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220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20章

小说: 闯王李自成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
潘独鳌道:“唐军就是靠火炮厉害,不敢和我们堂堂正正作战,只要破了唐军地火炮,我军未必不能战胜唐军。”
在城中时,唐军的大炮太过厉害,而义军人多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加上城墙本身已被义军攻破过一次,处处都不能守,所以每次都被唐军逼出了城,义军若要进攻唐军,唐军早已构建好了坚固的阵地,张献忠试了几次都碰得头破血流,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人人都知道唐军仗着火炮众多,才使义军处处碰壁,潘独鳌说的等于是废话。
张文江道:“敬帅,唐军从来没有和我军在野外作战,我军不如就在长沙城下和唐军决一死战,也胜似被他们追着跑。”
张献忠眼一亮,望向了徐以显,道:“老徐,你认为如何。”显然张献忠最重视的还是徐以显,潘独鳌看得妒火中烧,但自己想不出好办法,也无可奈何。
徐以显道:“我看可以一试,我军先驻扎在野外构建阵地,若唐军来攻,势必要移营,到时我军凭着人多,或许能沾着便宜。”
徐以显并没有奢望此次能打败唐军,唐军根基已固,后面地只是一路唐军而已,即使这路唐军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只盼能让唐军不敢再对义军逼得太紧。
张献忠道:“既然老徐也说成,那就这么定了,那些免崽子,以为吃定老子,老子就看看你来不来攻。”
张献忠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长沙的外围,连营十数里,只派出小部分人马对长沙骚扰性的攻击,大部分的精力却在防备唐军,自然攻不下长沙。
李双喜每天侦骑四出,其斥候常逼近义军大营数里开外,加上义军中还藏有唐军中地不少情报人员,义军的一举一动当然瞒不过李双喜,他虽有把握可以打败义军,可是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做,在野外将义军打败,自身免不了损伤,而且便宜的是朝庭,义军不可能久呆在野外,既使他现在抢到的补给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只有攻城才能再抢到大批补给,唐军又何必着急。
张献忠对唐军的斥候也头痛无比,唐军的野战军都是骑兵,整整有一万人,而义军的马匹稀少,除了一些重要的将领有马外,所有的马加起来不过才一百多匹,而唐军的斥候就有五六百人,如何能够和唐军对阵,张献忠明知自己一举一动瞒不过唐军,也无可奈何。
见唐军停下了和自己对持,张献忠苦恼万分,走,唐军会在后面跟着,打长沙,又怕替唐军作了嫁衣,等又不能等下去,徐以显也无计可施,对张献忠道:“敬帅,为今之计,唯有和唐军求和,我军才能摆脱这样的尴尬。”
张献忠一呆,骂道:“奶奶的,老子又没有得罪过唐军,是他们突然攻击我们,求和有个屁用。
徐以显道:“不然,唐军是借口敬帅吞拼了曹操,说我们不讲道义,又收留了罗汝明,才攻击我们,若敬帅能低头认错,唐军再也找不到借口,他们就没有理由再攻击我们了。”
张献忠在帅帐里转了半天,其他人也盯着张献忠,李定国,孙可望他们对眼下的情况都很敝气,此举虽然有可能换回唐军不攻的承诺,但无疑要敬帅向唐军低头认错,这敬帅能答应吗。
张献忠停了下来,望着徐以显,道:“真能成?”
徐以显道:“虽没有十成,但八成把握还是有的。”
张献忠一拍桌子,道:“认错就认错,认个错又不会死人,老徐,你明天就带人到唐军阵营去,再抬上一点礼物,向唐军赔礼道歉,只要他们停止攻击我军,有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
众人虽然觉得此举有示弱之嫌,但唐军的强大是不容的事实,他们找不出其它办法,也只好让徐以显去试试。
第二天,徐以显就带着十几个健壮的挑夫,在以前攻城所得中,选出了许多凌罗绸缎,还有一些金银珠宝,一路挑着朝唐军的营帐走去,两军虽然相隔三四十里,但徐以显刚出了已方大营不到三里,就被唐军的斥候发现,数十骑围了上来。
望着身后几里的大营,徐以显叹了一口气,已方无论是情报,人员素质,装备都不如对方,这仗还怎么打。
马上的骑士已停了下来,用火枪指着徐以显十余人,喝问道:“什么人,干什么的。”
挑夫们没想到出门这么快就会遇到唐军,他们连忙丢下了肩上的担子,将手举了起来,这是义军相传遇到唐军的规矩,只要这样就不会有性命之忧。
徐以显定了定神,道:“本人八大王帐下左军师,特到贵军大营,要见你家主帅。”
马上的骑士听到是拜见自家主帅,脸色和缓了下来,只是指了指后面的箱子问道:“这又是什么?”
