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53章

明末行-第53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吃一惊高一功仔细一看,原来是这些明军凭借着背靠背组成的四方阵型没有什么稀奇,但是他们的配合却是非常的熟练默契,虽然他们的总人数要比老营的弟兄要少,但是凭借着阵型他们竟然拿能在前面内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每一名和他们接触的老营兄弟都会受到两三把长枪的招呼。高一功看了两眼就看住这些明军士卒的枪法极为简单无非就是突刺、冲刺和格挡三招,但却非常有效,他们刺的位置也极为刁钻,不是喉咙就是心脏,要不就是腹部头部等部位,再配合上他们枪尖上的血槽兄弟们一旦中中枪,中枪的部位就会血流不止,现在高一功的身边就有一名腹部中枪的流寇,血流从他的腹部如同泉涌般喷了出来,怎么压都止不住,不多时这名流寇就失血过多闭上了眼睛。

正当高一功在一旁暴跳如雷拿起长刀又要亲自加入战局的时候,从这伙明军的中央喷出了一道亮光,一个炮仗飞上了天空然后再半空中爆裂开来发出了“碰”的一声巨响和散发除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高爷,不好了,这些官兵已经发出求救信号了!”一直沉着脸在一旁观战的李过不禁大吃一惊,大声说道:“高爷,咱们赶紧撤吧,这些人咱们是啃不下了。而且适才的炮仗一响半个青州城的人都能看到,他们的援兵很快就会赶到的,咱们赶紧趁着现在还有流民进出他们无法关闭城门的情况下赶紧扯呼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高一功看着对方在自己一百多名老营弟兄的围攻下打得有声有色,反而是己方已经躺下了二十多名兄弟了,一股不甘心的情绪涌上了心头。但是他也知道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他把手中的长刀一顿,不甘心喝道:“刀疤脸你带着三十名弟兄挡住这些朝廷鹰犬,其他人跟老子撤!”

说完他和李过两人率先向后院冲去,前方正在和明军搏斗的流寇们听到了高一功的命令后一名为首的贼寇打了个响亮的呼哨,他们立刻就分出了三十人来缠住了李源这些人,其他的人如同潮水般朝后院涌去,他们的动作迅速和快捷,很快就除了躺在地上的伤兵和和正在死死缠住他们的数十名流寇外院子里就变得空荡荡的……

“杀!”

一条如同毒蛇吐信般的长枪闪电般刺到一名流寇的喉咙上,另外还同时有两支长枪刺到了他的胸口和腹部,这名负责断后的这名流寇眼里透出了一丝不甘,终于松开了手中的长刀缓缓的倒在了地上。

“呸!”

看着倒在地上的一地的流寇尸体,累得满头大汗的李源不甘心的朝地上狠狠的吐了口唾沫不甘心的骂道:“真他娘的晦气,竟然让这些流寇给跑了!”

虽然在此次战斗中他们杀死了五十多名流寇,但却让他们的首脑给跑掉了,使得李源此次的功劳不免大打则扣,这让他感到十分遗憾。

望着院子里一地的尸体,李源又检查了己方的伤亡情况,除了重伤三名外,其余的十多名伤员都属于轻伤,这让李源的心微微放了下来,要是伤亡太大千户大人可是要骂娘的。

正当李源准备吩咐士卒们把受伤的士卒送到后面去救治时,门外又发出了咣当的响声门户大开,原来是增援的官兵赶到了……

第九十八章 魏蔓葶的担心

青州知府衙门

随着这几日流民的渐渐撤离,青州的城里也渐渐结束了原先那种无秩序的状态,青州知府衙门也逐渐恢复了对青州城的控制,今天我们的魏知府也终于回到衙门办公了。

刚从金光寺回到知府衙门的魏同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衙门那那一地的垃圾和好几堆尚未燃尽的火堆以及一堆堆的烧过的灰烬,数十名衙役正和一些杂役正在一起清理垃圾。魏同年看到这样的情景后眉头不为人知的悄悄皱了皱,他从这里就可以推断出原先这里是多么的混乱和无序,以及当时舍粥的场面是多么的拥挤。

当魏同年下了轿踏入内院后,他的小妾柔娘和女儿魏蔓葶就迎了上来施礼道:“恭迎老爷(父亲大人)回府。”

“不必多礼,这几日老夫都在金光寺,让你们在这里受惊了。”魏同年上前扶起了他们。

柔娘轻声说道:“老爷不必介怀,这几日府中一切安好,再说了庞千户也拍了军士日夜在府外看守,严禁流民和无关人等靠近府衙,是以我和婉婷过得很好。”

“哦?那庞刚还派人在府衙看守?”魏同年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解的问道:“老夫在临走前不是派了杨捕头带人在附近巡逻看护吗?怎么那庞刚还会多此一举的派人在附近巡视看守呢?”

