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383章

明末行-第383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刚开始攻城,祖大寿便看到了自家的儿郎被悍不惧死的清军给扫落了一大片。

“快,步枪手掩护,赶紧掩护!”

祖大寿在第一道城门口旁边挥舞着手臂,命令士卒们加快攻击速度,祖大寿深深的感觉到,只要这个首破盛京的事被自己拿到,那么日后自己升迁的机会必定会轻松很多,皇帝也一定会记住自己的名字……

第五百五十七章 想跑?

十一月初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虽然盛京的第一场大雪尚未到来,但寒意却并未有丝毫的消减,来自西北平原的寒风足以将人的骨髓冻僵。往日的这个时候,盛京里的八旗子弟们都龟缩在自家的房子里烤着火,吃着肉享用着从中原大地上掠夺回来的成果。

但是今天却是不行了,从中原大地上开来的大军将盛京给包围了。这个往日被他们蔑称为尼堪的民族和国家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八万大军将拥有数十万人口和七万军队的盛京给包围了。

这在明末时那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几千人的满清骑兵就能撵得数万明军亡命而逃,包围盛京这种高难度的事情在明军将领们看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今天,大华取代了大明后,才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华的大军就开到了满人老巢的家门口,他们发誓要将这些年来所受到的苦难全部还给那个野蛮的民族。

华夏民族在几千年来的发展史里,经常会陷入一种奇怪的怪圈,那就是当华夏民族创造出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后,便会被周边一群野蛮的游牧民族所摧毁。

紧接着野蛮民族在摧残了华夏民族不久,便会被华夏民族赶回去,接着再度创造农耕民族,然后再被游牧民族摧毁,这种怪圈循环了许多年,以至于成了一种怪现象。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华夏民族将会沉沦两百多年后才会重新崛起。但是庞刚来了。在他的努力下,华夏民族不但避免了这种灾难,而且还反攻到了敌人的家门口。

盛京的内城墙外,数千支火枪在不住的冒出白烟,一颗颗铅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向了城墙上一切能动的物体。

而城墙上的满人也悍不惧死的在盾牌的掩护下拼命的用手中的武器攻击着往上攀爬的士卒们。

双方的士兵都杀红了眼,对于他们来说,这场战争无关对错,但这却是两个民族命运攸关的大战。若是大华胜了,那么这片土地从今往后就再也没有哪个民族能挑战他们的权威,若是输了则在三年之内势必无力再次发动一场征伐辽东的战役。

而对于满清来说却不同。满清若是输了便只能乖乖的等待着国灭人亡的结果,城外的那些汉人是不会放过这些欺凌了他们数十年的仇人的。

因此此刻的盛京几乎所有人都动员起来了,动员起来的青壮全都忙不迭的帮着搬运礌石、滚木、烧金汁,以及将伤员和死者抬下去。

打了一天的仗,城墙上的满人也学乖了,他们拿着加厚的钢盾伫立在城垛口,只有在接敌的时候才露出缝隙。城下射来的子弹打在钢盾上不住发出当当当的声音。

不住有子弹穿过缝隙射中后面持盾的人,但是一个人倒下去,立刻就会有人补上来。他们在努力的掩护着一旁的长枪手和弓箭手。

仗打到现在,负责进攻的祖大寿的伤亡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人。但祖大寿却丝毫没有要退兵歇息的迹象,现在他的脑子里满脑子都是盛京。

攻下盛京的头功祖大寿绝不愿意让给别人,因此他顶着伤亡的压力继续咬着牙加进攻击。而李源已经派出了两个营轮番上阵,继续保持对清军的压力,只要清军敢露出身形,等待他们的一定是密集的弹雨。

因此,虽然大华是主攻的一方,而清军是防守的一方,但此时的伤亡却反了过来。伤亡率达到了1:2。5左右,这也是祖大寿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由于大华军主攻的是福胜门这一路,因此负责防守的豪格所部伤亡也是一场惨重。经过近乎一天的攻击,豪格率领的正蓝旗几乎快被打残了。一万多人的正蓝旗到了黄昏,还能战斗的已经不足五千人。

惨重的损失让豪格开始有些失态了,他命令麾下的士卒强令盛京城内的青壮上城墙防守。反正在城墙上防守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能搬得动石头。往下砸就可以了。

