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戾太子重生 >

第214章

戾太子重生-第214章

小说: 戾太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能没有再说话,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帐内众人激动的情绪,同时偷偷观察着卫律,当他看到卫律用手掸了掸并没有灰尘的前襟时,赵能放心了,因为他知道,这是卫律的一个小动作,只有在他胸有成竹的时候才会如此,这说明他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张全赶在下雪前带着汉军主力赶到了轮台,一时间,小小的轮台驻扎了十几万大军,连营数十里,好在李仲元已经把吃的用的都送来了,郝平山也做了大量的准备,才让这么多人安全过冬。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的时间里,整个西域,乃至整个汉朝,都在为这次出征做着最后的准备,而张全则抓紧时间把收集到的各方面情况加以整理,与李锋、李陵等人一起商讨作战方案。

    终于,当冰雪消融,万物开始复苏的时候,张全率领汉军主力再次翻越葱岭,在大夏康居交界的撒马尔罕一带集结,郝平山也带着人赶来了,大夏及乌孙军也赶到了这里,一切都准备妥当,对匈奴的征讨即将展开。

    张全召集众将进行部署,禁卫军司令李锋、西域总督郝平山、御林军司令李陵、大夏驻军司令李武,以及汉军第一师师长李勇承、第二师师长丁虎、第四师师长钟宾、第六师师长朱炎、第七师师长赵始成、第十一师师长韩延年、第十四师师长曹宗等汉将都站立两旁,此外,还有大夏军统帅克拉提、乌孙军统帅宁厝、大宛老将煎靡和康居王子怀禹。

    张全先让怀禹把匈奴人的最新情况通报给大家:“……从去年冬天开始,匈奴人一直没有大的动静,现在,他们的骑兵保持在三十万左右,但可以很快再征召十五万以上的骑兵。这些骑兵当中有十五万是匈奴精锐,归自次王赵能和左贤王屠耆堂指挥,主要集中在康居西部的都赖水河谷的草场;康居南部的恰奇城有大约五万骑兵,归郝宿王乌禅幕指挥;另外右贤王都隆奇率领的十万骑兵在康居中部的克什尔山以北;在康居北部地区没有多少匈奴人活动。”怀禹边说,边在地图上把几个地方指给大家看。

    怀禹说完之后,张全补充道:“匈奴人这二十年算是缓过劲来了,就算是他们原来最强盛的时候,也只有三十万骑兵。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匈奴现在的三十万骑兵中,只有赵能和屠耆堂指挥的十五万单于王庭的骑兵才是精锐,其余的都是投靠匈奴的当地部族。……”张全说到这里想起了什么,又问了一次怀禹:“你刚才说匈奴人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是的,从去年入冬到现在,匈奴人没有大的调动。”

    张全没有说话,对着地图皱着眉思考着,他手下的将领知道他在考虑问题,都没有去打扰他。张全想了半天,还是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道:“奇怪,他们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怀禹在一旁答道:“这也是在下感到奇怪的地方,按理说我们这里兵马调动,他们那里早就该得到消息了,可我一再派人打探,却没有一点消息。”

    张全又想了想,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不对,这里面肯定有文章。他们的斥侯活动频繁吗?”

    怀禹点了点头:“他们的斥侯原本没什么动静,可最近一个月活动突然多了起来。”

    “奇怪,可他们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们想以静制动?”

    李锋插了一句:“他们会不会想溜?”

    怀禹立刻否定了他的想法:“不可能,如果他们要溜,那么在这个冬天就会有所行动,可我的人回来禀报说,匈奴人该放牧的放牧,该播种的播种,既没有扩军,也没有屯集粮草,没有一点临战的迹象。”

    听了怀禹的话,帐内众将都议论纷纷,不管匈奴人是战还是逃,都应该有所行动了,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所有的人都想不通。

    张全见大家都没有答案,只得说道:“不管了,我们还是按原定的方案行动,不过大家处处都要小心,别着了匈奴人的道。”

    接着,张全开始调兵遣将,他首先点了李武的名:“李武!”

    “在!”