“杨捕头……”一提到杨捕头柔娘的的脸上就现出了一丝不快,只是生性弱弱的她不想在丈夫面前说丈夫下属的坏话,最后只是用了一句轻哼来表示的她的不满。

看到柔娘的神情魏同年心中愈发的不满了,脸色微微一沉:“蔓葶,你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魏蔓葶不敢隐瞒,连忙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出来,原来就在庞刚在知府衙门舍粥的那几天里,由于流民大量涌入知府衙门附近,治安也一度变得十分混乱,前日有数十名胆大包天的流民竟然翻过了知府衙门后院的高墙,正好被知府后院里的几名仆役看到,他们赶紧通知了正在衙门外当值的杨捕头。

可是当杨捕头带着几名衙役赶到准备抓住这数十名流民时,竟然遭到这些流民的反抗,杨捕头和几名衙役被寡不敌众之下竟然撒开了脚丫子就跑,把魏同年上下一家数十口的家眷就给仍给了那些流民。正当情况危急的时候,正好庞刚带着一队士卒正好经过,见状后把那些胆大包天的流民给抓了起来送进了知府衙门的大牢里,这才免了一场大祸。

听到这里魏同年的额头不禁渗出了一层冷汗,想不到自己不在的这几日里竟然拿会出现这种事情,要是让这数十名无法无天的暴徒冲进自己的府内,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时,魏蔓葶说道:“父亲,此次我和柔姨幸得庞千户之助才能免遭暴徒侵犯,他可是对我们有大恩啊。”

魏同年沉吟了一会才问道:“现在庞刚还在青州城里吗?”

魏蔓葶说道:“这个女儿也不知晓,但是孩儿认为受人滴水之恩自当以涌泉相报,庞千户此番使得魏府免遭一劫,您可要好好谢谢人家才是。”

魏同年叹息道:“这个老夫又何尝不知晓?只是这个庞刚此番把整个青州城里的富户士绅全都得罪了个遍,能不能逃过此劫尚未可知,只怕老夫也是有心无力啊。”

“什么?这到此是怎么回事?”魏同年的话一出口,一旁的柔娘和魏蔓葶同时一惊,连忙齐声追问起来。

魏同年把自己和宋兴和派庞刚在青州筹粮,而庞刚却一举杀了郑家家主并胁迫青州城里的富户士绅们捐粮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最后才叹道:“只怕现在那些士绅们弹劾庞刚的状纸已经到了济南府里了吧。”

“什么,竟有此事!”一直呆在深宅大院里的柔娘和魏蔓葶还是第一次听说了庞刚这几日干下的的“丰功伟绩”,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俏脸也齐齐变色。

过了良久魏蔓葶才不满的责怪道:“先前父亲大人和宋指挥使把庞千户推了出去挡灾,现在人家出了事情您和宋指挥使却置身事外,此绝非君子所为。”

魏同年听到女儿责怪老脸不禁一红,这件事却是自己和宋兴和做得不厚道,确实有过河拆桥之嫌。

他灿灿的说道:“非是老夫不管,只是此时已经超出了老夫与宋指挥使的能力范围,青州城里数十位士绅的联名状告可是非同小可。原本宋指挥使对他也极为欣赏,但现在宋指挥使也不敢趟这趟浑水,能不能逃过此劫只能看庞刚的运道了。”

魏蔓葶听了父亲的话后也沉默起来,从小生长在官宦家庭的她自然知道此时非同小可,别说庞刚一个小小的五品千户了,就算是山东巡抚摊上这样的事也得弄得手忙脚乱。从理智上来说魏同年和宋兴和对此事进行回避那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从道义上来讲却是及其不道德的。此时的魏婉婷也陷入了理智和道义之间的纠葛里。

就在魏同年和魏蔓葶一家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高一功和李过带着十多名流寇已经逃出了青州城,窜入了青州郊外的荒野中,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发现了行踪的他们在青州城里四处乱窜,而灵山卫的军士们也在四处追捕他们,他们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了青州城,只是一清点人数后只剩下了十多人,惨重的孙氏让高一功这员闯军中的猛将也不禁泪如雨下。

