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164章

明末行-第164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只会打打杀杀。”魏蔓葶白了他一眼,“你要是真的兵发济南,朝廷就算是再能忍也要把宣府、辽东的兵马派来了,到时我看你怎么办!”

庞刚理直气壮的说:“所以啊,咱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召集流民,继续扩兵,这样才没有人敢欺负咱们。”

魏蔓葶停下了脚步往丈夫的怀里依偎了过去幽幽的叹了口气,:“朝栋,你说咱们这样做真的好么?我爹、还有你都曾经深受朝廷的恩惠,咱们这样做那是不忠啊!”

庞刚摇摇头,魏蔓葶的话对于他这个从后世来的人却是一点作用的没有,对这个朝廷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归属感。

庞刚叹了口气道:“蔓葶,若现在是永乐、正德甚至是嘉靖年间我绝不会和朝廷作对,我肯定会带着你们姐妹一块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但是现在不行啊,现在我要是不努力扩充实力,等待咱们的就只有灭亡一途。蔓葶,你是聪明人,你看看现在的朝廷,已经烂到了根子里了,说句不好听的还能撑几年呐?”

魏蔓葶沉默不语,在庞刚众位妻妾中,由于从小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她的政治智商和眼光是最高的,对于现在已经风雨飘摇的朝廷局势又如何不了解呢,只是她一直不愿意面对这一切而已。

看到魏蔓葶沉默不语,庞刚接着道:“现在朝廷流寇猖獗,鞑子也在关外虎视眈眈,可是你看看,现在皇上连辽东的军饷都差点发不出来了,依我看,若无大的变动,大明怕是撑不了几年了。”

听了丈夫的话后,魏蔓葶柔弱的说道:“相公,您就不能帮帮皇上吗?当今的皇上他……他虽然不能算作一个圣明天子,但至少也是很勤政的啊。”

“勤政!”庞刚苦笑了,伸手抚摸着爱妻那乌黑的秀发道:“蔓葶,我也承认,当今皇上很勤政,但我却不认为他是个合格的皇帝。而且如今的大明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你还别不服气,那我就给你说说……”

庞刚边说举起了手指给她一一列举了几个理由,“第一,大明朝廷的户部已经空了,这年头打仗打的就是银子,没有银子你啥都干不了,这点从朝廷竟然要向我这个青州指挥使打秋风就知道了。第二,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可你认为现在的大明还有民心吗?第三,现在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士绅富户,眼里只有自己没有朝廷和国家,即便这个病人已经奄奄一息了他们依然还在贪婪吸食着这个病人的血肉,试问这个朝廷要是不亡还有天理吗?”

说到这里,庞刚叹了口气,轻声问道:“要拯救这个朝廷这个国家就必须要把这些毒瘤处理掉,可是蔓葶,你认为当今皇上有这个魄力吗?”

魏蔓葶沉默了,她是个聪明的女子,自然知道当今皇上的统治基础就是依靠这些士绅富户,若是把这些人都铲平了,他这个皇帝还能当得下去吗。

“虽然妾身早就知道这个朝廷已经没救了,但是依然心存幻想。”魏蔓葶伸手抱住了庞刚的胳膊,把皓首深深的埋进丈夫怀里,呢喃的轻声说着。

“好了,不要说这些丧气话了。”庞刚拍了拍爱妻的香肩,柔声道:“朝堂上的事我们没有发言权,皇上对我忌讳着呢,现在你还是多想想怎么样保全咱们自个吧。”

“你呀,就只顾着自己了。”魏蔓葶经过丈夫的劝解,忧伤也慢慢的淡了下来,仔细的思考了一会后才说道:“朝栋,让爹爹当这个巡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济南不比青州,那里是山东一省中心所在,且不提那里还有布政使、按察使等诸位大人的制肘,就说济南府里的那位鲁王就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爹爹虽然为官多年,但妾身还是担心爹爹到了济南后独木难支啊。”

“独木难支?”庞刚对这话却是不认同,他不屑的说道:“其实所谓的官场还不就是那么回事,那些文官还不就是打压一批、分化一批,最后再拉拢一批,至于怎么做想必以岳父大人多年来为官的心得还用咱们教吗?”

