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365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365章

小说: 闯王李自成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明军不如,但占了居高临下的便宜。
守军和明军比起来,越到后面优势越是明显,开始韩忠还怪何报骗他只守半个月就可以,如今韩忠已是信心十足,再拖上一个月,外面的明军就恐怕就要不战自溃了。
高岐凤在营中每天对着史可法阴阳怪气,不时讽刺两句,史可法只得忍声吞气,无法反驳,而张国维督运粮草后勤不力,史可法却是无法怪罪,张国维对他到底有提携之恩,而且史可法知道应天府的官员也不是张国维能够任意差遣,张国维本身已经尽力,他无法怪罪。
史德威却是年轻气胜,对史可法尊敬无比,朝庭的粮草经常供应不上,一个太监还老在主帅面前挑刺,史德威气愤不过,有一次和高岐凤大吵大闹起来,高岐凤大为恼怒。将史德威绑了起来,差点推出营外就要杀了,史可法得到消息后及时赶到,向高岐凤陪罪,总算才将史德威保了下来。只是史可法和高岐凤之间的间隙却是越来越大。
如今朝庭催促史可法赶快将淮安拿下,兵马却没有多给,开战以后只增过一次兵。那还是史可法自己命令扬州知府任民育调动过来的三千人马,朝庭认为三府反正要给唐军,兵力已收回了应天府,如今再出动大军过来。劳师费饷,未免不划算,真是应了那句话,又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又一天的攻城结束了。许多士兵都不知道到淮安多久了。三十天。还是四十天。只是知道这个冬天,自己一直住在冰冷的帐篷时,每天饱一餐,饥一餐,白天还要拿着兵器去进攻对方高大的城池,受伤了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许多士兵活活被疼死。
而敌人则躲在温暖地房屋中,吃饱喝足,还有高大的城墙可以依靠,每天可以精神饱满的站在城头,等着自己爬上来送死。
巨大的反差,无论明军将领如何打气,也不能提起士兵的勇气,攻城时多是装模作样,攻城下来的士兵每个人更是垂头丧气。
史德威看到士兵的情景。忍不住向史可法大叫起来:“父亲大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我军不但攻不下淮安,还有崩溃地危险。”
史可法叹了一口气:“为父何尝不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可是眼下已是骑虎难下,又有何法可想。”
史德威回道:“父亲大人。不如让大军休整几天,让士兵饱餐几顿,养足了精神,再一股气将城池拿下。”
史可法紧皱着双眉:“朝庭连下严令让我尽快拿下城池,若是停止进攻,高监军这一关无论如何也不会通过。”
史德威道:“这个狗太监什么也不懂,只会胡乱指挥,父亲是主帅,又何必管他是否同意?”
史可法考虑半响,派人叫来了军中的粮官,询问道:“我军粮草还能够维持多久?”
那个粮官不假思索的回答:“报告部堂大人,军中存粮尚可维持十二日。”
“才十二日?”史可法眼中忧色尽显,这已是让士兵饥一半饱一半的结果了。
史可法到达盐城之后,马上就知道了三府民众为何会造反,对于当地官员地贪婪是深恶痛绝,好好的一个鱼米之乡竟然要逼得民众造反的地步,只是官员们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大家都是为了朝庭筹措银子,至于落到自己腰包中的银子自然是死不承认,史可法明知盐城的官员们家中都有大批存粮,而他的士兵正在挨饿,拿这些人也是毫无办法,总不能直接将他们抄家问罪。
粮官忙道:“部堂大人不必忧虑,张大人已亲自前往督运粮草,十二日之内下一批粮草必可到达。”
“那如果让士兵每日饱食,粮草可以维持几日?”
