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164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64章

小说: 闯王李自成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殿军官匆匆下去,不久就带来了一个老农模样的人,手里捧着一个盒子,盒子古色古香,一看就是年代久远之物,老农一进来,就跪了下来:“小人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连忙道:“老人家快请起。”
  那老农磕了一个头,道:“谢万岁。”才魏颤颤的站了起来。
  崇祯道:“你说你要向联敬献和氏璧,此物从何而来,你可打开看过。”
  老农道:“此仍圣物,小民如何敢打开?”
  刘应选从旁边站了出来,道:“放肆,你这刁民,盒子都没有打开,你如何知道这是和氏璧,分明是想欺骗万岁,罪当处死,来人啊,把这个骗子拖下去。”
  老农连忙跪下道:“冤枉,小人是受了神人指点,才知这是何氏璧,要敬献给皇上。”
  崇祯连忙道:“老人家,你别害怕,你得到此物的经过可否说出来。”
  老农站了起来,说道他家有祖传的几亩农田,周围的都是薄田,唯有他家的农田每年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天旱地涝,都能打下十几石粮食,大家都说他家的田里肯定埋有宝贝,昨天他睡下后,突然梦到一个金光闪闪的神人对他说道,他家的田里埋有和氏璧,如今天下大乱,是有妖物作孽,唯出和氏璧出世,才能镇住妖物,让他把和氏璧取出来,献给皇上,才能天下天平,他醒后就连夜来到梦中神人告诉他的地方,连挖三尺,终于找到了这个盒子,他不敢怠慢,今天就来献给皇上。
  太监从老农手中接过盒子,一打开,只见光芒四射,里面有一个方圆四寸的玺印,太监正要交给崇祯,崇祯对周廷儒道:“周爱卿,你学识渊博,你来看看,这是否是真印。”
  周廷儒接过一看,这玉上该着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仿佛和传说中的和氏璧一模一样,只是看这玉质虽然温润,但却不能说是上品,不太可能是和氏璧,偷偷朝崇祯看了一眼,见皇帝紧盯着自己,他也是玲珑七巧之人,忙跪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仍天佑吾皇,确实是传国玉玺。”
  崇祯又道:“温爱卿,吴爱卿,你们也来看看。”
  温体仁和吴宗达两人围上来,看了几眼,连忙也跪下,道:“天佑吾皇,此确仍传国玉玺。”
  三位大学士都已认为是真,那么肯定是真了,百官都跪了下来:“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哈哈大笑:“好,好,此仍天意,我大明中兴有望,赏献宝之人五百两,封献宝公,并大赫天下,庆祝大明得到传国玉玺。”
  所有大臣都跪了下来:“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散朝,有人向皇上献和氏璧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有人欢天喜地,觉得是天佑大明,有人半信半疑,更有人压根不信,不过,大赫下之,许多犯人重获自由,倒是谢起这和氏璧来,只是有人向三位大学士求教和氏璧真假时每人却都避口不谈。
    第六卷烽火岁月 第一章兵发太原
     更新时间:2009…8…16 12:51:35 本章字数:4334
  朝庭获得和氏璧的消息传到了唐军耳中时,唐军上下正沉浸在唐王喜得贵子中,田玉珠和邢秀娘在前后一天的时间里各产下一子,邢秀娘虽然不乐意,但相差一天也毫无办法,只得让田玉珠之子为长子。李鸿基给他取名为李杰,邢秀娘所生之子取名为李智。
  唐军当然没有人相信朝庭的和氏璧是真的,消息传来,许多人都气愤难耐,就象正是兴高彩烈,张开大嘴正要笑时,一只苍蝇不偏不倚的飞入了口中,让人恶心不已,将领们纷纷再次请战,李鸿基不愿再次冷了将士的心,命令李万成部可以伺机向太原前线的官军进攻。
  接到命令的李万成大喜过望,将宁远将军黑虎星,怀化郎将拓养坤,定远将军白广恩,游骑将军刘希元。炮兵指挥骁骑上校孙和斗,还有刚刚出使朝庭归来的赵良极等人招聚起来议事。
  曹文诏死后,崇祯怕唐军再次攻下太原,又给陈奇榆增添了不少兵马,此时太原还有五万大军,李万成手中只有四万人马,还要防守山西前线近千里的地方,直接进攻太原兵力并不充足,唐王也没让他们大战一场,此时选择一下合适的进攻路线就很有必要。
  李万成将卷起来的地图摊开,道:“各位,唐王命我军教训一下朝庭,在我们面前有三路可以进攻,一路是直攻太原,一路是夺回武乡,再攻辽州府,一路是从汾州出发,沿黄河北上,直下万山,娄烦,再一路北上,大家看看该选那条?”
