来,特意让终某代为感谢张校尉的救命之恩。”

    终军的话让张全有些意外,不知道是申望在说反话还是终军说反话。自己带人把申望的山寨占了,还把他本人打成重伤,杀了他寨中那么多人,其余的都抓了回来,怎么申望还要感谢自己?张全实在想不通。

    接下来的三天,朝庭分批进行了封赏,几年前因作战不利被削职免爵的李息、李朔等人又恢复了爵位,李息擅自出兵北疆的事也没有人再提了,战死的苏建的儿子苏武继承了他的爵位,还有些将领都被封了侯,或升了官。霍光升为车骑将军,在大将军称病,骠骑将军已亡,太尉空缺的情况下,霍光实际上已经成为汉军的最高军事长官;赵破虏升为护匈奴中郎将,统领北疆;徐自为升为护羌中郎将,统领西疆。

    张全的神箭营也有许多人受了封赏,其中活捉赵佳义的李勇承,攻击仙人峰的李陵等人都封了爵位,其他人也得了不少好处。

    在众多的封赏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一是皇上颁旨将漠南的一些草原封赏给有功将士,并在三年后准许其自由买卖,这些有功将士在退役之后还可以得到几十或上百的胡人做自己的奴仆,对于这一条,众多汉军中的胡人都非常兴奋,而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