    “你率三万大夏步兵及一万西域步兵为左翼,沿药杀水河左岸前进!”药杀水河发源于葱岭,流向西北,注入咸海,药杀水河的左岸属于大夏领土,大夏军对这里比较熟悉。

    “是!”李武接令站回原位。

    张全又喊道:“李锋!”

    “末将在!”

    “你率领本部铁骑十万,经图兰草原攻取恰奇城!然后与李武军会合。”图兰草原在药杀水河的右岸,是康居南部领土,张全是想让李锋和李武两军在恰奇先击败匈奴的郝宿王乌禅幕的部队,会合后再夺取都赖水河谷或康居中部地区。

    “是!”李锋很满意自己这个主攻的任务,也接令站了回去。

    “郝平山!”

    “在!”

    “你率领本部及乌孙骑兵为右翼,翻越克什尔山,与怀禹王子的康居军合击匈奴右贤王部,再西进都赖水河谷。”

    “是!”

    张全又转过脸来对怀禹说道:“怀禹王子,你带领你的人从卑阗城出发,待我军没有翻越克什尔山之前一定要小心,避免与匈奴人决战。”

    “在下明白!”怀禹知道自己手下虽有十万骑兵,却不是匈奴人的对手,不过加上郝平山的人马,也接近二十万,声势还是比较吓人的。

    张全点了点头,这才对李陵下令:“李陵!你率本部人马及西域各国骑兵居中策应!”

    “是!”西域各国骑兵包括了大宛的一万人,以及其它国家的两万人,加上李陵手上的两个师,也有了七万多人。

    张全的用意很明显,这几路大军,无论哪一路都有自保的能力,只要不被匈奴人一口吃掉,就可以吸引匈奴人,逼其决战。



………【第66章 再次西征(7)】………

    张全下达完命令之后,还不放心,又部署了各部具体的行军线路,还规定了各部间的联络方法,最后再一次强调:“匈奴人到现在还没有动静,我们更要小心谨慎,各部要加强侦察,多派出斥侯。一旦发现匈奴主力,一定要先把消息传回来,然后集中力量消灭他们,切不可贪功,让对方有机可乘!诸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张全等了一会儿,见大家没再说什么,于是说道:“那好,各部休整两日,两日后全军拔营起寨,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是!”众将纷纷起身行礼,然后退出大帐各自准备去了。

    两日后,汉军及其联军全军出动,向匈奴所占地域进发,张全跟随李陵所部垫后以策应各部。一路上,所有的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匈奴人突然从哪个地方冒出来。李武、李锋、郝平山每日三次将自己这边的情况通报给张全,郝平山还将康居那边的情况一并报了上来,十来天过去了,各部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张全更加担心了。

    由于汉军的谨慎,原来五天就能走完的路,李锋带人走了十天。一路上,他没有遇到匈奴人的主力,甚至连对方的斥侯也没有碰上几个,这不象是在行军打仗,更象是在阅兵,他可以从当地人的眼神中看到惊慌和恐惧。其实,李锋比他们还要紧张,他不断派人打探消息,可不管是从斥侯那里,还是从当地人那里,他都得不到一点有用的情报。十天过去了,他终于接近了恰奇城,李锋立刻派出一个旅搜索前进,而他带着主力远远地跟在后面。

    搜索的结果出人意料,恰奇城里已经没有匈奴人的一兵一卒,许多百姓也逃得不知去向。李锋怕中埋伏,不敢进城,率领主力在恰奇城边扎营,只派了一个旅进城安定民心,守卫城池,顺便打探一下消息,同时李锋也没忘记把这一情况通报了张全。

    按照战前的作战计划,恰奇城是李武、李锋和李陵三支军队会合的地方,本来计划在这里要打上一仗,甚至在这里与匈奴人决战,可现在却没有找到匈奴的一兵一卒。匈奴人花了十年时间蚕食的康居南部地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汉军夺了回去。

    在李锋占领恰奇城后的第二天下午,张全和李陵也率军赶到,李武也在第三天中午之前与他们会师了,两支人马同样没有任何发现。

    张全和一些军中主要将领在一起议事,大家纷纷猜测匈奴人已经逃走了,李锋说道:“据城里人说,匈奴人大概是七八天前就撤走的,好象是退往了都赖水河谷。他们是不是想逃?或者是想在那里与我们决战?”