魏蔓葶一听扑哧一声的笑了,伸出纤纤玉指点了点丈夫的胸口娇嗔道:“你呀,道理还真是一套套的,不过你说的倒也有道理,官场上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得到自家媳妇夸奖的庞刚笑而不语,心道:其实官场这点事以前哥在网络上看得多了,这也是无数官场达人总结出来的精华,绝对不会错的。

魏蔓葶黛眉轻皱,小手慢慢的交在了一起,“关于朝廷能否答应相公的条件这件事妾身倒是不担心,妾身以为朝廷现在既然这么缺银子,答应相公条件的可能很大,妾身唯一担心的就是爹爹若是一个人到济南上任,我这心里总是有些七上八下的。”

“这点相公我早就想到了。”庞刚拍了拍爱妻的香肩安慰道:“若是岳父大人能到济南府上任,我就派程凯领着三千士卒跟着过去,任何想要和他过不去的人都要考虑一下后果。这年头,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看谁的拳头大。”

“你呀就知道打打杀杀的,就不能好好说嘛。”魏蔓葶对自家丈夫总是喜欢用拳头说话还是有些看不惯。

“哈哈,你相公我是喜欢用拳头说话,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再说了,相公的拳头若是不硬,怎么保护你们姐妹……”

就在庞刚和魏蔓葶为自家老丈人能否当上山东巡抚而操心时,已经赶回泉州的郑森和郑芝豹也在向郑氏集团的首领郑芝龙汇报前些日子所受到的“侮辱”。

“爹爹,事情就是这么回事,孩儿以为那庞刚完全不把咱们郑家放在眼里,而且从他那支舰队的规模上来看,他们拥有福船的建造图纸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孩儿和四叔在他们的港口里还看到他们在青州已经建了十多个造船厂,正在日夜赶工的建造新船,若是这样任其发展下去,不出三年他们将拥有了挑战我们的力量,届时,咱们的好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

郑森冷静的把他在青州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了出来。

听着儿子的述说,郑芝龙一直闭目不语,良久才慢慢的睁开眼睛问道:“森儿,依你所见应该如何?”

郑森神色坚决的说道,“一定要在他们发展起来之前消灭他们,决不能给他们成长起来!不能让他们成为咱们的竞争对手!”

“对!”一旁郑芝豹摸了摸还在隐隐作痛的胸口也说道:“大哥,您是不知道啊,那青州现在可是商贾遍地,很是一副热闹景象,咱们若是能去那里干上一票,别的不敢说,我保证至少可以赚这个数!”郑芝豹一边说一边伸出了两支手指!

“两百万两!”大厅内所有人都动容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抢他娘的

“两百万两!”

这个数目一出别说众人了,就连郑芝龙也吃了一惊。…

“四弟,不是大哥不相信你,只是你说的是不是太夸张了。”郑芝龙有些怀疑的问。

“不夸张,绝对不夸张!”郑芝豹的头摇得像泼浪鼓,“大哥,你问问森儿就知道了,我说的全都是亲眼所见。”

没等郑芝龙的目光移向自己,郑森就点头道:“爹爹,四叔说的确实是实话,而且孩儿认为这个数目只少不多。别的暂且不说,就说说他们的农场、厂矿,现在可是很兴隆啊,现在的青州很流行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这种东西不但能拿来盖房子,而且还能用来铺路、修桥等等,总是用处很大,他们光是靠卖这些就已经很赚钱了。但是他们最赚钱的东西还不是这个,最赚钱的东西还是他们的精盐!”

说到这里,郑森的眼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他顿了顿才问道:“众位可能不知道,青州现在已经发明出了一种能将粗盐提炼成精盐的法子,单单靠着这个手段他们每日的进项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孩儿已经打听过了,根据他们现在每日的出盐量来算,他们每个月至少有五十万两银子的进项。”

“我的天啊!”听了郑森的话,大厅内一个个穿着官服顶着铠甲衣冠楚楚的大人们一个个的眼睛差点凸了出来。

“他奶奶的,要是咱们也有这门手艺。还当什么海盗啊,咱们脑袋别在裤腰带拼死拼活的做竟然比不人家轻轻松的用海水来熬盐,真是太气人了。”一名穿着五品武官服饰的中年汉子垂涎的说。

“就是,咱也去这门手艺抢回来。爷就不信,凭着咱们这么多弟兄难道还动不了一个小小的青州?”大厅里的人都被鼓动了起来,群情汹涌之下几乎所有人都闹着要立即出兵。

“对,抢他娘的!”

