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21章

唯一战胜国-第21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张四狗的军情局一时没人接手,夏钧只好让张四狗先管着,同时在陆军学院增设了一个情报班。
  张四狗一边是步兵科的学生,一边又是情报班的教师,他倒是从夏钧给他的书里面学了不少特务技能。
  张四狗来陆军学院有个好处,那就是洗脑。
  “效忠校长!”
  这个口号是张四狗第一个提出的,而且还不是夏钧指示下提出的,其自觉程度让夏钧很满意。
  以至于现在每天早上会操时,陆军学院的学生都会宣誓一番口号。
  很快这股风气就蔓延到了理工学院,理工学院的师生对夏钧也很崇敬,夏钧虽然年轻,很多学生年纪都和夏钧差不多大,但夏钧有能力,有水平,更热衷于办学。
  这批师生多是从江苏、浙江两地沿海城市招募而来,那里是光复活活动的区域,他们当中夹杂着许多光复会成员,光复会是一个十分狂热的民族主义团体,而夏钧宣扬的同样是民族主义。
  这让那些光复会成员对夏钧很是认同,很多光复会成员当即加入了汉民党,按照夏钧说的,会和党是不一样的,加入汉民党并不代表着叛离光复会。
  汉民党除了不要同盟会的,其他会的成员都收,实则,夏钧是想吞并光复会。光复会以前也是同盟会的,不过因为孙中山私自收受日本人的资助,让光复会很是反感,所以退出了同盟会。
  光复会的成员在陆军学院、理工学院都很活跃,天天宣讲着民族主义思想,以及反清思想。
  他们十分认同夏钧的革命思想和光复思想。
  夏钧的革命思想即是武装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思想则是理智对待地主阶级,采用柔和的调控手段,使得贫苦百姓和地主一起富裕。
  也许光听口号他们并不认同,但夏钧拿出了实际说话,例如保安团建设的工厂,以及下发的高产水稻。
  有工厂,有高产作物,的确可以将蛋糕做大,只要分得平均一点,的确可以让各阶级一起致富。
  这套理论很让这些光复会的成员信服,光复会虽然此时已经发展到了7000人以上,但大多数都是松散成员,他们接受了光复会的思想,但他们碰到另外一个思想更先进的团体,对于改换门庭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夏钧需要的就是这些激进的年轻人,一个落后的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有激进派。
  汉民党很快就把那些光复会的成员吸纳了进来,对光复会的吞并计划也在施行,那些吸纳入党的光复会成员此时正在写信回去,估计不久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光复会成员到来。
  要说世上最爽的是什么,也许摘取别人的劳动果实就是其中之一,夏钧此时就在摘光复会的桃子。
  这些光复会的到来,让夏钧反清有了骨干力量,否则以前一群人一听到打官府,心里怕得要死,没几个靠得住。
  ……
  夏钧出了学校,在议会大厅边上的接待室里接待了王管家,王管家相比上次脸上挂着倨傲,这次则是十分的谦逊的讪笑。
  “夏团长,士别三日,真当是刮目相看啊!”王管家奉承道:“想不到短短时间内,保安团就了如此规模。”
  “王管家过奖了,不知王管家光临有何贵干?”夏钧带笑中,态度又有些冷淡,李世霖和这个王管家之前对他的态度并不好,表面上客气,其实并不拿他当回事,这一点夏钧清楚得很,因此他也是表面上客气。
  “听说保安团正在收购棉花和烟草,不知道夏团长要多少,价钱是多少,合适的话,我们老爷倒是有些渠道。”王管家见夏钧没什么兴致的模样,也不说什么客套话,将来意说了出来。
  “这个啊!一年大概需要八百万斤烟叶,倒也没有多少。棉花就比较多了,我们保安团的纺织厂一年最多可以加工1万吨,也就是两千万斤棉花。”夏钧说道。
  王管家听了心惊,八百万斤烟叶,两千万斤棉花?数量竟然如此庞大。
  就在这时,接待室的电话突然响了,夏钧接起电话,“喂,我是团长。”
  “报告团长,刘锦发电报来说,他进了一百万斤棉花已经到福州了,让我们派拖拉机去福州运货。”电报员报告道。
  “我知道了,发电报给他,过几天拖拉机就会到福州去。”夏钧说着挂了电话,看了一眼王管家,说道:“王管家你可来晚了啊!这个月我们已经不需要棉花了,你还是回去吧!”
