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戾太子重生 >

第176章

戾太子重生-第176章

小说: 戾太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东胡已经完全在大汉的控制之下,原来的各个部落已经被打散,一般汉军一个连或一个营的驻地旁生活着数千甚至是上万的东胡百姓,他们有的放牧,有的耕作,大部分都是定居在一个地区。

    由于陈文博当过东胡总督,又是当今太仆,他想去哪里自然不会有人阻拦,他们一家在上百名护卫的保护下很快就来到了当年多兰部的驻地——濡水河畔。

    听说妹妹一家回来了,步六弧带着几个儿子和族人迎出几十里。多兰部也早已不存在了,可因为步六弧与汉军的关系,许多当年多兰部的族人还是生活在濡水河一带,只是变成了大汉的子民,而步六弧头上则顶着大汉的官职,依然管理着这里的百姓。



………【第95章 新的风波(7)】………

    陈文博在濡水河一带住了十几日,却一直没能查到一点有用的线索,对这里的人来说,独狐忠就是被野狼部杀害的,这件事纯属偶然,背后没有任何秘密。我看*书斋

    就在陈文博感到失望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消息,当年郝丹手下的大将牛元就住在离此地不远的地方。得到了这个消息,陈文博带了十几名护兵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牛元已经老了,自从当年仙鹤山之战后,他侥幸不死,被汉军俘虏,直到汉军平定了整个东胡,他才被放了出来。凭借他在西乌桓的影响力,他带着上百族人来到离濡水河不远的一片草场上安了家,过着平静的生活。听说陈文博来了,牛元感到万分的意外,对这位昔日的东胡总督,他还是十分的崇敬,没想到事隔这么多年,陈文博还会来看他。

    为了招待陈文博,牛元让自己的族人杀牛宰羊,非要请陈文博喝上几杯。陈文博知道草原上的人都好客,也不推辞,于是两个人就在帐外的空地上对饮起来。

    等几杯酒下肚了,牛元支开自己的家人,然后问陈文博:“陈大人,不知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陈文博也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的卫兵也都离开,然后才说:“不瞒牛将军,陈某到此是有一事相询。”

    “哦?不知是何事还要烦劳陈大人亲自跑一趟?”

    “我是想问问有关野狼部的事。”

    “野狼部?”牛元当然记得这个野狼部,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事隔这么多年,陈文博会突然提起此事。

    “对,就是杀害独狐老大人的那个野狼部,我要知道当年的详细情况,”

    牛元不明白陈文博要问这件事,但他还是一五一十地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那还是在达奚望率军偷袭了青牛部之后,我们跟着郝丹郝大人赶往了濡水河,到了那里,达奚望已经带着白马部向东而去,我们就慢慢地跟在后面。我看书^斋大概走了两天的样书,有一天傍晚宿营的时候,我派人在四周围查了一圈,结果没有发现白马部的踪迹,只发现一百多野狼部的残余。因为他们的人数、装备和行动方向与伏击独狐老大人的那伙人情况相吻合,于是我多了个心眼,把这事告诉了郝大人,结果郝大人让我把他们全都杀了。”

    “你们没有问他们什么吗?”

    牛元摇了摇头:“没有,郝大人怕问出什么不该问的情况,所以什么都没问他们,直接杀了了事。”陈文博明白,当时郝丹也希望借机杀了达奚望,所以才会杀人灭口的。

    这些情况陈文博以前都知道,可他还是不死心,又问牛元:“他们临死前就没说什么?你们就没查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牛元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没有,什么也没有。其实我和郝大人都相信他们就是杀害独狐老大人的凶手,只是当时不想让别人知道,杀他们的时候我不在现场,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陈文博有点失望了,如果牛元也不清楚事情的真相,那他可就真的白跑了,他不再问什么,只是给自己斟了杯酒,一饮而尽。牛元不知道他问这事的目的,但能感觉到他很失落,牛元又想了想,一拍脑袋说道:“对了,当时杀他们的百夫长回来向我报告时说过,这伙人当中可能跑了一个,不过是在我们抓住他们之前就跑掉的。”

    “哦?”陈文博没想到还会有活口,急忙问道:“跑了什么人?那个百夫长现在还在吗?”

