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357章

明末行-第357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李岩点点头,又问道:“大军士气如何?”

听到李岩的文化,吴三桂的神情不禁开始振奋起来,他露出了一丝佩服之色道:“启禀督师,大军在发足了粮饷后将士们都是士气大振,还有朝廷又拨发了足够的铠甲兵器,将士的赶紧就更足了,都盼不得早日上战场杀鞑子立功呢。”

吴三桂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朝廷拨发了这么多的粮饷和兵器铠甲可不是让他们白吃干饭的,那得让他们用战绩来回报的。若是不能在不久的将来用战绩来说话,即便是朝廷不会训斥自己,将来对山海关的粮饷拨发会不会这么痛快就难说了。

“很好!”李岩微微笑了,他占了起来,走出书案来到吴三桂跟前,吴三桂一看也赶紧站了起来垂手立在一旁等待李岩的发话。

李岩看着吴三桂说道:“吴大人,前日探子来报,鞑子已经派出了一伙五千人的精骑赶到了锦州外,为首的将领名叫豪格,本官欲派你率部将这些鞑子一举歼灭,你能做到吗?”

吴三桂不禁一震,颤声道:“督师,难道就是那个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

李岩轻笑一声道:“难道还有第二个豪格吗?怎么样?你有把握全歼此部鞑子吗?”

吴三桂犹豫了,常年和清军打交道的他明白,想要全歼一股五千人的清军骑兵是何等的艰难。更何况领头的还是以勇猛著称的皇太极长子豪格。

这一刻,吴三桂陷入了一阵纠结之中……

第五百一十九章 领命出城

吴三桂不是笨蛋,他自然明白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道理,自己刚到,李岩就将自己找来询问出兵的事,那就是在试探自己的忠心了。

按理说,自己率领大军刚到,理应让大军休息几日,况且这出击的事交给身为锦州地头蛇的祖大寿他们更为合适,再不济李岩自己手里也有两万精锐,可李岩却偏偏将此事交给了自己,这其中蕴含的味道就更是耐人寻味了。

吴三桂不答话,自顾着低头沉思,李岩在一旁也没有催促,只是微笑着看着吴三桂不语,心中却想起了离京前庞刚名人将他叫到御书房叮嘱的话语。

“爱卿此去辽东,当为我朝一举解决辽东边患,鞑子狼子野心,数十年来总是无故屠戮我华夏子民,掳掠我朝财务,更兼他们乃游牧民族出身,本身并无文化,若是让其入主中原,将会为我朝带来难以估量的灾害。

爱卿此去当会同祖家、吴家等辽东本土势力一同行此大事,但由于吴家、祖家在辽东经营上百年,势力根深蒂固,因此卿此去要小心行事。吴家余者皆碌碌无为,唯有吴襄之子吴三桂有勇有谋,卿等要小心,至于祖大寿,此人乃一沙场老将,更是不可轻视。卿可采取分化拉拢等策略徐徐图之,切不可操之过急……李岩细细回忆着临行前庞刚对他说的话,眼睛却仔细的盯着吴三桂,他倒要看看这个被庞刚评价为有勇有谋,但却野心勃勃的辽东势力新一代最杰出将领是怎么回应自己的命令的。

吴三桂低头想了一会,终于抬起了头望向了李岩说道:“都督既然有命末将自当遵从,但在此之前末将有一事相求。”

李岩饶有兴致的说道:“你说!”

吴三桂正色道:“都督明鉴,鞑子虽说只有五千人,但鞑子凶残,若要真心逃跑,步卒是怎样也拦不住的,凭着末将六千骑兵想要全歼鞑子五千精锐的难度实在太大。末将自认可以将其击败。但若要全歼却并无把握。”

“唔!”听到这里,李岩微微点了点头,对吴三桂的评价又高了一层,头脑还是清醒,并不妄自尊大,于是开口问道:“那吴总兵有何高见呢?”

吴三桂正色道:“末将惭愧,末将以为,若想全歼这股敌军。除非督师将您麾下的骑兵借给末将一支才行。”

李岩饶有兴致的开口问道:“那你想“借”多少骑兵啊?”

吴三桂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多多益善!”

李岩一听,不禁气了了,你以为你是韩信啊,还多多益善,你也不怕被撑死。于是摇头道:“不可,本官带来的骑兵数量也不多,却是不能交予你。还有,前些日子本官不是交付于你一万多副铠甲和诸多兵器了吗?难道对付区区五千鞑子也如此畏首畏尾吗?”

