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343章

唯一战胜国-第343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士及和尚可以衣食无忧的修行,而且由于政府半公开他们的能力,因此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
  正因为有地位,才不会召来人们怪异的目光,使得很多人也愿意修道修佛。
  而觉醒了神通的修士,也普遍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政府不强制性的要求他们配合,但政府毕竟是衣食父母,总的来说有什么难题了,他们还是会出手帮忙的。
  自中华帝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各地恶性案件侦破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在这些修士的出马下,任何犯罪现场所发生的一切,在这些修士面前都无所遁形。
  帝国政府的执法力度严格,公安机关的侦破能力强悍,使得恶性犯罪的发生大大减少,已经向趋向于没有的方向发展了,当恶性犯罪减少后,往往不太恶性的犯罪都能引起很大的震动。
  这时候修士往往也会被请出来协助侦破。
  同时军情二处也会派遣异能者进行相关的侦破。
  整个国家走的是精细化管理的路线,对于案件侦破的力度非常大。
  政府能够作为,这就是对犯罪行为的一个警钟,这可以把90的犯罪动机扼杀在摇篮里。
  中华帝国已经开始建立一个非常和谐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执法,而不是只宣传不执法。
  执法力度强、速度快,这也是当前帝国政府的执法状态。
  当没有那么多让人寒心的犯罪不受管制,也就不会人有样学样,等于是把犯罪的口给堵住了。
  ……
  1919年5月,中国举办的世界汽车与飞机博览会正式开幕。
  来自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的参展商和观展团体到达中国,有的带了他们生产的飞机和汽车,有的则是来采购的。
  华东001型客机在这次博览会上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对于航行距离达到1200公里的华东011型客机的出现,各国航空公司马上在博览会上下了大笔订单给华东飞机制造公司。
  展览会开办不到半个月,华东飞机制造公司就收到了260架的客机制造订单,华东飞机制造公司在这次博览会上一举打响名气,奠定了中国民用飞机制造的霸主地位。
  同时华东汽车制造公司展出了发动机效率最高,最省油的汽车。
  在家庭汽车方面,中国华东汽车制造公司推出的新外形设计,这个时代的家庭汽车的外形在后世人们看来很怪。
  而这种外形的退出,有其必然的历史潮流原因。
  中国华东汽车制造公司采用后世的汽车外形,并且在世界各国申请了专利,开始走上引导潮流的步伐。
  这些新造型的汽车,不仅在造型上最新,而且在驾驶舒适性上同样有诸多创新,同时汽车不马力大就是省油,一切的一切都比旧的轿车要高档得多。这让中国华东汽车制造公司的名声大噪,各国商人纷纷看准了华东汽车制造公司制造的这些汽车的商业潜力,纷纷下订单进行订购。
  在货车上,中国华东汽车制造公司的货车开始向大型路线发展,出现了十轮的大卡车,使用的是柴油机。
  虽然柴油机的效率在这个时代还不是太大,但功率显然也超过了汽油机,只是体积更大一些。
  这对于大型汽车来说,体积大一点不是问题,柴油机虽然噪音大,但柴油使用安全,不会着火。
  而在小型货车上,则还是使用汽油机,但却是用功率最大最省油的汽油机,在经济效益上远比其他国家生产的货车要好。
  而且在质量上也严格把关,杜绝了质量问题的频发。
  质量是一个需求长期坚持的方面,这样才能在国际上打响长久的名气,若是技术上很先进,质量上烂得要命,那名声两下就会被搞臭。
  当然,宣传也很重要的,因此需要在世界各国都建立‘水军’部队,这些水军负责在报纸等舆论上宣传中国商品的各种好,同时在普通生活中也要到处宣扬中国商品的好处。
  汽车、家电等等,都可以宣传。
  这些水军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要知道一个推销员的推销成功率非常低,而亲朋好友的介绍推荐成功率则比推销成功率高出几百倍。
  一个商品能够流行,必然离不开这种亲朋好友尝试之后的推荐。
  在未尝试之前,可以通过水军的建立来达成。
  搞来搞去,则有点像是传销了。
  传销的成功率确实是高得吓人,不过中国华夏会要在各地建立的水军,并没有到传销那种程度。
  传销是一个奇招,这个招数太早使出来就发挥不到更好的效果了。
  夏钧打算在世界经济危机的那段时间再用传销这个手段,把挤压的中国货物给销售出去。
  按照原来的历史,也就是1929年。
  传销这种招数在短时间内世界各国反应不过来,他们不会在传销发生后进行禁止,只有当传销流行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反应过来。