  刘锦山运来100万斤棉花很出乎夏钧意料,他手上的资金也差不多买下这批棉花,因此确实不需要再进货了,得等资金周转后才行。
  “这个……那烟叶呢?”王管家耳朵挺尖,外加电话的声音比较大,刚才也听到了电话里的声音,见夏钧下逐客令了,一时有些为难,老爷交代他办的事就这么砸了?
  “让你们小姐来和我谈吧!你们小姐在家待了这么久不能出门,会被闷坏的。”夏钧看着王管家,嘴角有种诡异的冷笑。
  王管家愕然,上次老爷骗他小姐不在家,难道被他知道了?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民族与信仰
  刘锦山这次收购两百万斤棉花,可谓是大手笔,上次他回到江苏,联络了几个徽商,在他们手上借了些钱,同时通过他们的渠道买到了这些棉花,不过现在不是棉花成熟的时候,最多也就这些了。
  发完电报,刘锦山将棉花从港口运到了福州城外,将货物堆在城外等待,不过几个小时后,一个排的保安团就到达了,他们全副武装,看守着路边的货物,。
  第二天,拖拉机队也到了,这些拖拉机后面装满了纸张,造纸厂由于产能扩大到了10万吨,三班倒生产就是30万吨,扩张得十分快速,这一个月已经生产了1万吨纸。
  这些纸已经足够换取刘锦山收购来的这些棉花了,结算了一番后,刘锦山还要再支付货款。
  而这次刘锦山从江苏、浙江一带找来了近五百多名学生和教师,同时还找来了三十几名西医。
  刘锦山这批货款到达,以及棉花的运达,不仅让夏钧的财政压力减小了一些,纺织厂也得到了原料。
  这些师生直接搭乘拖拉机前往西乡。
  一路上都是武装保护,地方官府的设的关卡见了连忙放行,他们可不想吃枪子。
  当他们到达西乡后,很快被吸纳进了学校中,这批人当中有一个叫张程的留学生,是学化学的,这让夏钧很高兴,有个化学专家在,那些工厂用的化学原料,有条件的可以尝试着自己生产。
  同时还有一个叫杨兴业的西医也是留学归来,另外还有个叫卡罗尔的美国医生,这些医生都是刘锦山在医院里挖来的。
  有了这些医生,夏钧可以自己培养医生了,同时还能成立野战医院。
  同时这一批人中还有两个留学归来的工程师,一个叫郭坤,一个张沛源,他们的到来,总算是让夏钧可以放开手建设了,否则许文博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
  夏钧都给这些人才开出了高薪,10万块银元的办学经费还在那里,工资暂时不是问题。并且成立了建州大学医学院,那五百多名学生也被吸纳进中学和大学。
  这些学生来到建州大学,主要是因为这里免除学费,而且还有补贴,这些人也不全是刘锦山找来的,很多是收到信之后集结到港口上,和刘锦山的货船一起来的。例如那两个工程师,也就是许文博找来的。
  光复会的学生来的较多,五百多个人里有八十几个是光复会的。
  这些学生和教师的到来,建州大学的理工科开始逐渐完善起来,陆军学院又吸纳了50名学生,第一届陆军学院的人数达到100人,这100人已经是目前教学的极限,得等到明年再进行扩招,到时候可以从第一届的学生中选出的优秀的当助教。
  同时建州大学还增加了‘法政学院’、法政学院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夏钧未来需要行政人员和司法人员,此时应该尽早培养,否则到时地盘扩张了,却没人进行管理。
  紧接着夏钧又成立了‘建州技校’,技校分为‘运输系’、‘工程系’‘电工系’、‘维修系’、‘生产系’。
  并且抽调了十几名汉语说得好的教师,成立了‘汉语普及处’,可惜夏钧手上的师资不够,否则就可以在军队扫盲了。
  闽北地区说的是闽北方言,闽北方言中夹杂着大量汉语发音,也属于汉语系,例如‘有’、‘小’等词的发音都是与汉语一致,发音上与汉语有较为固定的音调翻译,例如闽北方言中指一件物品漂亮,是说古汉语中‘雅式’一词,当地人不仔细琢磨,大多都以为是漂亮的意思,而按照固定的音调翻译成汉语,就成了‘雅式’。
  组词上则带着一些古越语的组词方式,例如母鸡,组词是鸡母。
  这种语言是古代汉语与古越语融合而形成的,闽北地区作为八闽古都,吸纳的汉语较多,在闽北推行普通话比较容易。
