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198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98章

小说: 闯王李自成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被软禁起来,倒也不着急,官军已经无路可退。谅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刚才官军的喧闹一度让他担心起来,这好象是兵变的样子,万一秦良玉控制不住局势那就遭了,官军一乱起来,他们若是糊里糊涂的死在乱军下,那才冤枉,好在不久帅府就恢复了平静,两人提着地心才放了下来。
  门“吱。”呀一声开了。马千使走了进来,面无表情的道:“秦帅要见你们,跟我来吧。”
  卢象升和副手互相看了一眼,没想到秦良玉这么快就要见他们,卢象升心中有点不安,刚才看秦良玉的意思。没道理这么快就决定要降。到底是什么事,卢象升本想问一下马千使。又不知如何开口,索性也一言不发的跟着。
  进了正厅,卢象升看见秦良玉一下子好象老了几岁,神情落暮,而马祥麟向他露出了一个笑意,卢象升心里顿时有了底,道:“参见秦帅!”
  秦良玉摆手道:“从今天起,我已不是什么秦帅,只是一个遭老婆子,我想把孩儿们都带回石柱,不知唐王能否同意?”
  秦良玉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让卢象升犯了难,若秦良玉只是诈降,回到石柱后重新反对唐军,那岂不成了一场空,他想了想,道:“唐王曾说,秦帅一生征战无数,无论是剿匪也好,勤王也好,都是战功显赫,唐军初起不到十年,有许多借重秦帅之处,还请秦帅不要推迟。”
  秦良玉知道自己想回去的想法不可能了,叹了一口气,自己是确实累了,不想再征战,可是唐王却不一定会相信,只得退而求其次,道:“也罢,老身这把骨头就暂时替唐王卖命几年,只是我石柱的兵马出来已大半年,士卒多思念家乡,不知唐王可否同意让我二弟马千使把他们带回家去?”
  卢象升点了点头,道:“这一条我可以替唐王作主答应秦帅,不知秦帅还有何条件。Wap.16 K.Cn”
  秦良玉默然半响,才道:“没什么了,你回去告诉唐王,就说我老婆子降了,明天唐军就可以入城。”
  卢象升一愣,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秦良玉必定要讨价还价,没想到见第一条唐军不答应,马上就全面退守,这等于是无条件投降,不过,他马上佩服起秦良玉来,不亏是征战多年的老将,拿得起,放得下,道:“那好,秦帅,咱们以后又是同殿为臣,卢某以后还需要秦帅提点才行。”
  秦良玉花白的头发颤动不已:“提点不敢当,只是我这个弟弟和儿子都是三四十岁地人了,却还不能让人放心,他们还需要卢大人以后多多照拂。”
  卢象升连忙道:“一定,一定。”没想到能这次任务比想象中还要顺利,卢象升轻松了下来,和秦良玉商定好投降细节后,卢象升和副手就告辞回去,而马祥麟则留了下来。
  卢象升一走,马千使忍了半天,才道:“嫂子,唐王要招降我们,必定会让卢象升答应我们很多条件,刚才为什么不提?”
  秦良玉“哦”了一声。道:“我们能提什么条件?”
  马千使道:“嫂子,你怎能如此糊涂,至少也要让唐王答应永保我们石柱宣抚使的条件。”
  秦良玉道:“我已经提了,唐王连放我回去石柱都不能答应,还会答应这个更苛刻地要求吗。二弟,我知道你不喜欢唐军,才让你把兵马带回去,我们既然降了。就不能再三心二意,马家的石柱宣抚使是先祖随明太祖爷一刀一枪拼下来的,我们在唐军中寸功未立,凭什么让唐军也照样册封,就是现在唐王为了招降我们,答应了,若以后不能建立功郧,恐怕是祸不是福。。cN”
  马千使道:“那我带回去的这么多士兵怎么安排?”
