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78章

明末行-第78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在河间和一带收获颇丰,虽然战事暂时失利,但那些掠夺来的百姓和财物想必不会丢失吧?”

“这个……”阿巴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异样的赤红,那是一种恼羞成怒的神情。良久阿巴泰才叹然说道:“那些百姓和财物都被我用来和守城的明军交换那些阵亡勇士的尸骸,我身为镶蓝旗将领若是不能把阵亡勇士的遗骸带回盛京安葬可没法向皇上交代。”

“呃!”众人想到了皇太极对待阿巴泰的态度后不禁哑然,若是阿巴泰就这么把数千名大清勇士的尸骸留在明国不管不顾回去后肯定没他的好果子吃。

看到神情有些郁闷的阿巴泰,阿济格也不知如何劝说,只得和身旁的扬古利对视了一眼,两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第一百三十五章 据实而奏

卯时刚到,天色还未亮,黑夜还笼罩着整个皇宫,坤宁宫里就开始亮起了一盏盏气死风灯,许多宫女太监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有的借着微弱的灯光打扫庭院,有的端来了洗漱的热水和毛巾在一名首领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一间寝室外。只见为首的那名太监轻轻敲响了房门尖着嗓子叫道:“皇上,该起身了,今天可是卢大人和鞑子决战的日子,您说过要亲自登上城墙为露卢大人助威的。”

过了一会,寝室里才传来了一声轻声的回答,紧接着一阵细细的声音传来,很快房门就打开了,崇祯皇帝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睡眼惺惺的走了出来,他的眼眶旁还露出一丝睡眠不足的黑眼圈。在他的旁边站着一位身穿鹅黄色宫装的、窈窕玉立、丰满合度、端正秀美的少妇,她就是这后宫的主宰,也是大明母仪天下的周皇后。

门口站着的这位老太监看到崇祯出来后把手一挥,立刻就有两名宫女来到了崇祯面前跪了下来把脸盆和毛巾高举过头顶,娇声说道:“恭请皇上洗漱。”

周皇后见状上前两步拿过毛巾在脸盆里用热水浸泡了一下拧得半干后走到崇祯的身边在他的脸上轻轻的擦拭起来,动作很是熟练,看来平日里没少做这些事。崇祯感受着毛巾带来的热度和毛孔的扩张,崇祯舒服的眯上了眼睛,感觉浑身的睡意都一扫而空。

崇祯轻轻的睁开了眼睛,感觉到精神好多后他对周皇后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用再洗了,随后拿起宫女端来的口杯匆匆的洗漱了一下对周皇后温和说道:“梓童,今日是卢建斗和鞑子决战的日子,朕要召集文武百官上城墙为卢爱卿助威,你就安心在宫里等朕的好消息吧!”

周皇后轻轻的把崇祯衣服上一个皱褶抚平,温柔的点头道:“皇上放心,臣妾在宫里等您的好消息!”

崇祯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梓童放心,我大明国运昌隆,列祖列宗也一定会保佑我军击败鞑子的。”

说完,崇祯转身就向殿外走去,周皇后看着崇祯消瘦的背影和头上时隐时现的白发心中一阵酸楚,作为崇祯的妻子,她非常清楚自己的丈夫自登基以来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努力,可是大明的国情并未因为他的努力而变得好转,旱情、灾荒、遍地的流寇以及满清的威胁使得这个帝国已经变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崇祯就像一个泥水匠,他正在孤独而拼命的修补加固着这栋已经四面透风的房子,而在房子的内外正有人使劲的挖着朝廷的墙角。他经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投入进去,可结果却是越来越糟糕,如果有选择的话周皇后宁愿自己的丈夫只是一个平常人家,和自己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如果么?或许吧……

时间很快到了辰时,天色已经大亮,太和殿内已经挤满了文武百官,崇祯皇帝下了龙辇,缓步走到太和殿内,满朝文武看到皇帝来临后齐声拜了下来恭声道:“臣等恭迎圣驾!”

崇祯止住了脚步,看着跪拜在一旁的大臣很随意的说道:“众位爱卿平身。”

“谢万岁!”

来到了龙椅前坐了下来,崇祯说道:“众位爱卿,今日乃我大明与鞑子决战的日子,朕曾答应过卢爱卿,决战之日要到城墙上位卢爱卿助威,诸位爱卿都与朕同去吧!”

