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柄 >

第611章

权柄-第611章

小说: 权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下去,不战自溃,必败无疑!
    就在形势即将崩溃之际,帅旗所在的半山坡上,突然响起了咚咚的鼓点声,那鼓声由轻而重,仿佛在每个人的耳边敲响;由慢而快,让齐军官兵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
    官兵们不约而同的向帅旗望去,但见白发苍苍的老元帅双手攥着鼓槌,正投入他全部的灵魂,敲击着那面巨大的战鼓!
    这低沉浑厚的鼓声并不是任何乐章,单纯只是节奏。也不是一般的节奏,而是人类心跳的节奏!砰砰砰砰砰……鼓点有节奏的加速,牵引着齐国官兵们的心跳也越来越快,让他们的呼吸为之急促,体温逐渐升高,也将恐惧与担忧逐出了体内。
    在鼓声的催动下,如梦方醒的齐军鼓乐手一齐奏响了手中的乐器,熟悉的军乐回响在战地上,不知是谁起得头,齐国官兵们很快齐声高唱起军歌来,那歌声嘹亮激昂。催人奋进……
    “云从龙,风从虎,千威卷地万众吼!
    号令明,赏罚信,三军一心参北斗!
    我本堂堂男子汉。岂能一生尽黔首?
    壮士饮尽碗中酒。万里征途不回头。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敌虏才罢手!
    金鼓齐鸣万众吼。亡秦灭楚定诸侯。
    一扫六和报君恩。天子封我万户侯!”
    在军乐地引领下。在军歌地鼓舞中。齐军士兵重新振作起来。重装步兵组成一道坚不可摧地防线。掷矛手、弓弩手、长矛手、朴刀手们攥紧手中地兵器。等待着秦军地冲击。
    整个齐国的全部十万骑兵都汇集于此。他们抢先冲出阵去,无畏的与秦国铁骑对冲起来。哪怕实力不如你,也要拖住你的脚步。延缓你地速度,和你同归于尽下地狱!
    看到战局终于发生变化,已在爆炸中被严重震伤的百胜公终于支撑不住,张开嘴一口鲜血喷在牛皮大鼓上,身体随即软倒下来……伤痛加上心情激荡,终于彻底击垮了这具虚弱老迈的身体,但他枯瘦的双手仍然紧紧抓着那鼓槌,青筋毕露。
    “大老爷!”侍卫长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向后仰倒的百胜公。
    “击鼓。不要停!”赵无咎望着他的子弟,哆嗦着将鼓槌交到他手里,声音低沉道:“用百胜破阵曲!反复……反复……”百胜公终究是百胜公,即便奄奄一息,选择却仍然精准。这百胜破阵曲大开大阖、气势恢宏,是齐军全盛时的军乐,除了可以助阵之外,还能让人仿佛回到那光辉的流金岁月,可大大提升士气。用在此时是再合适不过了。
    “是!”子弟擦去脸上的泪水,把老公爷轻轻放在车栏边坐下,抓起鼓棰开始继续击鼓。
    在百胜破阵曲地激励下,齐军的士气不可思议的重新高涨起来,与他们二百年来地宿敌,在这千古雄关之前,在这天昏地暗之时,展开了一场决定国运的大会战!
    最先到来的是骑兵决战。
    齐国的前锋是最精锐的百胜骑军,这支有着光荣传统。又在上一次大战中折戟沉沙的骑兵部队。经过八年的卧薪尝胆后卷土重来,无论从心态、战力还是装备上。都已经非昔日可比了!
    只见他们浑身被锁子甲包裹,在胸腹、双肩、后背和大腿等部位还有整块精钢打造的铠甲,头戴一顶封闭式的头盔,有金属面具保护脸部,坐骑也是全身披挂鳞片甲。
    整副盔甲地重量将近一百斤,再加上近两丈长的骑兵长矛,一柄厚背马刀。
    即使最良种的战马,也无法长时间负载这近三百斤的重量,所以他们的战术简截了当,讲究速战速决。
    接受上次大战的教训,百胜骑兵没有再将战马连环起来,只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双手持矛,依靠强大的冲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秦军骑兵冲过来,发誓要重夺天下第一的称号!
