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157章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57章

小说: 闯王李自成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板只觉得脖子一紧,连气都喘不过来,忙道:“客官住手,住手,他们本来有四个人,好象都是来参加科考的士子,还有四名下人和四名保镖,有两个人考中了,其中有一个还是探花郎。”说到本店出了一个探花郎,老板也觉得脸上有光,不觉挺直了身子。
  青猴儿大为不耐:“什么探花郎,说说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老板顿时迟疑起来,见青猴儿的手又要揪过来,忙道:“好,我说,我说,他们就住在北门大街,第三个院子就是,上面写着的是杨宅。”
  青猴儿点了点头,警告道:“不准乱说,知道吗。”
  老板见青猴儿眼中射出一股凌利的杀气,想起白天他血流满地却一声不哼的情景,打了一个冷颤,忙道:“小老儿知道,客官请放心,小老儿不会多嘴。”
  青猴儿满意的离去,老板越想越不放心,叫来一个伙计,让他赶快给衙门报信。
  众人喝酒喝得正开心,突然数名捕快闯了进来,老板趾高气扬的站在一边,指着青猴儿道:“官爷,就是他逼问我客人的住处,我怀疑他要图谋不轨。”
  一名捕快冷冷的道:“有没有这回事?”
  林若灿暗暗咒骂青猴儿,成事不足,败事月余,满脸堆笑地站起来,道:“官爷,对不住了,我那位兄弟受了点伤,只是心中不忿而已,其实倒没什么恶意。”说完,悄悄塞了一锭银子到捕快的手中。
  捕快面色一变,将银子摔下,道:“好啊,当众行贿,给我拿下。”数名捕快就要上前动手,林若灿暗暗叫遭,没想到这个捕快不吃这套,只得使眼色向黄宗羲求救。
  黄宗羲其实巴不得能摆脱那六名锦衣卫,但他们拿了,马上就会牵连到自己,只好出来道:“几位官爷误会了,这几人是我的随从,下人粗鲁,不通礼议,其实并无行贿之意。”
  捕快看了他一眼,道:“你又是什么人。”
  黄宗羲连忙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明,那是朝庭发的路引,上面写着黄宗羲的籍贯,还有现在的秀才的身份,还有一份唐军发往各地邀请各地大儒前来参加鉴宝大会的请贴。
  唐军对朝庭过来的秀才都有优待,捕快的脸色稍为和缓了一些,问道:“他们都是你的随众。”
  黄宗羲道:“正是,这些下人出门就欠了管教,倒不是故意要惹事,我一定重重罚他们,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
  捕快道:“不惹事最好,在我们唐军的地盘上没有贪官污史,只有你遵纪守法就可以了,强行打听别人的住处,就有惹事的嫌疑,若有事发生,我们就会着落在你头上。”
  黄宗羲连忙点头:“是,我会管好那几个下人,不会再让他们惹事的。”
  捕快道:“那好,人我就不抓了,以后要注意一点,不能仗着有点力气,就想横行霸道。”
  众人一阵气闷,只得听任捕快的训斥,那捕快早从老板口中得到了整件事的经过,知道侍卫能持有短枪的人,一定是唐军的高层,怕青猴儿等人吃了亏,要向他的朋友寻仇,才特意来警告青猴儿他们一番,估计他们再也没胆量惹事,也就算了,这些天,进入西安的人越来越多,若这点小事就抓人,那西安的监狱就要人满为患。
  众人好不容易听完了捕快的训斥,把捕快送走后再也没有心事吃喝,只能草草收场,回到房中后,青猴儿见自己这次又差点搞砸了事,低垂着脑袋不作声,众人本来地位相差不大,看在青猴儿受伤的份上也不好计较,刘良辰代徒弟陪罪后,大家还安慰了他几句。
  林若灿冷笑的看着黄宗羲,道:“黄秀才,刚才好威风啊,我们这些下人粗鲁,不通礼议,你怎样管教啊。”
  黄宗羲理直气壮的道:“那只是迫不得已罢了,不这样说,又怎样应付得了那些捕快,难道你们大家想尝尝唐军监狱是什么滋味,看看和朝庭的有什么不同不成。”
  林若灿道:“好个嘴利的秀才,祸从口出,不要忘记你父亲是怎样死的。”
  提起父亲,黄宗羲顿时气冲斗牛,害死黄尊素的虽然是宦官,但锦衣卫也充当了帮凶的角色,不过,眼前这些人当时还没有加入锦衣卫,黄宗羲才赖得跟他们计较,这时听林若灿提起自己的父亲,气道:“信不信我现在出门大喊一声,你们是锦衣卫,到时你们一个也跑不掉。”
  李良辰见两人闹僵,忙打圆场,道:“好了,好了,现在大家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若我们锦衣卫的身份暴露,黄秀才,你也脱不了干系。”
  黄宗羲哼了一声,忍不住问道:“你们到底来这里干什么?”