    牛元再一次摇了摇头:“他早在仙鹤山之战中战死了,至于跑了什么人我就不知道了。”

    陈文博心里盘算了一下,按照那封信里的说法,当初马通就是从野狼部里跑出来的,回到李仲元身边不久就被灭了口,看来,一切都是真的。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陈文博又四处打探野狼部的幸存者,野狼部本来就是一个小部落,而且当初野狼部的人被达奚望掳走,又被青牛和鲜卑部屠杀殆尽,没有被掳走的一百多人又被郝丹灭了口,所以陈文博找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结果。眼看就要进入冬季了,陈文博只得带着家人返回了长安。

    陈文博在东胡寻找野狼部幸存者之事很快就传到了李仲元的耳朵里,他马上就明白了陈文博的用意,一想到陈文博可能已经知道了一切,李仲元心里就没有底,他不知道陈文博会用什么办法对付自己。无奈之下,他只能去找刘据和张全商量对策。

    “你上次说的那个李寿怎么样了?”刘据一见面就问李仲元。

    “基本上查清楚了,这个李寿是马通的好友,与马何罗、马安成也认识,当年我去东胡,他也是护卫之一。现在来看,十有是马通当初把情况告诉了他,现在他又把这件事告诉马氏兄弟的。”

    刘据又问:“他现在官居何职?抓起来没有?”

    李仲元摇了摇头:“他现在是陈文博的下属,不过我还没动他,只是派人把他看起来了,随时可以抓起来。”

    “那就先抓起来吧,省得他又到处乱说,至于之后怎么办我们可以慢慢商量。”刘据最近没少为此事烦神,不仅因为有人要行刺,更重要的是担心李仲元借刀杀人之事会传扬出去。要知道,所有的人都把李仲元和张全看作是刘据的左右手,就算李仲元告诉大家,当年是害死独狐忠是他一个人的主意,与皇上无关,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李仲元摇了摇头:“抓他容易,可我担心的还是陈文博。”

    一听陈文博的名字,一旁的张全插嘴问道:“为什么?”

    李仲元把陈文博返回东胡寻找野狼部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他最后解释道:“我是不放心,派了人偷偷地跟着他回到了东胡。他这次回去就是为了查清当初的真相,估计他已经知道了一切。”

    这一下,不仅是李仲元,就是刘据和张全都犯难了,如果不想把这件事传出去,就应当灭口,或是把陈文博关起来。可陈文博位列九卿,又是内阁成员,不是说动就能动的。另一方面,陈文博是张全的人,可这件事他是不会听张全的,因为独狐忠是他的岳丈,他又是一个梗直的人。

    刘据看了看张全和李仲元,见他们两个都低着头不说话了,于是先说道:“既然他知道了,就不能让他说出去,一定要堵住他的嘴!”

    此言一出,张全和李仲元同时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着刘据。



………【第96章 新的风波(8)】………

    “不行!绝对不行!他是一个好人!”张全叫了起来,陈文博跟着他出生入死多年,对他和大汉忠心耿耿,如果要杀了他,张全肯定下不了手。转载自我看書齋

    刘据已经下了决心,他大声地对张全说道:“可我们不能让这件事传出去!你想一想,如果让别人知道了这件事,尤其是东胡的百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会怎么想?到时候别说是东胡,就是大漠、西域、大夏这些新占之地都有可能出现动乱,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二十多年的辛苦就都白费了!”

    张全也大声地争辩道:“不行!我们已经做错一次了,不能继续错下去!我们要想办法补救,不是掩盖真相!”

    刘据看了一眼旁边的李仲元,此时,李仲元低头不语,他知道是自己惹下的祸,刘据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平静地问张全:“仲元做的有错吗?”

    张全摇了摇头。

    “为什么?”