“高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个仇我们且先记下,等将来我们率领大军攻下青州再报这个仇也不迟!”一旁的李过看到高一功这个汉子竟然哭得如此伤心心下也不禁凄然,连忙安慰起来,“至少我们知道了此次咱们栽在了灵山卫的手上,待到我们回到闯王麾下时再求闯王为我们报仇也不迟。”

高一功一咬牙点了点头,回头深深的望了青州城一眼,就是从今天开始,他记住了青州有一个灵山卫,记住了灵山卫千户庞刚的名字。

第九十九章 一封来信

到了十二月中旬,虽然青州城里尚有流民盘踞,但那已经是少数了,经过了这些日子的疏散和分流原本五万流民现在已经有三万多人被引导到了灵山卫所和各处屯堡,庞刚除了让他们入了军籍外,还雇佣了几千人到水泥厂干活以及去矿山开矿。

经过了几个月的摸索和实践,现在位于王家屯附近的水泥厂已经开始出产了水泥,刚开始人们对于这种灰色的粉末状的东西并不是太信任,他们也认为认为这些不起眼的粉末能够建房子,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庞刚亲自带人在灵山卫所建造一所新的忠烈祠,所用的建筑材料就是沙子、青砖和水泥,在建造忠烈祠的时候许多灵山卫的新老军户人都来围观,不止如此许多灵山卫的百户、总旗和小旗也前来观看,一时间把建造忠烈祠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

庞刚亲自抄起铁铲和泥水匠们一起搅拌沙子水泥,看着倒了水的后经过搅拌逐渐变成而来糨糊状的水泥浆湖裱在青砖上,然后把青砖一块块的搭建起一栋栋围墙,周围围观的军户都啧啧称奇。

一名年轻的军户兴高采烈的对身边的同伴说:“胜哥儿,你瞧千户大人发明的这个什么水泥可真是神了耶,把这些水泥往这些青砖一抹,然后就这么一块块的砌上去,它也不倒下来,听说这水泥可是很便宜的,一桶才不到五文银子,这回咱盖房子可就太方便了找一些石头和水泥就这么一垒房子可不就成了么。”

胜哥儿不屑的撇了撇嘴:“谁知到呢,这玩意咱谁也没用过,要是用这玩意建房子用上三五个月的忽然倒塌下来咱找谁说理去?”

“你说的也是!”这位同伴一怔,点点头,“那咱过些日子再过来看看这个忠烈祠的建造到此牢不牢固,要是牢固了俺就去买水泥也不迟。说实话,俺对家里的那个破草房实在是受够了,前些日子俺爹去兰花家提亲,兰花家也说了,俺家啥时候把那栋破草房给推倒重新建好他们就啥时候把兰花嫁过来,所以为了兰花俺无论如何也得试试。”

“嗯?你家有那个闲钱吗?”一旁的胜哥儿有些不相信。

“谁说俺没银子!”这位有些得意的说道:“千户大人说了,这些日子他就要卫所附近开设十个养殖场,专门养猪、鸭、鸡以及山羊等家禽,现在正在四处招募人手。那告示可是说了,去了那里一个月光是打底的工钱就是二钱银子,如果你的鸡鸭养得好到了年底还有分红呐!”

“你的消息早就过时了。”胜哥儿撇了撇嘴做不屑状,“现在真正赚钱的还是那些做水车的匠户,为了保证开春后的春耕,庞大人现在正在四处征集匠户做水车呢,你知道庞大人要做多少个水车吗?说出来吓死你,五十架水车,那些匠户们现在可是乐坏了,娘的没想到这些穷匠户现在倒是抖起来了。”

就在那些军户议论纷纷之时,一名小旗飞快跑来把一封书信交给了正在督造忠烈祠的庞刚。庞刚接过书信一看,上面写着“庞千户亲启”字样,庞刚发现上面的字迹和自己以往看到的书信有些不同,字迹娟秀细腻,处处透着一股子文雅大方。

庞刚微微一怔,“怎么这个字迹这么像女子所书。”

打开一看,原来是青州知府魏同年的千金魏蔓葶所书,魏蔓葶首先谢过了庞刚前些日子对魏府的救援,并表示转达了父亲魏同年的谢意,然后她又把青州富户士绅已经把庞刚告上了济南府的事情告诉了他,请他千万小心,最好能派人去济南府活动一下,至不济也要打探一下消息。最后魏蔓葶在信中还嘱咐庞刚,若是济南巡抚兵马司衙门怪罪下来千万不要做傻事,自己会请父亲帮他周旋请他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