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345章

唯一战胜国-第345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在5月3日,中华帝国南海舰队将军舰开到下龙湾进行武力示威。
  法国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废除越南科举竟然会引起中国如此剧烈的反应,法国越南总督沙罗顿时心中一片慌乱。
  好像有点意识到自己做了蠢事。
  面对开到下龙湾的中国军舰,法国越南殖民政府立即上报法国本土。而在中越边境上,华南军区已经开始向中越边境集结兵力。
  意图很明显了,如果法国不给个交代,那么其结果就战争的爆发。
  越南启定帝阮福昶的心思也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活络起来,中华帝国之前已经派遣人员接触过他了。
  但阮福昶之前还是缺乏足够勇气。
  而此时法国人要废除科举,顿时在越南境内引起了巨大的风波。
  越南的儒家文人们纷纷要求阮福昶前往上国求王师将法国人赶走,此时上国已经复兴了,有足够的能力抵御法国人。
  而且现在上国干涉越南,证明上国还是有意保护越南的,这对越南来说是一个好势头。
  随即阮福昶派遣使者前往上国,寻求上国的保护。
  自法国沦为保护国已经快六十年了,这六十年来法国受尽剥削。
  阮福昶感觉无所谓,他并非是一个想要振兴国家的君主,只是想过上好日子,而法国取消科举制度,无疑是在下降他的权威。
  这已经损害带他的利益了,因此才想到了越南曾经的宗主国——中国
  ……
  中法之间的外交也达到了一个矛盾点,法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强大起来的中国,必然要开始谋求恢复昔日的藩国。
  其中越南、朝鲜是两大被侵占的藩国。
  日本此时正占领着朝鲜,而中国一直不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利益,显然未来也是要对朝鲜动刀的。
  而在越南,法国显然没办法以军事力量来对抗中国。
  中国作为越南曾经的宗主国,在战争中可以得到越南人们的支持,同时中国可以动员几百万兵力投入到越南战争当中去,而法国最多只能投入五万,如果有足够时间准备的话,最多也就只能向越南增兵五十万,勉强可以达到六十万。
  然而为了一个越南而与中国大打出手,这是极为不划算的,而且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在军事上,正如中国媒体所说的那样:“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军队战斗力非常低,再向中国扩张的时候,连中国的非正规部队都能击败他们,只是满清的软弱无能,使得法国人在越南一再得寸进尺。”
  中法战争,以中国地方武装的胜利,却没有获得胜利果实而落下帷幕。
  究其原因,是满清的干涉结果。
  刘永福已于1917年去世,但丁槐却还在世,这位被法军称之为‘东方拿破仑’、‘飞将军’的中法战争名将,于1919年5月8日被中华帝国任命为华南军区副军长,全权指挥可能将要爆发的中法越南战争。
  丁槐的就职,是一种姿态。
  法国因此在军事上已经极为被动了,此时的法国并不愿意与中国做对,特别是英美日三国提出围堵中国时,法国的积极性都不高,并且法国是唯一一个试图挽回与俄国关系的国家。
  中国向法国提议,法国退出越南,但可以保留柬埔寨、老窝的殖民地,同时中国可以给法国提供贷款以帮助法国复苏经济。
  法国虽然侵略过中国,但此时中国面临被围堵的环境,因此以法国作为突破口也是不错的。
  给法国提供贷款只是一种姿态,给法国佬一个台阶下,免得把关系搞得太僵硬。
  但法国侵略中国的事实无法改变,未来法国人必须做好当奶牛的准备,提供给法国的贷款是要还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华帝国等于是给了两条路让法国佬选择,一条能获得贷款,面子上过得去。一条是开打,到时候失败了不仅面子跟着丢了,而且中南半岛的殖民地也休想保留。
  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法国佬你选哪个呢?