    张全没有思考,直接回答道:“他让我们花了最小的代价彻底平定了东胡,为我们解决了今后的一个大隐患。虽然这次死了几十万人,可对于大汉的稳定来说是值得的。”他们三个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汉末的五胡乱华,到唐末的动乱,再到后来的辽、金、西夏、元、清等,动乱都起源于东胡这块地方,死在这些胡人手中的汉人何止亿计!

    刘据慢慢地走到了张全的面前,说道:“我们知道这一切,可朝中百官知道吗?大汉的百姓知道吗?如果他们知道了真相,只会说仲元好大喜功,说我这个做皇帝的假仁假义,他们是不会理解我们这样做的苦衷的。要想补救,要想平息他们的猜疑,只有把仲元交出去,你会同意吗?”

    “这……”张全无语了,与李仲元相比,陈文博又退到了次要的位置。我看书斋

    刘据见他半天不说话,又问:“在大汉的未来与陈文博之间,让你选一个,你选谁?”

    张全不再说什么了,他沉默了很长时间,刘据和李仲元也都没再说话,大殿内显得格外安静。过了好一会儿,张全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刘据说道:“这事交给我办吧,为了这事已经死了一个飞鹰了,我不想再死一个陈文博了。”

    刘据听了他的话皱了一下眉头,张全却接着说道:“我能分清轻重,就交给我去办吧。”

    刘据看了看李仲元,见他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于是下了决心:“好吧,这件事我不再过问了,就交给你办吧。”

    得到刘据的同意后,张全走出了大殿,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初冬的夜幕给人以一种凄凉冰冷的感觉。张全走到宫门处,跳上自己的战马,在夜色中贮立了一会儿,才下定决心,打马向陈文博家而去。

    屋内只有张全和陈文博两个人,张全进来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沉着脸想心事,陈文博也意识到张全此来必有要事,张全不说,他也不问,只是陪着张全坐着。就这样,两个人面对面坐了小半个时辰,张全才开口问道:“这次回东胡,那里的百姓生活还好吗?”

    “还好。”陈文博只说了简单的两个字。

    “比以前的生活强多了吧?”

    “强多了。”这次,他多说了一个字。

    张全若有所思地说道:“是啊,那里已经变得和平、安宁,大家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了。再也没有纷争,再也没有杀戮了。”陈文博的脸上依然没有表情,只是静静地听张全说着。

    张全继续说道:“现在看来,独狐老大人没有白死,至少他的死给草原带来了安宁。”陈文博的身书微微怔了一下,但马上就恢复了正常。

    张全突然侧了一下身,靠近了陈文博,轻声问道:“你知道独狐老大人是怎么死的了?”

    张全这个问题在陈文博的意料之中,他点了点头,然后从怀中掏出了那封信,那封李寿送来的匿名信。

    张全接过信展开看了起来,陈文博把头靠在了椅背上,闭上了眼睛,等了一会儿才说道:“这是皇上遇刺后我收到的,不过不知道是谁写的。”

    张全看完了信,折好之后揣进了自己的怀里,然后说道:“这封信交给我保管吧,信中说的基本属实。”

    陈文博身书又是一怔,然后睁开了眼睛,他没想到张全说话这么直接。就听张全继续说道:“这封信的内容不能公开,否则东胡就会大乱,到时候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陈文博没有接他的话,而是问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此事的?”

    “比你早不了多少,是仲元告诉我和皇上的,整件事都是他一个人的主意,一直没和我们商量过。不过,他也是为了大汉的江山,事实证明,他当初的做法没有错,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东胡的和平。”

    现在,陈文博反倒轻松了,他点了点头,同意了张全的观点:“是啊,东胡是得到了和平,那里的百姓可以在那安居乐业,可他们应该感谢谁?是人感谢英明的李大人,还是要感谢冤死的独狐老大人。”

    张全不想在这上面与陈文博过多的纠缠,他只是告诉陈文博:“这个我们可以慢慢地讨论,我今天来是送你走的,我选了一个海岛,给你休息用的。”

    “呵呵,那又何必呢?不如杀了我更干脆。”

    “我下不了手。”

    听了张全的回答,陈文博脸上的刚刚显露出来的一丝笑容又消失了,他停了一会,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