  秦良玉毫不犹豫的道:“解散,这些年来,石柱地子弟随我东征西讨不知有多少人埋骨他乡。也该让他们享享清福了,二弟,你记住,若没有唐王的命令,你不可擅自招募军队,切记,切记。”
  马千使道:“嫂子,你放心,我记下了。”
  秦良玉才放下了心。让自己地亲兵出去传令,明天全体官军将向唐军投降,接到命令的官军心里都涌上了百般滋味,他们地秦帅败了,败了干净利落,而他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唐军的轰炸,每个人都默默的探试自己的兵器,没有唐军的炮声,整个军营都显得异常安静。许多人都知道,四川大势已去。
  城中的百姓今天没有听到唐军的炮声还在奇怪,接着就传来了官军投降地消息,他们都欣喜若狂,对他们来说,无所谓朝庭。还是唐军。官军投降了,那就意味着不用再打仗。他们的房屋不会再被炸,他们的性命也保住了,生活又会恢复正常。
  第二天,唐军顺利地进城,数万名唐军排着整齐的队列,一律黑衣黑甲,兵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尤其是看着马匹后面拉着的大炮,整个队伍显出了一片杀气,本来是前来欢迎地百姓,一下子震憾不已,全体哑雀无声,默默地看着对支部队进城,直到锣鼓响了起来,两旁的百姓也想起了自己地使命,大声欢迎起来。
  李鸿基接见秦良玉时,对她温言勉励,将秦良玉封为忠武将军,这是正四品的武将,在唐军中只在马维兴,高立功,李双喜三人之下,让秦良玉大感承受不起,几次要推脱,都被李鸿基拦了下来。
  顺庆府的四万多官兵重新被打乱收编,其老弱每人发给十两银子放其回家,其余人择优成为唐军地正式士兵,四万多官兵,最后只留下了一万六千多人,秦良玉本来是想把她从石柱带来的子弟兵都带回家,李鸿基也答应了,不过要求秦良玉让士兵自愿选择继续当兵还是回家,秦良玉估计大家都厌倦了打仗,一定都会选回家,遂同意了下来。
  结果大出秦良玉意料,唐军一公布参军的待遇后,许多人都不愿回去,她所带的一万多人,大多是精锐,有七千多人被选中留了下来参加唐军,许多不符合规定,被剔除出去的人还想找秦良玉求情,让他们重新加入军队。让秦良玉颇为尴尬,她才知道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能吃饱饭,还有军饷可以拿才是最重要的。
  秦良玉的投降,在四川的军民心中引起的震动几乎是推毁性地,许多城池再没有抵抗的意志,唐军一到就开城投降,连剑阁这样的险城也不例外,唐军在短短十多天,就快速推进,拿下了十多个县城,首府成都的前面只还有一个孤凌凌的绵州府在官军手里(今绵阳)。
  绵州府知州薛一鹗听闻秦良玉投降,也是失魂落魄,他连忙派人向成都求救,巡按刘之勃接到薛一鹗的求救文书,听到唐军来势汹汹,大惊失色,马上招聚四川监军道廖大享,副将罗尚文,马应魁等人一起商议,拟派兵去救绵州。
  廖大享一听完,马上道:“不可,成都只有二万人马,自保倘且来不及,怎可再分兵。”
  刘之勃为难地道:“若不分兵,绵州一下,成都再无屏障,区区二万人马,又怎可挡唐军十万数虎狼之帅。”
  众人听了,哀声叹气起来,这时副将马应魁道:“成都府人口不下百万,大人何不尽取成都财帛,招募士卒,旬日之间,十万兵马垂手而得,又何必怕什么唐军。”
  众人眼睛一亮,齐齐地望着刘之勃,刘之勃道:“成都倒还有一些余财,可前段日子支援秦良玉,所耗颇多,如今剩下的钱粮能招聚三四万人就不错了。”
  众人不由对秦良玉大声咒骂起来,以前都以为她会是四川地柱石,要人给人,要粮给粮,秦良玉倒好,竟然降了。
  罗尚文站起来道:“大人,有多少先招多少,未将回去后,马上开始准备招募人马,还望巡按大人在全府发出布告,要求川人一起保卫成都,勇于参军,把唐贼从四川赶出去。”
  刘之勃连忙道:“好,明天招兵的布告就会贴满全府,物质也会尽快调拔,招兵之事就拜托罗将军和马将军了。”
  马应魁道:“大人,就算如此,能顺利招聚到三万人马,我军依然不是唐军的对手,秦良玉有五万大军,又多是能征善战之辈,她这一投降,唐军越发强大,我们只有二万正规军和三万临时征召的军队,又如何能挡。”
  罗尚文不悦地道:“马兄太抬举秦良玉那个老太婆了,我看她是徒有虚名,才会被唐军一吓就降。”