徐以显道:“这是给贵军的一点小礼物。”
为首的骑士打量了一下,指了指四人,道:“你们两人回去报告,你们两人跟着他们。”
四人应了一声,两人打马便回,两人留在了原地,其他的人呼啸一声,已向远处马不停蹄的驶去,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第六卷 烽火岁月  第六十章 长沙
     更新时间:2009…8…19 22:23:11 本章字数:4356
    李双喜接到徐以显求和的请求,快马向李鸿基禀报,李鸿囊刚刚攻下武昌城,四川,湖广都基本上拿下,达到了最初的目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征战大半年,每天花费巨大。唐军虽然从蜀王,襄王,楚王三番中得到了大批银两,足够军费开销。但毕竟少了数十万壮年劳力耕种,已经影响了陕西的粮食生产,商洛的各种兵器产量也下降了不少。
唐军以前库存的军火物质都已快用光,李鸿基有意让大军休整,四川,湖广两地也要时间巩固。遂同意了义军的请求,许诺在义军攻下长沙一个月内,唐军不会攻击义军。
李鸿基已开始让各地的民夫陆续返回,在湖广只留下了李双喜部队中的民壮,另外二万近卫军,二万野战军暂时留在武昌,刘芳亮军中编制的二万守备军分散到各地守卫地方,同时以前被俘虏的官军也正在筛选,李鸿基打算在湖广再编四万守备军,加上李双喜的军队就可以将湖广牢牢守住,到时二万近卫军和二万野战军可以返回西安。
张献忠得到了李双喜的回答,虽然不满意,但唐军有具体承诺,总比以前攻下城池一两天就被唐军赶走的好,他顿时下定决心,攻下长沙,杀掉一个番王,让天下振动。
长沙历来是藩封重地,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汉长沙国即曾饮誉一时,绵延了二百余年。此后口历代王朝又多封过长沙王,如西晋长沙厉王司马义。南朝时,宋长沙景王刘道怜、齐长沙威王萧晃、梁长沙宣武王萧懿、陈长沙王陈叔坚。唐朝长沙王李恪、党仁项、罗宏信等。但都仅食长沙租税。受封而不就国。
甚至有长沙王连长沙租税也不享有。仅仅遥取长沙之嘉名,如北朝时地北魏、北齐、北周等几个中原小朝廷封地长沙王,都是如此。历代的长沙王只是虚封。早已不具有分封制地意义。
可是到了大明朝。皇子封为亲王。
授以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其封地建王府、设官吏,其宫室、冠服、车旗的规格仅下于皇帝一等,公侯大臣都要俯首拜调。地位极为尊贵。
诸王在封地没有治民之责,但有统兵之权。各王府都设有护卫,其兵士少者三千。多者近二万人;而且当地驻军调动,还必须有亲王令旨。于是,分封到各地地藩王成了代表皇帝监控地方军权地人物,而每一个王国则成了一个军事中心。
作为一个有过封王建国历史地名城和湖湘军政要地地长沙。从明初开始就成了朱明帝胄的藩封之地,曾先后封有藩王四人,即明太祖朱元璋子潭王朱樟和谷王朱橞、仁宗朱高炽子襄宪王朱瞻增、英宗朱祁镇子吉简王朱见浚。
不过,前几代长沙王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第一任潭王朱梓,因谭王妃於氏的父兄坐“胡惟庸案”被杀,朱梓惶恐不安,在朱元璋召他进宫之时,与於氏一道自焚而死。
第二代长沙王是被封为谷王地朱橞,朱橞为朱元璋第十九子,洪武年间就藩宣府(今河北宣化),因宣府为古上谷地,称谷王,靖难时他打开南京金川城门、投靠燕王朱棣有功,被徙封长沙。
朱橞为人奸险凶毒,在长沙时更是专横跋扈,不可一世,后来野心膨胀,竟至谋反。为此,他到处招收亡命之徒,操练兵法战阵,制造军器战舰,又大建佛寺,“度僧千人,为咒诅。”朱棣得知后马上采取措施,命朱橞入朝陛见,于永乐十五年十月将朱橞及其二子废为庶人,其官属多得死,粉碎了这起政变阴谋。
谷王废罢之后,长沙王府又两换门庭。先是已故仁宗第八子襄宪王朱瞻增(宣德四年)就藩长沙,近半个世纪后又有英宗第七子吉简王朱见浚入主王府,吉简王朱见浚是明代长沙诸王中居国最久,也是唯一将王位传续了下来地一人,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六十余年,现在已是第七代吉王朱慈懂即位。
