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76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76章

小说: 闯王李自成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动,只说了两句话,太原就象决了口的黄河,再也堵不上了,许鼎臣胡乱说他是奸细,他还真是奸细。
  艾万年心知事已不可为,本来官府的恐吓很有效果,激起了众人同仇敌概的决心,但贼军两天的炮击,将众人的雄心全部消去,此时只剩下了恐惧,口子一开,这城如何还能守。
  他不是那种死板的人,守不了就走吧,很快北门开了的消息象风一样传遍了全城,百姓都向北门涌去,艾万年带着自己的人马,假传军令,从东门溜了。
  太原的动乱被贺珍的游骑探到了,李鸿基接报后大喜,吩咐停止开炮,全军进城,并要贺珍暂时不要抓人,等众人出城二十里后再开始动手。
  闯军很快行动起来,首先是骑兵小心翼翼的踏过了早已倒塌多时的城墙,接着是火枪兵,大炮由一队人看着,要把城门清理出了才能进城。
  太原城的另外三个大门都已打开,随着闯军的进城,各个城门更加混乱,李鸿基马上传令骑兵开始净街,所有闯军士兵都大喊:“闯王军令,各人回自己房屋,否则杀无赫。”
  数万人的喊声全城都能听到,太原的居民大惊失色,对闯军的话丝毫不敢怀疑,没来得及出城的人都马上躲回自己家中,人人都把门紧紧闭上,把能顶的东西都给顶上,屏住呼吸,向能想起的过往神明祷告保佑,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安全感。
  闯军开始占领各个街道,官军全无斗志,只有零星的抵抗,等到闯军接收各个城门时,还末出城的人一哄而散,闯军也不出城追赶,闯军的目标只是一个晋王,其他人要逃就让他逃吧。
  晋王带着五百卫士,还有王妃,几位侧妃,十多个儿女,还有数十名宫女,六十多车财物,虽然有马,却走不快,走了数十里不到,晋王已经被马车颠得不行了,对他的侍卫长廖太冲道:“不行了,孤王累了,停下来歇一下。”
  廖太冲大惊:“王爷,歇不得,贼军很快就能追过来。”
  晋王喘着粗气:“你没看到孤王累成什么样了吗,再赶下去孤王就要累死了。”
  廖太冲无奈,只得吩咐全队停下来,暂时休息,心里暗暗着急,这样能逃过贼军的追捕才怪。
  晋王还没休息到一刻钟,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已经传来,因晋王一直走在最前头,贺珍一路上丢下所有的富户官绅都不抓,这才赶了上来,远远望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休息,卫士衣甲鲜明,知道是重地人物,吩咐全军包围起来。
  晋王见到数千名骑兵将自己团团包围,颤抖着说:“什么人敢对孤王无礼。”
  贺珍大喜:“你就是晋王。”
  王府卫士待遇优厚,平时出去仗着王府的威势也横行霸道,实附上从没经历过战争,冲其谅也就是护护院,拿一两个毛贼,见被一群杀气腾腾的士兵围着,虽然还强装镇定,但拿着兵器的手已经在发抖。
  晋王的声音抖动着:“孤王正是晋王,你们想干什么。”
  贺珍毫不客气的喝了一声:“下马,投降。”
  数千名士兵跟着一起大喊:“下马,投降。”
  晋王一呆,他从小养尊处忧,何曾见过这种场面,在明朝的官员面前,只有他一端架子,人人都得恭恭敬敬,可周围的这些人目光紧盯着他,就象看一个死人一样,再也兴不起反抗的念头:“别杀我,我投降,别杀我,我投降。”
  说完,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害怕,号啕大哭起来。廖太冲叹了一声,把手中的长剑丢下,其他卫士松了一口气,全都丢下了兵器。
    第三卷风云四起 第三十三章黯然收场 上
     更新时间:2009…8…16 12:49:53 本章字数:2083
  望着岿然不动的离石府,城下是层层叠叠的官兵尸首,现场一片惨然,那都是朝庭转战多年的三边精兵,到最后却倒在自己家乡的城下,曹文诏只觉得心力憔悴,这已经是攻城的第十三天了,前些天选出了一千多名敢死队已经伤亡殆尽,成为名副其实的敢死队,一个也没留下。