  拓养坤喟口奇大,道:“将军,不如来个三路齐攻,未将愿率一军直攻太原。”拓养坤从加入闯军以来,从未单独领过军,昔日的好友已有数名军职在他之上,若不能单独领军,他永远也别想追上那些人。
  李万成不由道:“胡闹,三路进攻看似汹涌,却将我们的力量分散,唐王一再告戒对敌不可麻痹大意,一定要用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怎可自削力量。”
  拓养坤见李万成不同意,知道自己得不到领军机会,垂头丧气的坐了下去,心中却颇为不服气,拓养坤和李万成同时投入闯军,李万成得到多次独自领兵的机会,一直压在他头上不动,拓养坤对李万成颇为不服,在他看到,官军数次掺败于唐军手上,早就不堪一击,他多次请战都被李万成拒绝,拓养坤以为李万成是怕他立功之后,会追上他,才故意压制自己。
  赵良极在旁道:“将军,我看还是直攻太原为好。”
  李万成道:“太原城中有数万人马,我们急切难于攻下,为什么要攻太原?”
  赵良极道:“唐王要我们教训朝庭,声势肯定要闹大,但现在我军的各种物质调运都优先考虑草原,现在调到前线的物质仅够我们消耗,又不能大打,所有无论是从武乡出兵,还是从汾州出发,声势都不够大,而且从两地攻击,距离都太远,消耗的物质要大大高于中路对太原的进攻,不合算。”
  黑虎星道:“可是太原的兵马远多于其它地方,我们哪有那么充足的兵力和物质攻下太原,如果没有攻下,那不是虎头蛇尾吗?”
  赵良极道:“谁说要攻下太原,大家请看,这是汾河,汾河直达太原,我们可以派一路人马从水路出发,多带大炮,每日只对太原轰击,而另一路大军则攻晋中,只要拿下晋中,那太谷也会落入我军手中,这里是整个山西的精华之地,不是比拿下太原更划算。”
  山西是多山地区,但也有几个平原,其中从太原到临汾是最大的平原,由于有汾河水的浇灌,这里也是山西人口最为密聚的地区,如今这片平原四分之三掌握在唐军手中,只有太谷,晋中,太原还在朝庭手里。
  李万成道:“不错,咱们整天只盯着太原,倒是忘了还有两个富庶之地未取,若能拿下这两个地方,我看只剩那孤凌凌的太原,他陈奇榆拿什么去养活数万大军。”
  众人也都兴奋起来,虽然唐王不让大打,但能拿下一府一县也不错,何况这两地都是膏腴之下,拿下后,此长彼消,陈奇榆的日了恐怕要更难过。
  李万成拿出了令箭:“命令。”
  众人都站了起来,李万成道:“命令怀化郎将拓养坤,炮兵指挥骁骑上校孙和斗,率一万大军,多带火炮,从水路直抵太原,每日炮击太原城,不出直接攻城。”
  拓养坤正在生闷气,听到自己可以独率一军,心中一喜,马上和孙和斗一起站了起来:“遵令。”坐下后,拓养坤心里却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等我到了太原城下,攻不攻城就不是你说了算。
  李万成又拿出另一支令箭道:“命令宁远将军黑虎星带一万人马紧守祁县,交城前线,不论多少官军来攻,都不得出战。”
  黑虎星听到自己要守城,顿时耸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道:“遵令。”这唐军一进攻,官军自顾不暇,哪会来攻祁县,看来又没仗可打。
  “命令定远将军白广恩,游骑将军刘希元,随军参谋赵良极随本将共二万大军向晋中出发,务必拿下晋中。”
  三人都是一喜,齐声道:“遵令。”
  李万成狠狠的一拳砸在桌子上:“各将回营,三天后向晋中进发。”
  众人应道:“是。”转身向后,鱼贯而出了李万成的府衙,各去准备,整个前线顿时忙碌起来。
  同时,唐军派出大量的斥候,出城数十里,将官军的探子远远驱开,同将前线双方走私的道路全部封闭,以防官军的探子探到唐军的具体军事秘密。
  一时之间,两边的走私商人都暗暗叫苦,进退两难,从朝庭派人剌杀唐王已来,已过了近二个月,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一直对商人客客气气,谁也不为难,那些商人叁加完唐军的鉴宝会后,反而加大了运量,以为短时间双方不会交战。