  到那时,中国早就把挤压的货物以传销的手段卖往全世界了。
  因此夏钧不急着把这招数提前弄出来,现在用虽然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可以使中国商人赚上一笔钱,不过对于现在经济相对还很景气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且这会让各国对传销有了警惕,等这种行为被禁止之后,销售量还是会被拉下来,会造成市场波动。而到1929年的时候就无法再使用这种手段了。
  以奇制胜,这也是当前中国资本在还无法完全与美国国际资本相坑横的阶段所需要具备的一个特点。
  同时中国资本此时也不是完全无法与美国的国际资本相抗衡,因为中国的资本在科技技术上要比美国更强。
  这次博览会显然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在华夏会调动手上掌控的世界各国的舆论宣传下,中国的民用飞机及民用汽车在各个国家都打响了一定的名气,而在业界中,中国的飞机与汽车的名气则空前的大。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的民生发展不好,中国重点在德国招揽技术工人,使得中国的人才缺乏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各方面的重工业生产能力开始增加。
  站后才是真正的,中国内部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阶段。
  每天都有德国技术工人乘船来到中国,德国因为战争的原因,因此经济已经萧条下去了,此时还未恢复。
  而随着德国的资本政府上台,为了支付赔款而增加了税收,更使德国的民生情况开始下降。
  那些有技术的工人来到中国工资普遍都很不错,可以让他们在中国享受到不错的物质生活。
  英法两国也有不少技术工人来到中国,美国同样也有。
  对于这些外籍技术工人,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把那些容易泄漏技术的个岗位都由华人技工担任,而那些不容易泄漏技术机密,又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的岗位则给这些外籍技术工人。
  泄漏一些技术机密这是必然的,这也是大量聘用外籍技术工人的一个代价,不过夏钧显然不担心这个问题。
  技术被追赶上来了,可以继续出更高级的技术嘛
  ……
  在中国举办飞机与汽车博览会的时候,英美日三国正在积极与苏维埃红军政权接触,斯大林很快明白了英美日三国的心理。
  英国是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美国是资本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日本是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以及扩张受到了阻碍。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中国。
  为了苏维埃红军能够与中国进行抗衡,美国英国及日本都给出了各自援助俄国苏维埃建设重工业的计划。
  有重工业就能制造军火,就能够打仗。
  这一时期,几乎是斯大林要什么就有什么。
  要飞机技术,给。
  要战车技术,也给。
  要什么技术就给什么技术,同时美国还援助了苏维埃一的批工业设备,并且还派遣了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前往苏维埃进行生产指导。
  而斯大林此时正在集结的部队准备对突入腹地的中俄联军进行包围,此时苏维埃红军已经集结了近六百万兵力。
  可以说极为疯狂。
  然而让斯大林郁闷到吐血的是,中俄联军根本不中这个套,拖进到伏尔加河一线后就不再向西推进了。
  而是转向南部高加索地区,本来斯大林以为中俄联军打下高加索地区后就会进攻苏维埃腹地,因此故意让高加索方面军放水,以激起中俄联军的情敌之心。因此使得中俄联军轻而易举的就攻占了高加索地区。
  但中俄联军攻占了高加索地区后,却不再向前推进了。
  这如何能不让斯大林几欲吐血,此时苏维埃红军动员的兵力可是六百万啊而且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动员这么多的兵力,等于是在破坏农业生产,这样的代价只为给中俄联军一个狠狠的教训,以换取几年的安稳发展时期。
  然而这显然是一个奢望。
  中俄联军在打下高加索地区后,随即转向防御,一点也没有继续向前推进的意图。
  中俄联军之前放出了诸如‘全面反攻欧洲’‘打到圣彼得堡’等等口号,等于是放屁一样。
  然而这样的口号把斯大林吓得不轻,因此才疯狂的发动人民,并决定以人民的汪洋大海淹没的中俄联军。
  结果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中俄联军却不打了。
  斯大林在对敌占区进行情报侦查后发现,尼古拉二世的新俄国正在大做人民思想工作。
  这让斯大林感觉浑身发冷。
  没有了人民的支持,苏维埃还是苏维埃吗?苏维埃还有战斗力吗?