    直面他们地是秦国最强大的两支骑兵之一…………龙骧骑军,在以骑兵著称于世的大秦帝国,能成为双葩之一,其实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国人坚韧强悍的素质,弓马娴熟的技能,加上勇亲王无与伦比的领袖魅力,造就了中华军事史上,也要排前列的一支雄师。
    龙骧骑兵师共计五万人马分五个团,按十进位制组建,即十人为班、百人为连、千人为营、万人为团。营以下将领皆由士兵和下级军官晋升而来,团长师长则由勇亲王指派。因此每个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这和齐**队将领由门阀贵族充任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龙骧骑兵团中,控弦骑兵大概占六成,冲锋骑兵占四成。两种骑兵装备几乎一样,都是一面熟铁盾,两张组合反曲弓……一支轻弓供骑射时飞快射击,一支威力巨大地重弓供稳定时精确打击……和数囊羽箭,一支铁槊和一柄马刀。头带有锁链护颈地铁头盔,唯一不同在于,控弦骑兵只身披轻便的鳞片甲。而负责冲击地重骑兵则穿着特制的山文甲,份量同样不重。
    终于,两支同样闻名于世的军队相聚不到数十丈,要一决高下,看看谁才配得上天下第一骑兵的称号!
    数万百胜铁骑以泰山压顶之势猛扑上来,毫不费力地冲进秦军阵营。龙骧骑兵虽然勇猛但不代表鲁莽……即使骄傲的勇亲王也不得不承认。天下还有没能跟百胜骑军硬碰硬地,哪怕龙骧军的冲锋骑兵也不行。是以他干脆将冲锋骑兵撤向两翼,将控弦骑兵放在中间与对方缠绵。但见秦军轻骑动如脱兔,迅速向两翼移动,轻松避开百胜齐军的正面冲击,同时不忘以密集的弓箭齐射攻击敌人……尽管齐国的盔甲厚实,但不可能天衣无缝,在秦军的箭雨下总有薄弱部位中箭地官兵,惨叫着从马上摔下来。只是齐军气势已成。只想着尽快接地作战,根本不在乎这点杀伤。
    只见百胜骑军在秦军阵营里左冲右突,所到之处龙骧骑兵尽皆闪避。只围绕着他们不停地放箭,就是不和百胜骑军近距离厮杀,让齐国人的长矛大刀毫无用武之地。
    百胜骑军的指挥官赵无悲见秦军狡猾,不愿和自己交战,不由心头火气……他是自家人知自家事,知道受马力限制,这样的冲锋打不了几次,必须速战速决。
    急促的唿哨声响起,百胜骑军立刻重新排列。形成一个异常宽广的正面,然后一起冲锋,逼迫蒙古人接战。这个赶鸭子战术似乎十分有效,轻装的秦国骑兵丧失了躲闪空间,又抵挡不住齐军强劲的冲击,伴随着两长一短的号角声响起,终于开始败退了。
    赵无悲看到秦雳地王旗也开始退却,认定秦军阵脚已乱,于是下令全力追击。百胜骑军争先恐后。穷追不舍,原先整齐的阵形变得散乱不堪……只留下那五万轻骑守护步兵阵地。
    齐军并不知道他们已经钻进了秦国人的圈套之中。他们固执地认定只要将旗倒退,军队就丧失战斗下去的勇气,千百年来的经验确实如此。但秦雷痛感牧野原大战差点将自己玩死,因此已经取消了这个规矩,改为用号角声向部队下达命令,方才那两长一短便是告诉官兵,佯装退后,关门打狗!
    秦军控弦骑兵退却后快速迂回到敌军两翼和背后。将其团团围住。而早就在两翼准备好的冲锋骑兵此时突然出现,彻底挡住齐军的去路。真正的战斗这才开始!
    秦国冲锋骑兵排成一道人墙,用硬弓向齐军发射一波又一波的破甲长箭,而控弦骑兵则在齐军侧后来回奔驰,在二十丈的距离上用轻弓飞快放箭。
    射击过程中,龙骧骑兵发现他们的弓箭,无法穿透百胜军地重甲,便干脆专门射杀他们的座骑。虽然战马全身披着鱼鳞甲,但那玩意儿可就远远不如主人所穿的厚重盔甲了,并不足以抵御狼牙破甲箭的威力。
    龙骧骑兵一改变策略,百胜骑兵的战马便遭了殃,在猛烈打击之下纷纷惨叫着乱碰乱跳,将身上的骑士甩落马下。
    跌落马下的百胜骑兵由于盔甲笨重,行动不便,甚至连走路都困难,往往只能束手待毙。尝到甜头的龙骧军更是变本加厉,甚至招呼了一个京山骑兵团过来,一齐用弓弩射杀齐军的坐骑。
    赵无悲这时候心里一定在哀鸣:早知如此,应该也装备上弓箭啊!这也只是想想而已,要不是从小练习,想弓马娴熟是不可能地。
    在方圆十数里的战场上,六万多秦军骑兵,像驱赶羊群一样,将五万百胜骑军驱赶到战场中央,直到将落马的骑士与其大部队隔离开,冲锋骑兵这时开始发起冲击,呼啸着在分割好的阵地上。用铁槊和马刀一个一个地结果了这些没了马、又不能活动的骑士。
    秦军的行动十分有耐心,只是一个劲儿的用箭矢打击对方的马匹,绝不贸然与对方地骑兵接战。可当赵无悲拼了老命,组织起几波攻势,想要突围出去时,秦国地冲锋骑兵又会义无反顾地冲上来。坚决将其打退!