朱慈煃今年刚州接位,第六代吉王朱由栋去世不久,朱慈煃吉王地位置还没有坐热,就被义军围城,刚开始朱慈煃吓得马上要丢下王位潜逃,可是义军攻了一个多月,连城墙都没有上来过几次,遂放下了心,变本加厉地开始玩乐起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因父亲在世不能享乐的东西全享受个遍。
张献忠一声令下,城下摆出来的十门大炮一起向长沙开炮,炮弹砸在城墙上砖石四溅,坚固地城墙马上就露出了坑坑洼洼,守城的士兵血肉横飞,惊惶失措。
张献忠拿起了由孙可望带回来的望远镜,紧盯着城上地动静,见城上的官兵好象突然之间蒙了,乱成了一团,城上的几个塔楼也在大炮的打击下摇摇欲坠,不由说了一声:“他娘地,大炮就是好用。”
张献忠向唐军购买了十门大炮,加上罗汝才也买了十门,那天攻打罗汝明时有两门大炮抢救不及,落入了水中,他还有十八门大炮,可唐军给的炮弹只有一千发,属于罗汝才的没有给他,后面又和唐军交恶,这炮弹是别想买到了,用一发少一发,所以义军对每一发炮弹都异常珍贵,轻易舍不得动用,长沙如此大城,以前还从来没有用过大炮进攻,这次也只用十门。
潘独鳌站在张献忠后面,献计道:“敬帅,不如我们以后就拿城池和唐军换炮弹,唐军若不同意,我们就威胁屠城,让他们得到一座废墟。”潘独鳌此时终于找到了唐军的软肋,急不可耐的献了出来。
徐以显却觉得中间又点不对劲,唐军只用炮弹就能换回一座城池。太容易了吧。可就是义军不换,唐军该夺城还是会夺城。无论谁想起唐军百炮齐发地威势,都会头皮发麻。不换又能如何。本来想说话还是闭上了嘴。
张献忠一拍潘独鳌地肩膀。道:“要得。打下长沙后,你就去和唐军谈,不但要换炮弹。还要有子弹。火枪。唐军不换口老子一把火烧了长沙,让那帮龟儿子去收拾残局。”
潘独鳌强忍肩膀传来火辣辣的疼痛,心里诽谤,粗暴地家伙。夸我也不会温柔一点,脸上却堆满了笑容,终于在徐以显面前扳回了一局,心里是痛并快乐着。
湖光巡抚方孔熠,副将杨世恩,张应元,长沙总兵尹先民此时都站在城墙上,方孔熠四十来岁,一张面孔颇为方正,有点不怒而威,而长沙总兵尹先民却是白白净净,身体发福,象文官多过武官,杨世恩,张应元两人都是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全身精壮,杨世恩身材高大,颌下根根短须,象要竖起来,张应元的胡须却较长,身材稍矮,全身肌肉鼓起,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人。
大炮地爆炸声让整个城墙都晃动起来,他们几人站在城楼下面,上面地灰尘扑朴地掉落了下来,杨世恩和张应元面不改色,将身上的灰尘拍了拍,尹先民脸上的肥肉连连抖动,方孔熠不怒而威的神态却全然不见,他脸色发白,颤抖着说:“这群贼寇如何会有火炮?”
义军有火炮早已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肯定和唐军有关,只是城下的义军围城两个多月,从来没用大炮,以至大家都忘了义军有大炮的事实。
张应元道:“部堂大人,现在不是议论贼寇如何有火炮地时候了,城头太危险,大人还请下城。”
方孔熠本来就胆小,只所以敢上城墙,实在是退无可退,整个湖广只剩下长沙城了,他这个巡抚能到哪里去,加上义军攻城并不激烈,他才走上城墙,想给官兵一点激励,听了张应元的话,他找到了台阶,忙道:“那好,本官就下去了,长沙城的安危就拜托你们了。
张应元道:“大人放心,长沙有四万多官兵,不是区区贼寇所能破的。”
尹先民此时才魂魄归位,忙道:“部堂大人,我陪你下去。”
望着方孔熠和尹先民匆匆下去地背影,张应元和杨四恩对望了一眼,眼中的不屑之色彼此都可以看见,张应元呸了一声,道:“胆小鬼,装什么蒜。”
杨世恩道:“张将军,部堂大人虽然胆小,但不会象一般文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