  想到这个问题,斯大林开始对发展重工业有了迫切的需求。
  依靠人民还是要依靠的,但绝不能完全的只依靠人民,还得修练自身的战斗力,才能真正与中俄联军抗衡。
  而此时的国际局势对苏维埃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了英美日的极度恐慌。
  ————————
  第二更到。
  今天万字更完,同学们还有月票么?
  第一卷 第331章 中南半岛危机
  第331章 中南半岛危机
  4月13日,斯大林发起的世界共产国际大会正式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共产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会议上,斯大林提出了组建国际共产组织的概念。
  诸多国家都有代表,连日本都有共产主义代表,唯独中国没有。
  中国并非没有共产主义人士,只是此时中国时局安定,并且社会舆论对于共产主义比较厌恶。
  各报纸上最为经典的评论就是:“对于共产,不过是手痛砍手,脚痛砍脚的一种做法,他日若是头出了问题,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的头砍掉呢?”
  商人是社会当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组织群体,这个群体出毛病了,要治疗是肯定的,但直接粗暴的砍掉,那只是一个半残。
  夏钧不把俄国苏维埃放在心上,就是因为俄国苏维埃是个半残。
  俄国会出现共产主义**,其主要原因就是商人出了问题,商人没有与人民互相依存,而是极尽的盘剥,导致社会矛盾太过剧烈,因此出现了**,这是必然结果。
  中国此时不一样,中国走的是一个各阶层人民平等的路线。
  商人虽然有钱,但商人没有特权,商人也不能用钱去践踏普通民众,不管是富商巨贾还是扫大街的,其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
  要想消除商人在这方面的特权,首先一个就是执法要严,第二个就是法官不能被商人贿赂。
  金钱有时候的腐蚀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夏钧搞了双保险。
  不仅在法律上对那些践踏普通民众人格和尊严的商人进行制裁,第二个就是在华夏会内部再树一会规。
  华夏会对商人的道德品质有要求,如果一个商人的道德品质没有达到要求,将被整个华夏会的商人排斥。
  如何判断一个商人的道德品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没有用钱去践踏普通民众的人格与尊严。
  整个社会已经走上了有意识的约束商人的路线,因此此时中国的状态比共产主义更好得多。
  那些共产主义人士有的放弃了信仰,有的依旧坚持。
  但此时中国和俄国苏维埃红军正在前线打仗,他们跑去参加会议,这不是卖国行为吗?
  这次莫斯科的国际共产会议,实际上是俄国苏维埃在开展世界间谍活动,他们通过各国的共产主义人士的网络,开展间谍活动。
  中华帝国对于这次莫斯科国际共产会议高度重视,并且派遣了人员进行刺探,同时夏钧要求进一步统一中国各阶层的思想。
  中国舆论开始集体对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及民主自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此时中国的有识之士们的思想已经趋向于成熟和理智,因为随着中国的强大,所走的路线和其他国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