被庞大的利益刺激到几乎脑充血的众人犹如打了鸡血般不顾形象的狂吼起来,大厅里一片喧嚷!

此时要说郑芝龙不动心那是假话,不过作为郑家军事集团的首领他却不得不考虑若是和青州翻脸的后果。

过了一会,大厅里的喧嚷声渐渐小了下来,郑芝龙伸出双手向前压了压后才笑道:“好了。大家的心情本官能理解,毕竟这些年虽然咱们收获不菲,但是咱们人多开销也大,而且去年又和那刘贼头干了一场。损失也不小。咱们现在虽然家大业大,但用船的地方也多,刨去在海跑买卖的船之外,此时能作战的战船不会超过三百,咱们还得留下一部分镇守泉州。这样能动用的船只就更少了。”

“因此,咱们得考虑一下怎么样用这么点的兵力来占领青州港口,抢夺他们的物资,更重要的是攻下那座生产精盐的厂子。把那些工匠掠夺过来,本官相信有了那些工匠。咱们就再也不用为银子发愁了。”郑芝龙抚摸着颌下的短须,一边沉吟一边说出着。

众人听到郑芝龙这么说。就知道他已经同意了这件事,一个个拍着胸脯道:“大当家的不必担心,凭着咱们兄弟的本事,攻下青州咱不敢说,攻下一个小小的港口和小山坡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事吗?”

芝龙满意的点点头:“好,那么此次就由森儿和四弟带着三十条大船六百条小战船去,大伙看怎么样?”

众人一看,郑森是郑芝龙培养的未来的接班人,去历练一下是应该的,郑芝豹是有名的猛将,这两人去应该没什么问题,九十条战船去围殴十条大福船,怎么着也该够了,想到这里,众人都点头同意了。

“我们听大当家的。”众人齐齐点头,虽然众人已经接受了招安,各自也有了官职,但是依然按照以前的习惯来称呼郑芝龙,郑芝龙也不以为意,反而很喜欢众人这么称呼自己,还美其名曰怀旧。

就这样,郑氏海盗集团已经向着远方的青州露出了屠刀,而此时的庞刚却对于发生在泉州的事情依然是一无所知。

十一月的望海堡的港口很宁静,冰冷的呃海风飘荡在港口,此时港口内停泊的船只全都落下了风帆,船只留下光秃秃的桅杆。虽然舰队没有出海,但依然有许多水手在甲板忙碌着。

原来青州水师的穿着和大明水师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方便在船活动而设计的短褂,但是当闲下来的庞刚对青州水师再次视察后就有些不满意了,在那些朝鲜水兵的训练下此时的青州水师是打下了基础,但也继承了朝鲜水师的一些毛病,那就是人浮于事。

船的水手很多,工作很多,因此能偷懒的机会也很多,比如磨个小小的洋工啊,偷个小懒啊,那是很容易的,船的船长、大副等军官只有几名,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盯得到,工作效率不是很高。对于这个情况庞刚也跟和负责训练的朝鲜水师统制李晓俊说过,但是李统制把手一摊,很干脆的说这个问题他们也没有办法。

为了这个问题,庞刚也想了几天,当有一天庞刚忽然回忆起后世电视播放的美国航母的画面那一个个衣色各异的水手时,脑海中突然就来了灵感。他想了起来,美国佬航母的水手虽然多达两三千人,但他们无论是训练做事还是在战时都井然有序,各司其职,并没有一丝的混乱。

虽然这可能归咎于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后世的通讯发达,但是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他们各个水手的衣服都有各自工种特有的颜色,看去一目了然,想到这里,庞刚灵机一动,也给青州水师的水手们每个人都配发了一条袖章,并下了严令,在舰的时候谁也不许脱下来,否则严惩不贷。

庞刚给各个岗位的水手发了不同颜色的臂章,比如舵手的臂章是红色的、操帆手的臂章是黄色的、炮手的臂章是蓝色的、索具手的臂章是灰色的。这样一来乍一看去船各个水手的臂章都不一样,看去有些凌乱。

其实不然,在船长和大副等军官看来却很是方便,一眼望过去,这名水手时什么岗位该干什么,都会一目了然。

咦,肩膀佩戴着红色臂章的舵手却跑到甲板来晃悠,你想干什么?很闲吗?你这个佩带着岁色臂章的索具手却跑到炮位来,要是打中了军你负责啊?

就这样,每条船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原本要是让船长大副来管理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