  法国政府犹豫不决,是否在印度支那半岛发动一场战争,法国唯一的胜利指望是英美的支持。
  但英国显然没办法了,美国极力怂恿法国在中南半岛上对抗中国,但一说到钱和兵员,美国顿时缄口不谈兵员的事,提到钱,美国只说可以贷款给法国。
  贷款是要还的。
  美国出兵到中南半岛显然是不可能的,美国佬不是不知道中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美国若是派遣部队到中南半岛,等于是向中国宣战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果实还未消化,英法这两个打手也还未恢复实力,美国佬显然不想陷入到战争泥潭之中。
  因此,美国佬怂了。
  就在这时,从中国传来消息,越南皇帝已经派遣使者到中国请求中国出兵驱赶法国的统治。
  一切的情况都对法国来说极为不利了。
  法国政府在犹豫之后,没有听从美国的忽悠,而是开始与中国坐到谈判桌上,希望通过谈判减少损失。
  因为军事上的软弱,使得法国在谈判桌上也变得没有足够的锐气。
  中法之间经过近半个月的谈判,终于达成了《中法越南协议》,协议中规定,越南脱离法国保护,并且撤离一切军队、行政机构,承认中国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以及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同时中国承认法国在柬埔寨、老窝的殖民统治地位,而法国则开放柬埔寨、老挝,允许中国资本前往柬埔寨、老挝投资。
  中国承认法国资本在越南的存在,并且双方将在越南、柬埔寨、老挝构建一个经济一体化地区,称之为东中南半岛经济体。
  经济体内没有关税存在,但法国、中国商品要进入着经济体则存在关税。
  对于暹罗问题,法国则无法撇开英国与中国达成协议,因为未写入协议之中。
  暹罗与果敢王国则属于西东南半岛经济体,也是经济一体化。不过此时英法两国正试图将中国资本排挤出暹罗,但中国的反应却比较强烈,因此三方目前还在谈判之中。
  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向法国提供一笔十亿亚元的经济复苏建设贷款,利息中等水平,不高也不低,对于战后的法国来说,正是缺钱的时候。
  这笔贷款是主要的,法国人可以在国内和国民说,虽然让出了越南,但我们从中国人手上拿到了贷款。
  法国政府可以让报纸、周刊、广播等舆论宣扬其中的英明之处,以避免政府所需承担的政治责任。
  等于是在遮羞吧
  这笔贷款就是中国给法国的遮羞布而已。
  法国原本想要让中国卖一批高产种子给他们,并且与中国达成长期的供应合同,不过中国并未答应这一要求。
  显然农业是中国想要一直持续垄断的领域。
  为此法国政府也只能没辙,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这些高产种子到底是如何研究出来的,而他们法国的农业研究机构也对这些种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然而与其他国家一样,都是一无所获。
  在中国与法国签订协议之后,中华帝国元首,既对越南皇帝阮福昶进行了册封,册封他为‘交趾郡王’。
  郡王是比藩王还要低一个层次的等级,也历来都是越南皇帝的等级,这在中国古代是形成了制度的。
  交趾是越南的古称,越南是清廷起的名字,因此也被废除不用。
  阮福昶显得极为高兴,因为法国佬终于要从越南滚蛋了。中华帝国已经派遣的人员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会到达交趾。
  中华帝国打算在交趾成立一个‘交趾汉化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对交趾进行深入的汉化。
  首先就是要在交趾普及汉语、汉字,同时在教育上将交趾的方言,以及不管是本土的还是法国人留下的语言、文字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
  同时这个部门还具有一定的干涉权力,可以干涉交趾郡王的任何政令。中华帝国将调动三万军警进入交趾,这些军警归属‘交趾汉化部’指挥。
  中华帝国显然不打算在近期内将交趾纳入版图,而是打算让交趾成立一个国家,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个摇旗呐喊的小弟。
  这些小弟实力虽然不强,但多到一定程度声势就浩大了。
  越南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法国资本还依旧在越南存在,不过中国资本与法国资本之间,双方在财力上并无太大差距,法国虽然刚从第一次世界大会战中走出,但毕竟是有底子的,战争并不会法国的资本家损失太多钱,反而可能会有钱赚。