  罗尚文看不起秦良玉,其他人却不这么想,尤其是廖大享,曾有一段时间担任过秦良玉军中的监军,深知秦良玉的嫡系人马比成都的正规军尚要厉害,如果只有五万人马,莫说抵挡唐军不够,就是秦良玉单来,成都也不一定能挡。众人一时又沉默起来。
  刘之勃出了一计,道:“蜀王富可敌国,为今之计,不如我等一起去蜀王府,求蜀王拿出资财助军,若蜀王能应允,休说十万人,招募二十万人也有余。”
  众人面面相觑,从太祖封第一代蜀王朱椿以来,至如今的蜀王朱至澍,已是十三代了,蜀王的封地占了成都二成还多,这数百年积累下来非同小可,而且这蜀王可能是遗传,一代比一代吝啬,从来只见进,不见出,这一代蜀王朱至澍更是变本加厉,想从他手中掏钱出来,难,简直是难上加难。
  刘之勃见众人都不愿意去,道:“如今是非常之期,成都有存亡之危,若是唐军攻进城,蜀王也不能免,大家同去请求,蜀王或许能答应。”
  众人听巡按大人如此一说,也只得勉为其难,答应同去蜀王府。
  
    第六卷 烽火岁月  第六卷烽火岁月第三十七章包围成都
     更新时间:2009…8…16 13:34:30 本章字数:4662
  在历代蜀王中,只有第一任蜀王朱椿有才能。当其他诸侯王都以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为首要任务时,他却提出了用礼教治理四川。朱椿在位期间,聘请了许多有名的文人到蜀王府任职,还协助地方官平定了大渡河一带少数民族的叛乱。朱元璋对这个儿子比较偏爱,称他是蜀秀才。而官方的史书则称:“蜀人由此安居乐业,日益殷富。”
  但朱椿之后的其它蜀王们则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这一任蜀王朱至澍是朱椿的九世孙,在另一个时空中,他还可以在四川作为蜀王再过上七八年的逍遥日子,直到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入四川,朱至澍怕受大西军侮辱,和他的妻妾一起投井自杀。
  此时朱至澍刚刚三十来岁,正值壮年,精力旺盛,正在和自己的四个美貌内待在花园调笑取乐,王府总管康二来报:“王爷,巡按刘大人,监军道廖大人,还有几位副将一起求见。”
  朱至澍大为不耐,和其他有野心的番王不一样,历代蜀王除了第一任蜀王有过上万人的护兵外,其他蜀王都对政事,民事一概不感兴趣,都是无能力也无志向的酒囊饭袋,只知吃喝玩乐,因此四川的历史事件十分平淡,既没有盖世的文治武功,也没有血沃沙场的赫赫征战。
  这样的番王皇帝无疑是最放心的,所以历来皇帝对蜀王都很宠信。反而多有封赏,朱至澍也同样如此,作为一个番王,朱至澍除非是有人侵犯到王府地利益,否则他是很讨厌见到地方官的。但蜀王府的利益谁敢侵占,一般都是王府的奴才仗势欺人,官府也不敢管,只有当王府的奴才实在太过时了。官府才会到蜀王府通报一下,所以基本上若有官员上门,都没有好事,听到这么多官员一起来找他,估计是那个奴才又犯了大事,朱至澍更是不耐烦,道:“不见,就说我休息了。”
  康二抬头看了看天,为难地道:“王爷,天色还早。没有人这么早就休息。1 6 K小说网。手机站wap..cn”
  朱至澍大怒,随手拿起一个酒杯,朝康二丢下,道:“你个死奴才,我说休息就休息,那帮家伙有什么好见的,无非又是咱家哪个不长眼的奴才惹了事,来找蜀王府的茬来了,告诉那个惹事地家伙。自己摆平。”
  康二眼见杯子砸来,却不敢躲,硬受了一下,刚好砸在额头上,登时肿起了一个大包,他再也不敢多嘴,悄悄下去,康二恨这帮官员让自己额头挨了一下,故意不去回报。就让成都府的这些最高文武大臣在厅内傻等。
  数人在厅内候了大半个时辰,刚才的康二总管却没有回来,刘之渤连忙向旁边的一个门子打听,那门子敝了敝嘴道:“蜀王府如此之广,一时找不到王爷也是有的,还请大人稍待。”
  刘之渤一想也就释然。只得和众人耐心等下去。
  蜀王府还是由第一代蜀王朱椿所建。占地五百七十多亩,坐北朝南。围绕蜀王府的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墙高三丈九尺,周长五里,城下有一条水波荡漾的护城河,护城河之外,还有一道周长九里的萧墙,要在这么大的地方找个人,确实不容易。
  哪知直到天黑,众人还是没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