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3章

唯一战胜国-第13章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夏钧回到龙村,随即叫来他的秘书长游正斌,让他写了一封给知县的信,信中夏钧对知县大肆威胁,扬言再敢进犯西乡,就杀进县城取他首级。
  夏钧根本不把这些官员放在眼里,这些地方官一个个都想着捞钱,哪里会真心给清廷平靖地方。
  而且这地头出现这样的乱子,他们可是有责任的,这是会影响仕途的,这些官员一般都是能不报就不报。
  只有到实在瞒不住的时候他们才会上报。
  反正过了任期,攒够银子买了个肥缺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真会出什么乱子那也是下一任的事情了。
  此时夏钧若是能安份一些,这知县和知府自然也会安份。
  信中除了威胁知县外,也有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写好信,夏钧交给张四狗,让他送到知县手上去。
  同时夏钧让人把捷报送到各村乡绅那里去,让他们安安心。
  ……
  保安团大败官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各村乡绅接到消息有心中大定,保安团有能力让西乡自治便好。
  不过有些乡绅担心夏钧继续挑战官府的极限,匆匆赶往龙村,对夏钧一阵劝说,让他安安分分的在西乡着手自治就好了,不要再去找官府麻烦。
  显然这些乡绅也看得清楚,西乡自治此时已无变故,唯一要提防的好是夏钧到处乱来,若是夏钧把事情闹得太大,官府瞒不住上面,清廷说不定就调兵前来进剿了。
  夏钧表上点头应承,心里却想着蚕食计划,其实事情闹得再大,只要维持在自治上面,清廷绝对不可能从北方调兵进剿,最多是省里的兵马。
  地方上一般都是先进剿,进剿没戏了就招抚。
  夏钧心想,这样应该不会怎么改变历史进程,因此打算近期再蚕食几个乡镇,也如西乡这样搞个自治。
  治下的人多一点,民心方面来的积分也快一点。
  西乡的人口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必须得等纳入领地系统后,民心系统才会显示这片区域的人口。
  不过从各村上报的人口来看,西乡人口应当会超出一万五千人,要是每个人每个月贡献5点积分的话,那也才7。5万,也就是说要等将近一年才能建造一个1级高产水稻的培育基地,可除了高产水稻,还有高产饲用玉米、高产棉花、高产小麦……这些东西个个都要100万点积分才能建一个培育基地。
  想要获得更多的积分,只有剿匪、安民,第一批士兵已经训练得差不多,现在可以训练第二批士兵了。
  夏钧再次让人贴出招兵告示,并向各村乡绅发去通告,让他们组织村中青壮前来应征。
  夏钧的计划是训练一批二线战斗部队,然后将他们放到外面剿匪。计划是定下来了,不过夏钧还缺乏一个维持军纪的督导团,同时还缺少电台及电报员。
  不过自西乡自治后,各村的乡绅开始为保安团招募人才,那些乡绅很多都是有宗族的,而西乡很多宗族都有良好的教育风气,一些子弟也中了举人或者进士,为此这些乡绅倒是找了些文人来。
  同时夏钧也命令张四狗去外面招人,凡是文化人,都要。
  ……
  保安团新一轮的招兵又开始了,不过这次招兵,保安团的待遇降低了许多,每月只有两块银元的军饷了。
  此时保安团已经在西乡站稳了脚跟,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势力,更有许多人垂涎团内良好的待遇而想加入保安团。
  加入保安团的好处可多了,不仅每月有六块银元的军饷,而且顿顿有肉吃,白米饭、馒头管饱,还有威武的军装,精良的钢枪。
  因此,保安团已经形成了‘卖方市场’,主动权把握在保安团手里。
  夏钧为了节省开支,于是将待遇降低到了每月两块银元,不过只要在训练中表现突出,或者在战斗中立下战功,保安团就会给与其更高的军饷。
  夏钧定下了一个士兵等级制度,他把士兵分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三等兵只有每月两块银元的军饷,二等兵有每月四块银元的军饷,一等兵则有每月六块银元的军饷。
