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45章

唯一战胜国-第245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缅甸北部果敢地区,那里的华人今年也得到了华东政府的农业技术支持。
  果敢地区二十多万汉民此时已经走上了一条军事化路线,华东政府在果敢地区已经派遣了一些行政人员。
  果敢土司杨联兴对此并无意见,因为这些行政人员并未剥夺他的权利与利益,就算是有他也不敢有意见,能得到政府的如此重视已经很不错了,以后果敢地区的汉民也就无人可以欺负。
  对于果敢地区的土司制度,华东政府是暂时不想去管的,反正等那些果敢年轻人回到果敢,他们会进行改革。
  果敢地区自去年获得第一批枪械以来,后面又陆续获得了几批枪械和弹药,都是从华东军部直接下拨的。
  以至于目前果敢地区十五岁到四十岁的男子人人有枪,同时还组建了一支一千人的‘正规军’。
  丽江县长孙有秀正在往果敢地区修路,这条公路开通后,丽江与果敢的交通就通畅了,来往就不需要用骡马队进行运输。
  果敢的春季来得更早很多,而今年春季果敢发生了一场对外战争,果敢汉族与南部的一个缅甸土司在土地上发生争端。
  按照以往的惯例,就是双方土司动员青壮,拿上各种武器,然后进行械斗,胜者则获得引发争议的东西。
  南部那个缅甸土司力量极强,与果敢汉族是世仇,双方以往的冲突中各有胜负,是果敢汉族的头号敌人。
  今年的冲突是争地引起的,然而争端一出现,杨联兴便动员了三千名族人,带上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就差点没把用于防守城寨的那五挺重机枪给带上了。
  三千果敢汉族连夜奔袭,第二日一早便来到南部的缅甸土司寨子,用迫击炮随便一炸,就把缅甸土司的寨子给轰开了。
  接着杨联兴带着人马冲入寨中,展开了一场一面倒的屠杀。
  这些缅甸土著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哪里挡得住这些手持先进热兵器的果敢民兵们,不到半个小时寨子中的枪声就停了。
  杨联兴亲手把寨子里的缅甸土司的头割了下来,然后让人送到周围的缅甸土司那里。
  缅甸北部是大大小小土司遍地,杨联兴此次剿灭的是北部地区一个极强的土司部落,这可以给其他土司部落一个强力的威慑。
  当人头和俘虏押送到其他土司部落后,周围的土司部落纷纷表示服从。果敢汉族经过此次对外战争,一举收服六个土司部落。
  这次的对外战争,也让果敢汉族走上了持续的扩张道路。
  因为他们发现,称霸缅甸北部已不是问题。
  缅甸北部已经臣服了六个土司部落,那些没有臣服的土司部落只要打服了,整个缅甸北部也就是他们掌控的了。
  至于英国殖民者,他们对缅甸北部的控制力极低,而且他们就算是对缅甸北部进行军事行动,最多也不会超过上千人,因为缅甸北部是山区,交通又不方便。
  ……
  华东军收复西藏后,下一个就轮到外蒙了,张季玉到达山西大同后,便对出征外蒙开始了准备工作。
  出征外蒙也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工作,但总的来说就是后勤补给问题。
  相比西藏来说,外蒙的气候并非那么恶劣,交通也比较通畅,毕竟是草原地区,地势比较平坦。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后,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在沙皇俄国驻库伦(现乌兰巴托)领事的策动下,外蒙古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出使俄国(3月讨论独立),后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政府。11月30日俄蒙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的库伦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之前格根曾因一札巴犯法向三多求情但不允)。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登基,自称日光皇帝,年号共戴。此独立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1912年10月3日俄国前任驻华公使廓索维茨在库伦与“哲布尊丹巴政府”签订《俄库条约》。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规定:外蒙古承认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也承认外蒙古独立。北洋政府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又规定,外蒙古疆域为前清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与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区域,实际上北洋政府承认了外蒙古、俄国军队对科布多与唐努乌梁海的占领。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恰克图签定《恰克图协定》,将此声明具体化。据此,同年6月9日,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与共戴年号”。袁世凯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独立运动人士。外蒙古实行独立,但实际上为沙俄所控制。此时外蒙古上层的僧俗两派斗争趋于白热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派人毒死了“外务大臣”杭达多尔济与赛音诺颜部亲王那木囊苏伦,压制了世俗王公的势力。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之后其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实际上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苏维埃俄国在1919年7月25日发表对蒙古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他们宣称的种种不承认不平等条约都只是一个谎言,特别是苏联,他们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吆喝几下,暗地里还是进行各种扩张政策。
  苏联在外蒙问题上一直都在操纵中国的政治走向,当北洋政府敢收复外蒙,而且意图向唐努乌梁海进攻时,苏联就拿了三千万出来支援国民党,国民党借此三千万一举北伐成功。
  当国民党已经不怎么提收复外蒙时,苏联又想让中国变成共产主义化,打掉关东军后,把关东军的装备全交给了后世的某党。
  北极熊对领土的野心之强,其心之险恶,绝不可小觑。
  此时沙俄还在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二月**此时还没爆发,按照原定历史,二月**是要明年才爆发的。
  就算是还没有发生**,夏钧也是照打外蒙不误,难道沙俄还敢更他两线开战不成?