  孙锡君在旁道:“不是告诉过你,我们只是来确定一下和氏璧的真假,回去好向皇上禀报吗。”
  黄宗羲道:“但愿如此,那就不要惹事,你们平安离去后,我也落得个轻松。”甩手出了房间,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青猴儿悻悻的道:“这么一个破书生也敢对我们指手划脚,若是以前,我一掌就要了他的命。”
  李良辰怒道:“你住嘴,今天你惹了多少事。”青猴儿乖乖闭上了嘴巴,当他发现自己的武功好象还要高过李良辰时,心中的恭敬慢慢减少,但李良辰毕竟做了他十几年的师傅,余威还在,今天的比武就是想确定一下是否能赢,才会步步紧逼,现在受了伤,青猴儿却怎么也不敢得罪师傅了。
  黄宗羲的资料很快放到了李鸿基的桌子上,他并没有改名换姓,在客栈里登记的资料都是真实的,不过,这六个人作为他的随从却都用了化名,贺景的情报部再历害,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也没有那么快查到他们底细。
  李鸿基看了贺景情报上对黄宗羲的评价,此人似乎还对唐军颇有好感,数次在公开场合说李自成是汉人的英雄,没被锦衣卫抓起来,算他运气好,恐怕还跟他得到了崇祯的亲口称赞有关。
  难怪黄宗羲敢大摇大摆的进入唐军境内,也不更换姓名,既然黄宗羲是这样的人,李鸿基暂时放下了心,他的随众应该不会是来作奸犯科的,只是在贺景的情报上批了知道了三个字,没有再叫贺景特别监视他们。
  李双喜终于从草原归来,关于草原之行的收获,李双喜已用快马通报了李鸿基,得知李双喜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李鸿基亲自到西安城外十里迎接他的归来,加封李双喜为归德大将军,从三品衔,在武将中仅列于马维兴,高立功两人之后。
  得知蒙古人火拼,各部死伤惨重的消息后,顾君恩已无顾忌,放弃了以前的建城计划,将以前按设想建成的大城全部缩小,改成了只能容数百人到千人的小城,却大大增加了建城的数量,若不是唐军的人力不够,顾君恩想把整个草原都纳入进来。
  蒙古各部已毫无抵抗力量,唐军一进,其部落不是远迁,就只能投诚,数月时间,已有十几万蒙古老幼投靠,顾君恩征发了全部部落的男丁用来在草原上筑城,其妇孺给她们重新划分牧场放牧,蒙古各部已没有了抵抗力,待遇自然比不上前面投诚的蒙古人。
  这些筑城的蒙古人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唐军的土豆,番薯,玉米等杂粮多的是,工钱却是没有,每人必须做满三年才能放回去,分到的牧场就是他们三年筑城所得的报酬,这大大降低了唐军在草原筑成的成本,顾君恩雄心勃勃,三年后,要将整个草原建成为唐军的栅栏,每个城就是一道屏障,将广阔的草原分成一块块小的草原,蒙古人就能在栅拦里老实生活放牧,一旦有反意,分布在各城的唐军就会将之剿杀。
  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蒙古人实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苏布台深知仅靠三部的力量与唐军相比只能是以卵击石,面对唐军的咄咄逼人,苏布台只能率人一退再退,避过唐军的锋芒,等他们退到安加拉河附近时才暂时安顿下来。
  苏布台等人以为草原广大,避过唐军就会没事,那知不远处就有远比唐军更加凶残的哥萨克火枪手,这些人在征服寒冷的西伯利亚时,可是经常靠吃人肉过活。
  在崇祯五年时,沙俄已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然后从北方的曼加结亚沿下通古斯卡河,从南方的叶尼塞斯克沿上通古斯卡河,这些哥萨克马上就又走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来到勒拿河流域,到时必定会与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相遇。