  在确定下士兵等级后,夏钧将全团士兵提升为一等兵,不过夏钧有言在先,谁若犯了军法,一等兵的等级随时会被降低。
  建州保安团军法,除了五条枪决的军法外,还有十几条军法。例如不能骚扰老百姓、借东西要还、和老百姓说话要客气、不能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反正某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上被夏钧给抄袭了,此时他要收买人心,自然是要抄某党的。
  尽管保安团将待遇降低了,但前来应招的青壮却依旧不减。
  这次夏钧一共招募了400人,同时从系统中兑换了400把春田步枪,春田步枪是美械装备,使用的是7。62×63mm步枪弹,与M1加兰德一样,因此使用春田步枪可以不让补给系统变得复杂。
  春田步枪是一战时的装备,与毛瑟步枪属于同一年代的同等级装备,春田步枪的特点就是杀伤力极大,射速与毛瑟步枪没什么区别。
  兑换价格则十分便宜,只要10点积分一把,一把M1加兰德所需的积分可以换到三把春田步枪。
  此时夏钧已经站稳脚跟,给手上的主力部队装备M1加兰德以及摩托化就可以了。那些调派出去剿匪的部队,也没必要使用M1加兰德那样奢侈的武器了,对付土匪和清军用M1加兰德简直是浪费。
  夏钧这次招兵,开始从资金和积分两个方面减少开支。
  400人招募到位后,夏钧每个月的开支,应该在3500块银元左右,而手上还有6万块银元。
  这是军费上的支出,还有行政上的支出,那些文化人可都是高薪请来的,估计一个月要先预算个上千块银元。以手上的资金,支撑个一年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次招兵过后,无力再大规模扩军。
  要想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就得兴办工业,不过工业得有农业基础,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工业。所以夏钧还是先解决农业,同时农业也能带来不错的财政收入。
  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军教片
  10月底,夏钧成立了‘汉民党’。
  所谓‘汉民党’是一个为了贯彻夏钧独裁意志而成立的党派,此时的夏钧已经开始考虑辛亥革命后的事情了。
  这个年代很多有识之士都是革命党的人,为了不被革命党同化,夏钧成立了汉民党。
  成立之初,汉民党的主要党员就是六十多名招募到的文人,近一个月来,不断有文人被吸纳进保安团。
  夏钧为了更好的管理他们,更好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成立一个党派是很有必要的。
  他自任汉民党主席,而汉民党副主席,无人担任。
  张四狗这个情报部长,如今表现得可谓就像是忠实无比的狗,因此被夏钧任命为‘汉民党宣传部副主任’。
  而游正斌则被任命为‘宣传部主任’,游正斌其人倒是没有什么文人的傲气,更多的是为了生活。
  儒家文人已经没有合法地位,游正斌也很听夏钧的话,但就洗脑能力来说,游正斌的作用还是比不上张四狗的。
  因为张四狗不仅听话,而且无耻。效忠夏钧的口号一天一个变,然而这口号很多都是夏钧教他的,而对于游正斌,夏钧却不好对他说这些东西。
  “我们要始终团结在夏钧同志身边,只有建立以夏钧同志为领导核心的民族复兴团队,才能使大汉民族走向辉煌……”
  “我党的核心宗旨即在复兴民族,我们搞的不是暴力革命,而是手段柔和的复兴,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能在复兴中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要遵循主席的意志,努力贯彻主席的思想……”
  张四狗天天都有口号喊出,张四狗负责喊口号,游正斌则负责拿出实际来说服党内的那些文人。
  最有说服力的无疑是保安团的武力有多强大,及保安团拥有的高产作物,以及在西乡搞的自治制度。
  宣扬保安团的强大,是为了坚定党员的信心,高产作物同样可以提高党员的信心以及认同感,而最能增强认同感的就是自治制度。
  而夏钧则负责加强他们的民族思想,夏钧花了好长的时间在系统资料里买了许多短片,然后做成了三个军教片。