  不过毕竟不可能像中国这样赚那么多,而且本国生产的军火也不可能卖那么贵。
  但在技术上,法国资本显然没有中国这么这么强大,因此中国资本在越南对与法国资本有竞争优势的。
  法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妥协,让英美日极为郁闷,日本更是上窜下跳的想要围堵中国扩张。
  中国扩张的越多,意味着日本扩张的可能越小。
  对于日本这样的岛国来说,危机感是非常强烈的。何况边上就是一个不断强大起来的庞大国家。
  这次法国首先怂了,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英国怂了,美国也跟着英国怂了,然而日本同样怂了。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让各列强都不敢轻易去碰的钉子了。任何国家在未做好充分准备前,都不敢在亚洲地区与中国相抗衡,包括日本在内。
  正日南美洲是美国的后花园一样,亚洲地区中国就是霸主,中国东至台湾、库页岛,北至俄国,南至印尼,西至土耳其,中国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程度。
  这也是英美两国恐惧的原因,再任由中国这样发展下去,中国将要统一世界岛。
  此时中国掌控的资源之多,已经难以想象了。
  一个领土面积达到1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加上俄国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资源的国家了。
  在资源方面中国甚至可以不用怎么进口了,然而中国依旧维持着较大的资源进口,用中国官方的话来说,就是平衡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太大了,对中国的出口业也是不利的。
  其他的国家通过出售原材料给中国,中国则卖商品给他们,以此来维持一个平衡,但逆差还是比较大的,每年流入中国的贵金属依旧数额巨大。
  此时中国的对外出口真正发展起来的就是轻工业,而在重工业方面,发展了十年,则刚达满足内需的程度。
  但中国的重工业却是有诸多的拳头产品,轻工业的拳头产品则是一大堆,基本上世界上最好的轻工业商品都能从中国买到,而且价格还比较实惠。
  中国所需的主要工业原材料三分之一依赖进口,而农业原材料,需要进口的不到百分之五。
  而中国内部的原材料产能却在增加,同时不断从国际上购买廉价原材料。
  国际上的原材料价格之所以如此的廉价,主要是中国满世界的开采这些原材料,其他国家的原材料生产商想要提价,中国则不买他们的原材料,而是去其他国家继续开采更廉价的原材料。
  这些生产商要维持运转,不可能停工或者让开采出来的原材料积压太长时间,这样会导致亏损。
  而各国政府通过对中国的刺探,发现中国已经开始大量的储存原材料,就以铁矿石来说,中国储备的铁矿石,足够当前中国半年不进口原材料都可以是冶金行业保持运转。
  有了原材料储备,市场的议价优势有来了。
  议价优势的存在,使得中国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价格低廉的原材料,而中国则放则大量的资源不去努力开采。
  中国也不可能完全依赖资源进口,毕竟战争开打之后,中国必须将依赖进口的那一部分的产能建设起来,如果国内都不发展原材料产能,战争一打就完完了,那时候再建设都来不及了。
  至于大量的储备,储备太多了也不太划算。
  积压太严重,自然不划算。
  此时中国的原材料供给,三分之二都是国内开采,或者是从一些不会因为战争开打而无法将原材料运到中国的国家。
  例如俄国,俄国很多地方的矿山都开始建设了,油井也开始打了。
  随着中国内需的不断增加,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开始变得非常旺盛,因此内部的工矿业发展也很迅速。
  海外地区的工矿业,同样也在发展。
  以为此三分之二自身供给,三分之一靠进口的比例攫取着世界各国的资源。
  中国拥有如此巨大的资源,如此众多的人口,还有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已经成为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噩梦了。
  英美日三大列强,此时发现对中国的围堵非常棘手。
  中国的陆军的扩张依旧还在进行,而中国海军已经冲出几大岛链,在西太平洋和东南亚海域到处跑了。
  美国也发现,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