吴三桂张口还要说话,却被李岩拦住了。李岩果断的说道:“好了,你也别打本官的主意了,你若嫌兵力不够。大可向祖大寿去借,至于本官这里,那是一兵一卒也没有的,若是这点事你也做不好,本官如何指望你们能卫我大华疆土?若是你在半个时辰内没能出发,就休怪本督军法无情了!”

“是,末将即刻就去准备!”

吴三桂无言以对,只要悻悻的退了出去。

看着吴三桂出去的身影,李岩轻叹了口气。双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过了好一会才松开了手,他现在总算体会到了这些边关将领的狡诈。这些人纯粹就是一群有好处我来,遇到坏事你上的货色,自己运来了数万套的铠甲兵器。他们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全部吞下,可一旦让他们上阵打鞑子,却一个比一个油滑,指望这样的人来消灭鞑子,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啊。

却说吴三桂走出了大门。前头街道上十多名守在门口的亲兵和从山海关来的将官看到主将出来,立刻牵着马匹迎了上来,为首的一员长着一脸长脸的副将立即问道:“大人,督师怎么说,有没有给咱什么好处啊?”

心里正冒火的吴三桂总算是找到了出气筒,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训斥道:“好处,你还想要什么好处?是送你百八十娘们还是给你一座金山银山,亦或是封你为大将军?”

这名副将灿灿的低下了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末将是说,咱们大老远的来到锦州,督师总得有点表示吧!”

“表个屁!”看到属下贪婪的嘴脸,吴三桂又忍不住骂开了,“咱们刚来到锦州,寸功未立,人家凭什么给咱们表示,他是咱亲爹啊还是欠了咱的?整天就想着好处,都不知道你平日是如何带兵的。”

被吴三桂臭骂了一通的副将连头都不敢抬起来,看到同伴受窘另一名参将赶紧打圆场道:“大人,老张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口无遮拦的,您别和他一般见识,您倒是给咱们说说,那督师大人究竟跟您说啥了?”

听了这名参将的话,吴三桂这才长叹了口气,将刚才李岩的命令一一道来。

众人皆皱眉不已,这个任务确实很麻烦,全歼鞑子这五千骑兵的难度可不小,且不说能不能完成,就算能完成,那么他们这么出兵的话祖大寿这些锦州本土的将领们会怎么想?本来吴家和祖家亲得可以同穿一条裤子,可若是因为这件事让祖大寿误以为吴家要撇开他们单干,势必会让原本亲如一家的双方产生裂痕,这样一来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吴三桂接着苦笑道:“本来本官是想向督师借些骑兵的,但被督师一口回绝了,还说想要借兵的话可以去跟大舅借,可是大舅在锦州的兵力本来就不多,他能借给咱们吗?看来咱们只能自己干了!”

说到这里,吴三桂自己也觉得很惭愧,自己近两万人的兵马,却对付鞑子五千兵马还顾前顾后,也难怪督师不待见自己。

长脸的副将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咱们要不要通知一下祖大人?”

吴三桂想了想后迟疑了一下,却苦笑着摇了摇头,“罢了,此处是大舅的地盘,咱们出兵这么大的事他岂能不知?若是再刻意告知他,难免会让督师不快,还是不要说为好。”

众人听到吴三桂都这么说了,也就不说什么了,众人纷纷上马向南边疾驰而去……半个时辰后,吴三桂率军出发的消息传到了李岩和祖大寿的耳中,李岩只是淡淡一笑就自顾自的处理军务了,而祖大寿等人却齐齐的聚集在了总兵府的大堂上商讨起了对策。

祖大粥有些生气的说道:“长伯做事可真不地道,全军出击也不知会咱们一声,搞得现在我这个二舅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也太不把咱们这几个舅舅放在眼里了。”

祖大乐和众人却没有吭声,而是将目光投在了坐在主位的祖大寿身上。

祖大寿却是的左手托起茶杯,右手放在茶几上轻轻的扣着,发出“嘟嘟”的轻响,良久才笑道:“其实也没什么,适才咱们的夜不收来报。昨日在锦州城外一百多里出发现了数千名鞑子骑兵,他们由肃亲王豪格带领,正向咱们锦州而来,长伯此次出城想必是奉了督师之命出城迎敌。”

祖大粥不乐意了,大声嚷道:“可他们怎么着也该跟告诉咱们一声,他们这么一搞,倒显得咱们像是外人一般!别忘了,锦州可是咱们的地盘!”