  李卑,贺人龙,周国卿,柳国镇,张应昌等大将站在他身后,心中也是空空落落,他们手下的兵许多都是自己同乡,如今倒在这城下的也不少,心中对离石府的进攻已经绝望。
  今天已暂停进攻了,连日的攻击末果,已彻底消耗了官军的士气,曹文诏不得不命令休整一天,不然就是人死光了,他也不会停止攻城。
  突然一匹快马的蹄声打破了平静,众人都转头看去。
  “报,贼军已攻破太原,艾总兵停兵在楼烦。”传令兵的话有如一声惊雷,让众人惊恐不已。
  “什么,太原已破,太原有数万名官兵,数十万百姓,还有几十门大炮,怎么会这么快就被破。”曹文诏大惊之下,用手提起了传令兵的身体,恶狠狠的象要吃了他。
  传令兵暗暗叫苦,我得罪谁了,难道我敢慌报军情吗,连忙道:“回部堂大人,贼军火炮太利害,我军的大炮根本没有机会发射,许大人本想任由贼军轰击城墙,等贼军进城时再大炮齐发,可打贼军一个措手不及,可只守了二天,晋王就执意要离城,引发全城慌乱,大家争相逃离,太原就因此破了。”
  曹文诏放下了传令兵:“二天,太原才只守了二天。”又想起一件事来:“那晋王呢,现在在哪。”
  传令兵道:“这个艾总兵也不知晓,当时全城大乱,众人都只顾逃命,晋王最先出城,估计逃了。”
  曹文诏涌起了一线希望,只有晋王没落到贼军手里,自己挥师回去,把城夺回来,或许朝庭对自己惩罚不会太重:“传令,全军回撤,返回太原。”
  官兵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离开这该死的离石府了,虽然听说太原破了,官军大大输了一场,但那是主帅的事,只要自己不要再死在这毫无希望的城下就可以。
  黑虎星在城头看出官兵要跑,对孙和斗道:“来呀,给他们放几炮送行。”
  城头的闯军都欢呼起来,官军这些天来不要命的进攻,也让离石的守军每天都绷紧了一根弦,还总共伤亡了二千多人,尤其那天官兵的敢死队不要命冲锋时,城池一度陷入险境,好在虽然官兵的大炮东躲西藏,但后来孙和斗极时采取措施,用数门大炮对付官军的一门大炮,将官军剩余大炮一一报废后又及时支援了守城,才堪堪守住,死得当天的官兵就有数千,最后还是退了下去,不过自从那天攻过之后,官兵的攻势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李鸿基站在这晋王府门前,这是他打下的第二座王府了,此时王府中的人都早已逃离,路口还散落着许多东西,可见当时众人逃路是何等慌乱,这座晋王府一点也不比西安的秦王府差,李鸿基暗叹,若说朱家的子孙还有点作用,恐怕就是各地修建的那些王府了,可惜在乱世要保持下去却不容易,自己能做的就是不要毁在自己手里。
  李鸿基刚要跨进晋王府的大门,一名传令兵骑着快马过来,到了李鸿基身边才翻身下马:“报,贺将军已经抓到晋王了。”
  李鸿基连道:“好,好,让贺珍把晋王和他的家人都带回王府吧,我要见见他。”
  传令兵应道:“是。”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李鸿基笑着对李过说:“我军攻占太原的功劳,这个晋王要占一大半,不能此刻我们还在城外,是不是应该好好赏赐他才是啊。”
  李鸿基身边的亲兵都笑了起来,李过道:“人家是王爷,闯王赏他恐怕也不稀罕,不如让他再立新功,把财物捐出来作我军军需。”
  众人更是笑得利害,李鸿基也没心思去逛完这晋王府,坐在大堂上等了一会儿,见贺珍已押着一个大胖子进来,身穿王服,头上的金冠已经掉了,一脸的肥肉在颤抖着,脸上全是恐惧之色,闯军一松手,他站都站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鸿基温和的说:“你放心,我不会杀你,你知道秦王也被我抓过,他现在不是被我放回了北京吗。”
  晋王的脸色好转了一些,又听到李鸿基的声音:“不过,你的这些财物我得没收了。”
  晋王明知如此,心里还是禁不住肉痛,李鸿基的声音又响起来:“听说你走之前都把财物藏起了好多,现在还要麻烦你指点一下。”
  晋王顿时大惊:“不要,我的财物都带在身边,没有藏好。”
  李鸿基道:“我没有时间问你详情了,不过我的士兵有。”
  对贺珍道:“把他带下去,让人问出他所蒇的财物,能不伤他就尽量不要伤他。”