  另外日本话中12345这些数字的发音与闽北话一样,很可能是去日本行商的闽北人传播过去的,福建古代很多人去日本行商,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民族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形态的结合,古代汉族是以服装、头饰为主要意识形态,而语言上比较杂乱,统一语言可以加强行为形态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说要摒弃方言,而是在懂得说方言的同时,还要懂得说普通话。
  在这个冲突愈加激烈的时代,任何一个区域的人都必须抱团生存,因此出现了民族意识和形态。
  西方的民族意识的历史并不太长,他们在十八世纪时才逐渐形成民族,中国的民族形态是从汉代时形成的,也仅是汉人衣冠的形态为主,形态上比较统一,虽然语言不同,但穿着、习俗在各地区都很相似,但意识上比较淡薄。
  清末是民族思想觉醒的时期,光复会那种夹杂着血统思想的民族主义,就是当代普遍流行的。
  1905年左右,一些人在租借报纸上宣扬这种民族思想,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支持方情绪激动,高喊着杀光满族的口号。结果反对方竟然说,满汉血统已经融合,满人其实就是汉人。
  这种以血统来划分民族的认知其实很扯淡,民族从来都是以意识形态和行为形态来划分的,不管你是什么血统,只要你认同自己是某个民族,并且在行为形态上做到一定程度的统一,那么你就是什么民族。
  在夏钧看来,满清是要消灭的,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形态必须彻底扼杀。这些满人虽然在血统上已经与汉族混杂,但他们的意识形态却是没有改变的,行为形态更是与汉族不同,是永远无法融入汉族的。
  未来要做的,一方面是加强民族的意识、形态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彻底扼杀满清的意识与形态。
  可以从肉体上直接消灭,也可以施行柔和政策消灭,不过夏钧更倾向于前者。
  在这个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冲突日益加剧的时代,没有民族主义是无法生存的。
  民族主义就是抱团,代表的就是信仰。说白一点就是一群形态、意识差不多的群体提出民族思想,然后以民族思想团结在一起,去抢掠、奴役其他族群,或者抵抗其他族群的侵略。
  日本人为什么强大?后世中国人普遍认为日本人团结,而中国人带有内斗的劣根。
  这样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中国人会内斗,那是因为民族虽然形成了,但却没有形成信仰。
  日本推行的是绝对性的民族主义,也就是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因此他们有信仰,于是团结了。
  为什么中国的民族思想在形成中会夭折?而日本却能成功?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的封建残余,封建社会就是以奴役为主的,日本之前虽然也是封建社会,但他们的封建制度不如中国强大。
  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完善到了一种顽固的地步,草民一旦团结在一起,他们一旦觉醒,还能奴役下去吗?
  蒋介石就是第一个把民族思想腰斩的家伙,他的‘革命’属于半路出家,他的思想还是传统的‘打天下’,当政者一旦没有信仰,那就演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现代封建统治’,蒋介石之后……
  信仰的是XX主义,XX主义崩溃后,信仰的是钞票,让整个民族都钻进了钱眼里,更别提什么团结了,人心涣散得一塌糊涂。
  当前中国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还处于起步状态,是十分稚嫩的,但也是很激进的。
  当夏钧看到那些学生激昂的宣扬民族主义时还提及血统问题,虽然并不认同,但却认同他们的激进。
  此时的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汉人再不抱团,那就没有崛起的机会了。
  想起后世,他的激进逐渐被打击成失望和麻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