豪格的这个命令还是有点效果的,他麾下的戈什哈调来了至少五千多名青壮,极大的缓解了兵力不足的压力,但是这些青壮毕竟不是专业的兵丁。没有收到过专业训练,虽说有盾牌的保护,但在密集的铅弹下还是损失惨重。

好不容易挨到了天黑,这个时代打仗可没有挑灯夜战的习惯,损失不小的祖大寿这才悻悻的撤了下来。

打完仗后双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毫无疑问,那肯定是要统计伤亡,清点物资武器了。

当祖大寿听到祖大乐报上来的两千六百多人的伤亡后,他沉默了一会才叹息道:“将军难免阵上亡,咱们吃这碗断头饭的总归是有那么一天,三弟,你告诉将士们,只要打下盛京朝廷的封赏是断然不会少了他们的。届时说不定还可以将关外的田地封赏给他们一些,将来还能传给后辈,也不枉死战一场。”

祖大乐沉默了一会才说道,“大哥,我倒是不担心朝廷的封赏能不能兑现,当今陛下对军功的封赏之厚实出了名的,我只是担心咱们锦州健儿若是在盛京城下死伤太多,对咱们今后会不会有阻碍?”

祖大寿一听,苦笑道:“三弟,到如今你还不明白么,你以为今后咱们祖家还能如以往般把持着锦州么若你真是这么想的,那咱们祖家就离大祸不远矣!”

祖大乐毕竟不是笨人,他一听祖大寿的语气就惊讶道:“大哥,你是说……”

祖大寿意味深长的看着祖大乐道:“皇上登基未久,辽东、江南尚未完全平定,目前尚且抽不出时间来清理。老夫估计等到平定了辽东后皇上就会腾出手来清理咱们这些个势力了。”

“大哥,那咱们怎么办?难道皇上要卸磨杀驴不成?”祖大乐有些慌了神,焦急的追问道:“大哥,那咱们要不要早作准备?”

“做准备,做什么准备?”祖大寿瞪了祖大乐一眼,“难道你还想反抗当今朝廷不成?”

“那,那咱们总不能就这么等死吧!”

祖大寿哭笑不得的望着祖大乐道:“三弟,你想到哪去了,今上是何等人物,岂会像你想象这般小气?为兄说的要动手指的是的清理辽东各家族对军队的掌控力,今上也绝非嗜杀之人,只要咱们不造反,皇上是不会对咱们这些前明将领下杀手的,至不济咱们混个富家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哥你是说皇上要清理辽东甚至九边了?”

祖大寿肯定的说道:“那是自然,换做任何一个人当皇帝都不会放任九边掌握在一群前朝将领手中。而咱们祖家想要保持圣宠,那就得有足够的战功才行,你看着吧,等到福建、广西、云贵、四川等地平定之后,皇上肯定是要大肆封爵的,届时像李源、王志等人一个公侯之位是肯定跑不了的,而咱们祖家呢?你就甘心咱们祖家只是做一个富家翁不成?况且咱们家手底下的人也不少,咱们也是时候给他们某个出身了。”

祖大乐听到这里,这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来,“大哥你力主一定要第一个攻下盛京,也是有这个原因在里头吧?”

“那是自然。”祖大寿很是肯定的说道:“只要打下盛京,功名利禄就全有了,为了这个目的死点人算什么?”

“是啊,死点人又算什么呢?”

祖大乐喃喃的长叹,一时间感到自己有些累了。

就在祖大乐和祖大寿两兄弟商议今后局势的问题时,盛京福胜门战的城墙上也到处沾满了鲜血,这些鲜血有大华军的,也有清兵的,红色的液体几乎流了一地。

豪格武神的望着远处缓缓退兵的大华军,今天他总算挡住了大华的进攻,可明天呢,后天呢?他们还能挡多久?

豪格看着后面的青壮正四处抬着死伤的同伴身体,在今天下午的防守当中,他征集来的青壮失少死伤了近三千人,剩余的一千余名青壮早已是情绪不稳,五千余人的队伍打了一天,伤亡竟然达到了数千人,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哦。

这时,一名戈什哈向着豪格走了过来,豪格一看心中不禁一紧,这名戈什哈可是自己留在府里的一名头目,他会跑到这里来了?

这名戈什哈见过豪格后,立刻就窜到豪格的面前焦急的说道:“主子,不好了!奴才适才打探到,豫亲王已经在皇宫外集结了大批的人马和车辆,他此次准备的大车可不少,足足有数十辆呢,奴才估摸着他是在为城破后做准备,王爷,您也要做好准备啊”

“什么,多铎要跑?”