  唐军对草原的侵占,逼得不想投靠唐军的蒙古人只得重新返回西伯利亚地区,此时正是沙俄的哥萨克大举向西伯利亚进军的时候,两者相遇,必有一番争斗,沙俄想象原来一样,轻轻松松的将这一大片土地染指已经不可能,唐军的无心之举,为以后将西伯利亚地区纳入自己的怀中减少了许多阻碍。
    第五卷家事国事 第五十一章(鉴宝会一)
     更新时间:2009…8…16 12:51:31 本章字数:4267
  李良辰等人从青猴儿受伤后,就老老实实呆在客栈,连练武的时间也减少了不少,这让监视他们的情报部人员放心了不少,加上上面又没有什么特别指示,监视渐渐松了下来。
  赵财倒是很活跃,他派人到处打听唐军鉴宝大会的情景,想知道唐军在大会上还会展出什么宝贝,好先下手为强,他嫌银子笨重,带来了十几万两黄金,想着能全部花出去,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他这种上窜下跳的行为,唐军倒是一点也不理会,除了先前公布的一批珍宝,其它东西赵财一点也打听不到。
  赵财之所有敢在唐军境内一点顾忌也没有,是因为他曾和唐军做过大量生意,他甚至一次就走私过十万石粮食到唐军境内,还得到了唐王的嘉奖,发过一枚三级铜制郧章给他,让他视若珍宝,遇到唐军检查,他就会拿出这枚郧章来晃动,唐军士兵对他立刻会客气许多。
  铜制郧章不同于铁制郧章,除了在军队中要斩首一定数量可获取外,其它除非对唐军作出了重大贡献才可以授予,更是很少能授予商人。
  唐军的鉴宝大会已准备的差不多了,李鸿基令人将原先收剿的一个壕强大院改建成后世拍卖会的形式,外面交一两银子就可以让人随便参观,但到了内堂,那就要收取一千两银子的保证金才可入内,许多珍宝在外面展览完一天后,就会搬到内堂进行拍卖。
  在唐军已公开的珍宝中,最让赵财心动的是一棵翡翠大白菜,翡翠本来备受商人青睐;它温润的质感;青翠欲滴的绿色;吸引着无数人热衷地追求,唐军的这棵翡翠大白菜高达四尺,宽二尺五,厚一尺,重达八百余斤,真正可称得上翡翠白菜之王。其中主体大白菜高三尺五,上宽二尺二,下宽一尺二,其叶子深绿,叶片白中透绿,色泽鲜艳,几只绿色的昆虫还悠闲地在上面匍匐。陪衬的葫芦瓜果,藤蔓缠绵。总体寓意“百财福禄到家”。
  这棵翡翠大白菜是秦王最为心爱之物,据传当初云南王沐英从缅甸得到这颗翡翠白菜的原石时,重达数千斤,为了这个巨大的翡翠,缅甸的土司你争我夺,死伤近千人,后来缅甸王把它献给了沐英,沐英请了数十名技艺精湛的工匠,花费了两年时间才把它雕刻成一棵翡翠白菜。
  此宝太过贵重,沐英不敢自藏,刻好后将它献给了朱元璋,把它作为朱元璋七十大寿的贺礼,朱元璋得到这件珍宝后,足足欣赏了一天一夜才舍得离开,后来,怕自己沉迷于此,将它赐给了秦王,成为秦王府世代流传最为珍贵的宝物。
  唐军一公开这颗翡翠大白菜会出售,赵财就心动了,他才会带如此多的黄金过来,让他沮丧的是这些天赵财得知还有许多富商对这颗翡翠大白菜垂涎欲滴,有数名财力还雄于他的海商,赵财才想改弦易撤,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其它宝物,可惜唐军保护的太严密,不让别人知道的一点口风也没有露出。
  而让读书人为之疯狂的莫过于唐军公布的三件贴了,三件贴一件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叫《快雪时晴帖》;第二件是他的儿子王献之写的叫《中秋帖》;第三件是他的侄子王珣写的叫《伯远帖》。
  而又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最为珍贵,王羲之书法广为流传,保存下来的却没有几件,《快雪时晴帖》篇幅不大,全文仅二十八个字,写的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据传唐太宗得到《快雪时晴帖》时,对上面的书法痴迷不已,死时要求用《快雪时晴帖》陪葬,却被一个画工偷梁换柱,用双钩填廓法临摹复制了一张一模一样的《快雪时晴帖》将真迹换了出来,双钩填廓法是用一张透明的薄纸或是涂了蜡的纸,铺在原作上描出轮廓再将它描在要复制的纸上,然后按原样用墨填写。这样的复制品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