“住口!”祖大粥刚说完,就被祖大寿给喝住了,他责怪的说道:“什么咱们的地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皇上的,你这活若是非督师听到必然又是一番麻烦!”

“大哥教训的是,小弟错了!”

被祖大寿训斥,祖大粥很听话的低下了头认错。

看到祖大粥认错,祖大寿缓和了一下口气道:“其实,长伯之所以没有跟咱们告别,也是因为怕督师知道后心生芥蒂,这也是人之常情,咱们也不用这么苛责于他了。只是我很是担心长伯是否是那豪格的对手啊!”

说到这里,祖大寿轻叹了口气。虽然李岩来到锦州后表面上没有什么异常,但祖大寿却能清楚的感觉到骑士李岩对于自己这些辽东将领还是有一定的戒心的,否则他也不会将放着自己献给他的那么大的督师府不住,偏偏住在离他带来的两万大军尽在咫尺的一间小院落里了。

这样的情形被祖大寿看在眼里,若说他心里不急那是假的,如大华朝廷在中原的根基越来越稳,前几日传来了消息,驻扎在江苏、江西两地的驻军已经开始有了动作,准备要对浙江、福建动手了,若是这两地也被收复,那么放言华夏大地已经没有人能阻挡大华的一统了。

而像自己这样的边关将领,若是老老实实的听朝廷的命令还好,若是不听从命令,依庞刚的脾气,包括自己在内的辽东诸将决计没有什么好下场!RQ

第五百二十章 碰撞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在平原上,无数战马在荒芜的原野上奔驰,此时若是有人能从空中往下俯望,就会发现在地面上有两拨人正在相互追逐。

前面飞驰的是一群黑盔黑甲的骑士,而后面的骑士则蓝盔蓝甲,前面黑盔黑甲的骑士虽然有两百余匹马,但他们的实际人数却只有一百骑左右。而后面的蓝盔蓝甲的骑士却要多得多了,密密麻麻的足有上千骑,而在他们的后面还有更多的骑兵正紧追不舍。

在最前面的那队骑兵里不时有人回头观看后面的追兵,那些蓝盔蓝甲的骑兵追得很凶,他们毫不爱惜马力,频频的抽打着胯下的战马拼命追赶着。

一名骑兵一边压低着身子,一边转身对李年大声问道:“李大人,那些该死的鞑子死赖上咱们了,现在又被他们追近了,现在战马的马力已经消耗了大半了,咱们要不要换马!”

李年回头看了看,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被对方拉近到了一百步,若是再靠前四五十步就到了清军火铳的射击范围了。

一咬牙,李年摇了摇头不答话,夹着马肚子的两脚又用力的几分,催促着胯下的战马加快速度。

后面的追兵已经追了他们大半天了,最初李年的计划很成功,他领着麾下的骑兵采用骚扰的办法以及利用手中米尼步枪的优势在远处不断的打击清军,给豪格和他麾下的兵马造成了不小的损伤,足有数百名清兵倒在了他们的枪口下,同时李年也终于通过审讯几名被俘的低级军官弄明白了清兵此行的目的。

最后,被激怒了的豪格下令全体骑兵全力追击,一定要将那股可恶的大华骑兵赶尽杀绝。

被激怒的豪格是疯狂的,在他的命令下,清兵不顾一切的追了过来,李年不得不开始了他的大逃亡。

幸运的是由于清兵的火器比起大华军的米尼步枪在射程和准确度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因此李年尚可利用米尼步枪来吓唬一下他,使得清兵不至于靠得太近。但是就在刚才。后面的清兵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刺激,竟然不顾一切的拼命损耗着马力来追赶他们,这下李年他们一下子就变得异常吃力起来。

就在距离李年不到一里地的距离上,豪格也率领着大队人马在拼命的抽打马匹,下马原本神骏战马的后背已经被抽打得鲜血淋淋。

而范文程这个文弱的文官此时早已被累得趴下了,无力掌控马匹的他只能死命的抓住缰绳,任凭找你吗将他带到前方。

“吁吁”

前方一匹战马突然发出了一声悲鸣,双蹄一软。前脚跪在了地上,措不及防之下这名骑兵被摔下了马匹,整个人跌落在地上。还没等他爬起来,后面来不及便向的战马就重重的踏在了他的后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