“回部堂大人,只够五日。”
“五日,只有五日。”史可法嘴中无意识的重复了几遍,下定了决心:“从今晚开始,军中不再限粮,让士兵全部饱食。”
粮官大急:“部堂大人,不能这样,五日之内张大人地粮草肯定到不了,到时军中存粮用尽,马上就会有大乱。”
“此事你就不必管了,照我的吩咐去做便是,你下去吧。”
粮官只得应了一声:“遵命。”愁眉苦脸的下去,他身为粮官,前些日子军中的粮草每日发放还不足一半,已引起了军中士卒的埋怨,大家都认为是他克扣了军粮,他连走路时都战战兢兢,生怕有不满的士兵拿他出气,到时被人杀了才冤,这五日把粮草足量发下去,士兵们地怨气自然可以消除,只是五日之后,没有了粮草,那士兵还不把他吃了,粮官打了一个冷颤,不敢再想下去。
史可法的面容本来就清瘦,这些天来整天为了战事忧虑,又瘦了一圈,脸上颧骨高耸,史德威看得心酸,劝道:“父亲大人不可太过劳累,否则父亲大人身体有事。全军都会不安。”
史可法望着前方的淮安城,此时已慢慢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支支火把亮了起来,在寒风中摇摆,而明军营中,也亮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士兵们的笑语隐隐传来。显然是得知晚上可以饱餐的消息,史可法心潮起伏,这些士兵每天过着刀头添血的日子,所求其实很少。只不过一饱而已。自己却不能满足他们,又谈何劳累。
见史可法不语,史德威不再相劝,而是询问道:“父亲决定让大军休整么。”
史可法点头:“大军先休整三日,三日后全力攻城,若是两日之内不能攻下城池,只有撤回盐城。我就不信我的大军到了盐城,还能再挨饿不成。“史可法说完,文秀地脸上竟然现出一丝狰狞之色。
史德威知道一直文质彬彬地义父动了杀心,若是三日后进攻顺利的话还好,若是逼不得已退到了盐城,盐城的大小官员就合该有难。史德威对这班贪官污吏也是憎恨,自然没有求情的必要。
只是他对换地之事充满了怀疑,这时忍不住问了出来:“父亲大人,我们就是拿下了淮安城,唐军就真地能将福建换给我们吗?”
史可法从得知广东向唐军投降后,已不作此想,只是他却不愿说出来打击己方的士气,见史德威问起,只好道:“这是朝庭之事。我们只需做好自己地事。”
第二天,天色已是大亮,除了哨兵,明军的士兵们都还在沉睡中。往日震耳欲聋的战鼓不再响起,加上昨晚难得吃到一顿饱饭。自然没有人愿意早起。
史可法却早已起身,他举起手中的望远镜,对着淮安城仔细观看起来,却发现城上照样有数个人影拿起望远镜在观看明军地军营,史可法怀疑自己眼花,连忙擦拭了一下镜片,重新看了起来,这下看得更是清楚,城头正是有数人拿着望远镜在观看明军的大营,而且是人手一幅。
史可法心中涌起了惊骇的感觉,他手中的这副望远镜是一个知交好友送的,据说直接从唐军境内购买,价格不下一千两白银,到了弘光朝境内,没有一千五百两白银不可能买到,史可法本来从不收礼,见到这副望远镜也是爱不释手,一镜在手,战场中数里内的动静尽收眼底,对领兵作战将领的用处实在太大,他才收了下来。
大明以前也有做过望远镜,不过只能做出单筒望远镜,以前得到这种望远镜的人还视若珍宝,自从唐军地双筒望远镜传到明军境内,大明自己做的单筒望远镜就只能当成玩具,
双筒望远镜能用双眼观测,不但视场宽广、舒适、不易疲劳、其立体感强,使其观测灵敏度大为提高,实际观测效果远高于同口径的单筒望远镜,而且大明自己所做的单筒望远镜也远没有唐军的双筒望远镜清晰,自然没有人愿意用。
如果对面城上的人用地是单筒望远镜,或者是只有一个人使用,史可法还不会觉得奇怪,毕竟叛民有可能是从一些富户家中抢到,可是这种双筒望远镜除了唐军能够大量使用,还会从哪里得到这么多,一副可是高达一千五百两白银,就是有富人愿买,也不可能一下买上数副。
史可法刹那间明白了许多事,唐军,淮安三府的这场民变唐军一定是参与进来,只有唐军有参加,许多事情才解释得通。
想通此事,史可法仿佛一下子苍老了数岁,难怪头几天进攻时,明军只要一攻上城头,就会遇到强敌,这些人不但武艺高强,而且使用的兵器远比明军还好,上去的明军很快就被赶了出来,可恨自已一直没有重视,毕竟这些人不多,明军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大队人马。
守军有了如此多的望远镜,又是居高临下,明军的一切调动都可以尽收眼里,自然可以从容布置,又有唐军的老兵督战,难怪能越打越强。
唐军参与进来,淮安还能攻下么,就是攻下了淮安,唐军也一定不会把福建交出来,否则他们也不必偷偷摸摸的派人帮助淮安的叛民了,那么他地进攻又有什么意义~此前史可法虽然怀疑唐军不会把福建交出来,到底还有一丝幻想,此时这丝幻想却被彻底打破。
史德威已看出了史可法的脸色不对,他连忙问道:“父亲大人,发生了何事,为何脸色如此之差?”