  晋王杀猪般的叫起来:“不要,我真的没有藏,真的没有藏啊。”
  直到老远,还传来的晋王的喊声,李鸿基对晋王的那些家人出没心情看了,挥手把他们都押走,叹了一口气,明朝的宗室番王都是这个要财不要命的得行,真是难为崇祯了,他等于是在独撑明朝这栋大厦。
  现在太原城的居民只有平时的一半,其它人听了官府的宣传都对闯军惧怕得不得了,逃了近一半,闯军其实可以追回来,但李鸿基下令除了晋王和朝庭重要官员,其它人要逃一概不管,这一方面是怕引出平民的恐慌,另一方面是李鸿基根本对太原没有兴趣,让那些人逃不逃都无所谓了。
    第三卷风云四起 第三十三章黯然收场 下
     更新时间:2009…8…16 12:49:54 本章字数:2230
  太原城中,许多留在家中的人都惶恐不安,生怕闯军真把人剖成两半喂马,听到街上传来闯军整齐的脚步声后更是大气都不敢出,闯军进城后除了初时的纷乱外,安静的让闯军都认为进了一座空城,所有的人都逃光了。
  李鸿基听了已方细作的报告后,才知官府把自己形容的多可怕。只好让闯军一边巡逻一边大喊:“闯王军令,不杀一人。”
  不过好象效果不大,第二天还是没有多少人出门,第三天出门的人才陆陆续续多了起来,此时太原城每个显箸的位置都贴满了闯军的安民告示,有人小心的撕下来带回家中,闯军也不管,百姓才遂渐胆大起来。
  李鸿基不禁感慨谣言的威力,这时闯军已问出了晋王所有的财物,晋王虽然爱财,但他怎能经受过贺珍手下那些搞情报人员的逼供,很快便什么都交待了。
  李鸿基马上传令,拿出一半的粮食来,太原城内人人有份,每人先发半石。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后来见有大胆之人真的领到了粮食,顿时全城都动了起来,李鸿基怕引起混乱,将全城划全成数十个区域,派出军队,一一分发粮食,后来发觉全城的人发完,晋王的粮食才发了五分之一,而要想把粮食都运回闯军所在的祁县,起码也需数千俩大车拉个一月以上。
  现在闯军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最多十天半个月官军就会返回,虽然闯军不怕官军,但没必要的交战还是避免为好,所以又给全城每人发了半石,还把粮食拉到了城门口,每个进城的人都发一石,许多离城的人其实没走多远,只是在观望情况,听到了城中分发粮食,纷纷赶回来,一石粮食可不少,省着点一个成年人可以吃上数月了。
  此刻的太原城热热闹闹,到处都是欢歌笑语,太原城的南门已经清理了一条道路出来,闯军正一车一车的运送着晋王府里的财物,许多粮食运不完的就分发给居民,
  闯军进城的那一天正是大年三十,许多人在家躲着,也没有心事过年,现在有了闯军所分发的粮食,手头顿时宽松了许多,大家都拿着粮食来换点年货,太原的粮商全都由卖粮改为收粮,这些粮食就算在太原暂时买不了好价钱,可运到其它地方都是供不应求。太原城中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商人小吏,都过了一个好年。唯一受损的就是晋王和官仓了。
  闯军直到第十天才把粮食发完,自己还拉回了二十多万石粮,除了晋王和官府的库房,闯军没动太原的一毫财物,百姓还得了实惠。闯军仁义之名,随着太原的数十万百姓口口相传,整个山西和相临的几个省份全传开了,拿着晋王的财物买人心,这笔生意划算的很。
  等到曹文诏风尘扑扑的赶回太原时,已是闯军攻破太原的第十五天了,闯军的前锋刚一接触官军就往后退去,曹文诏此时带着三万残兵,不敢追击,慢慢的一步一步逼近。
  闯军马上大张棋鼓的撤离,当天,全太原的百姓都扶老携幼来送行,有许多怕官军回来报复的人都想跟着闯军走,虽然故土难离,但有些人已经听说过官军有杀良冒功的事,何况这十几天来,也有很多人帮过闯军做过事,万一事后官军说是通匪,岂不是有口难言,但大部分人虽然觉得这支队伍不错,到底还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留了下来,闯军也不强迫,愿意留的留,愿意跟着的就带走。
  李鸿基收拾好东西,命令把晋王府全部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