  沙俄如果敢打,夏钧还乐得跟他们打呢反正此时已经开春了,北方的气温开始回暖,严寒的气候暂时不用考虑,夏钧自然不怕沙俄,而且现在沙俄内部矛盾重重,沙俄和中国打起来,能支撑个三个月就不错了。
  ——————
  今天的更新到
  小菜过年生病了,很坑啊发烧,上火,喉咙发炎……
  现在只能尽量追求稳定更新……
  第一卷 第一两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让
  第一两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让
  1905—1907年俄国**失败后,**转入低潮。但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任务并没有从日程上取消。1907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会议的决议指出:“决定俄国**的基本原因依然存在: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的极不适应、农民的破产、无产阶级贫困的加深以及失业现象仍然存在,因而,**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而同时**力量也没有被彻底破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出现新的**高潮,群众性**斗争的规模已经接近1905年,其组织性和觉悟性已经大大提高了。在彼得堡、莫斯科及其他城市的工人罢工斗争不断发生,规模很大。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在1912年参加罢工的有72万 5千人,而在1913年有88万 7千人。实际罢工的人数大大超过官方公布的数字。这种群众性的**罢工斗争,直接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运动的发展才暂时被中断。
  俄国**虽然中止了,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来说所受的创伤是非常大的。
  沙俄是一个压迫性的国家,他们是一种不管人民死活的行政方式,因此俄国内部非常不稳定,统治非常脆弱。
  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沙皇俄国是参与发动这场掠夺性战争。战争加速了**时机的成熟。战争期间,俄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俄国的工业基础本来就不够发达。1913年,全国钢的产量只有420万吨。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薄弱。没有汽车制造业。许多机器、武器仰赖外国。
  战前,俄国进口的机器占37,重要的设备、车床的自给率不到 1/3。战争削弱了俄国同国外的商业联系,机器的进口大幅度下降。1914—1916年,俄国机器工业虽有所增长,但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战争消耗掉。
  据统计,这期间 123个大机器制造业的产品从20030万卢布增加到95460万卢布。平均军工生产每年增长13倍多,而民用生产只增长 40。
  1916年,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机器、车床严重不足,又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停火,许多工厂不得不关闭。战前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停产。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织机不能开工。在前线,武器、弹药严重不足。每月需要6万支步枪,而1914年8—12月只造出13万4千支步枪。每月需要机枪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机枪860支。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
  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匮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和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1916年,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5万车厢。海运也不妙。波罗的海、黑海早被德国、奥匈所封锁。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海参崴。但是,内地和摩尔曼斯克之间没有铁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铁路是窄轨(1916年改为宽轨),运输不便。
  海参崴离俄国腹地又太远。结果,大批货物被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入内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在摩尔曼斯克,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几个月。
  华东政府之前出售给沙俄的军火等作战物资,已经粮食、棉布、药品等等,大量都堆积在港口。
  而且卸货时间如此漫长,华东远洋运输公司都不愿意接这样的运输单子了,要知道对于货船来说,多等待十分钟的卸货时间都是一个损失。
  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海运利润暴涨的时期,效率是十分关键的。
  然而沙俄的订单却是依旧不断的朝中国飞来,这其中离不开一个关键性人物,那就是格里高利?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宠臣。
  拉斯普廷本是西伯利亚一个农民,经过几年流浪生活后,以曾经受过秘密传授医道训练的僧侣出现,并冒充“预言家”,到处招摇撞骗。1905年,他被引进沙皇朝庭,得到亚历山德拉和尼古拉二世的宠信。亚历山德拉把他看成是上帝派来拯救皇位和扶持俄国的圣人,看成是保持对专制制度虔诚的庶民的化身。对拉斯普廷的丑事,亚历山德拉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时在沙皇朝庭,如果有人敢直率地讲出拉斯普廷的坏话,一定会惹起亚历山德拉的不快。于是,拉斯普廷日渐得势。
  在尼古拉二世统治的末年,特别是1915年他主持前线指挥后,以拉斯普廷为首的沙皇朝庭内的狐群狗党在手中掌握了皇室的极大权力,直到任免内阁首相、大臣、给投机商人发放许可证。在拉斯普廷及其党羽的操纵下,整个国家机构瘫痪无力。
  尼古拉二世一开始对拉斯普京这种有点神棍的人物是保持距离感的,之所以能获得尼古拉二世的信任,主要是因为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亚历山德拉的缘故,亚历山德拉是德国人,还是血友病携带者。
  当初亚历山德拉与尼古拉二世交往时,德国威廉二世是支持的,因为这样可以把血友病带入俄国皇室。
  亚历山德拉在为尼古拉二世生下四女一子后,小儿子果然患上了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男性身上的遗传性疾病,尼古拉二世的小儿子患病时,尼古拉二世想到了拉斯普京,结果病症真的缓解了,而且每次都有效果。
  拉斯普京因此得到了尼古拉二世的信任,拉斯普京很快被视为是上帝派来拯救沙俄及皇室的使者。
  实际上,到底是不是上帝派来的,谁也不能下定论,这种事并不是那么好分辨的,就如中国的历朝历代每当灭亡前夕总是妖人频出。
  这些妖人有没有神秘力量的支持这是世人所难以知晓的。
  但有一点可以明晰的是,这个拉斯普京的确贪财,华东政府在沙俄跑订单多是以分成的方式来做的。
  一般都是百分之三的分成,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