    张全没有回答,而是问旁边的李陵:“郝平山那里有情况吗?”

    李陵摇了摇头:“没有,我们今天收到的情况通报还是他们两天前发出的,到那时候为止还没有任何匈奴人的消息,康居那边也没有什么情况。”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张全有点担心康居人,郝平山的消息是两天前的,如果碰到匈奴人现在也应该有消息传来了,倒是康居人那里,他们把消息传给郝平山,再送到这里来,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要不要把郝平山和康居人也召到这里,然后进攻都赖水河谷?”李锋提议到。

    “不,匈奴主力不会在那里等着被我们打,他们一定躲在什么地方等着伏击我们。通知郝平山,让他尽快与怀禹王子的部队会合。”

    张全刚说完,有卫兵进帐禀报,说抓了个匈奴的奸细,是从都赖水河谷来的,是个汉人。

    张全一听来了兴趣,立即吩咐:“快,把他带进来。”

    卫兵出去,功夫不大押进来一个人。此人头发散乱,衣冠不整,满脸的污垢,也看不清他的面容。张全待他站定,才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并不惊慌,进帐后先是环顾了一下,最后才把目光落在了张全的身上,他并没有回答张全的问话,而是仔细地上下打量着张全,过了一会儿,他似乎认出了张全,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张将军,你是张将军?”

    张全一愣,他没想到对方会认识自己,可他对此人却没有什么印象,再次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怎么会认识我?”

    那人向张全行了一礼,然后才说道:“小人是车令,十年前在大夏见过将军。”

    “车令?”张全一时没有想起来,他努力回忆着,“你是……”

    “小人原是苏武苏大人的属下,苏大人曾派小人给将军报过信。”

    “原来是你!”张全又惊又喜,他想起来了,当年苏武发现卫律在匈奴,特意派了车令回来报信。只是这么多年,车令在匈奴历经沧桑,相貌已经变了很多,所以张全才没有想起来。

    张全急忙让卫兵退下,然后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最后他才问起车令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车令叹了口气,然后把整个经过说了一遍。原来当年苏武听从张全的劝告,从大夏回国,不想遇到了匈奴人到大夏劫掠,结果只有少数人逃脱,包括苏武在内的其他人都被匈奴俘虏了。匈奴人俘虏汉人本是常事,只不过匈奴西迁之后这样的事少了,乌师庐单于特意召开了一个宴会,并在宴会上把苏武押了上来,劝他投降,结果苏武不肯投降,还把劝降的卫律骂了个狗血淋头。当时一个匈奴贵族跳起来叫道:“我家大单于是给你机会,你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别以为自己有才就了不起。告诉你,象你这样的给我们做奴隶都不配,给你一群羊,你都分不出公母来!”他的这番话引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同时,这番话也让卫律心中一动,他站起身来向乌师庐建议让苏武去咸海边放羊,只要能生出小羊来就放他们回去。

    听到这里,张全沉默了,历史转了一圈真的回来了,他问车令:“匈奴人是不是给了苏大人一群公羊让他放?”

    车令一脸的惊讶,不明白张全是怎么知道的,点头说道:“对啊,那个卫律真是阴毒的很,他的确给了苏大人一百只公羊,这怎么可能生出小羊来?”

    张全关切地问道:“苏大人现在何处?”

    “苏大人在咸海的边上一个人待了十年了,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在下只是多年前去过那儿一次。我们这些随从都被分给了匈奴人做奴隶,他们看守的很严,直到前几日他们兵马调动,我才找到机会逃了出来。”

    车令的话让张全心中一动,兵马调动?看来匈奴人的确是有阴谋。



………【第67章 再次西征(8)】………

    “兵马调动?”不仅是张全,帐内所有的人都是一惊,张全急忙问道,“他们是怎么调动的?”

    车令摇了摇头:“在下也不太清楚,大约在十日之前,都赖水河谷的匈奴主力突然都走了,去了哪里我们也不知道,那里只留下几千老弱病残。我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