“这……”

众位文武百官相互看了看,排在百官末尾的队伍里,一名年迈的官员走了出来躬身道:“皇上,圣人云: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皇上乃万金之躯,一国之主,岂能亲身涉险,况且两国交兵竟然要一国之主临阵助威,这岂不成了笑话,故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名官员是兵部武选清吏司员外郎,名叫鲍安亦,虽然他只是个五品官,在高官如云的京师城里只能算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因他算是兵部衙门的老人,且过几年就要致仕了,因此也就没了这么多的顾忌,第一个出来反对崇祯的决定,而当他出言反对后,周围也站出来了十几位官员出言附和。

“臣附议!”

“臣等亦附议!”

“嗯?,你们都反对朕的这项决定吗?”崇祯皱着眉头有些不满的看着这些官员,一股不满的情绪在心头滋生。

看到崇祯有些不满,鲍安亦心中也有些害怕,但他看了看周围几位同僚后,还是咬牙道:“正是,微臣知道皇上心中不快,但微臣还是要说,行军打仗自然交由军中将领去做,届时战果如何自然会有人来向皇上禀明,皇上只需坐镇中枢乾纲独断即可,何必要亲身涉嫌呢?”

“哼!”听着鲍安亦振振有词的话语,崇祯不满的冷哼一声,“照你这么说朕除了呆在皇宫里什么地方都不能去啰?”

崇祯皇帝这话就有些重了,试问你一个臣子竟然敢限制皇帝能去哪不能去哪,这算什么,要囚禁皇帝吗?

鲍安亦背上顿时出了一身白毛细汗,但是他既然这么站了出来自然不能就这么服软,否则同僚们会怎么看待他,因此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住,颤声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据实而奏。”

“据实而奏!”崇祯终于大怒,豁的站了起来指着鲍安亦大声骂道:“朕看你是心怀叵测,我大明将士此刻正要为国浴血,朕身为天子连为将士助威的权利都没有了,你这是安的什么心?哼……其心可诛!”

“坏了!”太和殿里的众位百官看到崇祯说出了这番话来就知道坏菜了,这位想出风头的鲍安亦老兄今天只怕是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崇祯立即就接着说道:“来人啊,把他拖出去,扒了他的官衣,官职一撸到底永不录用!”

随着崇祯的话音刚落,大殿外立刻就上来了两名锦衣卫把这位已经瘫在地上的鲍安亦像拖死狗一样拖出了太和殿。

“哼!”余怒未消的崇祯冷哼一声,犀利的眼神扫了一眼众百官问道:“现在还有谁要劝朕吗?”

百官们一阵无语,皇上你都杀鸡给猴看了,我们谁还敢自个往枪口上撞啊,只是上城墙看别人打仗而已,用的着搞得这么严重么。

最后,还是杨嗣昌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能上城墙为我大明将士助威,那是我大明将士的福气,臣以为皇上若能亲临城墙为将士们助威,将士们得叩天颜必然军心大振,如此一来将士们人人奋力杀敌,我大明岂有不胜之理?”

杨嗣昌不愧是最会揣摩崇祯皇帝心思的人,一番马匹拍下来拍得崇祯心情舒畅了许多,心情大为舒畅,看着杨嗣昌脸色缓和的说道:“看看,还是杨爱卿识大体明大义啊!”

“臣不敢,臣只是据实而奏!”杨嗣昌听到崇祯夸奖自己,脸上并没有露出倨傲之色,依然恭敬的对崇祯拱手拜谢了下去。

殿上的众百官看到这样的情形都在暗地里拼命的撇嘴,看看,又是一个“据实而奏”,鲍安亦是这么说的,杨嗣昌也是这么说的,可俩人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一个皇上对他赞赏有加,另一个却丢官罢职,这就是会不会揣摩圣意的结果。怪不得鲍安亦在兵部混了近四十年依然是个员外郎,再看看人家杨嗣昌才干了不到二十年就当上了兵部尚书,这就是会不会拍马屁的结果啊。

崇祯看到杨嗣昌依然这么谦卑,心中就更满意了,张了张嘴正想说什么,却依然听到外面传来了几声炮响,紧接着炮声又连续响了十多声,声音虽然是在远处传来,但依然清晰的传到崇祯和众位大臣的眼里。

杨嗣昌先是脸色微微一变赶紧说道:“皇上,这是聚兵鼓,他们就要开战了!”