  分别是《大汉民族的形成》、《大汉民族的辉煌》、《大汉民族的血泪与衰落》,这三个军教片不仅给士兵们看,也给那些文人看。
  在各种手段下,保安团内部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统一与加强,凝聚力也提高了一大截。
  夏钧所需的教导团也编成了,教导团负责监督军队内的军纪,以及统计战果,并且要给士兵加强思想教育,也要帮他们解决烦恼。
  电报培训班也建立了起来,张四狗从建宁府衙门里重金挖来了三个电报员,电报培训班很快就搞起来了。
  电报也没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只要会收,会发,对着密码本把意思弄出来就行。
  夏钧在系统中兑换了一个大功率的无线电台,把这个无线电台收发装置安装到了西乡最高峰——攀天岩上面,然后用线接到龙村去。
  这个无线电台不仅可以为电报机服务,还可以用来建设广播。
  同时夏钧开始架设电话线,电话线也不是太长,只是覆盖西乡的数个哨所而已,不过电台和电话的架设,还是花掉了夏钧将近五千点积分。
  这些设施都是夏钧从兑换平台直接雇佣技术人员架设的,架设速度非常快,这让夏钧很满意。
  而能源方面,西乡只能靠水电了。
  根据平台的工程一栏显示,西乡可以建立13座小型水电站,总发电量可以达到4500千瓦时。
  夏钧话了1000点积分,在龙井头修建了一座装机容量130千瓦的超小型水电站,又雇佣技术人员架设好电线,这座超小型的水电站已经足够当前所需的电量了。
  保安团的通信,以及用电方面基本上解决了,教导团那边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而在士兵训练上,夏钧则轻松了许多。
  虽然招募了400人进团,但夏钧的保安团已经成立了将近三个月了,林成贵他们那些排长班长也能帮衬着对这些新兵进行训练,这就解决了很多原本需要夏钧来做的事情,因此夏钧轻松得多了。
  新招募进团的400人被编成了三个连,每个连有三个步兵排,同时还有一个炊事班,一个机枪班(配备两挺机枪),两名侦察兵,两名通讯兵,加上两名正副连长,六名正副排长,一个连的标准人数是133人,正好399人。
  夏钧原先的那个连被编为01连,而这些二线部队的番号编到了21、22、23,中间空着的番号是留给一线部队的。
  虽然有了小弟帮忙训练新兵,不过夏钧还是忙得后脚跟不着地,他感觉自己就像在和时间赛跑。
  辛亥革命后年就要到来了。
  自己必须在辛亥革命到来之前建立起一定的根基,才能在大变革中取得足够的战果。
  由于部队编制确定了下来,训练也走上了正轨,夏钧将布置在哨所的三个班撤回,然后把21连打散分派到各哨所。
  夏钧考察了几天,确定下了9个哨所,每个哨所派遣一个班驻守,每个班都配备一挺马克沁重机枪。
  这些哨所不仅分布在4条出乡的道路上,且在乡内的重要道路上还有5个哨所,这些哨所主要是用来检查过路人员,防备土匪用的。这5个哨所卡在关键路段,土匪去大部分村作案都要经过其中一个哨所。
  22连,以及23连则被调派出乡剿匪,调派出去的两个连将打散成排级单位,一共六个排,分别负责‘小松、马汶、东安一带’、‘东峰、东游、顺阳、水源一带’、‘川石、政和、松溪一带’,‘小桥、玉山一带’,‘南雅、大横一带’,‘徐墩、吉阳一带’。
  这六片区域,分别向建阳、南平、浙江方向蔓延,这六个排负责清剿区域内的土匪,并且可以通过电台联络主力部队配合清剿工作。
  夏钧计划再训练两个月,这两个月内先把西乡的土匪解决,同时让二线部队积累一些作战经验,等过完年就把他们外放出去剿匪。
  侦察排已经将西乡的土匪摸了个一清二楚,这些土匪的老巢在什么地方,也都侦查完毕,整个西乡还有四群匪。
  这四群土匪最大的一窝人数大概在百来人左右,他们最近在西乡都安份了许多,本来秋收后是土匪活动最为猖獗的时间,不过今年西乡却没有发生土匪袭击村庄的事件。
  那四群土匪全都流窜到乡外作案去了,显然是忌惮于保安团的强悍实力,这些土匪一般都有眼线。
  这些眼线肯定是来过龙村的,看到装备精良的保安团,当然会深深的自卑的,他们和保安团的装备一相比,简直是富豪与土鳖的云泥之别。
  但这并不代表着夏钧会放过他们,11月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