  唯有一些精明的商人在听到朝庭宣布得到和氏璧后,心知要遭,朝庭力量不够,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唐军,唐军肯定不能容忍,及时减少了进货,才得已避免损失。
  陈奇榆一接到唐军将边境封锁,并驱赶官军的斥候时,就知道大战马上要来临,但前线太长,他也不知唐军会先攻击何处,只得传令各地加强防备,一发现情况,马上向他报告,他好随时增援。
  拓养坤的一万人首先出发,因是走水路,方便运输,拓养坤不但带了三十门迫击炮,还带了十门重炮,一万大军,沿着汾河,浩浩荡荡,直指太原。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三十多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七百多公里。流域面积近四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却养育了山西四成多的百姓,汾河不但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最早成为运河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47年,当时晋国发生饥荒,向已结成秦晋之好的秦国求援,秦穆公发动“泛舟之役”,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汾河直抵晋国的绛都,泛舟之役是汾河航运的最早的历史记载。
  唐军的一万大军逆河而上,两地距离不过六十多里,只需一日即可到达太原,而骑兵更近,需数个时辰,唐军的斥候沿途清道,没等陈奇榆反应过来,拓养坤已兵临城下,陈奇榆已作好了准备,唐军来的虽然迅速,官军并不慌乱,只是令他奇怪的是唐军只有一万余人,这未免也太看不起官军了吧。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名总兵听到唐军只有一万人,纷纷请战,他们上次兵败后,虽然把责任都推到了曹文诏身上,但还是被朝庭申斥了一顿,此时归于陈奇榆门下,急于雪耻,见有便宜可沾,将数次被唐军打得抱头鼠患的恐惧丢下,要求与唐军一战。
  陈奇榆沉吟不语,唐军难道有那么自大,认为一万人就可以攻下太原不成,肯定是另有阴谋,众将见总督大人不语,急了,唐军从水路来,装御物质肯定需要一段时间,错过这段时间,等唐军立好了营,再攻起来就难了。
  李卑道:“部堂大人,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唐军就算有阴谋,太原城下一览无疑,他又能怎样,无非是仗着武器利害一点而已,若等他们修好了炮台,我们就只能挨炸了。”
  陈奇榆顿时下了决心,不管怎么样,决不能让唐军轻易在太原城下立脚,命令道:“贺人龙,李卑,艾万年听令,你们率带本部人马前往汾河渡口,阻上唐军登陆,本部率军随后接应。”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人应了一声:“是。”登、登、登的下去了,点起自己部下的所有兵力,开城出战,三人带着骑兵先行,只需十余分钟就来到了汾河边,见唐军已有数千人上岸,三人对望了一眼,李卑道:“冲,咱们把他们赶下河喂鱼。”
  因运送战马不便,唐军这次来的全是步兵,见到官军出战,前面的士兵赶快将一箱一箱的地雷倒了出来,来不及掩埋,就这样直接丢到了地上,同时船上的人赶忙抓紧上岸,火炮来不及搬运,孙和斗命令炮兵干脆在船上架起大炮,准备随时支援已上岸的唐军。
  官兵的骑兵丝毫没有停顿,在隆降的蹄中声向唐军杀来,到了离唐军还有数百米时,已经踏上了唐军丢下的地雷,“轰,轰”的爆炸声响起,不时有官兵被炸得人仰马翻,官军以前在太原城下曾趁夜偷袭时挨过炸,当时不知是何物,引起了极大的惊慌,此时才看清了炸自己的竟是一些黑黑的圆球,但在高速奔跑的马上,明知下面有踩上去就会爆炸的东西也不可能避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马踏上了圆球,轰一声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