“什么,就要开战了?”崇祯心中一惊,连忙说道:“快快,摆驾“西便门”,朕还要为众将士助威呢!”

说完,崇祯急忙站了起来匆匆向殿外走去,到了太和殿后十几名太监抬来了龙辇要请崇祯上去,崇祯却摆手大声训斥道:“荒谬,朕此番是去出征,又不是去游园,做的什么龙辇啊,赶紧把马牵来!”

“这……”

一旁的小太监不由得迟疑起来,这马是这么好骑的吗?再温顺的马骑上去他也有风险啊,要是皇上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个好歹怎呢么办?

崇祯见状竖起了眉头:“嗯,难道朕的话你们也不听了?”

这时,一直默默站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向小太监悄悄使了个颜色。

“是,奴婢这就去把马牵来。”小太监看到崇祯身后的王承恩轻轻点头,这才转身向后急急跑去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战开始

很快一匹头部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的白色高头大马就被两名马夫合力牵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众人见状后不由在心中暗自赞叹不已,这匹马浑身上下皆是雪白的眼色并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顶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马是难得的好吗,当然了,皇帝骑的马能不好吗,说它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可是在场的大臣并没有一人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不是因为这马不好,而是因为它太好了,这匹马还是一年前蒙古一个亲明的部落进贡给崇祯的,可是崇祯贵为天子,能骑马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匹马一直就被养在皇家马厩里当成爷一般供着,今天终于被拉了出来,好久没放风的它兴奋之下摇头晃脑长啸连连,两名马夫险些拉不住它。

众位大臣都是识货的,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匹马野性未消的骏马可不是寻常人能骑的,你要是没点真本事真要骑上去的话这匹马能把你给玩死,谁说马就不能玩人了,马要是玩起人来可比一般人要狠多了,现在让崇祯皇帝骑这匹马出去那不是找死吗?

不止是大臣,显然崇祯也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看着那匹肌肉健壮,体格修长的骏马,再看看自己的细胳膊小腿了,终于苦笑的摇了摇头对身后的王承恩说道:“大伴,你赢了,朕确实是不太适合骑马,算了朕还是坐轿去吧。”

感情崇祯也知道马夫牵这匹马来肯定是王承恩的主意,否则那名小太监和马夫借给他们两个胆也不敢牵这批未经驯服的马过来,难道皇宫里难道还找不出一匹训练过的温顺的马匹出来吗?王承恩这是在隐晦的提醒自己不要亲身犯险啊。

王承恩也知道瞒不过崇祯,连忙准备跪下来请罪。崇祯苦笑着摆了摆手,“既然是大伴有这份心,那朕就听你们的。”

“谢皇上体谅奴婢的苦处,请皇上上轿。”王承恩一挥手,一顶小巧的轿子很快就出现在了崇祯的眼前,崇祯只好有些无语的坐了进去。

此时的城外,卢象升正站在明军大营中开始点兵,在他的旁边还站着山东总兵,大同总兵王朴、保定总兵董用文,山海关总兵祖大寿,此外关、宁、蓟、密各总兵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等数十名将领都尽数站在他的旁边。

今天的卢象升和当日在皇宫里又不相同,此时的卢象升全身披挂、顶盔冠甲,身上披着一张大红披风,头上的铁盔还刻龙画虎,腰间佩戴着龙泉宝剑,脸上呈现出一股不怒自威的神情,看起来威风凛凛。在他的身后还有一名明军小校拿着一面牌子,上面写着“总督京师勤王兵马”八个大字。

此刻,卢象升双目含威的说道:“今天要干什么大伙都知道了,皇上给了本督五天的时间解京师之围,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若是不能把鞑子击败本官明天也就无颜坐在这里指挥诸位了。所以本督希望诸位今天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今天和鞑子之战输赢尚未可知,但本督希望今日之战无论是输是赢,诸位都不能丢了我大明军人的脸面,诸位能做到吗?”

卢象升在明军中的地位还是很高,也是很得军心的,他的话一说完诸将立即抱拳说道:“谨遵卢督师之命,杀敌报国绝不给卢督师丢脸!”

“嗯!”卢象升点点头,大声喝道:“命令炮手点炮!!”

“咣当!”

“咣当!”

沉重的炮声在立刻营中响起,卢象升看着众将淡淡问道,“由于西便门地势并不是很开阔,大军不能一下摆开,不知诸位有谁愿意打头阵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