豪格一听顿时暴跳如雷起来,自己在这里为大清拼死拼活的打,可有人却在为城破后做准备,这不是在背后捅自己一刀么?

脾气暴躁的豪格立刻就拔腿向后面大步走去,他要找多尔衮问个明白,豪格可以肯定,这件事后面肯定有多尔衮的影子……

第五百五十八章 盛京突围

黄昏已然降临,看着夭色慢慢暗了下来,多尔衮心理泛起了一丝忧愁,虽然大华军已经被打退,但谁也不知道在大华猛烈的攻击下这座看似坚固的能不能撑过明夭。

“也不知道十五弟那里准备得怎么样了?镶白旗还有八千名勇士,再加上我正白旗的入马,想来也能护送着大玉儿母子去赫图阿拉吧。”多尔衮对于带领大军冲出盛京心里还是几分把握的,但此时的他对于是否今夜趁夜突围却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

想这里多尔衮便往西南方向望了望,直现在豪格还没有派入通知自己,也不知道他那里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爷,王爷”

正当多尔衮等得心中焦急的时候,一名戈什哈从远处策马匆匆赶来,他来多尔衮的跟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在了地上道:“王爷,奴才奉了主子之命向您禀报,现下主子已经将东西都准备好了,只待您一声令下,咱们可以随时突出重围。”

多尔衮认得这名戈什哈,他是多铎身边的老入了,看这名戈什哈过来禀报,多尔衮问道:“哈德,你主子还了什么?”

哈德恭敬的道:“王爷,主子还了,今夭晚饭后他再来您,与您商议大计。”

多尔衮点点头:“本王知道了,你下去禀报你的主子,今晚本王等着他。”

“喳,奴才告退!”

这名戈什哈施了一礼后这才退了下去。

多尔衮正要转身走回去,看豪格领着代善、阿济格、杜度等几名旗主王爷怒气匆匆的走了过来,豪格提着马鞭,来多尔衮跟前气势汹汹的大声喝道:“多尔衮,你这个胆鬼,你和多铎在皇宫外整顿兵马,还准备了大车,是不是要弃了盛京准备逃跑了?”

多尔衮一怔,随即便意识多铎所准备之事已经败露,不过这种事他也不指望能瞒过他们多久,知道知道吧。于是便冷笑道:“豪格,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本王也不瞒你了,不错,我是让豫亲王准备一点事,现在大华大兵压境,为了咱们大清,本王岂能不早做准备,难道这也要通知你肃亲王大入吗?”

听了多尔衮的话,豪格怒极而笑,他指着多尔衮对代善等入道:“大贝勒、武英郡王,你们也听了,多尔衮畏战潜逃证据确凿,这下还有什么可的,我们应该立即剥夺多尔衮正白旗旗主的身份,先行关押起来,待打退大华军后再行处置!”

完后,豪格冷笑的看着多尔衮,心道多尔衮o阿多尔衮,大敌当前,你竞然准备潜逃,这下本王看你怎么死。

不料,多尔衮却毫无惊慌之色,反倒是笑了笑冷静的看着代善等入,笑问道:“哦大贝勒,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这”

代善等入却犹豫的相互看了几眼,像是顾忌什么似的,最后阿济格犹豫了一下才道:“十四弟,你真的要弃城而逃么?”

多尔衮冷笑道:“十二哥,什么叫弃城而逃,你看见我逃了么?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o阿!”

众入哑然,没想都了这时候了多尔衮竞然还硬挺着不认账。不过多尔衮不承认,众入还真拿他没办法,谁让入家手里握着兵权印把子呢?尤其是现在皇太极还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众王公大臣更不会为了这事和多尔衮、多铎两兄弟翻脸了。

看着众入沉默后,多尔衮缓和了一下脸色这才道:“”诸位,此刻皇上病重,咱们这些做臣子的要镇定,不要听风是雨入云亦云的。有失我大臣的体统,而且此刻盛京外敌军压境,咱们自己可不能先乱o阿。

“你”

豪格听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多尔衮这家伙胆的家伙,不但不悔改认错,竞然还教训起他们来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豪格正要招呼众位王公大臣一起再次声讨多尔衮,却发现众入都已经默不作声,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