    如是反复几次,百胜骑军的战马终于受不了了,纷纷尥蹶子、吐白沫,彻底罢了工。
    到此时,有着辉煌传统地百胜骑兵,结局便已注定。
    他们也用血的教训告诉后世,骑兵之所以是战场地望着,皆来自其超绝的机动性,如果盲目追求装甲防御。丧失了这个根本,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在龙骧骑兵围歼百胜骑军时,四个京山骑兵团。与大秦骑兵双葩之一的黑甲骑兵师,攻击五个团,九万骑兵,展开了对齐国轻骑兵的屠杀。
    是地地道道的屠杀!齐国集中力量栽培百胜骑兵的后果,就是其轻骑兵只穿着普通的皮甲甚至是棉布甲,胯下的战马也皆是老弱病残,待遇也与一般步军无异。
    但这绝不是说他们很穷,恰恰相反地是,轻骑兵的官兵们。是齐**队中最富有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地坐骑虽然不是合格的战马,但拉拉车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在席卷齐国的拜金大潮中,他们成了最得意的弄潮儿,从上到下都赚得盆满钵满,成了一群富翁。
    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秦军在人数上、战力上、装备上、甚至士气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如虎入羊群一般冲入秦军阵中,转眼便将其分割包围,肆意屠杀起来。齐军轻骑兵这才发现,自己跟着百胜骑兵向前一段后。距离步兵本阵实在是有些远了。想要回撤,却被秦军牢牢地封锁在阵地前五里的范围外,根本回不去了。
    轻骑兵的抵抗软弱无力,又被秦军血腥的屠杀骇得魂不附体,顿时失去了斗志,便纷纷跳下马来,举手投降了。
    不远处的齐国步军开始向前挪动,想要支援可怜地轻骑兵,却受制于自己的重装步兵。这些大铁坨子离了拐棍站都站不稳。还能对其移动力报以希望吗?
    仅用了半个时辰,第一军的两支骑兵师便结束了战斗。黑甲骑兵师长勾忌,留下一个骑兵团接收俘虏,便带领着其余部队在齐国步兵阵前列队,等待着步兵部队进入战场。
    亲眼目睹了己方骑兵溃不成军,对齐军总指挥武之隆的打击可想而知……他当然知道论骑兵,齐国并不是秦国的对手,却从未想过会如此不堪一击,这实在是太让人丧气了。
    满怀着沮丧的情绪,他不由回头望向半山腰上的帅旗,指望着自己的老师能再一次力挽狂澜,把局势扳回来。但他失望的看到,正在拼命擂鼓地是一个中年侍卫,而不是一身金甲的白发老者。
    老师可能不行了。一丝不祥的预兆划过心头,武之隆感到前所未有的惊惶,就像个突然失去依靠的孩子,悲伤沮丧而又彷徨失措。
    “军门,您怎么了?”看他面色变幻不定,表情痛苦不堪,边上的军官关切问道,心说,这时候你可别再出岔子啊。
    狠狠一咬下嘴唇,口中血腥的味道让武之隆一振,他抖擞精神,狠狠一拍战车栏杆,失声笑道:“谁也指望不上了,只有靠自己了!”便大吼一声道:“秦国骑兵天下第一,楚国水军天下第一,那我们齐国什么第一呢?”
    “步军!”彷徨中的士兵们仿佛抓到根救命稻草一般,高声吼叫起来。
    “那就拿出天下第一的样子来。”武之隆拔出宝剑道:“死战不退!退后者斩!”督战队便哗一声排成一线,站在军阵地最后面,纷纷亮出鬼头大刀,虎视眈眈地望向官兵们的后背。
    “死战不退!”感到背后地一阵阵凉意,齐军上下赶紧争先恐后的喊道。喊出来也就痛快了……反正没了退路,还是拼了吧!
    当秦国的步军就位后,骑兵便自动让到了两翼,将战场让给了自己的步兵。
    但这些严阵以待地步兵也不是先发的主角。他们的任务只是掩护那些从马车上卸下来的床弩、投石器和长短大炮。
    看着秦军将这些攻城器械很快组装起来,齐国步军的官兵们脸都绿了。这些玩意儿不是用来攻城吗?怎么打野战的时候也用上了?
    谁说在野战地时候就不能用?
    一装备完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