史可法将手中的望远镜交到了史德威的手中,史德威拿起了望远镜,朝城头看去,城头地守军稀稀疏疏,见到明军没有进攻,大部分人都已下城,史德威也没有看到不对的地方,只是城楼下有一群人正在对己方地军营指指点点,史德威终于发现不对了,这群人至少有五人手中都有一副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望远镜。
史德威放下望远镜,惊愕的望着史可法:“父亲大人,他们,他们……。”
史可法沉重的点头:“他们是唐军,一定是唐军!”
史德威心中也沉重下来,没有什么发现比这个更让人沮丧,有唐军的支持,莫说只有二天时间的进攻,恐怕时间再多也毫无作用。
史德威突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明军已久屯于坚城之下,若是有一队唐军在一旁伺机偷袭,只需要几千人,这数万大军恐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他心中顿时冷汗狂流,正要提醒史可法,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为什么还不下令进攻?”
史德威转头看去,正是监军高岐凤赶了过来,史可法此时心情大坏,再没有心情敷衍他,冷冷的回道:“士兵们多日劳累,需要休整。”
高岐凤看到今天史可法好象有点不同,他碰了一个软钉子却不肯摆休:“休整,他们需要什么休整,朝庭劳师费饷,可是一个小小的淮安一个多月都没有拿下来,他们还有资格休整什么?”
高岐凤此话完全是指桑骂槐,直接对准了史可法,史可法回道:“我是三军主帅,如如进攻,当由我定。”说完,史可法已丢下高岐凤,直接回到营中。
高岐凤没想到史可法敢如此对待自己,愣了半响,指着史可法的营帐大叫道:“好,史大人,你有种,拿不下淮安看你怎么向朝庭交待。”
史可法并不理会高岐凤的大叫大嚷,高岐凤不好再进史可法的营帐,跺了半天脚,帐外毕竟太冷,他只得怏怏而回。不明白史可法为什么一下子当他无视。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九十一章 退兵
     更新时间:2009…8…19 23:31:34 本章字数:4311
明军的突然停止进攻,让何报,韩忠等人都感到奇怪,史可法虽然将淮安城四门都围住,但淮安府周围水道密布,明军根本无法将城中与外界的联系完全封锁,如果没有唐军在城中,义军等于是孤军作战,和外界有没有联系都无用,但有了唐军的帮忙,自然一切都不同,史可法就是将水道全部封锁,唐军也有信鸽可以传递信息。
广东向唐军投降这样的大事,城中都已知晓,明军此时突然停止进攻,何报生怕明军放弃了攻城,才和众人一起上城头仔细察看,没想到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却将自己的身份暴露。
见明军并没有半点撤军的迹象,何报才松了一口气,本来淮安只要守半个月没错,只是后来唐军高层突然又推翻了以前的决定,传令让谁安将史可法的部队牢牢拖住,至于为什么改变的原因自然不是何报所能知晓,何报唯有尽力将任务完成。
明军已连续二天没有对淮安城发起进攻,城中的义军轻松之余,对明军的举动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打又不打,退又不退,难道他们还想将城围困到断粮不成,城中的粮草还足够数月之用,不过最多的粮草总会被耗尽,明军硬攻不下这倒是一个办法。
只是一般的士兵自然不会去考虑这些,而义军的高层都知道有唐军这个后援,自然不惧明军的围城,见明军不攻城,乐得全军跟着休整。
经过两天的休整,士兵们又都得到了饱食,明军和数日前相比面貌已大为不同,训练时都是精神抖数,虽然比起刚到时还大为不如,却是恢复了大半土气。大家才知道了史可法的用意。
高岐凤被史可法顶撞了一次,这两天倒也没有再来骚扰,只是到了第三天,见史可法还没有进攻之意,高岐凤却是忍耐不住,再次到了史可法的营帐,一见面就问道:“史大人,将士们也休整差不多了,今天是不是该出战了?”
史可法并没有再顶撞高岐凤。而是神情严肃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